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精選13篇)

本文已影響 1.55W人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東周列國志讀後感(精選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精選13篇)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

書是教會我們做人的良師益友,是給予我們知識的無形老師,是陶冶我們性情的神奇之藥,是引領我們走向知識殿堂的金色鑰匙。《東周列國志》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東周列國志》記述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烽火歲月,刀光劍影,羣雄紛爭,充滿着危機四伏的味道。書中一個個小故事耐人尋味、發人深省,如《千金買笑》《退避三舍》《完璧歸趙》《紙上談兵》等。孫臏圍魏救趙,告訴我們要有時不能硬拼,而要攻其要害;越王勾踐殺文種告訴我們"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退避三舍告訴我們要一言九鼎,一諾千金;楚王斷帶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凡事要寬容大度。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齊桓公以管仲爲相,不計前嫌,知人善任;宋襄公仁義待人,一言九鼎;晉文公恪守承諾,終成霸王;秦穆公胸懷寬廣,以禮待人;楚莊公改過自新,問鼎中原;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這些君主們個性鮮明。可以說,正是靠着他們的優點才稱了霸。要當一個成功的人,就必須具備仁義、寬容、自省、任用賢能的智慧。

任賢圖志,可以興國安邦;而疏賢失政,則可以亡國亡身。衛懿公因好鶴而亡國;吳王夫差,雖然早期發奮圖強,但後來寵信佞臣伯嚭,賜死賢臣伍子胥,以致國滅。既要在王者身上看到他們的優點,也要在敗者身上看到缺點,吸取教訓,這樣才能使自己揚長避短。

《東周列國志》真不愧爲一本華夏經典!它教會了我應以史爲鑑,從前人身上看到教訓,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也教會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2

對《東周列國志》感興趣,源於兒時父親親口相授的這部書裏的很多故事。這些故事,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程嬰爲救趙氏孤兒不惜犧牲自己的兒子,歷盡艱難,終於復國;這是何等的大義!因報智伯之恩,豫讓不僅以土地和地位相許,在智伯死後,還幾次爲智伯復仇;這是何等的情義!田光向燕太子丹舉薦荊軻刺秦,爲了保守機密自刎而死;這是何等的忠義!在現實生活中,正因爲有了這些“大義”、“情義”和“忠義”,使得我們有了朋友,有了“死黨”;使得我們擁有了和諧的社會和充滿活力的國家。有了這些,才使得我們的生活有了樂趣,也使得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

勾踐臥薪嚐膽,圖謀十年,終於摧毀強敵,稱霸天下。這個故事讓我們懂得無論處境多麼糟糕,都不能沒有志向。按照自己的志向十年如一日的奮鬥,必有所成。

“智宣子建嗣,謀於族人智果曰:’吾欲立瑤何如?’智果曰:‘不如宵也。’徐吾曰:‘宵才智皆遜於瑤,不如立瑤。’智果曰:‘瑤有五長過人,惟一短耳。美須長大過人,善射御過人,多技藝過人,強毅果敢過人,智巧便給過人,然而貪殘不仁,是其一短,以五長凌人,而濟之以不仁,誰能容之?若果立瑤,智宗必滅!’”其結果就是智瑤剷除了除自己以外的智氏宗親。智瑤有英武的外表,過人的智慧和超強的武義,按說,應該是以爲很好的帶頭大哥,然而,正是智瑤的“貪殘不仁”,導致了智氏亡祖滅宗。假設當初立“宵”爲嗣子,“瑤”很可能是一位英勇善戰、保家衛國的將軍。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仁德,乃成人之基,成事之本;更昭示了“小勝靠智,大勝憑德”的道理。

如何做人很重要,如何做事,也同樣的重要。《東周列國志》中不乏這樣偉大的人物:太史季“據事直書”而不畏死;藺相如“國計爲重,私仇爲輕”;魏絳不懼權貴、不計後果而執意嚴明執法;祁奚“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孫叔敖的“一錢不入私門”等等。說明正直、無私的品質對於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國家有多麼的重要。反觀現實中,對上諂媚奉承,對下武斷粗暴的人時而有之;不顧大局、只重私利的事並不鮮見。而倡導“書香武漢”,正好能夠讓我們數百萬市民讀書明理,陶冶清朝、盪滌心靈。作爲女人,作爲妻子和母親,通過多讀書,讀好書,提升自我相夫教子的能力,豈不美哉!

作爲一名教師,我希望把我讀《東周列國志》的體會、認識和感受一屆一屆的傳授給我的學生們;以期我的學生們以史爲鑑,學會做人,善於做事;把古人的智慧結合現實融會貫通,更好滴服務於今天的工作和生活。

讀一部《東周列國志》,既能瞭解五百多年的歷史,又能沐浴衆多大家的光輝思想,還能受教於爲人處世、待人接物和安生立命之法;真可謂受益無窮。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3

《東周列國志》共108回,寫的是從西周結束到秦統一六國,包括春秋時期、戰國時期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暑假裏,我讀完了這本書,有很大的收穫。我不僅瞭解了這段歷史,還認識了許多歷史裏的偉人。40個精彩的小故事完整地講述了這段歷史的。有:《幽王烽火戲諸侯》《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美人計吳宮寵西施》《說秦君衛鞅變法》等等。

這些故事都膾炙人口,裏面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將相和》這個故事主要是說了藺相如因爲保全了趙國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寶玉立了功,被趙王提拔爲相國。趙國老將軍廉頗很不服氣,因爲他認爲藺相如只是說了幾句話而已,而自己在戰場上爲國家出生入死,得來的地位還不如他,所以他決定羞辱藺相如一番。此事被藺相如知道後他便不再與廉頗見面,也沒有因此而憎恨廉頗,反而處處讓着他。廉頗知道後很是慚愧,便揹着荊條來向他請罪。最終他們和好,共同爲趙國效力,讓它成爲了一個強國。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班上的某些同學,有那麼一點芝麻大的小事就弄個不愉快,還吵得不可開交。如果我們也能像藺相如那樣,心胸寬闊一點,互相理解,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兒嗎?難道我們還不如古人嗎?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4

這天,我看了《東周列國志》的前幾篇,它們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幽王因只貪圖美色而導致亡國又被殺掉,其原因之一就是他聽信奸臣的話,利用烽火來戲弄諸侯。

當時,他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對忠臣們正確的勸告毫不理睬。當大臣們對他說這樣子戲弄諸侯會引起當敵人來攻時無人來援的時候,他非但不聽大臣們的勸告,反而傲氣十足地說像我們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有人來侵犯的話,這是一個王國覆滅的徵兆,如此一樣只圖美色,不理政事,無心顧及國家安危的人,怎麼可能會使國家平安無事呢?

因此,做事一定要考慮後果,如像幽王一樣既對自己的能力驕傲自滿,又不考慮後果,我們最終的下場也只能是被社會、被時代的潮流淘汰掉,一事無成,碌碌終生。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5

讀完《東周列國志》這本書,使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從西周末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五百多年的歷史,書中講述了一個特別有趣的故事,就是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由此滅亡,東周開始,周王朝從此漸漸失去了對各諸侯國的控制,諸侯之間爲爭奪霸權,搶掠土地,進行了長達五百多年的混戰。

讀完《東周列國志》的故事,使我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怎樣爲人處事,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怎樣想辦法來解決,從而走出困境,從中也吸取了做人的智慧,學會了以理服人的辦法。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東周列國志》,它記錄了從東周開始的一些事幾乎每個故事都在講述一個道理,其中我最欣賞的還是——"褒姒千金一笑"與"平王遷都"這兩個故事了

這兩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洪德用重金買下了褒姒,獻給了周幽王,救了入獄的父親。周幽王見褒姒從不笑便讓大臣們出主意一位大臣說:"點烽火擂大鼓讓褒姒看各位諸侯慌張的樣子興許有用。"誰知褒姒真的笑了。一段時間後,申國來犯周幽王召集諸侯時,諸侯以爲周幽王還想騙他們,便不理睬。最後周幽王被殺,褒姒被搶去作妾,隨後也自殺了。

我從這個故事聯想到了小時候大人經常講的"狼來了":一個小孩在山上放牧覺得十分無聊就以狼來了爲藉口戲弄山下大人,當狼真來了時大人不理睬,小孩被吃了。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做人就一定要守信,不能隨便騙人,否則會害己的。

後來我也想到了自己,我小的時候也十分愛惡作劇——騙個人什麼的。到頭來大家都不信任我了。後來我十分努力的改掉了這個壞習慣,重新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我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欺騙別人一次,被欺騙的人會接受;被欺騙兩次,那個人會勉強接受;被欺騙三次,那個人是絕對不會接受的。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7

今天,我讀完了《東周列國志》,在書裏各路諸侯都有着自己的領地,每個小國家裏都有屬於自己國的英雄豪傑,例如齊國的管仲和鮑叔牙,趙國的田單、藺相如,秦國的王翦、魯仲……真是羣雄聚會呀!

這本書主要講春秋戰國時間戰國七雄的事。這讓我知道了七雄的國名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韓、趙、魏三個國家是由晉國分成的。我看了這本書,讓我身受感觸,在那麼困難的生活裏,居然有那麼多聰明的人;讓我聽到了萬馬奔騰的撕殺聲音,也讓事聽到了在金碧輝的殿堂裏奏響的動人的樂曲。太好了!太生動了!好像我就是那時候的一個詩人、一個將軍、一個謀士甚至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

這本書裏最經典的就是《獻地圖荊軻刺秦王》,荊軻爲了興勝燕國,認爲只有把秦王殺死才行,所以冒着生命危險刺殺秦王,結果被秦王的寶劍砍掉了一隻腿,被秦國武士亂刃分屍而死。這中間就有一個成語叫圖窮見匕。

最終秦始皇統一了六國。

這本書我非常喜歡,真是一本好書!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8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東周列國志》,下面就讓我給你說說它的主要內容吧!

這本書主要講了這戰國時期那場精彩而混亂的戰爭讓人欽佩。孔子因魯國國君不聽勸告而東遊列國;伍子胥因吳國國君不聽勸告而自盡;屈原因楚國國君不聽忠言而自殺等,類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聽了我上面的敘述,你是不是以爲東周裏所有的君王都不好呢?那你就錯了!其實,在這裏還是有很多君王是好的。例如:齊恆公,晉文公,趙武靈王……他們勵志圖強讓人民過上了好日子。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以後我要多讀書,讀好書,讓我的生活更充實!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9

《東周列國志》是一本歷史書,它講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故事。既然是戰爭故事,那肯定就有許多人物:男女老少、勇敢的壯士、背叛者、聰明的君主、身強力壯的將軍……我喜歡聰明的晏嬰(晏子),他只用了兩個桃子,就除掉了其過三個兇猛的隱患;也喜歡不去的藺相如,他不畏強權,在關鍵時刻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還喜歡正義的伍子胥,雖然他背叛了自己的國家。那個時候出了許多名人,就連孔丘(孔子)也是那時候的人呢!

不過有一點我不明白,那時候的人是那麼愛殺人,就連自己國甚至自己的家人也說殺就殺。他們只要是覺得該殺,或者是報仇、嫉妒之類的`,就隨意殺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生命的寶貴,自殺的也不少,自己一想不開,或者是自己沒有犯什麼錯誤,殺了敵人,覺得自己也要同歸於盡,甚至是被別人懷疑了一下就自殺。連自己都不愛惜自己的生命,就不要怪別人殺你嘍!生命只有一次,你要用他爲自己的國家作出貢獻,爲什麼說死就死,你自己死了你不覺得有什麼損失,那你的家人呢?他們都會傷心的。罷、罷,現在說也來不及了!

戰爭,只會給更多的人帶來死亡,還會傷了兩個國家之間的和氣,所以,請停止吧!我不想再看血腥的場面,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人死去。停止,是最好的選擇。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0

三國雖然有趣,但過於短暫;秦朝雖然勇敢,但過於殘暴;明朝雖然戰無不勝,但過於無能;只有東周呆若木雞纔是給人帶來無窮情趣。那些驚險的宮廷鬥爭,充滿智慧的外交故事、場面宏大的戰爭,各國國君賢納的感人故事,全面體會了東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思想。

東周歷史的記載,離不開的明代小說家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裏面精彩的故事,也離不開馮夢龍良苦用心地將紛繁蕪雜的線索處理得有條不紊。《東周列國志》記述了從西周末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五百多年的歷史事情。第一個故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從此,西周滅亡,春秋開始,春秋開始後,周王朝國力一蹶不振,取了代之的是強盛的諸侯各國們。映入腦海的是“春秋五霸”,後來,是”戰國七雄”。他們使中國國力突飛猛進,無論是軍事、教育、經濟還是政治都佔據了世界的一席之地。此外,我們現在經常用的很多成語,典故都來自《東周列國志》,如:一鼓作氣,完璧歸趙等等。

《東周列國志》最大的意義是得民心得天下的道理,在最後一回——三十回統一六國上說:二世殘暴,不得人心,雖兵甲數十萬,但義兵志也,次發反擊大戰,敵朝滅。

《東周列國志》這本書告訴我們爲人處世理,解決疑難,走出困境的事情,也有很多以理服人的論辯,我們可以從中吸取許多做人的智慧。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1

這個暑假我讀了《東周列國志》這一本書。裏面講了《寒食的來歷》、《大義滅親》、《曹劌論戰》等等。我覺得《曹劌論戰》最好看。

在當時,曹劌是個隱士,很有謀略的隱士。當時魯莊公請他去當官。曹劌說:"你們吃肉的沒有謀略,幹嘛找我吃野菜的。"莊公說:"吃野菜的聰明,吃肉就不遠了。"

當時,齊國打了勝仗,驕傲自大。齊國又來向魯國叫陣了,向曹劌擊鼓挑戰。但曹劌沒有出戰。第二次齊國又來擊鼓叫陣了,曹劌還是很冷靜,沒有出戰。直到第三次,曹劌一鼓作氣,把齊軍殺得潰敗。曹劌看到齊軍大敗,但沒有追,而是上車看旗子,看到旗子很凌亂;又下車看了車馬印,看到車馬印很亂;才下令追擊。魯莊公問:"爲什麼這樣做?"他說:"恐怕齊軍有詐。"

我要向曹劌學習,學習他的先想後做。我們家剛剛裝修好,有個木匠很有趣。他做傢俱的時候,想也不想,拿起榔頭就做,動作非常快。然後做好了,但做錯了,於是重新返工,又是砰砰地敲掉,等於白做。這個木匠師傅應該向曹劌大師學習。我要向曹劌學習他的謹慎。他下車兩次察看軍情才下令趁勝追擊。我們拿到題目,先得審題,不能馬上就做,否則會掉進陷阱,打了敗仗。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2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叫《東周列國志》的書。

這本書記敘的是從西周末年周幽王朝政敗落敵人入侵,東周建立一直到六國被滅,秦始皇統一天下。

這裏講述東周時期的各位諸侯王互相爭戰,互相將自己國家的太子送到別的國家談和當人質,這種方式讓我感到古代人思想的落後,心眼不好,而且一道各國發生矛盾,兩國交戰時,被攻的一方城內除了衛兵之外還要讓百姓也扛上斧門。棒子。錘子來守城,真不知道古代的那些大王是怎麼想的,衛兵就要保護百姓,讓百姓先撤,如果百姓也要戰鬥,那衛兵和百姓有什麼差別,百姓當不當衛兵有什麼關係呢?這讓我感到古代人的精神、意志太落後,只會索取,會奉獻的沒幾個。而有一點讓我最痛恨的就是,爲什麼在守城彈盡糧絕時或天災人禍沒飯吃時,就把自己家的小孩子或是看到的小孩子,不管是親生的還是領養的,不管是親戚的還是朋友的全都將小孩爲什麼小孩就要被大人或老人吃掉,爲什麼古時的大人就不能割兩塊自己的肉給孩子吃。古時的大人跟現在的媽爸跟本沒法比。我也不說了,大家都眼見爲實。爲什麼那麼殘忍,怎麼能他們也有捨不得的,但他們不是大家都餓着,寧願餓死,也不動孩子一個手指頭,而是兩家人交換孩子,互相吃肉!可氣!可恨!可惱

後來各國連年征戰只剩下: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國,最後秦國滅了其他七國統一天下。這時東周呢?早就在歷史上記錄住了。

  東周列國志讀後感13

《東周列國志》是一本經史典籍,古文和白話夾雜,典故很多,閱讀難度很大。我幾次捧起這本書都是東挑西撿看幾回就放下了。今年暑假,我決定繼續讀這本書。慢慢地,終於讀懂了一些,並且想寫寫讀後感。

這本書以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爲主線,描寫了從宣王中興到秦滅六國這段動盪的歷史。當時列國爭雄,豪傑輩出,對於中華文明的形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書中涉及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如管仲相齊、重耳出亡、吳越爭霸等,還寫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小故事,如烽火戲諸侯、完璧歸趙、紙上談兵、毛遂自薦等。

當我讀到"石蠟大義滅親"時,我不禁感慨!石蠟的兒子石厚和爲桓公的弟弟州籲和謀殺死了爲桓公。州籲當了皇帝后戰火四起,民不聊生!石蠟對自己兒子的行爲深惡痛絕。他設計把州籲和石蠟處死,國家才得以安寧。這和成語故事《大公無私》非常的相似。故事裏的晉國官員祁黃羊,爲了國家的利益,分別推薦他的仇人和兒子去不同的地方擔任不同的官職,並得到了百姓的好評!

石蠟和祁黃羊他們都熱愛自己的祖國,爲了國家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但是現在有很多的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和平的國家裏,不珍惜。爲了個人的一些利益,去損害國家和人民羣衆的利益,生產出不安全的食品,毒害大家的健康。

我希望大家都能從國家利益出發,做一個大公無私的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