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穹頂之下》有感1200字

本文已影響 3.26W人 

今年2月末,《穹頂之下》席捲網絡,柴靜這個名字再一次以很“柴靜”的方式進入公衆視野。而今天想要再睹這個人這部作品的風采,她已然絕塵而去。

讀《穹頂之下》有感1200字

好的作品,好的思想是經得起時間磨礪的。多少年之後,當我們的天又變藍、水又澄清,抑或家不復家、人已非人之時,曾經有人真心實意、勤懇兢業地做過這樣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有理有據、平靜從容地說過這樣一些真話,語重心長、不卑不亢地講過這樣一些道理。精彩的作品、偉大的靈魂可遇而不可求,今天偶然的機會又可重讀這部作品,萬千思緒又涌上心頭。

哲學的三大命題是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從古至今,沒有人能清楚地回答這個問題,但每一次的求索都會使我們對自己、對人生、對世界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霧霾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但我們幾乎從未認真思考過它的前世今生。柴靜,這個素衣短髮,瘦削剛毅的女子,這樣地告訴了我們她的思考和感悟,如烏雲中的一縷陽光,即便對於籠罩大地的霧霾可能微乎其微,卻撥開了人們心頭的陰霾,照進了明媚的希望。

人生而有父母祖宗,物質世界也經歷着世代的循環和變遷,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霧霾也非始源即黑暗罪惡,煤、石油的不合理使用,讓一些能發光發熱的資源、一些無用無利的渣滓成了空氣中噬人肺臟的惡魔,而這其中每一環節的失職和疏漏都爲這污濁的空氣、惡化的環境添塵加料,而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參與造就了我們同呼吸的環境。這其中緣由,複雜紛繁,一人之力不足以探明;這改善道路,曲折艱難,非一時之力可洗新換面。不積跬步,難至千里,功不唐捐,人需努力。所有的覺醒都預示着希望,所有的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在這輝煌榮耀的背後,是我們付出的沉重的環境代價,是不計其數的普通人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奮鬥和努力。

再來談談那個素衣短髮的女子。真正認識她,還是要從《看見》說起,石凳上抱着腿望着小孩,與白髮蒼蒼的老者並肩而坐的她,眼神剛毅而有充滿同情,不屈又滿懷柔情,就是這樣的眼睛,極冷又極熱地看着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們,看着日夜變遷的世界,看着太陽、月亮和星星,還有你、我、他。更早的邂逅追溯到高中時某個週六的晚上,一週緊張忙碌的學習結束後,在家隨意地看着電視,看到了《新聞調查》,那是一期關於房奴的節目。當千千萬萬的中國人蝸居於逼仄的角落,爲了安身之所而奔命的真是境況展現在眼前,當一對學者夫妻說道如若沒有房子的壓力,將會取得更大成就的時候,我已熱淚盈眶。這是一羣有良知敢說真話的人在用心做的有意義的事。

柴靜說道,改革開放,讓她這個本會帶着藍袖套打着算盤在老家度過一生的人,在北京、在這個社會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和歸屬。她所言及的價值絕非北京幾環以內的住房、待遇優厚的工作,或者世俗眼中所謂的出名。她租房十多年,吃工作餐,常年在外奔波,也許並沒有老家的生活安逸舒適,但能夠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夠盡己所能爲這個社會做點什麼,這就是人的價值。然後是作爲媒體人、新聞人的價值,爲時代做傳,爲普通人做傳,用自己的雙眼觀察世界、用大腦思考世界、用嘴告訴世界,哪怕有一點的改善,努力就不會白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