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敬業與樂業讀後感作文

本文已影響 9.76K人 

通過學習《敬業與樂業》,我感觸頗深。在欣喜生涯中,有明確了自己的一項責任。以下是“敬業與樂業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敬業與樂業讀後感作文

  篇一:敬業與樂業讀後感

《敬業與樂業》是當年梁啓超先生在上海給他學生的一篇演講文章。那次演講就是爲了讓學生知道怎樣去對待以後的生活。其實現在作爲學生也要敬業與樂業,只不過這個業代表的就是學習。現在很多的學生就沒有這種敬業樂業的精神,他們永遠是在課堂上想着其它的事,而且做作業時永遠覺得太累。如果他們總是這樣幹下去的話,那麼他們的未來就已經沒有希望了。家長不是永遠都會照看孩子的。因此,我們如果想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必須做到敬業樂業這一點,不要懶。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對敬和樂兩個字的理解吧。

先說敬業。什麼是敬業呢?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一點不旁騖,便是敬。很多低級層次的工作人員沒準會認爲,我的工作這麼低級,有什麼可敬的呢?其實,是工作都可敬,要專心致志的給做好。無論是當總統或者當民工都可敬。如果說哪個民族最敬業呢?那麼我會認爲它是德國。爲什麼呢?因爲德國人做什麼都會專心致志的去做,而且去做到底。就拿一個例子來說吧。爲什麼貝多芬失聰時還會作出那麼好的樂曲?就是因爲它有敬業這種精神。其實也可以舉一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爲什麼什麼東西到了德國加工後就變得更加精緻,質量變得好得多呢?就是因爲德國人做事做到了敬這一點。我爸爸曾經也跟我說過一句話:“做什麼,像什麼。”這句話其實就是敬。所以我就是要做到敬這一點。

下面來談談樂業。至於他的概念,我覺得書上寫的那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已經足以詮釋了。如果我們達不到樂業,那麼生活就會變得很單調。如果有人說,我的職業沒有可樂的地方。那麼它就是一個很單調的人。因爲所有的職業都會有可樂的地方,只不過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很多人又不知如何去樂業。假如舉一個基本的例子,齊達內是法國足球藝術大師,他有如此高的成就,既不是他的家庭帶來的,也不是他的先天條件比其他運動員好,原因是他把足球當作自己的樂趣所在,正如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興趣是一半的天才,所以不管條件多麼艱苦,齊達內總是樂在其中,陶醉在足球世界裏,最終成爲天才的足球運動員。可見樂業能改變人的命運,成就人的夢想。

敬業與樂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它們,生活會變得更加精彩,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篇二:敬業與樂業讀後感

“有業之必要”於我們來說,“業”自是學習。待讀完“百丈禪師”的故事之後,初覺得此人太死心眼了,而後一琢磨,卻覺得自愧不如,與“百丈禪師”相比,我們缺少的不僅是他的“言必出,行必果”,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我們缺少老禪師的那種矢志不諭的品質。他日日堅持,直到八十歲!多少個三百六十五天,又多少個24小時啊!而現在的我們卻常常邊自己的計劃都做不到!邊起碼的言行相顧都沒有,更無論堅持。而我們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次”上,併爲今日的失言,自找臺階下,不願下功夫。這便是後文中所說的“懶”字!“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我們雖不是沒有職業的懶人,更不是社會的蛀米蟲。可是一次又一次不完成作業的我們,安然地回到家後,享受着父母創造的環境;總想着“下一次”的我們,悠然地面對着心切的父母……這甚至跟“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等同!“懶”字當頭,萬事不成,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而“放縱”這個敵人胡作非爲的又是我們自己,克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說到敬業,最令我有所啓發的是《莊子》記佝僂丈人承綢的故事。“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一個佝僂的老人,幾句簡單的話語,卻道出所有道理的精華!豈止這樣,我認爲這位老人便可謂是“天地間第一等人”!難道不是嗎?這位老人雖身患佝僂,卻能把一件小事做到“精典”,做到“出神入化”用心如此專一,雖是一件小事,他卻做得如此圓滿!而我們生活在這麼好的環境下,並擁有着健康的身體,先不論學習起碼把我們身邊的小事做好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們應把每一件事通過努力,做到出色,就算與他人之比,相差之,但我們無悔,因爲“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們努力了!然這所有的前提見出於“專心致志!”唯有用心,我們纔能有成功,若“坐這山,望那山”,則“一事無成”!這便即要“盡職”又要“敬職”了。

至於“樂業”,我認爲書中的那句話便足以詮釋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算對自己的職業如何不滿,但你都必須去做。那你爲何不從中尋樂呢?這使我想到了一句話:“你知道,你愛惜,花兒努力地開;你不知,你厭惡,花兒努力地開。”花兒總是在努力地開,美好的日子也一天天地在流逝。而對於我們,爲何不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呢?從職業中體會快樂,從快樂中品味生活!

每件事都有其獨道的樂趣,做到“敬”與“樂”,相信生活會更多彩!“敬”與“樂”我願與梁任公一同受用!

  篇三:敬業與樂業讀後感

《敬業與樂業》是梁啓超先生1912年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對他學生的一篇演講。作者緊扣“敬業與樂業”這一主題,精心篩選材料,旁徵博引,說理透徹,語言典雅規範而又通俗明白,顯示了高超的演說水平。教學之後感受頗深,本文作者學識淵博,在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等方面均有精深的造詣,那次演講就是爲了讓學生知道怎樣去對待以後的生活。對於一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要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工作呢?當你選擇了這份職業的時候,你想好了要爲它而付出嗎?我們一直在爲生活而勞動,其實也是爲了勞動而生活。不管做任何事情,處在某個位置,事和名稱都會有大小、高低;但從事的本質來說,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在事物的運行過程中缺少了任何其中的一個環節都會掉鏈子。所以不管任何工作,拿到手裏,都要盡心去對待。只要自我感覺良好,別人看起來也不錯就行了。因此,我們如果想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必須做到敬業樂業這一點,不要懶。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對敬業和樂業兩個詞的理解吧。

什麼是敬業呢?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部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便是敬。在社會生活中,總是先有謀職,而後纔有從業的,謀的合適,才能從的安心。小時候父親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做什麼事,都要像個樣。”這句話其實就是敬。作爲一個教師愛崗是指一個人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崗位。教師的愛崗,就是熱愛教育事業,具體體現爲熱愛工作和熱愛學生。熱愛工作,意味着尊重和珍惜自己的選擇,表現着對教育界事業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態度和決心;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會感到教育教學對人生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會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和活力,體驗到人生的快樂與幸福,捕捉到生活的'絢麗與精彩。學生是生命的給養,講臺是生命的舞臺,教學是生命的源泉。敬業是指一個人對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師的敬業,就是對國家教育發展和學生成長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具體表現爲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和精益求精,對學生的熱情關懷、盡心盡力和無微不至。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爲在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每一個學生,不敷衍塞責;也表現爲對學生的熱切關注,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科學設計與有效實踐;敬業更多是態度和行爲體現。二者相互聯繫、相互促進,使教師在愛崗敬業的踐行中做一個幸福和快樂的人,一個有工作績效的人。

再來談談樂業。用書上寫的那句話來解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果我們達不到樂業,那麼生活就會變得很單調。如果有人說,我的職業沒有可樂的地方。那麼它就是一個很單調的人。因爲所有的職業都會有可樂的地方,只不過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很多人又不知如何去樂業。教育是一個以愛傳遞愛,以火點燃火的事業所以教師更需要樂業。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有歡樂、有收穫,也有失落、困惑……種種滋味構成了我們豐富的人生體驗。在教育教學中,老師樂業的激情,無形中感染着一批批的學生,使他們樂觀向上,以良好的態勢健康成長、成才。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纔有價值。記得孔子曾自述生平,說道:“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教師做到了樂業,工作纔會有激情,有幹勁,纔會把一腔熱血投身到偉大的教育事業中去,纔會從勞累中找到快樂,從快樂中品嚐到成功的快感。

無論做好哪一件事情,我認爲敬業和樂業十分重要,讀了梁啓超的《敬業與樂業》一文,我更感覺做好一位教師的重要性,我想一定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呢?從職業中體會快樂,從快樂中品味生活!敬業與樂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它們,生活會變得更加精彩,世界也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篇四:敬業與樂業讀後感

讀過樑啓超的《敬業與樂業》從文中感受至深。今日就與大家共享這篇文章的益處。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意思是說整天吃的很飽卻不肯動腦去做事,實在是不行呀。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於這種懶人卻搖頭嘆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遊民,大聖人碰着也沒辦法。這篇文章徵引儒門這句話就是要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去勞作。“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對於懶人是要徹底討伐的,萬不能容赦的。對於一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要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工作呢?

第一要敬業。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呢?爲什麼該敬呢?人類一面爲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爲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消化糧食的機器,自然個人因自己的才能去認定一件事情去做。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是一件神聖的事,既然神聖就要可敬。總之,人生在世,要天天勞作的。怎樣把一件事情做得出色呢?唯一的祕訣便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便是敬。

第二要樂業。“做工作好苦呀!”這種嘆息聲,無論任何人都曾經說過。“做工作苦難到不做工作就不苦嗎?”反過來講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喝酒,去遊玩等還不是一樣淘神費力。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而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降生到死去,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置起來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了的。只有從勞動中尋找快樂工作起來纔有積極性纔有最極致的成果。有些人抱怨自己本行,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裏不願做。不願做是逃不了的,哭喪着臉去做和快樂的去做結果是截然不一樣的。

但凡工作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用樂觀的心態去做趣味自然會發生。爲什麼呢?第一,因爲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滲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爲親切有味。第二,職業總離不開奮鬥,一步一步地去奮鬥,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增加。第三,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遊思、妄想杜絕了,省缺了無限煩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比不上樂意去做的人。

工作要充滿責任心和趣味。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便是趣味。

這篇讀後感只是文章精髓的簡言概括,望大家能與我一同受用!

  篇五:敬業與樂業讀後感

《敬業與樂業》是梁啓超先生於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爲學生所作的演講,對學生進行的職業道德啓蒙教育。現在再作爲一篇文章和學生一起學習的時候我卻深切的感受到這不僅是說給學生聽的,更是洗滌教師職業倦怠的一劑良藥。

有業

記得有一個微博說:當你睜開眼睛抱怨又要上班的時候,你應該想到自己還有班上,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呢?雖然教師工作具有連續性、反覆性,難免陷入思維的僵化與懈怠,一屆學生送完了下一屆還是這個講法,這個設計,學生覺得枯燥無味,自己也沒有了上課的激情。所以更應當像百丈禪師一樣“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要讓今天的日子不是昨天的重複。珍惜目前所擁有的這份受人尊重的職業,把看似簡單的重複做的有聲有色。把真知灼見放到對於課文的解讀中,放到班級工作的管理中。和學生同行,把激情和創新放到學生的生命裏,讓他們從老師身上感受到活力。彼此享受相處的幸福。

敬業

朱熹的解釋一語見地:“主一無適便是敬。”想來慚愧,這幾天讀書,看似是讀了,但卻心猿意馬,讀過之後再看還是覺得陌生。生活瑣事充斥在大腦中,自己不能做到心無旁騖。更談不上多圓滿了。所以反思之後需要有行動。想《莊子》中佝僂丈人學習,任天地再大,萬物再多,眼中只有我的書本才行。也曾經因爲身邊的朋友親人所從事的工作高薪報酬,一時間動搖了自己對講臺的堅守。曾正文說的:“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豈不是說的我這種人嗎?

樂業

用梁啓超的話來說“樂以忘憂”是人類理想的生活。真的是心嚮往之。然正如樑公所說:“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再客觀的事。”心態決定成敗,如果說教師的職業會讓人產生倦怠,爲何不能從那一個個有生命的學生那裏尋到做教師的快樂呢?想想課堂上因爲學生的精彩發言或出乎意料的想法,而欣喜若狂。課堂上和學生經歷了高峯體驗之後的淋漓暢快,而激動不已……還有什麼苦可以言呢,身在其中,全情投入,專心致志感受中華文字、世界文明的博大與絢爛,學生揮灑青春,我們奉獻青春,何苦之有呢?

正如梁啓超說: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既然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作爲教師給應該用自己的專注成就自己的學生,也成就自己的事業。最終生活職業的快樂,人生的快樂。感謝梁啓超!

  篇六:讀敬業與樂業讀後感

我在讀師範的時候,記得就讀過樑啓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這篇文章。現在重溫這篇演講稿,深深感到當年梁啓超先生在上海給他學生演講的精彩,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梁啓超先生的演講《敬業與樂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們對待職業的態度問題,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樑先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談出了“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係最爲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趣味”就是“樂業”。興趣是第一老師,今天從我們財經學校的工作說起,最重要的是要對工作有興趣,有樂趣。只有有了樂趣,才能更加敬業。

先說說敬業。什麼是敬業呢?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件事上,一點不旁騖,便是敬。很多低級層次的工作人員沒準會認爲,我的工作這麼低級,有什麼可敬的呢?其實,是工作都可敬,要專心致志的給做好。無論是當總統或者當民工都可敬。如果說哪個民族最敬業呢?那麼我會認爲它是德國。爲什麼呢?因爲德國人做什麼都會專心致志的去做,而且去做到底。就拿一個例子來說吧。爲什麼貝多芬失聰時還會作出那麼好的樂曲?就是因爲它有敬業這種精神。其實也可以舉一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爲什麼什麼東西到了德國加工後就變得更加精緻,質量變得好得多呢?就是因爲德國人做事做到了敬這一點。

下面再來談談樂業。至於他的概念,我覺得書上寫的那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已經足以詮釋了。如果我們達不到樂業,那麼生活就會變得很單調。如果有人說,我的職業沒有可樂的地方。那麼它就是一個很單調的人。因爲所有的職業都會有可樂的地方,只不過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很多人又不知如何去樂業。齊達內是法國足球藝術大師,他有如此高的成就,既不是他的家庭帶來的,也不是他的先天條件比其他運動員好,原因是他把足球當作自己的樂趣所在,所以不管條件多麼艱苦,齊達內總是樂在其中,陶醉在足球世界裏,最終成爲天才的足球運動員。可見樂業能改變人的命運,成就人的夢想。

我結合敬業與樂業,談談《敬業與樂業》的深層次的感受,特別是引發出如何當好一名優秀的教師的幾點感想:

第一,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紮實的專業技巧,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較高的專業素養,這是專業要求,任何一位教師沒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就談不上優秀。

第二,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奉獻精神,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這是職業道德要求,一名教師專業能力再強,如果思想上有問題,責任感不強,不喜歡學生,甚至道德品質有問題,他也不可能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

第三,必須具有系統而全面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懂得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能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這是教師職業的要求,一名教師雖然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有滿腔的教學熱情,但如果不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其必然會走“彎路”,當然離優秀就還有一段距離了。

第四,必須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善於吸納新知識,獲取新信息,並善於把這些新理念、新知識、新信息合理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保持與時代同步。時代的飛速發展,新學科,新技術,新知識的大量涌現,要求教師必須善於接受新理念、掌握新知識、運用新技術進行教學,優秀教師更應該如此。

第五,優秀教師必須具有創新和探索精神,無論是教學理念的貫徹,還是教學方法的選用都必須與實際需要相吻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只有結合各地具體情況不斷的探索,大膽的創新,才能不斷找出合符實際需要的東西,以滿足教育教學的時代要求。

第六,必須熱愛學習、善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是一位愛學、善學的人,只有終身堅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保持與時代同步,不至於落後於時代的要求。

總上所感,讓我們珍惜現在的環境,用敬業的精神,用樂業的態度,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爲社會培養出一代財經英才!

  篇七:讀敬業與樂業讀後感

最近閱讀了近代思想家梁啓超先生的著作,其中的《敬業與樂業》最爲令我印象深刻,遂發表讀後感想。

梁啓超先生的《敬業與樂業》,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人們對待職業的態度問題,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樑先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係最爲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趣味”就是“樂業”。他認爲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於“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梁啓超先生認爲,人人都要有正當的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沒錯,人生活在世界中,就要不斷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勞作,爲社會奉獻出自己的力量,不做社會上的蛀米蟲。

那麼,有了職業以後,我們對於現有的職業應採取何種態度呢?作爲大學生的我們,又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呢?

梁啓超先生認爲我們應做到兩點:“敬業”與“樂業”。

第一,敬業。敬業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都不旁騖。爲什麼要敬業?因爲人類一面爲生活而勞動,另一面也是了爲了勞動而生活。凡可以名爲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的。

作爲青年大學生,學習是我們的本職工作,我們也應該敬重自己的職業。現在有很多大學生在大學中無心學習,整天沉迷於網絡遊戲、電影電視、談清說愛中。這樣就沒有做到敬業,沒有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這樣的大學生就缺乏了一些將來爲社會做貢獻的本領。所以我們在大學生活中,要把學習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我們應專心致志地投入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這樣就能獲得將來從事自己的職業時的必要素質和能力。

第二,樂業。樂業就是從自己的職業中找出樂趣和快樂。梁啓超先生說,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勞作不會是最苦的,最苦的是那些無業遊民和厭惡自己職業的人。是啊,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只要認真堅持做下去,一定會從中找出快樂來。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在社會上游手好閒,沒有正當職業,去做違法犯罪的事情,這些人就是最苦的人。還有一些人雖然有了自己的職業,卻總是不太安分,認爲自己從事的職業枯燥無味,於是自暴自棄,沒有認真負責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結果很難做出一些成績來,這些人也是最苦的。所以,我們不但要敬業,還要樂業,兢兢業業,刻苦認真地做事情,一定能找到職業的樂趣。

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我們同樣也要樂業。現在有的大學生老是抱怨自己的大學不好,認爲自己的專業學起來枯燥無味,於是整天悶悶不樂,無法專注於學習,結果四年大學生活下來,收穫甚少,虛度了光陰。我認爲,這是絕對不可取的。無論我們在哪所學校學習,無論我們學的是什麼專業,我們都應該做到樂業,認真勤奮地去學習,在學習中體驗樂趣。這樣,我們就能不斷在學習中得到快樂,收穫知識,四年下來,我們一定會學有所成。

任公一生最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且常常力求這兩句話之現實與調和。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們應該以這兩句話與任公共勉,時刻做到敬業和樂業,認真勤奮、專心致志地學習,成就自己的大學生活,成就自己快樂美好的人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