教育範文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精選]

本文已影響 1.59W人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15篇[精選]

文化苦旅讀後感1

第一次明白餘秋雨這個人時,我才僅有一年級,偶爾在《語文新天地》上見過他的名字。而此刻,我則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說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禮貌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禮貌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爲人知的祕密……

全書的主調是憑藉事物以尋求文化的靈魂,人生的真諦。作者以藝術家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慘不忍睹,壯麗,悽慘的畫面:王道士——王圓?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數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飛天”古壁畫被王圓?用石灰刷白:“這樣才幹淨。”陽關古址一片淒涼、荒無人煙,一望無邊的古戰場屍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很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文化苦旅讀後感2

《文化苦旅》是一部講述了許許多多在中國部位人們所重視的地方的書。

道士塔—建於莫高窟。它的所屬者王圓簏即使道士也是歷史中莫高石窟的罪人,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中接過極少的錢物,然後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由於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之得一次次確如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嘆息一聲後走到放大機前……

敦煌莫高窟的悲劇,只是由於一個道士流浪至此並駐足引起的,由於他的私慾,從而導致外國“冒險者”以少數的.銀元換走我們住過大量的文化遺產,我好恨,恨當時政府官員的腐敗與王圓簏的無知與私慾,從而導致如今我們的遺憾。

昔日的輝煌早就我們如今的成就,但假若昔日的輝煌被竊取了,那後果將怎麼樣……

因老一代創造的奇蹟,才造就我們這一輩的驕傲,纔是我們擺脫令人屈辱髮指的歷史。

但如今的我們仍以過去的光輝做明天,那真正的明天在哪裏。歷史會倒轉輪迴至當時,我們會不會再次面臨屈辱。

這個問題不要問別人,而要問你自己,你是否要爲自己的出現創造一份價值或是爲他人的路上做點點星光……假如你仍爲自己的私慾而奮鬥,我要問你,這些東西你有什麼用你死後能帶走嗎?有一句形容人的價值及意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3

算起來,這本《文化苦旅》在我家的時間已經算夠長的了,大約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要媽媽爲我買書,她就幫我擇了本《文化苦旅》。

當時我並不知道餘秋雨,也看不懂這本書,只是在寫讀後感時,還似懂非懂地談些感想,其實跟這書,關係不大。因爲因爲感覺內容不是很通俗、有趣,所以我就把它撂在一邊,一晃就是六年。

六年中,我也曾試着去讀,可都半途而廢。

今年暑假,在整理書櫥時,我發現發了它,並再一次打開了它。我慢慢地被書中的歷史、遊記所吸引。從莫高窟的中華民族痛失瑰寶到風雨天一閣那座僅存的藏書樓,從沙原隱泉到洞庭一角,又從吳江船到牌坊。

作者走過的每一地方,似乎都蘊藏着那麼多中華歷史。有時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華五千年曆史,每當走到一個地方,都能想起此地過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評價。

讀這本書,就像和作者一起,從中國的西北走向江南。偶爾,作者也會停下來,寫一寫臘梅或是寫寫自己的藏書,或者在每個清靜的雨夜裏想起,夜雨詩意。

但是作者永遠者沒有忘記,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山水,更有着正如他自序中所說: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在我的全身,要擺脫也擺脫不了。這是中國歷史文華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

是的,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窯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我一直在想,爲什麼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讀了這本書,不僅讓我略懂了作者,更讓我讀懂了中華民族歷史的一絲細脈。

文化苦旅讀後感4

起初,只因喜歡餘秋雨古樸典雅的文筆,於是,牀頭開始有《文化苦旅》這本書的存在。

餘秋雨的文章有着儒生的清絕,卻又不失那磅礴的力道,筆力千鈞,一派奔流不息的灑脫。借山水之景、風雅之物,尋求文化的靈魂直至生命的真諦,讓人歎服。

他走在這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用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品味,去深思,一次苦旅,然而,他將心置入其中,去品味那上千年文化所積累下的芳香。

對於文章,我喜愛細品,所以至今,也纔讀了一半。若說影響最深的,不是柔麗悽迷的`《白髮蘇州》、《江南小鎮》;不是給人以深邃蒼涼之感的《道士塔》、《陽關雪》;也不是重在文化人格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而是那默然不語,一呆上千年的“都江堰”。

文章初始,作者對都江堰並不怎麼上心。這點我倒是一樣,不過秉着看完全本的習慣,還是跟着作者一同走進了那存在近千年的古老建築。年齡比長城更古老的它,明明鮮有人注意,卻不辭辛勞地爲着無數民衆輸送姑姑清流,若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便確確實實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若把他們比做人,長城便像父親保衛着民族與家園,而都江堰便是隻知奉獻的鄉間母親,不炫耀,無所求,這樣的它,讓我敬,卻也憐。

都江堰的水,踊躍着喧囂的生命,不似大海的深沉,以奔騰的方式展現它層層疊疊的精神力量和恣意奔放的生命力。

萬古清流今猶在,鮮聞當年都江堰。喜歡都江堰之水的奔騰不息,喜歡都江堰的無私奉獻。古老的民族留下了古老的建築,也展示了他們偉大而崇高的民族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5

秦代四川郡守李冰督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四川天府之國的美名,使用了兩千多年,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餘秋雨先生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解析了都江堰的始末,運用淵博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學修養向我們詳細剖析了它的人文底蘊和政治意義。

作爲兩千多年的人工工程,至今仍然發揮這其本值,確實比現在只存在殘值的萬里長城要了不起得多。難怪作者說:“這是一個不大的'工程,但我敢說,把它放在全人類文明奇蹟的第一線,也毫無愧色。”,“世人皆知萬里長城,其實細細想來,它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在這一點上可以和隋朝的京杭大運河相媲美。

摘抄:

這一切,首先要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國有幸,公元前三世紀出現過一項並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這項任命與秦統一中國的宏圖有關。然而,這項任命到了李冰那裏,卻從一個政治計劃變成了一個生態計劃。

他總結出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直到二十世紀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都江堰調理自然力的本事,被近旁的青城山作了哲學總結。

青城山是道教聖地,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大宗教。道教汲取了老子和莊子的哲學,把水作爲教義的象徵。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這便是道。

道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因此,也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道無處不在,卻在都江堰作了一次集中呈現。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文化苦旅讀後感6

看了餘秋雨《文化化苦旅》,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爲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爲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爲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7

曾經有位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類的內心意識。一個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國,用良知書寫了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態,心之所在,處處是花開。

文章的開篇《道士塔》,它以一個“小人物”出賣自己的良知,反映這個古老民族的傷口。敦煌,本該是中華最值得驕傲的文明,比之長城它多了絢爛,比之皇宮它多了內涵,可它最後卻是中華之傷。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而這個國家的主人,放縱文化的'流失纔是萬惡之根源。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我曾聽人說起,國外的書十分昂貴,課本的價格也不低。許多留學生都會提前在網上買好二手課本,即便如此,用完之後還會在網上尋找下一個買主。國外對於書籍的重視,可見一斑。

也許人的良知會被浮華所擾,但有這樣一座千年古城,忠於自己的良知,靜看世俗紛擾。它就是《白髮蘇州》。作者以悽美柔麗的小橋流水爲背景,將清閒婉約的江南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幼時背誦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彷彿真的向我們鋪了一道歷史的畫卷。蘇州是嫺靜的。它像一位婷婷嫋嫋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吳儂軟語,做不了大文章,卻可以與你小憩在鬱鬱蔥蔥的園林。然而歷史待它不公,成王敗寇,一夜之間,它彷彿老去。如今的蘇州可不正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在無數的小巷中,無數的門庭裏,藏匿着無數千百年厚實的靈魂。正是這些靈魂,使蘇州保存了風韻的核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8

信客是一個非常“苦”的職業,不僅身體“苦”,更是心靈“苦”。

信客這個職業早已遠離我們,但我們能從餘秋雨生動的語言中穿越回當時。這個工作更像是一個民衆福利:工資少的可憐,乾的活卻最多。還要遭到外界的質疑,這不就是“信客精神”嗎?

信客精神是爲他人着想的,老信客受到外界的質疑後決定不當信客。他首先做的不是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而是儘快找到繼承人,好讓村子再與外界聯繫,這種精神在當今是十分匱乏的`,有的人在地鐵上獨佔幾個座位,有的人這樣籃球場上還不允許別人參與……從今天起,做一個爲他人着想的人,把別人的感受當做自己的感受,把自己所擁有的當做別人所擁有的。

信客精神是俠義的。宋達在遇到一些不公的事,或對國家不利的事都拔刀相助,毫不退縮。當今社會同樣缺少這樣的人,有的人因害怕得罪別人,視而不見,有的人甚至加入反派,並從中謀取利益……從今天起,做一個俠義的人,把別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把別人的痛苦當做自己的痛苦。

這篇文章不止讚美了信客精神,還諷刺了人們多疑的性格,以及人云亦云的惡習。要是沒有這些人作怪,老信客就不會失去工作。這就體現了當時單向信任的現狀,老信客信任葉渡,但全村人都不信任他,對此,我們只能嘆息老信客的不幸。從今天起,做一個能信任別人的人,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

引用海子的詩歌名句,串起全篇;三段論式行文,利落清晰。用他人的故事,滋養我們的生命——這就是讀書的意義之一。

文化苦旅讀後感9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認爲這一篇極其經典。

我並沒有去過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滾滾黃沙,大漠孤煙,卻有敦煌壁畫,亦真亦幻。可現在我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那裏。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領悟古人對宗教的熱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現代研究者的辛勞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領會那個時候一個民族深重的危機並不只是外國的.侵略,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去了跟沒去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再次加快了這些色彩脫落的速度,何況我要怎樣去看那個早被搬空了的藏經洞?所以就不要去了。

敦煌本該失中華最值得驕傲的,比之長城它多了絢爛,比之皇宮它多了內涵,可最後它卻是中華之傷。

在第二節裏,餘秋雨一開始並沒有寫他自己的感受,而是兩段的敘述,他寫王道士怎樣將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他寫王道士怎樣將塑雕“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餘秋雨的筆觸很輕,只是略加了些修飾,讀來卻痛入骨髓。我自認爲不是易動感情的人,別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皺眉或者面無表情。可能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筆者壓抑在文字下的心情,並且被他帶動了。我想他寫的時候一定是在苦笑吧?苦是痛苦,笑是慘笑。

之後的一段有一種亦真亦幻的感覺:

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只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倘若讀懂了作者“借古人的屍,還自己的魂”的深隱之意,便會覺得這是一篇作嘔指數很高的“文化散文”,與其說通篇都在兜售着“文化”這個已被其弄得俗得不能再俗的空泛概念,倒不如說是一個文化人急於想做官的心靈告白,整篇文字都流露出作者濃厚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識,甚至十分露骨的用“倒是現任柳州市副市長的`幾句話使我聽了眼睛一亮。”這樣肉麻的話來直接會通今古,就差從棺槨中拉出柳宗元來現場講幾句了,並且說“從根子上使柳州開通”的乃是因了“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貶官”,柳州當代的開放和崛起是否真是“從根子上”靠了千年之前的南下貶官們的文化遺產,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餘秋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沒忘記格外強調了這位副市長“也是個文人”,那麼我們可以說他餘秋雨也是個“文人”,而且是級別更高的大文人,那麼中國若想“從根子上”好起來,實在只有起用這羣大文人、小文人們來做大官、小官這一條不二法門了?

可以說透過此文,我們完全看得出餘秋雨骨子裏幾乎全然未消化現代法治社會、憲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許知道一些理論,但他接受的卻是比當代新儒家還要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識,這樣的結果,是做官的附庸風雅操控着文化,文化人附勢權力賣弄着文化,可笑的是餘在文中竟還哀嘆柳宗元失去了“個人的意義”,在官本位的專制體制下,個體當然無法獨立或倍受壓制,餘既然看到了這點,卻不向制度問責,而把希望寄託在“文人作官”的“人治”上,殊不知他豈是真在替古人鳴冤?“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罷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篇篇精彩的美文,餘秋雨帶我們探尋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禮貌和歷史。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們不曾親臨,透過您對當地人、歷史、自然的渾沌交融,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滄桑感就會遍步全身,那些歷史好像親身經歷過,從而緊隨着的感動,嘆息。

比如說,我們飄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中擠出一聲久遠的口胃嘆。既羨慕沉睡在江底的閒散,有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慶幸楚國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嘆息淘淘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爲炎黃子孫而驕傲這衆多的感慨,全是正因楚臣遇到了汨羅,就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因此能成爲我國的象徵,就是正因它一向肩負起了保衛國家的職責。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合上書本,大腦中有一種凌亂,心中有一種興奮與失望。凌亂是正因書中有太多精彩之處,

不知就應回憶那一幕。興奮是正因大腦好像被注射了文化的興奮劑,言語已無法表達。失望是

正因凌亂,無頭無緒。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語文老師用了一整節語文課的時間給我們朗讀了《道士塔》,全篇瀰漫着濃濃的憤怒、彷徨,夕陽之下無家可歸的中國文化,就都被壓進了那一捆捆的敦煌文物。

我不禁感動不已,然後買了一本《文化苦旅》,煞有介事地翻來翻去。但一個初一的小朋友又怎麼能理解那遙不可及的文化呢,即使是現在的我也只是憑着一些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小心地去尋找若有若無的蹤跡。

由於先前已經多次閱讀了《文化苦旅》,讀後難免少了些新鮮感。我會盡力表述自己的體會。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爲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

《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爲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銳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爲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

我們應該反思。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道士塔》,抒發的是中國文人的切膚之痛,“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着……”然而更多的是一種反思,“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當歐美的學者紛紛趕赴敦煌,風餐露宿,在沙漠裏燃起陣陣炊煙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裏也正茶香縷縷,這是何等的諷刺!然而一切都已零落成泥化爲歷史,再去譴責誰也是蒼白無力,這場文化浩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惋惜、憤怒,更多的應該是反思。

還記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嗎?這就是陽關,《陽關雪》裏大雪蒼茫悽迷,千年之前渭城窗外柳色青青,千年之後葦草飄蕩,層層疊疊的羣山積雪,全是冰海凍浪。天地蒼涼一枝骨,曾經的文人騷客,在這千年之中,歷經沉浮,消逝。陽關的興衰,陽關的歷史的深邃蒼涼可想而知。遊歷了西北大漠,還有溫婉的江南情調。《江南小鎮》裏的清雅鎮邑與雕刻精緻的石橋,《西湖夢》裏絕美的西湖,風情綽約的蘇小小,傳奇色彩的白娘娘,《白髮蘇州》裏的紅顏薄命的西施,風流落拓的唐伯虎,都是文人心底的.思念與企盼,是人生苦旅的起點和終點。

《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則直接將筆觸觸向文人的良知,展現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從西北大沙漠到江南小鎮,從萬里長城到洞庭一湖,我們看到了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李白的故鄉,見證了都江堰的價值,重溫了白帝託孤的典故。“大地默默無言,只要來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

《文化苦旅》用一個個跳動的字符,追尋着文化靈魂與生命的真諦。品一杯茗茶,讀一本好書,感喟作者的多情,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此文的文筆流暢,餘秋雨的文字工夫確是很強很吸引人的,其敘事往往帶有鮮明的戲劇性,這是他行文的優點。有論者因此批評他在散文裏“編故事”,走金庸小說的套路,已經偏離了散文“真我”“寫實”的文體要求等等,我以爲這種侷限性很大的'批評並沒有多高的價值,文學藝術上的打破文體自身或先前的定義要求與侷限而進行創新、開拓、嘗試是一件更應該注目和鼓勵的事情,在形式上我對余文沒有多少批評,儘管他自己後來把自己的拓展寫作給模式化了,爲人所詬病。但是藝術上你可以做不到或者不去做“事實上”的真實(其實我們傳統所謂“真實”也並不真的真實,也只是心理認識的結果),但我一直認爲寫作的主觀“態度”必須是真誠的,失卻了真誠則一切休論。

努力攀爬着纔剛剛自比“高加索山頭上的普羅米修斯”,旋即“啞然失笑”,竟以所謂“康德所說的滑稽”作評價,康德講了那麼多精深的哲學,他偏要選用這個“滑稽”。我的感覺是,餘秋雨不具備真正的悲劇精神和意識,雖然他最會煽情掉淚。

述老尼處簡直是文人式的矯情造作,一個老人幾十年的生存經過和精神情感歷程竟被“眼光又轉向這脈靜池。答案應該都在這裏。”一句輕輕作結帶過,那這是怎樣“神奇”的一脈泉啊,竟然超過涵蓋了一個衰老生命的豐富與厚度?!

“老尼的孤守不無道理”,但不知餘秋雨本人願不願意也這樣“很有道理”的活着,尊重不應只是一種淺薄的認同,更需要一種穿透人生苦難的願力與慧力。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這依然是一篇藉着都江堰寫李冰,藉着李冰寫“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評述中已有所論,只不過此番他給“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詩賦而是專業的科學技術,都江堰的偉大被濃縮在了“李冰的精魂”裏,作者所盼望的乃是這樣的人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盡,於是對李冰的充滿民間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間戲劇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頗爲讚賞,並且說“轟鳴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聖至善的遺言”。

余文慣於在對山水的`膜拜式誇大定位和抒寫中行矯情與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過是做這麼一個虛假的姿態而已,他的重點仍是利用這種情感的煽動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從而使讀者認同他、跟着他的觀點走。此文對“能臣幹吏”的崇拜與對“清官”的崇拜一樣,都是“人治”思路的認識,要知道僅憑“清官”“能臣”是無法幫助中國擺脫“人治”帶來的歷史循環的,但這種理性認知在作者故意營造的宏大主題與取媚民衆的民粹主義氣氛下,被抽空殆盡了。

餘秋雨在文中說:“在這裏,我突然產生了對中國歷史的某種樂觀”,我雖不知道這是否爲其真心話,但通覽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這種甜膩膩的膚淺的“樂”觀,而書名竟貫之以一“苦”字,什麼叫做惺惺作態?什麼又是矯情?看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