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精】文化苦旅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79W人 

【精】文化苦旅讀後感

【精】文化苦旅讀後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化苦旅讀後感1

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如是評價餘秋雨先生“比梁實秋、錢鍾書晚出三十多年的餘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的確,餘秋雨先生的書,有着濃濃的書卷氣,同時,也散發着濃濃的愛國情。

初捧此書,滿腹疑惑,先生爲何將此書命名爲《文化苦旅》,究竟“苦”在了哪?但想到16年上映的電影《白鳥朝鳳》,諾大的影院只有四個人,不禁也爲一些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的沒落憂傷了好一陣。不知先生的苦,是不是也有這樣一層含意。我帶着疑惑走進他的旅程。

中華文化,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歷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是智慧長進的機會,也是心靈洗禮的契機,每每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中情感總是能得到一種抒發、一種寄託。而我們也可以藉助先生的筆墨感受到山河的秀麗,祖國的美好。在《文化苦旅》90年版的序中,餘秋雨先生這樣說:“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傷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13年新版小序,讀到先生那句“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不禁有點鼻酸,先生要爲這筆記中的浪子“燒水爲沐,煮米爲食,裁布爲衣,整榻爲憩”。

是的,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本書,看到了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走到了大漠孤煙的大西北,看到了他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求索。他在莫高窟裏感嘆,在天一閣上暢想,在西湖徜徉,在柳侯祠裏懷想。他靜靜地在這厚重的文化中一路找尋,一路思考。人們常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我認爲先生雖然飽嘗路程中的肉體旅行之苦,精神創新之苦,文化啓迪之苦,但先生一定是幸福的,高貴的靈魂與身體合二爲一。

縱觀全書,《牌坊》來自作者的家鄉,是其文化根尋的起點,是其破繭而出前的桑葉,是其人生掃平困厄的文化之門;《寧古塔》裏那些被流放塞北的官員、文人,更是用靈魂守護和傳遞着文化,他們用溫熱的手掌撫摸它,綿綿傳遞文明的熱量和溫度。在讀《道士塔》一文中,我能感受到他好恨,恨不能早生一個世紀,這樣就可以攔住那運送文物的車輛?道士塔的主人王圓籙,因爲他,外國冒險家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而現在,專家們只能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物的萎縮膠捲。他真的好恨,因爲當時的中國甚至容不下幾卷經書,字裏行間又包涵着他對中國的文化是有多麼熱愛,可現實又有多麼的無奈。所以,我們看到,在莫高窟裏,想向王道士跪下,低三下四苦苦地哀求:“請等一等,等一等。”是啊,他何須這樣?因爲,他不忍心,不忍心如此的美好的東西就此灰飛煙滅,不忍心看着這些東西流落他鄉,不忍心中國那如此璀璨輝煌的文化就此消失。於是他喊出來了,可是卻已於事無補。在這裏,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痛心,甚至,我的心也就這樣一起痛了起來,連眼睛裏也滿是淚水。

我特別喜歡他那副最樸素的對子,“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先生以爲,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中華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天府之國總能沉着地提供庇護和濡養。有了它,纔有歷代賢臣良將的安頓和嚮往,纔有唐宋詩人出川入川的千古華章。有了它,抗日戰爭時的中國纔有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大後方。都江堰,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在荒涼的文化遺址裏尋找溫暖,在洶涌的思想浪潮中恪守堅韌,但他的熱愛不同於其他作家,他的愛,一方面是與恨,與苦交織在一起的。一個“苦”字,真正道出了餘秋雨先生走這段旅途的真實感受。的確,他穿行於這樣一個文化大背景下,沒法不苦。當我們看到一座歷經滄桑的藏書樓就這樣被日軍毀於一旦時;當我們看到柳侯祠,想起柳宗元當初的無奈與痛苦時;當我們感受到牌坊裏的女人們的痛苦時,我們都會沒來由的覺得心痛……另一方面,從這本書裏表達出來的愛更博大,這是一種對祖國、對祖國文化發自內心的愛。他愛都江堰,因爲都江堰爲我們帶來了幾千年的安寧;他愛天一樓,因爲天一樓爲中華文化提供了一個棲息地……他愛中華文化的一切,而這種愛,同樣也會感染每一位讀者。

大愛、大恨,這種愛恨交織,應該是我們對《文化苦旅》這本書着迷的最根本的原因吧。在這裏,我體驗到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文化那麼簡單,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國之情,而這種情感也將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裏。

文化苦旅讀後感2

餘秋雨《文化苦旅》記述了一些中國具有文化底蘊的地方(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臘梅》一文,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文章,但它與餘秋雨大多數文章的寫作思路和結構差異較大,在此不作評論)。

說實話,這類文章並不屬於我喜歡的範疇,然而從文學的角度來講,它們卻是很好的。

餘秋雨的文章語言優美,描寫詳細生動,這一點在《莫高窟》一文中尤爲突出。“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但又噴得一點兒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納入細密流利的線條,幻化爲壯麗無比的交響樂章。這裏不再僅僅是初春的氣溫,而已是春風浩蕩,萬物甦醒,人們的每一縷筋肉都想跳騰。這裏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捲成圖案,爲這個天地歡呼。”這一段描寫的是莫高窟中唐代藝術的部分,用到了比喻、誇張、擬人三種修辭手法,融入餘秋雨自身的感受,彷彿整幅畫面都呈現在眼前,這無疑印證了餘秋雨本人極高的文學功底。

同時,從餘秋雨的文章裏還可以看出他對各類文學藝術的欣賞水平很高,他對這些文學藝術有深入且獨到的理解。依舊以《莫高窟》一文爲例,文中寫得到“這裏沒有重複,真正的歡樂從不重複。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這兩句話便點出了莫高窟使無數人留連的原因,在那裏每一個圖案都獨一無二,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彷彿一個鮮活的生命。

我個人不喜歡餘秋雨的文章主要是因爲我覺得他的文章往往過於跳脫,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有幾篇文章在我看來,主題不夠鮮明,與文章本身有些脫節(當然也有可能使我個人的偏見,這一點我無法作出解釋)。

就以《狼山腳下》爲例,開頭寫狼山的名字沒有附庸風雅改成“琅山”,而且用了一段不短的文字來批判很多景點的名字文縐縐的,但實際毫無內容科研,讓我以爲這就是文章的主題;但接着餘秋雨又筆鋒急轉去寫狼山腳下駱賓王的墓,還講了一連串駱賓王的故事,我又以爲作者是想借狼山引出駱賓王,然後以駱賓王爲中心展開描寫;但作者同樣沒有在駱賓王身上停留,又寫到了狀元張謇以及他的平生事蹟,值得一提的是,他與駱賓王,除了墓穴建得比較近以外,我看不出他們二人有任何相關的地方;緊接着第四段寫長江經過狼山入海了,這個結尾讓我覺得莫名其妙,返回來重讀才發現原來在第一部分快寫完的地方提到了長江,有了一個比喻,“長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階段總是充滿着奇瑰和險峻,到了即將了結一生的晚年,怎麼也得走向平緩和實在。”我承認這句話說得很有哲理,但我並不認爲這麼短短的幾行字可以作爲文章的主題,所以我此時仍不知道這篇文章想要表達什麼,如果只是爲了講述兩個名人的故事,其實大可以不必如此麻煩,耗費這麼大篇幅把兩人用“墳墓”聯繫在一起。

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我查了百度百科,百度給出的解釋是:“站在狼山腳下,作者撫今追昔,從駱賓王,到張謇,寫他們對於大海的追求和企盼,在這裏,大海不僅僅是一種廣博胸懷的象徵,更是一種開放的文化狀態的象徵。只有突破封閉性和傳統性,在開放的狀態下,文化才能顯出它的微型機和活力。《狼山腳下》用文化的眼光來理解歷史,使我們感覺到了文明追求中沉重的腳步,文章借歷史傳統和歷史遺蹟來啓迪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要使文明呈現出它的燦爛,必須突破文化的保守性和狹隘性,必須正視文化的多元性和開放性,只有這樣,現代化才能與文明同步。”

這個解釋,恕我無法認同。我不知道這段解釋是否是餘秋雨的本意,但我個人通過閱讀認爲,如果這就是文章的主題,這麼整篇文章最多隻有一半可以響應這個主題,其他的內容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文章的第一部分對狼山的名字進行評判,我不太明白作者此番言論的意義,也許可以說明“突破文化的狹隘性”,這一點我表示認同,但最後提及長江在我看來是沒有必要的,尤其是那個具有一定哲理性的比喻,更與解釋中所說的主體不相關。

張謇也說得通,他因科舉而當官,後來卻“絕不做狀元名號的殉葬品,站在萬人羨慕的頂端上極目瞭望,他看到了大海的湛藍”,這個例子我認爲是可以附和主題的。

但其他的內容就說不通了,駱賓王如何能成爲文化狀態的象徵?百度又給出了一番我認爲及其不合理的解釋,“這個天才文人並未因坎坷遭遇而磨滅了博大的胸懷,勃鬱的詩情一有機遇就會隨口噴出。作者並進一步推測駱賓王因露崢嶸說漏了嘴,而走上了新的旅程,選中了長江和狼山,靜靜地在那裏終結了波涌浪卷的一生。詩人在生命將枯之時,選擇狼山作爲歸宿,實際就是在借狼山那獨特的地勢向後人傾訴:儘管飽受壓抑,但生命脈不能被框死。”我並不認爲一個連真假都不知道的故事可以讓人杜撰出這麼多亂七八糟的言論;即便這些理解是正確的,我也同樣不認爲他們可以與文化狀態連接起來。

當然,或許文字中還藏了一些我目前爲止還看不明白的內容,也可能這些百度上的解釋並非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那麼恕我眼拙,不知道餘秋雨這篇文章想要說些什麼。如果把它單純地當作一篇遊記的話,那我認爲它還是不錯的。

總體來說,餘秋雨的文章在語言方面是非常值得我們欣賞借鑑的,但在一些文章上就不必花什麼功夫了,比如我上面列舉的這篇文章,在我花費了很多時間之後除了把自己越繞越亂之外沒有得到什麼收穫,餘秋雨一些文章的意義藏得比較深,至少對我而言難以理解,而我對此類文章的做法就是看過以後想不通就算了,既不是我喜歡的文章,又沒有辦法讀懂它到底想要說些什麼,那積蓄花時間就純屬浪費。

文化苦旅讀後感3

聽着輕音樂“閒雲野鶴”,靜靜地讀完《文化苦旅》,心裏總被一層濃郁的哀愁束縛着,擺脫不去。本來想選這首輕音樂來釋放書卷中散發出的壓抑與沉重,奈何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量將音樂的輕鬆死死壓了下去。

揮不去的,是一個民族的哀傷。

餘秋雨曾在書的自序中說學問的弘揚並不是以生命的枯萎爲代價,輝煌的知識也不是用來給人類增加沉重的身心負擔。如果這樣,千百年文化的沉重早已將人壓得喘不過氣,創新何談?進步何談?奈何,懷着青春步伐輕快上路的他,走遍大江南北,從莫高窟到江南小鎮,從陽關到天一閣……當旅途歸來時,早已步履沉重。

他說,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着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其實,一個民族的文化何嘗不是這樣?當手指緩緩拂過隋唐脂粉堆積的淺淺笑容,劃過宋朝文人心底的一道道傷痕,掠過元代的遼闊疆土,伸手迎接明清逐步灰暗舞臺時,心底的愁苦應當如何傾吐,又將向誰傾吐?茫茫天地間,滿滿的都是華夏子孫,卻沒有一個能承受住一個民族文化的重重傾壓。它太過於複雜,又經歷得太多,以至於沒有哪一個舞臺可以完完整整地演繹這一半榮半衰、色彩及其絢爛又極其灰暗的風雲變幻。這一文化,吸引着無數社會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科學家從不同角度對準它,選擇不同的清晰和模糊來展示和還原它。可是不可否認,能完完全全將它表現出來的,僅有歷史。

讀第一章“道士塔”的時候,你可能會咬牙切齒地痛恨王道士,也怨泱泱大國的浩瀚文化竟這樣被一個不知名的小生拱手送人,還那樣的輕描淡寫。如果這些文物是在一場戰爭中被敵軍當做戰利品浩浩蕩蕩地拖走,也不至於如此荒唐。可恨的就是,它丟的太隨意,留給人的只有事後哭天搶地的懊惱和惋惜。接着讀下去,你這種憤怒就會被漸漸壓下去,取而代之的只是沉重的嘆息和深深的無奈,彷彿由血氣方剛的小夥子而逐漸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首這一生所經歷的世事,只能感到歲月的滄桑和深深的無奈。

莫高窟的洞壁流淌着歷時千年的文化足跡,沿着這一足跡往前走,也是沿着歷史的腳步從更久遠的時代向現在靠近。跟隨着線條的粗細和色彩的濃淡從南北朝走到元代,隨着色流的激盪而心潮澎湃、隨着其平緩而安靜淡然。

一個浩大的民族文化正是這樣,它必須結合着時間的延伸和空間的鋪陳,也必須凝聚着創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觀看者的陣陣驚歎。這樣它纔是立體的。

記得有人寫過一篇《文化苦旅》的讀後感,叫做《行走在寂寞間》,我覺得這個名字起得很好。的確,在整個旅途的過程中,餘秋雨是寂寞的,獨自一人品嚐一個民族文化的傷痛,那寂寞無人可以理解。這樣的寂寞,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在陽關和月牙泉的點滴文字看出。“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與其說是在蒼茫的天地間行走偶,弗如說是在蒼茫的歷史間行走,同樣的一個人,同樣的孤寂,也同樣的,感嘆着自身的渺小和外界的浩瀚。侏儒變成了巨人,是因爲只有他一個人在天地間行走,沒有參照物;巨人變成了侏儒,是因爲只有自己和天地存在,天地便成了參照物。而這個參照物又是何其龐大,無論個體再高大,在他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了。

這種悲哀,也是美學中所說的三大哀事之一:“宇宙的博大和自身的渺小。”

他在“沙原隱泉”中提到一泓泉水,他很欣喜,可是此刻自己卻站在狹隘的山頂,而那泓清泉卻委身山底,想要接近那泉水,就意味着剛剛千辛萬苦爬上山丘的努力完全化作徒勞。這樣的悲哀,該是幾千年來所有帝王的悲哀吧,高高在上卻無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羣臨天下的外表下藏着的竟是如此寂寞的一顆心。

我一直覺得作者對廢墟的看法很獨特,他說:“廢墟就是建築的黃葉”,我一直很喜歡他這個比喻。因建築凋零了,廢墟便產生了,黃葉的意義在於哺育春天,因爲沒有舊的凋零也就不會有新的崛起。因此,廢墟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它定格於空間卻延展着時間。

同時,不得不承認廢墟本身也是“一種形式美”,它從出生開始便挺立在浩瀚的天地間,經歷的風風雨雨之後,也漸漸滄桑和疲憊,他承受不起時間的重量了,便倒下,迴歸大地。這種美,沒有驚世駭俗的嬌豔,而是淡淡的淒涼與悲愴,以及,充滿人情味的溫暖。

一直以來,我很想找一個恰當的方式來表達對文化消逝的感慨,可是苦於找不到一個好方法。看了書之後我想,這應該是一個能很好的寄託我感情的客體吧。面對在歷史中漸行漸遠的文化,我們感嘆自己過於渺小而無能爲力,弗如將它看做一道歷史的廢墟,在這廢墟面前我們可驚歎可讚美,可惋惜可高歌……卻斷然不可自以爲是地將它還原,一來我們沒有如此的能力讓它和以前一模一樣;二來,它的存在,可以喚起人們太多的回憶,關於自身的,也關於這個民族的。

看完整本書,心情始終是沉重的。也像是去走了一遭回來,似乎蒼老的許多。

雖然也有江南小鎮的恬淡閒適,也有洞庭湖包羅萬象的坦蕩。可心中一直有個身影,於茫茫天地間艱難跋涉,紛飛的大雪覆蓋了他身後的腳印。遠遠望去,一片潔白之中只有個小黑影,在蒼茫之中且行且駐足,不知從何處來,將要往何處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4

初讀《文化苦旅》,對其中的“苦”字特別不理解。餘秋雨先生雖說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但是在旅程中也絕對稱不上是“苦”。這麼一看,《文化苦旅》倒是改爲《文化之旅》也無妨了。可後來再看,發現細細思索起來,這“苦”字是自有其內涵的。

所謂“苦”,並不體現在餘秋雨先生本身旅程中的苦,而是一種從古至今,從文人到文物再到文化所經受的“苦”:從《莫高窟》、《道士塔》中王道士對文物的漠視,到蘇軾、柳宗元等文人無端遭到貶謫;從《風雨天一閣》中描寫的天一閣的藏書多次遭受磨難,再到“文革”中餘秋雨先生所見的進步青年的悲慘遭遇……古往今來,中國的文人、文物、文化大多遊離於主流的意識思想之外,遊離於統治者的眼光之外,稍有不慎,便因爲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成爲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犧牲品。文人們和有識之士的抗爭,大多沒有結果,甚至有的時候,面對文化與文明的破壞,根本無人抗爭。中華文明的文化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伴隨着的是一段文物與文人的血淚史。

但是,苦又怎樣呢?文人們面對着苦難,沒有屈服,書中描寫的很多文化成就,都是在逆境中達成的。甚至正是因爲逆境,才使文人與文化,蛻變出了一種別樣的精神。蘇軾被貶謫到黃州,詩文和思想卻都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卻寫出了《永州八記》這樣的名篇……正如書中的《柳侯祠》一文中所說:“朝廷萬萬未曾想到,正是發配南方的御批,點化了民族的精靈。”

而餘秋雨先生本人,卻也與這些文人有些相似之處。所謂“苦”之於餘先生本身,並不在身體,而在思想與心靈。餘先生的文章寫得很平實,有些也似乎僅僅是在寫風景,但在風景背後,蘊含着的,卻是對中國的文化,以及文人命運的深沉思索。他寫的是風景,但絕不只關注於那一方風景,而是以長遠的眼光,和博大的人文情懷,去看山水背後的文化與精神。他既通過這些文章,來使中國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得到展現,並對之作了深刻的思考;又試圖作爲先導,通過自己的思考引領中國文化朝着新的方向發展。讀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在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他的深刻思考與博大的人文關懷精神,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與反思,等等等等。餘秋雨先生自己的思考,總是深沉的,以致於仔細讀來,倒覺得他的內心,該是有幾分痛苦的了。但是他的這種或隱或現的痛苦,卻是爲了中國的文化,爲了今日的文人、文物與文化免遭先前的“苦”。

就現今來看,雖然當下人對待文化的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對文人、文物與文化的漠視甚至壓制,仍然在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時隱時顯地存在着。在這種環境下,餘秋雨先生的這本書,就顯得十分可貴。因爲這本書中所蘊含的對文化的尊重與關懷,對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甚至是人格的思考,正是當下所缺乏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反覆讀過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都江堰”之後,震撼於心底而生,震撼李冰以使命爲學校;震撼李冰的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震撼李冰的八字真言——“遇彎截角,逢正抽心”,他的治水方案永遠水氣淋漓,成爲水利工程的圭臬。

李冰沒有被掛在牆上,沒有被寫在書裏回憶,卻爲祖國築建好了一座兩千年仍在工作的都江堰。他就像一匹駿馬,沒有成爲泥土間的化石,沒有成爲古墓裏的雕塑,而今天還躑躅在家園四周的高坡上,守護着每一個清晨和夜晚,這難道不是奇蹟嗎?難道心底能不震撼嗎?

更讓人敬佩的是李冰讓自己的兒子也奉獻在這個崗位上。不僅生前,生後還要化爲雕塑矗立在滔滔江水中,不懼怕江水的嚴寒與冰凍。只要李冰驚魂不散,李冰的兒子會代代繁衍。轟鳴的江水,便是至聖至善的遺言!

青城山是道家聖地,把水作爲教義的象徵。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涌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味無色,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爲云爲雨,爲虹爲霞……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這便是道。這讓我從新認識了“人”、“水”和“道”以及他們之間的平衡關係。都江堰與青城山相鄰,互相映襯,互相佐證,成爲研究中國哲學的最濃縮課堂。餘教授留給道士的一幅對子: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拜水和問道,有機會我一定親自去拜水,問道,領悟這中華的一大祕密。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比梁實秋,錢鍾書晚出三十多年的餘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的一段話。的確,餘秋雨先生的書,是散發着濃濃的書卷氣的,同時,也是散發着濃濃的愛國情的。

中國文化,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歷史,在一個競爭激烈的今天,她早已默默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使智慧長進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禮,每每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中得到一種抒發、一種寄託。而我們也往往可以感受到山河的秀麗,祖國的美好。

在《文化苦旅》的序中,餘秋雨先生這樣說:“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傷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是的,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本書,看到了他從風景秀麗的江南走到了大漠孤煙的大西北,看到了他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裏的求索。他在莫高窟裏感嘆,在天一閣上暢想,在西湖徜徉,在柳侯祠裏懷想。

他靜靜地在這厚重的文化中找尋着,思索着,他靜靜地在他那充滿愛國情懷的內心中思考着。

他在思考。

如果他早生一個世紀,是不是就可以攔住那運送文物的車輛?道士塔的主人王圓籙,便是歷史上所說的罪人。因爲他,外國冒險家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而現在,專家們只能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物的萎縮膠捲。他好恨,因爲當時的中國甚至容不下幾卷經書,因爲他對中國的文化是有多麼熱愛!

他在思考。

他以爲,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有了它,造就了我們現在所說的天府之國;有了它,纔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有了它,纔有了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都江堰,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

他在思考。

天一閣,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卻實際上已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它的主人,用盡心思,費盡力氣,建起了這麼一座藏書樓。一代又一代,一直把這座藏書樓經營發展了下去。餘秋雨先生用一種幾近虔誠的心情,站在樓下,感謝這座樓爲我們民族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個小小的棲腳處。

……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他也熱愛祖國,他的熱愛體現在他對中國文化的珍視與愛惜。同樣,他的熱愛,也往往不同於其他作家,他的愛,是與恨,與苦交織在一起的,是刻在骨子裏的愛。一個“苦”字,真正道出了餘秋雨先生走這段旅途的真實感受。的確,他穿行於這樣一個文化大背景下,沒法不苦。所以,我們看到,在莫高窟裏,想向王道士跪下,苦苦地哀求:“請等一等,等一等。”是啊,他何須這樣?因爲,他不忍心,不忍心如此的美好的東西就此灰飛煙滅,不忍心看着這些東西流落他鄉,不忍心中國那如此璀璨輝煌的文化就此消失。於是他喊出來了,可是卻已於事無補。在這裏,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痛心,甚至,我的心也就這樣一起痛了起來。當我們看到一座歷經滄桑的藏書樓就這樣被日軍毀於一旦時;當我們看到柳侯祠,想起柳宗元當初的無奈與痛苦時;當我們體味到一個酒公一生的悲慘命運時;當我們感受到牌坊裏的女人們的痛苦時,我們都會沒來由的覺得心痛,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所傳遞出來的苦,就是餘秋雨先生的苦旅吧。

可是,在這本書裏,同樣也有愛,那是一種博大的愛,是一種對祖國,對祖國文化發自內心的愛。他愛都江堰,因爲都江堰爲我們帶來了幾千年的安寧;他愛天一樓,因爲天一樓爲中華的文化提供了這樣一個棲息地……他愛中國文化的一切,而這種愛,同樣也會感染我,讓我更加認識到祖國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來是有這麼多東西值得我作爲一個華夏兒女而倍感自豪。

是的,在《文化苦旅》中所表現出來的愛與苦,深深地感染了與餘秋雨先生有同感的每一個人,而這樣的大愛、大恨,這樣的一種愛恨交織,也是深深地讓我們爲《文化苦旅》這本書着迷的最根本的原因吧。在這裏,我體驗到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文化那麼簡單,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國之情。而這種情感也將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裏,不斷地告訴我:我是一箇中國人。而我也將爲我是一個龍的傳人而感到分爲的驕傲與自豪。

走近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6

喜歡讀餘秋雨先生的書,先生總是將自己獨特的見解溶於文字中,領導讀者理解問題,思辨問題。先生的文字邏輯性強,見解獨特,含義深刻。每讀一次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爲讀餘先生的書會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爲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評論: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是的,他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也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那涌動着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使智慧長進的機會,也使心靈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洗鍊,每每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中得到一種抒發、一種寄託。文化的傳承,在歷史的轉盤中進行接替,中國燦爛的文化,在歷史古蹟中留下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類的記憶中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

餘秋雨曾說:「我想,任何一個真實的文明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心理上過著多種年齡相重疊的生活,沒有這種重疊,生命就會失去彈性,很容易風乾和脆折。」或許是因爲如此,餘秋雨先生在埋首於磚塊般的典籍中後,那不同於案頭的年齡悄悄作祟,突然涌起向蒼天大地,釋放自己內心深處不停吶喊著的渴望,一股熱潮、令人無法抗拒的誘惑,不停地衝擊著心靈,澎派的思想猶如一陣巨浪,要求超脫現實的束縛,尋求最終的寄託,沒有人知道旅程的終點,無情的歲月不斷地雕刻,即便生命的終點將在不遠的哨站,但生命的價值卻是不朽的承諾。

中國的文化,落在山重水複中,是歷史的多情造就中國千年的內涵。道士塔中的無奈,因爲莫高窟的千古罪人王圓籙,將令人歆羨的中國藝術文化,用極少數的錢財來換取難以計數的敦煌文化,偌大的中國,豈無維護古文物的能力,聽任一個古老的民族讓傷口的血滴在沙漠,使敦煌文化走向黑暗。

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地佔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爲無數民衆輸送汨汨清流,且不論古今的各種觀點、利益價值、科學性都是無懈可擊的。它是一種具有靈動的文明,有了它,纔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纔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它,孕育了中國悠久的文化,是文人思想的泉源,創造了美和感性。

三峽,中國最驚心動魄的奇媚風光,還記得白帝城這首詩,及白帝城所熔鑄的兩種聲音、兩番神情:李白與劉備,詩情與戰火,豪邁與沉鬱,對自然美的觀點與對山河宰權的爭逐。詩人的悲滄,風情萬種,兩岸猿聲啼不住,一路上風聲颼颼,江流濺濺,江濤高一聲、低一聲,留下了美麗的憂傷,三峽,註定是一個不安分的淵藪。而今卻因經濟上的開發,需在三峽上築大霸,原本美麗動人的篇章,慢慢地殆盡,昔日的憂傷、熱情將不再復見。

穿越了那種現代又非現代的歷史古蹟,旅途中的經歷感受,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的「人文山水」,中國歷史的文化魅力是擺脫不了的,在山水歷史間的跋涉中,歷史增添了聲色和情致,累積了越來越多的人生經驗。培根說:「歷史使人明智。」在輝煌的華夏文化的背後,原來還有著這樣一則則的故事,讀文化苦旅,使自己有了更深一層的歷史知識,更打從心底崇拜那一件件扣人心絃的歷史史蹟,心之嚮往也彷佛身歷其境中,種種的意象和畫面都浮現在眼前,穿越時空的鐘又再度響起,正呼喚著我們去探訪另一個燦爛的華夏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過《道士塔》以後,我有一種與此文論調完全相反的想法,聽起來好像很是叛逆,但是不無道理。

我非常感謝王圓籙的所作所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欠王圓籙很多他應該得到的榮譽。這不是諷刺,我就是這樣想的。

首先要感謝王圓籙發現了莫高窟,感謝他先於流民、兵痞、倒鬥行家之前發現了莫高窟。如果莫高窟給民、兵、盜中的任何一個給發現了,那它就不叫莫高窟了,也許我們現在也沒聽說過莫高窟,甚至後來的核子試驗也完全有可能在敦煌進行!這因於民、兵、盜的破壞性。流民燒經卷取暖的事情在陝西發生過;孫殿英乾的事兒也能說明那時候的兵到底能高尚到哪兒;盜墓就更別說了,收藏界默許已非什麼祕密。假設王道士他沒有發現,給一個最好的假設!就說它沒被發現!就是這樣也得保證它能熬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纔有點兒盼頭。

莫高窟被發現於那個年代的確是不幸的,但被一個有點宗教信仰的人發現則是不幸中的萬幸!《道士塔》一文中說“中國的文官都哪裏去了”。其實,中國的文官沒有發現它也是一大幸運,我根本無法想象一羣全身散發銅臭味的官員會怎麼對待一個莫高窟。比起讓官員發現,倒不如被倒鬥發現的好,至少後者可以給窟中的精華以比較合適的收藏者,只是在那過程中恐怕會讓中國損失更多。

其次,要感謝王圓籙將庫中的寶物賣給外國人。我覺的,就是因爲他的這一舉動,才讓我們知道中國敦煌有一個莫高窟。難道不是嗎?中國留存的文化寶藏還有很多,沒有被外國人拿走的也有很多,中國人自己叫得上名字的卻沒有幾個。去問一問,有幾個知道碑林是什麼!再問一問,殷墟是什麼!

非常可笑的是,中國人從來不關心放在家裏的寶貝,等別人一拿走,就開始趴在地上嚎啕大哭!“那是個寶貝,還我寶貝!”除了可笑還讓人覺得噁心。甚至可以用賤來形容。

退一萬步講,王圓籙沒有把窟寶賣給外國人,窟寶只是流散於民間,沒被作賤,沒被損毀,還被文化素養較高的人收藏了。好!非常好!不知道敦煌寶物的收藏者能不能躲得過大大小小的戰爭,有沒有權勢在大亂中一根毛不少,一直撐到新中國誕生。假設他(持寶人)心淨如水,處亂不驚,左右逢源,且滑的像個泥鰍,真的捱到了新中國成立。最後,他能捱過“文革”?

以上的假設是很荒唐。但能說明文化的承載物在中國的境地是非常困難的。中央電視臺一次《尋寶》大型活動期間,“涌現”出不少讓人哭笑不得的文物。扯作被套的四品誥命夫人詔書,少了十幾頁的《韓非子》宋本,用作醃菜的明青花瓷器,等等等等。評委們的心情是什麼樣的,誰能感同身受?

或是可以釋懷的,因爲中國人歷來都在破壞文化載體。往大了說,朝代更替之時,新的掌權者總是很下心來清除前朝所能影響後人的東西。奉法家的始皇活埋儒家子弟,奉儒家的漢武帝則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自魏以來,掌權者又覺的佛比道更俱麻痹性,大夥兒(掌權層)一合計就挺僧人,大羣百姓又跑去蓋寺廟,道觀又寥落下來。

即使到了現代,政權依舊那樣幹。一個“文革“,不僅僅是讓中國倒退了十年,而且還讓過去的歷史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空白。“打倒牛鬼蛇神!”,寺廟道觀先遭劫難。“拔光封建文化毒草”,孔廟皇帝廟也稀裏糊塗的被破壞。再加上全中國的紅衛兵坐火車免費,所以凡是沒有被破壞的名勝古蹟均有“※※※,到此一遊”的題字。

再假設一下,莫高窟裏的寶貝要是留在中國。紅小兵們會怎麼待它?誰來打個招呼?讓紅小兵們高擡貴手。

別跟我說什麼政府保護過的事兒!除非你是指專門開會用的廬山。大到國家主席,小到沒出孃胎的孩子,“文革”都沒放過。能讓你那幾堆文物安全呆着?做夢!

中國確是偉大的,她創造出了令人歎爲觀止的文明,但是中國缺少包容,一個一個的燦爛文明在歷史上猶如過客,留下的僅僅是物質承載的某些信息。這些僅存的信息還會因各種可笑的原因而流失。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獨爲外國人拿走寶貝而嘆息。其實,這有什麼好嘆息的?至少中國敦煌之寶還留存於這個世界上,和被毀滅相比,無疑是留存令人感到欣慰。

如果非要爭辯那個狹隘的問題:‘窟寶應該流於國外還是留於國內?’我想自己大可以退出,在旁默不作聲了。

我只堅持自己的觀點:莫高窟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窟中的寶物屬於中國,也屬於全體人類。我們只需要在世人領略敦煌文明的時候知道這是中國的,這就夠了!爭論文明的承載物該放在誰的博物館裏,又該讓誰來收門票錢,這隻能讓人鄙夷。

再說說那個道士。

一個身穿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的道士。你可以懷着激憤的心情罵他、譴責他,可你同時得知道,我們都是王圓籙的後再。我們的祖輩們都曾像王圓籙一樣賤賣過對自己來說意義非凡的東西。

而買膠捲的憤恨,就讓它來時刻提醒我們。提醒我們中國曾經那樣恥辱留存……

文化苦旅讀後感8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這一本書,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爲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

還記得新浪上這樣評價過餘秋雨: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 有評論家譽之爲: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

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說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醞釀着新世紀的突破。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 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說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說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

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 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這,野趣也就是我想說的了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9

我有幸能夠讀到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這本書,踏着秋雨先生的筆觸開啓“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秋雨先生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那麼作爲讀者的我,發現苦澀過後的確會留下一些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爲什麼突出這個“苦”字,爲什麼在這個嬉鬧的時代如此不合時宜,我想答案應該都在書中。同一本書中,秋雨先生用最平實易懂的語氣向我們詮釋中華文化,用幾個不同“閱讀視域”劇烈轉換“中國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讓讀者明白: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人中,其最終意義不是軍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文化在中國,看似與政治緊密纏繞,卻找不到自己的獨立地位。我們總是喜歡地說,文化之中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比如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具有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那裏的守護者不知道這是文化精華,就這樣,一場天下最不公平的“買賣”開始了。一個叫斯坦因的匈牙利人,剛加入英國籍不久,他只用了三十英鎊就能換取了中華文明長達好幾個世紀的大量文物。而且由此形成慣例,各國冒險家們紛至沓來,滿載而去。

或許那些守護者不知道,讓斯坦因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拉到他們倫敦的博物館裏去,這一幕多麼像是歷史在上演極其荒誕的鬧劇!在這一幕鬧劇的背後,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敦煌文物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遺憾的是,這個民族即將失去自信,中華文化最精華部分正在流失,國人只能憑藉英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文化。我想告訴斯坦因以及那些企圖瓜分中國的列強們,把世間文物統統剝離原生的土地,運到地球的另一端收藏展覽,是文物和土地的雙向失落、兩敗俱傷。我還要再告訴斯坦因,藉口別人未真正認識文化精華而佔爲己有,是一種掠奪……

歷史就像一件舊傢俱,抽掉了一個重要環扣就會完全散架。每一箇中國人都不能目睹自己國家的文物流落在外!所以,古老的中華民族要認可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增強對本名族的自信心。

秋雨先生有關文化的研究,都在這本《文化苦旅》中得到生動體現。他集中精力從事文化考察和寫作,因爲那纔是真正的文化。他貼地歷險數萬公里,考察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重大古文明的遺址。這中間,包括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在他之前,國內外均無先例。我們今天無法再看到那麼多古文明發祥地,除了中國之外,人類主要古文明都已衰落。在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沒有中斷和湮滅的,只有中華文明。面對這個歷史事實,我既感到傷感又覺得慶幸!傷感的是,在那麼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各大文明之間不斷征戰,而那些古代大文明,就是在彼此互侵中先後敗亡的。慶幸的是,當幾大文明古國早已打得天昏地暗時,中國文化卻依靠在地理環境上的安全性得以保存下來。不得不說,中國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除了喜馬拉雅山,往北,沿着邊境,還有崑崙山、天山、阿爾泰山,又連着難以穿越的沙漠,而東邊和南邊,則是茫茫大海。這種天然的封閉結構,使中華文明在古代避免了與其他幾個大文明的惡戰。因此中華文明還是慶幸的,再加上中國又奇蹟般地找到了一千年餘年不間斷地選拔大量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科舉制度。由於科舉考試總是以中華文明的精髓爲核心,使得文化傳承因爲有無數書生的生命滋養而生生不息。

說到這裏,我不禁要問,我們這一代人是不是應該像秋雨先生那樣,擔負一點守護文化的責任呢?如今,國人不夠重視本國的文化傳統的傳承和創新,只顧一昧的崇洋媚外,要知道,這會間接導致中國文化在最高層面上變成一種做減法的文化。因此,新世紀中華文明的當務之急,是卸去種種重負,誠懇而輕鬆地去挖掘中華文化的正面力量!世界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當代人需要把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學位一生的責任與使命,畢竟沒有傳統文化,就沒有中華民族。

如果我們不想看到本國的文物流失,不想看到中華文明也像世界的其他古文明一樣滅亡,那麼中國人,請熱愛自己的民族,並且也熱愛這個民族的傳統文化。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的回味,《文化苦旅》是一部經典優秀圖書,值得我們這一代人去品味其中的苦澀。

我們應該像秋雨先生那樣,做一箇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和闡釋者。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一篇篇以地名爲題的文章卻凝集着中華各地的文化與歷史,一幅幅歷史的畫面又如同現實中的場景一般展現在我們腦海中,讓人多少爲之而深發感慨

初讀《文化苦旅》你會覺得這不就是平平常常的遊記而已嘛,爲什麼總有人念念不忘餘秋雨,又念念不忘這部《文化苦旅》呢?到底是餘秋雨成就了《文化苦旅》,還是《文化苦旅》點綴了餘秋雨呢?它的苦到底來源於何方呢?就讓我們帶着這個疑問一同步入這次文化的苦旅吧。經過慢慢品味,才發現每個角落中總藏着中華的歷史,中華民族的文化也在這裏不斷地呈現,也許正因爲此次的旅途涉及了大量的文化歷史而稱之爲文化的旅程。至於文化苦旅中的苦的來處,也許這正如餘秋雨自己所說的那樣“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吧。而我們在旅途中所看到的風景也許只是歷史呈現的一種載體,而當我們慢慢體會其中的文化遺蹟時,我們才發現有那麼一絲淡淡的憂傷卻潛藏於殘景之後。就如一道風景曾經有過一段屬於自己的輝煌歷程,而如今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卻只是一片廢墟。也許這會讓你去努力回憶它魅力之處,但更多的卻是爲它的逝去而痛心,爲文化的遺失而煩惱。苦便是在深切感悟後的深深懺悔吧。在一切經歷、體驗後的感悟中總是離不開苦,衰退的文化讓人將歷史的灰色變成心中的苦澀;如今璀璨的文化也會給過去的暗淡填了不少淡淡的苦味。也許這也是在<<文化苦旅>>中獲得的些許收穫吧,因爲我們的那麼一絲痛代表我們還有着那麼一絲覺悟,那麼至少說明我們的文化還沒有完全被遺忘,我們的文化還有重新輝煌的機會。因爲我認爲感悟到苦往往就意味着心的覺醒。

<<都江堰>>不過是<<文化苦旅>>中的小小一篇,但要說起都江堰它也是可以與長城並肩的文化遺產之一。不僅因爲它的水利作用,而且是它把四川孕育成天府之國,更讓人詫異的是這浩大的工程居然出自一位對水利完全不懂的外漢--李冰。《都江堰》的寫法也許平常但也是一種適宜用於平常的寫作中的手法.當我們欲言此物時,何不像他那樣先描彼物.<<都江堰>>的開篇就讚許長城的工程宏大,接着慢慢引入話題,不斷地凸顯都江堰的獨特之舉.而其中的“如果說,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都江堰就實實在在地佔據了渺遠的時間。”這不更好地將都江堰的優勢展現地琳琳精緻了嘛。作者又認爲它毫不誇張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確實如此,民族之所以延續,因爲有了標誌性的象徵,而都江堰已很好地代表了這樣一個強悍的民族。

民族應該感謝都江堰,更應該感謝給了她生命的李冰!然而關於李冰,人們能追想到的更多的也只有這樣一座小有名氣的的都江堰。作者也這樣稱讚道“因爲有過他,中國也就有過了一種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也許正是這個疑惑才使我們對他產生了更多的興趣。雖然未學過水利然而憑着“以生命爲學校,死鑽幾載”的精神,終於總結出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八字直言:遇灣截角,逢正抽心。”這種治水的韜略竟被替代爲治人的計謀,這不就是人類的智慧嘛!與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相比,築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這正是他被世人永記的原因,民族的延續也正因爲有了這樣高尚的起點才變得強大。

李冰留給人們的思考就如都江堰留給我們的深思那樣豐富而美麗,這也是李冰賜予都江堰最珍貴的禮物。

漢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測試水位,這“三神石人”的其中一尊就是李冰雕像。因爲人們懂得了唯有哪裏纔是他最適合的崗位。然而我們卻應問問自己:活着應該站在何地?死了又該立於何處?也許還會有人覺得這樣一個問題是好笑的,但這種職業精神如今又有幾個人做到了呢?

看到“人們在虔誠膜拜,膜拜自己同類中更像人一點的人” 這句話,你難道不爲人類的這種行爲而無地自容嗎?這不僅是一種文化的旅程,更是人類對自己內心的一次洗禮吧。若果你的心還能爲之有所觸動,說明此次苦旅還是有價值的。無論是苦澀後的回味,還是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都將是一種旅途的收穫,更應該是民族歷史進程中的收穫。

通過《都江堰》,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座水利工程,也不單是一位了不起的水利工程師—李冰,更應該是一個民族所在的精華與衰敗的緣由。

讓你與我心中的那一絲疼痛化作奮起的動力。將民族的華麗再次呈現吧,取而代之的不再是讓你隱隱作痛的苦旅,而是一趟文化的盛典!一本文化藝術修養的作品往往能讓我們對生命多了一份靈動的詩情畫意,〈〈文化苦旅〉〉就這樣豐富着我的思緒,而我將繼續品讀它其餘的精華。

從此次文化旅程中,我們看到了都江堰的自然風光,也跟隨着它穿越時空看到了悠遠的歷史蹤跡。中國文化的歷史與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我們在其中也有所領略。但我相信在《文化苦旅》中藏着的祕密遠大於我此時所看到的,那麼就讓我們一同研究,一同發現那更深層的真諦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