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精選5篇)(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1.5W人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東周列國志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精選5篇)(精選10篇)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

《東周列國志》裏面故事衆多,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單個故事精彩絕倫,這些故事比任何有經驗的導演的作品都精彩百倍,裏面的角色比任何級別的演員都有血有肉。烽火戲諸侯的暴君最終江山不保,成就豐功偉業的霸王傳頌後世;有爭風吃醋不知廉恥的讓人唾棄,貞烈尋死的妃子讓人佩服;阿諛奉承的小人最終命運悽慘,也有一心爲民衷心報國的忠臣成爲世人楷模……一部春秋戰國史蕩氣迴腸,值得品讀。

但是,個人認爲書有個小小的不足。書中有單個國家軍事力量強弱變化的描寫,也有外交強弱的闡述,從相關史料中也能查出國土面積的增減變化,但是書裏面缺少經濟發展水平的介紹。外交需要軍事力量畢竟軍事力量需要對應經濟支持,如果國庫空虛,甚至民不聊生,即使武器充盈,戰車無數,要想維持一場戰爭尚且吃力,更不可能布武天下稱霸中原了。只有經濟發展國富民強,軍事力量才能順應而上,如果單純窮兵黷武,最終是否會落得個內憂外患的下場也未可知。

厚厚的一本書,各種忠烈軼事,感慨無數,任何讀後感都顯得淺薄無知,所以咱們且記下自己淺薄的一點想法,留當以後回憶或更正。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2

在寒假裏我讀了本《東周列國志》一本書,講述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它精彩地記錄了這段寶貴的歷史,它從西周末年寫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內容宏富,頭緒紛繁。那時,東周王朝已經衰敗,對諸侯國沒有了約束,於是,諸侯們各自爲政,並相互攻伐。經過長期的戰爭,許多國家被消滅了,逐漸形成了戰國末期的七個強國。在這本書中,既有“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田忌賽馬”等膾炙人口的故事,也記載了許多精彩的歷史人物,在這些歷史人物中,我最佩服管仲,他非常聰明,很有謀略,如果沒有他,齊國就滅不了山戎,齊桓公就不可能稱霸天下。

裏面還有許多故事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如:《狼來了》這個故事大家一定都聽過吧!故事中的孩子用“狼來了”騙山下種田的人以獲得快樂,開始兩次大人們都信以爲真,聽到小孩的呼喊都直奔而來,看到的卻是小孩在哈哈大笑,大人們知道被這小孩欺騙了。當狼真的來時,不管怎麼叫喊都沒人相信了,都說這孩子又在騙人了。別人已經不相信,不去救他,讓他差點命喪黃泉!通過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做人應該誠實,不能因爲自己的利益而欺騙別人。

在這本書裏,我不僅瞭解到那時候的歷史,更瞭解了做人的許多可貴的品質。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3

《東周列國志》共108回,寫的是從西周結束到秦統一六國,包括春秋時期、戰國時期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暑假裏,我讀完了這本書,有很大的收穫。我不僅瞭解了這段歷史,還認識了許多歷史裏的偉人。40個精彩的小故事完整地講述了這段歷史的。有:《幽王烽火戲諸侯》《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說秦君衛鞅變法》······

這些故事都膾炙人口,裏面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將相和》這個故事主要是說了藺相如因爲保全了趙國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寶玉立了功,被趙王提拔爲相國。趙國老將軍廉頗很不服氣,因爲他認爲藺相如只是說了幾句話而已,而自己在戰場上爲國家出生入死,得來的地位還不如他,所以他決定羞辱藺相如一番。此事被藺相如知道後他便不再與廉頗見面,也沒有因此而憎恨廉頗,反而處處讓着他。廉頗知道後很是慚愧,便揹着荊條來向他請罪。最終他們和好,共同爲趙國效力,讓它成爲了一個強國。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班上的某些同學,有那麼一點芝麻大的小事就弄個不愉快,還吵得不可開交。如果我們也能像藺相如那樣,心胸寬闊一點,互相理解,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嗎?難道我們還不如古人嗎?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4

今天,我讀完了《東周列國志》,在書裏各路諸侯都有着自己的領地,每個小國家裏都有屬於自己國的英雄豪傑,例如齊國的管仲和鮑叔牙,趙國的田單、藺相如,秦國的王翦、魯仲……真是羣雄聚會呀!

這本書主要講春秋戰國時間戰國七雄的事。這讓我知道了七雄的國名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韓、趙、魏三個國家是由晉國分成的。我看了這本書,讓我身受感觸,在那麼困難的生活裏,居然有那麼多聰明的人;讓我聽到了萬馬奔騰的撕殺聲音,也讓事聽到了在金碧輝的殿堂裏奏響的動人的樂曲。太好了!太生動了!好像我就是那時候的一個詩人、一個將軍、一個謀士甚至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

這本書裏最經典的就是《獻地圖荊軻刺秦王》,荊軻爲了興勝燕國,認爲只有把秦王殺死才行,所以冒着生命危險刺殺秦王,結果被秦王的寶劍砍掉了一隻腿,被秦國武士亂刃分屍而死。這中間就有一個成語叫圖窮見匕。

最終秦始皇統一了六國。

這本書我非常喜歡,真是一本好書!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5

讀了《東周列國志》,我明白了做人處事要像仲管,鮑叔牙忠心;明白了要像齊桓公一樣寬容大度,不過齊桓公後來寵幸小人,是我們不能學的。

讓我來介紹一下各國的人物吧。周幽王是一個昏君,寵幸小人的人。是個整天沉迷於酒色的一位君主,大家可千萬不能學他。

第二個就是齊桓公小白,他年輕的時候是個聽信於忠臣的好君主,十分關心百姓,所以纔有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千乘之國——齊國,到了晚年聽信於小人所以纔會被小人所害,齊國也就慢慢衰敗下來了。

鮑叔牙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人稱鮑子。鮑叔牙是個非常有才能的人,文韜武略,十分出衆,對齊桓公有着莫大的幫助。除了他本身的才能,能夠名垂青史還有他的先見之明,然而爲什麼說他有先見之明,而是因爲鮑叔牙是‘相馬’的伯樂,齊桓公小白就是被他相中的。

仲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政治家。他用他的聰明才智,雄才大略爲齊桓公立下了汗馬功勞,就在他死之前,也不忘記國家,真是一位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的人啊!

這本《東周列國志》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希望大家買來這本書好好欣賞欣賞!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東周列國志》,它記錄了從東周開始的一些事幾乎每個故事都在講述一個道理,其中我最欣賞的還是——"褒姒千金一笑"與"平王遷都"這兩個故事了

這兩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洪德用重金買下了褒姒,獻給了周幽王,救了入獄的父親。周幽王見褒姒從不笑便讓大臣們出主意一位大臣說:"點烽火擂大鼓讓褒姒看各位諸侯慌張的樣子興許有用。"誰知褒姒真的笑了。一段時間後,申國來犯周幽王召集諸侯時,諸侯以爲周幽王還想騙他們,便不理睬。最後周幽王被殺,褒姒被搶去作妾,隨後也自殺了。

我從這個故事聯想到了小時候大人經常講的"狼來了":一個小孩在山上放牧覺得十分無聊就以狼來了爲藉口戲弄山下大人,當狼真來了時大人不理睬,小孩被吃了。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做人就一定要守信,不能隨便騙人,否則會害己的。

後來我也想到了自己,我小的時候也十分愛惡作劇——騙個人什麼的。到頭來大家都不信任我了。後來我十分努力的改掉了這個壞習慣,重新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欺騙別人一次,被欺騙的人會接受;被欺騙兩次,那個人會勉強接受;被欺騙三次,那個人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7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叫《東周列國志》的書。

這本書記敘的是從西周末年周幽王朝政敗落敵人入侵,東周建立一直到六國被滅,秦始皇統一天下。

這裏講述東周時期的各位諸侯王互相爭戰,互相將自己國家的太子送到別的國家談和當人質,這種方式讓我感到古代人思想的落後,心眼不好,而且一道各國發生矛盾,兩國交戰時,被攻的一方城內除了衛兵之外還要讓百姓也扛上斧門。棒子。錘子來守城,真不知道古代的那些大王是怎麼想的,衛兵就要保護百姓,讓百姓先撤,如果百姓也要戰鬥,那衛兵和百姓有什麼差別,百姓當不當衛兵有什麼關係呢?這讓我感到古代人的精神、意志太落後,只會索取,會奉獻的沒幾個。而有一點讓我最痛恨的就是,爲什麼在守城彈盡糧絕時或天災人禍沒飯吃時,就把自己家的小孩子或是看到的小孩子,不管是親生的還是領養的,不管是親戚的還是朋友的全都將小孩爲什麼小孩就要被大人或老人吃掉,爲什麼古時的大人就不能割兩塊自己的肉給孩子吃。古時的大人跟現在的媽爸跟本沒法比。我也不說了,大家都眼見爲實。爲什麼那麼殘忍,怎麼能他們也有捨不得的,但他們不是大家都餓着,寧願餓死,也不動孩子一個手指頭,而是兩家人交換孩子,互相吃肉!可氣!可恨!可惱

後來各國連年征戰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國,最後秦國滅了其他七國統一天下。這時東周呢?早就在歷史上記錄住了。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8

《東周列國志》是一本歷史書,它講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故事。既然是戰爭故事,那肯定就有許多人物:男女老少、勇敢的壯士、背叛者、聰明的君主、身強力壯的將軍……我喜歡聰明的晏嬰(晏子),他只用了兩個桃子,就除掉了其過三個兇猛的隱患;也喜歡不去的藺相如,他不畏強權,在關鍵時刻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還喜歡正義的伍子胥,雖然他背叛了自己的國家。那個時候出了許多名人,就連孔丘(孔子)也是那時候的人呢!

不過有一點我不明白,那時候的人是那麼愛殺人,就連自己國甚至自己的家人也說殺就殺。他們只要是覺得該殺,或者是報仇、嫉妒之類的,就隨意殺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生命的寶貴,自殺的也不少,自己一想不開,或者是自己沒有犯什麼錯誤,殺了敵人,覺得自己也要同歸於盡,甚至是被別人懷疑了一下就自殺。連自己都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就不要怪別人殺你嘍!生命只有一次,你要用他爲自己的國家作出貢獻,爲什麼說死就死,你自己死了你不覺得有什麼損失,那你的家人呢?他們都會傷心的。罷、罷,現在說也來不及了!

戰爭,只會給更多的人帶來死亡,還會傷了兩個國家之間的和氣,所以,請停止吧!我不想再看血腥的場面,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人死去。停止,是最好的選擇。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9

讀史明理,讀史明智。暑假剛剛開始,我閱讀了《東周列國志》,品味歷史,使自己變得明理智慧。

這本書講的是東周成立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歷史故事。這一時期是我國曆史上大動盪、大分化,大變革的時期,諸侯列國之間各自爲戰,有無數驍勇的將軍,有能文能武的智者,也有許多昏庸和開明的君主。

歷史總是和人連在一起的,諸多的感情就在歷史的激揚文字中,令我感動不已,鄭莊公因爲母親偏愛小兒子,幫助小兒子起兵造反而傷心。母親的計謀失敗後,發配邊疆,莊公有誓言“不到黃泉,永不相見”。但是後來因爲思念母親,派人迎回了她。

畢竟親情是最重要的,即使母親對不起自己,但是她也是對子女愛的初衷,纔有偏愛。親人犯了錯誤,應該包容。這樣在愛的融化下,有什麼坎兒過不去呢?畢竟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十指連心的親情。

除了親情感悟,還有謙虛讓位。鮑叔牙知道自己不如管仲,便爲了齊國的強大讓位於他。這是鮑叔牙的寬闊胸襟與爲國情懷,他在國家與自己的路上選擇了國家。有人強過自己,謙虛舉薦,能者居之,自己也會因爲國強而獲得幸福。

在過去了將近兩千多年的《東周列國志》裏,我不僅讀懂了親情的力量和仁義的光芒,還從許多的歷史,故事裏明白了勤奮刻苦學習和工作的道理。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0

三國雖然有趣,但過於短暫;秦朝雖然勇敢,但過於殘暴;明朝雖然戰無不勝,但過於無能;只有東周呆若木雞纔是給人帶來無窮情趣。那些驚險的宮廷鬥爭,充滿智慧的外交故事、場面宏大的戰爭,各國國君賢納的感人故事,全面體會了東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

東周歷史的記載,離不開的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裏面精彩的故事,也離不開馮夢龍良苦用心地將紛繁蕪雜的線索處理得有條不紊。《東周列國志》記述了從西周末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五百多年的歷史事情。第一個故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從此,西周滅亡,春秋開始,春秋開始後,周王朝國力一蹶不振,取了代之的是強盛的諸侯各國們。映入腦海的是“春秋五霸”,後來,是”戰國七雄”。他們使中國國力突飛猛進,無論是軍事、教育、經濟還是政治都佔據了世界的一席之地。此外,我們現在經常用的很多成語,典故都來自《東周列國志》,如:一鼓作氣,完璧歸趙等等。

《東周列國志》最大的意義是得民心得天下的道理,在最後一回——三十回統一六國上說:二世殘暴,不得人心,雖兵甲數十萬,但義兵志也,次發反擊大戰,敵朝滅。

《東周列國志》這本書告訴我們爲人處世理,解決疑難,走出困境的事情,也有很多以理服人的論辯,我們可以從中吸取許多做人的智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