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上尉的女兒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本文已影響 2.48W人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上尉的女兒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上尉的女兒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上尉的女兒讀後感1

在《上尉的女兒》這部作品中,普加喬夫是一個英俊、聰明、和善、親切、有理想、有勇氣、有抱負的農民起義領袖,他是一個有自己的快樂和哀愁、內心深處埋藏着許許多多的幻想、希翼、憂思和痛苦的活生生的人,他認爲與其做一個吃死屍的烏鴉三百年地生存,不如做一個喝活血的老鷹生存三十三年,由此表現出他那豪邁的俄羅斯性格,而他對民歌的愛好恰恰體現了他的形象的人民性。除了布加喬夫這一形象以外,作者還主動真實地塑造了一系列屬於社會各個階層的,具有不同特徵的人物形象,這裏有下層軍官米羅諾夫上尉,他的妻子瓦西麗莎,女兒瑪莎格里尼奧的忠實僕人薩維裏奇,那個被人割掉耳朵、舌頭的老巴什基爾人,以及作者略略寫到的普加喬夫的叛軍和白山要塞中的許多下層羣衆,在男主人公的愛情歷程與令人感動,正是這些平凡的俄羅斯人代表着俄羅斯民族,《上尉的女兒》可以就是一部俄羅斯人民美好品質的頌歌。

《上尉的女兒》是一部以科學態度撰寫而成的歷史小說,全面深入地寫出了俄國曆史上一個重要時期的社會狀況和矛盾鬥爭,塑造了體現人民的力量和智慧的起義軍領袖布加喬夫這一形象,普希金曾奉沙皇之命編緝有關彼德大帝的史料,在此期間,他被十八世紀農民起義領袖布加喬夫的事蹟所吸引,在研究了相關的檔案材料之後撰寫了《普加喬歷史》;尼古拉一世爲此十分惱火,他認爲一個在斷頭臺上結束生命的反叛的莊稼漢無“史”可言,於是普希金閱讀了許多回憶錄作品,訪問了經歷過這一事件的老人,親自參觀了發生這些事件的許多地方,一九三六年完成的《上尉的女兒》正是以這些的翔實的材料爲基礎撰寫而成,因而作品的現實主義也就上升到新的高度。

總之,普希金的散文語言純樸而美,敘述簡結、明淨、清澈、凝練,其最大的特點是普希金的作品超越了前人的另一優點在於他的作品豐滿、完整、儲蓄、勻稱,而且極大地忠於俄國的現實,其中沒有奇幻的、空想的、虛幻的、怪誕的理想之物,而是全部浸透着現實,把生命本身的真實的美表現了出來。

只有偉大的普希金才能寫出如同他的詩歌一樣美麗的散文作品。

  上尉的女兒讀後感2

哲學家培根說:“書是人類的朋友。”

我是個書迷,這個暑假閒暇時,我最愛翻閱的書要屬俄國著名作家“普希金”的小說代表作《上尉的女兒》了。裏面的許多情節,震撼着我的心靈。故事發生在19世紀30年代,主人公彼得·安德烈伊奇是一個外省貴族,他的父親曾在米尼希伯爵麾下服役,所以也要兒子去部隊效力,幹些苦差事,聞聞火藥味。

主人公要去的地方是奧倫堡,在他父親的老同事部下服役。,在去部隊的路上,彼得·安德烈伊奇和他的管家薩維裏奇在一場暴風雪中認識了流浪漢也是指路人的普加喬夫,爲了答謝他,彼得·安德烈伊奇送給他了一件兔皮襖,由此引起管家的不滿。

在到達奧倫堡的白山要塞後,主人公和要塞司令米羅諾夫的女兒瑪麗婭相愛了,併爲了瑪麗婭和施瓦勃林展開了鬥爭。不久,白山要塞被起義軍佔領了,起義軍領袖竟是那個流浪漢“普加喬夫”。

在這場戰爭中米羅諾夫上尉和許多軍官被暴動的農民並處死,而剛好彼得·安德烈伊奇跟普加喬夫認識才倖免遇難,並允許和瑪麗婭一起離開。

戰爭又要開場了,起義軍這次的目標是奧倫堡,但他們失敗了,起義軍的下場都是死。戰爭停止後,瑪麗婭來到了彼得·安德烈伊奇家,他的父母也接受了這個可憐的姑娘。而不幸彼得·安德烈伊奇回到了奧倫堡卻被受審,一直關押在監獄。之後,瑪麗婭向彼得·安德烈伊奇的父母借了一些錢,去找女皇解救他。

她來到了彼得堡,無意之間碰到了女皇,因此解救了彼得·安德烈伊奇。兩人在女皇和父母的支持下結婚了,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普加喬夫是一個有情有義,性格豪爽,捨己爲人的英雄,我們應向他學習!向他致敬!

  上尉的女兒讀後感3

《上尉的女兒》是普希金的一部重要且篇幅最長的小說,書描寫了一對戀人,在普加喬夫領導下的哥薩克革命的烽煙中,悲歡離合的故事。

書中主人公瑪莎是塞司令官的獨生女兒,溫柔美麗的外表下,有一顆堅毅果斷的心。雙親被起義軍所殺,她堅強的活了下來。爲救情人彼得盧沙,更鼓起勇氣面奏凱瑟琳女皇,終於使女皇赦免了他。兩人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瑪莎的雙親被起義軍所殺,她仍然堅強的活了下來,她與命運作鬥爭的的頑強不屈的精神令人欽佩。

普希金用他那支筆,把書中人物描寫得非常形象:瑪莎堅強溫柔,彼得盧沙正直熱情,薩威裏其忠實盡心,普加喬夫頑強起義,士伐勃林聰明陰險……

這本書教我學會堅強,與命運作鬥爭。只要有一絲希望都要努力堅持,要爲人忠誠,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不能輕信別人,學會分辨真話和假話,做事要大膽……

如果有時間,我會把這本書多讀幾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相信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發現和收穫。

  上尉的女兒讀後感4

《上尉的女兒》在普希金的全部作品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作者以同情的筆調敘述了18 世紀俄國普加喬夫領導的農民起義的故事,它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反映農民鬥爭的現實主義作品,也是最早介紹到我國來的俄國文學作品。果戈理說它是“俄羅斯最優秀的一部敘事作品”。

我讀完這本書,深深的被普加喬夫行爲和人格深深感動,我認爲他在這幾方面令我佩服。

一、普加喬夫是一位知恩圖報的的人。

格里涅夫到白山要塞就職,中途爲暴風雪所阻,巧遇落難的普加喬夫並與他結識,最後分別時格里涅夫送給普加喬夫一件兔皮襖。後來,普加喬夫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白山要塞,當普加喬夫下令要絞殺格里涅夫時,薩威裏奇前求救。普加喬夫這才認出格里涅夫,是那個在旅店送兔皮襖給他的年輕軍官,普加喬夫很重舊情,把他釋放,併成全他與瑪麗婭的婚事。

二、酷愛自由、寧折不彎的英雄本色。

當格里涅夫好意勸普加喬夫及早去央求女皇的赦免時,普加喬夫給他講了烏鴉與老鷹的故事,“與其吃死屍活三百年,不如痛痛快快地喝一次鮮血”,讚揚鷹的.自由和勇敢,其實這也表現了普加喬夫渴望自由和獻身偉大的事業的理想。

三、具有正義感和對不公正行爲的憎惡。

當格里涅夫向他揭發他手下有欺辱孤女的行爲時,他怒不可竭,聲色俱厲的說:“我要他知道,我會怎樣收拾那些專橫跋扈、任意欺辱百姓的人。”也正因爲如此,他才能領導這場農民起義。也正因爲如此,起義軍所到之處都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總之,我認爲普加喬夫是一位重友情、具有正義感的農民起義領袖,他領導的這次農民運動對俄國社會民主化進程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爲農奴制的廢除奠定了基礎。

  上尉的女兒讀後感5

懂得感恩是一個人內在素養的體現,感恩是一種生活心態,感恩是一種道德素養,感恩更是一種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學會感恩世界給了我們一個光明的生活空間; 感恩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多彩的世界感受生活;感恩尊師教會我們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一切……彼得羅維奇與瑪麗亞的完美結合又給我們一個思考:這段 姻緣有着普加喬夫的感恩,有着普加喬夫的回報給他們的真心。

《上尉的女兒》是普希金最後一部作品,它被人稱爲文學史上的《天鵝之歌》。它以主人公彼得羅維奇與瑪麗亞的戀愛過程爲主線,同時也描述了普加喬夫這個俄國 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領袖。它講述俄國曆史上一個重要時期的社會狀況和矛盾鬥爭,展示和歌頌了俄羅斯人民的熱情善良。彼得羅維奇和瑪麗亞的愛情甜美感人,深情 而忠心不渝。彼得羅維奇寧可受軍法處置,也絕口不提心上人的名字,不讓她捲入可怕的軍事審判。而瑪麗亞則歷經磨難,一直爲愛人保全,自己做好了隨時赴死的 準備,最後又英勇無畏地去求救於女皇,使心愛人洗刷了冤屈,得以平反昭雪。

這部作品寫出了俄國專制制度與民衆的關係問題;貴族的生活道路問題、農民問題;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義的典型形象:“多餘的人”、“金錢騎士”、“小人 物”、農民運動領袖。這些問題的提出和文學形象的產生,大大促進了俄國思想的前進,有利於喚醒人民,有利於俄國解放運動的發展。普希金的創作對俄羅斯現實 主義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被高爾基稱之爲“一切開端的開端”。

小說中最值得思考的形象——普加喬夫,最初只是一個流浪漢,後來竟成爲了農村起義領袖。只因當時彼得羅維奇送給他一件兔皮襖子,他回報給彼得羅維奇的卻是 說不完的。他的確是個很重情義的人,不僅赦免了彼得羅維奇,還促成了彼和瑪麗亞的愛情。當彼勸他走回頭路時,他卻說:“天曉得!我的路子很窄,自由很少。 我的人都自作聰明,他們都是賊。我必須提高百倍警惕,只要打了一次敗仗,他們就會獻出我的腦袋贖回自己的一條狗命。”普加喬夫知道自己走上了這條不歸路已 經回不了頭,但他還要繼續向前走去……

歷史的發展讓普加喬夫想回頭卻回不了頭,“一切都晚了”,即使起義失敗了,但他的精神卻是永駐在我們心中。讓我們也學會他的這種感恩,去感恩給過我們幫助的人。

  上尉的女兒讀後感6

心滿意足地合上《上尉的女兒》,心安理得地接受普希金爲我們書寫的“王子和公主”幸福美滿地生活在一起的結局。主人公安德烈伊奇與米隆諾夫上尉的女兒瑪利亞的愛情故事,情節雖可謂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但最引我深思的卻是農民起義的領導人——普加喬夫。

普加喬夫起義發生於18世紀中後期的俄國,目的是爲了反抗封建壓迫。正如導讀所言,普希金以同情的筆調爲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果敢機敏、受人民愛戴的農民起義領袖。

小說中的普加喬夫,重舊情。只因安德烈伊奇曾與他偶然結識,並送給他一件兔皮襖子,所以後來普加喬夫多次赦免了安德烈伊奇,並教訓了作惡多端的希瓦卜林,促成了安與瑪利亞的婚事。

然而,除去普加喬夫所有幫助安以及懲罰手下的表現,最讓我感到莫名傷感與無奈的,是安德烈伊奇勸降普加喬夫時,普用輕輕的語氣,說的一段話:“天曉得!我的路子很窄,自由很少。我的人都自作聰明。他們都是賊。我必須提高百倍警惕:只要打了一次敗仗,他們就會獻出我的腦袋贖回自己的一條狗命。”普加喬夫很清醒,自己一開始選擇的就是一條不歸路。

既然早知此路無法回頭,那爲何還要闊步前行呢?

或許,歷史的發展就應如此吧——物極必反。回顧當時的歷史背景,俄國封建農奴制即將崩潰,資本主義關係日趨形成。貴族和專制國家不斷加強對農奴主壓迫,纔會激起人民羣衆強烈反抗。誰人不希望能夠寧靜祥和地過自己的生活呢?誰人不在戰火紛飛的時代渴望和平呢?誰人會無端的決心捨棄生命去爭取解放呢?我們假設:普加喬夫如果不起義,也沒有別人去起義,那麼他們只能被壓榨剝削,成爲刀俎下的魚肉。而他們也正是因爲不想再如此任人宰割,纔會憤然而起,抱着“或許能成事”的心態,一干到底。

普加喬夫在整個起義的過程中,就一定沒有想過回頭嗎?不是,至少從普希金的文字中,我們讀到了想要回頭的那個普加喬夫。普加喬夫有着很好很高的思想覺悟,他不是不想回頭,只是他看清“懺悔已經晚了”,明白自己是不會被饒恕的。

同時,他不能回頭。他自己選擇了不歸路的義無反顧推着他;農民等底層階級渴望推翻封建農奴制的強烈願望推着他;歷史長河發展中的滾滾激流推着他……亂世出英雄,他應是明確地感受到了肩負的責任。

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雖然普加喬夫無法回頭,但他也不需要回頭。還有,我想:他不是浪子,是個英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