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彙編七篇

本文已影響 2.84W人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模板彙編七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正確的按數量卡片分類和按數量排序,進一步理解4以內數的實際含義。

2、瞭解小樹的生長過程,有初步的邏輯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數字1―4,有初步目測4以內數的經驗。

2、學具:相冊模板16個,相應圖片16套;教具:相冊、照片範例。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樹媽媽給樹寶寶拍了許多照片,你們想看嗎?

師:我們來看看,它都給小樹拍了哪些照片。

(2)出示小樹相片,幼兒感受照片上小樹的不同數量和不同的生長階段。

①出示“小芽”的照片。

師:這是樹寶寶的照片嗎?是樹寶寶什麼時候的照片?

師:小的時候它叫什麼呢?

(引導幼兒說出小芽)

師:這是小樹在小芽時候的照片,是幾個小芽?(目測小芽的數量)

②出示“種子”的照片。

師:這是樹寶寶什麼時候的照片?

師:它們還是樹寶寶很小很小的時候,躺在泥土裏的時候的照片。有幾顆種子?

③出示“大樹”的照片。

師:這是樹寶寶什麼時候的照片?

師:是幾顆大樹的照片?

④出示“小樹苗”的照片。

師:那這個是什麼時候的照片呢?叫什麼?

師:是幾顆小樹苗?

⑤幼兒目測其餘照片的數量。

2、按數量分類整理相冊。

(1)觀察相冊,準確認識數字1、2、3、4。

師:樹寶寶拍了這麼多的照片,大樹媽媽覺得有點亂,想請我們小朋友把這些照片一起整理到漂亮的小樹成長相冊裏。你們想不想幫助大樹媽媽啊?

(2)出示數字1―4,理解數物匹配。

師:我們幫她整理到這樣一個成長相冊裏。(出示成長相冊)

師:我們看小樹苗有單人照,有雙人照(兩個小數寶寶的),還有更多小樹寶寶的,你們覺得可以用數字來表示麼?怎麼表示?

師:那一顆小樹苗可以用幾來表示?幼:1。(出示數字1)

師:兩個小數的合影呢?幼:2。(出示數字2)

(同樣方法引出數字3)

師:4怎麼表示,表示幾個小樹寶寶的合影?幼:4個。(出示數字4)

(3)鼓勵幼兒找出所有與數字1相同的照片。

師:相冊裏有了1、2、3、4,那後面呢還要插幾張相片。就要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到底在1後面放哪些樹寶寶的照片更合適。

師:待會匯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張小的成長相冊,請你們呢把1後面合適放哪些照片插 進去。

(幼兒操作)

(4)展示幼兒的成長相冊。

師:請小朋友上來再大相冊上擺擺你是怎麼排照片的?並且說說你爲什麼這樣排?

師:還可以怎麼排?你爲什麼這麼排?

師:她們誰排的`更合適?爲什麼?

(教師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展示講解幼兒的成長相冊)

師:1顆種子、1顆嫩芽、1顆小樹苗,1顆大樹,那1還可以表示什麼呢?(幼兒說一說)

師:原來1可以表示許許多多都是1個的物體。

(5)請一個幼兒嘗試排列數量2.

師:她是按照什麼順序放的啊?(出示從小到大的標記)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師:大樹媽媽覺得你們這樣放真好,她很高興!待會請你輕輕地到前面來把你的成長相冊拿回去,先把數字1後面的相冊調整好,再把它排完。整理好後把成長相冊給客人老師看一看,看看他們會不會滿意,如果有需要調整的地方請你再調整一下。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爲了提高幼兒對高矮的興趣,將這一現象從生活中的偶發情況轉化提煉爲數學知識,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高矮,結合幼兒教學用書第7頁的內容,我設計安排了數學活動《比高矮》。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並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兒感知物體的高矮,學着比較高矮和一樣高;能正確運用高、矮、一樣高的語詞。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難點: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並注意要將高矮差別不顯著的物體進行正確排序。

活動準備

1、懸掛氣球,幼兒每人兩套操作材料(長短不同的筷子 高矮不同的杯子)

2、小熊、小兔、等動物頭飾各一套。

3、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1.誰拍到了氣球

請甲乙兩名幼兒來拍懸掛着的氣球(不能踮起腳或跳躍),可看到甲拍到了氣球,乙卻拍不到。(教師爲什麼甲拍到了氣球,乙卻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話題)

2、遊戲《找朋友》

音樂《找朋友》幼兒兩兩找朋友進行比高矮,引導幼兒學會比較高、矮、一樣高.

3、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1)請一個比前面二個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來與他們比高矮,問:怎麼一會兒說這個小朋友矮,一會兒又說這個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還是高呢?一個人是高還是矮?

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得出結論:說一個人是高還是矮要看他和誰比。使幼兒懂得了一種物體不能比出高矮,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體之間才能比出高矮來。

(2)讓一個小朋友站在板凳上,一個站在地面上比高矮,啓發提問:這樣比高矮可以嗎?引出高矮比較應在統一高度平面上進行。

4、比用具

幼兒在活動室中自由尋找兩種用具比較高矮:如熱水瓶高,杯子矮;組合櫃高,小椅子矮……

分組操作:幼兒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進行比較。

讓幼兒將大小不同的兩隻量杯比高矮。(教師問:哪隻高,哪隻矮?幼兒:大杯高,小杯矮)將長短不同的小棒比高矮。(教師問:哪根小棒最高?哪根最矮?)

5、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指導語:一天,幾隻小動物在一起吵吵嚷嚷,它們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該怎麼排隊,現在請小朋友都來幫它們排排隊,排好以後要說說你們是怎麼給它們排的隊。

(讓高矮不同的幾個小朋友分別扮演小動物,教師可以參與)

將長短不同的小棒和高矮不同的杯子放在一起比高矮。(教師問:哪個最高?哪個最矮?)

活動延伸

1、幼兒到戶外尋找物體比較高矮。

2、帶回家的活動:回家後和爸爸、媽媽或是和爺爺奶奶分別比高矮,看看誰高誰矮?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結合《綱要》精神,將知識寓於生活和遊戲之中,特設計了拍氣球,舉氣球,找朋友,排排隊等活動,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同時重視面向全體,關注每個孩子的情況,培養他們動手操作能力。活動開始時,我選擇兩位高矮有明顯差異的孩子來怕氣球這一直觀現象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出高矮;然後通過兩兩比較高矮得出比較的正確方法,即站在一個水平線上直立比較;最後,通過動手操作和遊戲來鞏固這一內容知識。最後安排了給動物排隊來引導兒童初步嘗試將物體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我認爲本次活動比較好的是在設計上遵循了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願意參與活動在“玩中學”。教態較自然,能夠學習着和孩子進行交流。通過活動我認爲幼兒都能正確分辨物體的.高矮;能找出一組物體中最高和最矮的物體;能將物體按高矮排序;能正確運用高、矮、一樣高的詞語。

但因一些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本次活動中失誤較多:首先在遊戲活動《找朋友》時沒有鼓勵孩子動起來,使得有些孩子沒有找到自己的朋友,讓我有了一點思想負擔,以至於在後來不敢放開手腳,僅僅通過教師啓發式小結性的語言將概念灌輸給幼兒,充當了主導的地位,而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自己去想辦法怎麼比,怎麼排。反而使幼兒對於物體比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線上直立進行的概念理解不深,沒有充分體現孩子的主體性,教師沒能做好“引導者 ”的角色。在設計時雖然希望通過動手操作比較來印證概念,可由於準備的材料杯子顏色相近高矮相當,使得材料操作得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在活動時忽略了將孩子操作的結果以直觀的方式顯示出來。

通過上課、反思,我覺得應該調整活動思路,大膽放開讓學生去發現去思考,讓他們自己瞭解高矮的比較,而不是教師給強行灌輸。另外還需要增設材料。如:在幼兒兩兩比較高矮時爲幼兒提供一些大型積木、椅子等,讓多數幼兒有機會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較,能自己尋找出比較高矮的正確方法。同時將高矮的相對性引出,使層次與層次之間過渡自然。操作材料準備應有比較明顯的差異,而不是同一顏色等情況,讓幼兒有所比較和區別,保證活動有序進行。同時,更重要的是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多看,多問,多學習,甩開大步向前邁進,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兒教育工作者。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貼絨藍色大圓片5個,紅色圓片從大到小6個,桔黃色小圓片7個

2、貼絨數字5、6、7,實物卡。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逐一出示圖片

請小朋友仔細看,說說卡片上有幾個什麼?

2、正確判斷7以內數量。

出示圖一

(1)黑板上有什麼?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多?哪種顏色的.圓片最少?你是怎麼知道的?

(2)爲什麼我看時覺得紅圓片最多,橘黃圓片最少?

(3)誰能想個辦法,換一種排法讓我們一看就清楚,誰的數目最多,誰的數目最少。

(4)啓發幼兒將每種顏色片片排成一行現在看看誰最多、誰最少?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將三排圓片一一對應比較)請小朋友說說每一排有幾個圓片,誰來給每排圓片送數字朋友。

3、小結。要想知道誰多誰少,不能看物體大、小,也不能看排隊長、短。而是要數一數每排有幾個,才能比出誰多誰少。

二、小組活動。

1、給最多的點子印數字。

2、看標記貼圖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點子。

5、印比6、7少的點子。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複習認識6以內的數字和數序,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能夠不受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擾,正確判斷物體的數量。

2.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的敏捷性,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可鑲嵌的'泡沫板若干(一半是數字板,一半是與之匹配的不同大小、形狀的物體板)、立體大樹一棵、演示用1~6數字卡各一張、磁性黑板一塊、1―6數字胸卡若干、帶點卡的形象拼板每個幼兒一套、塑料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不受干擾發現數字板與物體板之間的關係,深刻理解數字與物體數量的關係。

(在通往活動室的路上,教師事先用泡沫板鋪一條路,整條路面左邊爲相連接的數字板,右邊爲斷斷續續的物體板。)

① 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發現數字與數量的關係。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數字朋友家做客,(走到泡沫板前做驚訝狀說)呀,前幾天下的大暴雨把我們要走的路給沖壞了,我們只有把路修好纔可以過去,可是怎麼修呢?(教師手舉一對相匹配的泡沫板)咦,這一段路沒被沖壞,請小朋友來看一看,爲什麼要把這兩塊板子修在一起。”

②幼兒觀察總結後,按照數字板與物體板相匹配的規律,將所有板子一一拼對好。

③教師以檢查路面的形式進行,發現有不相匹配的板子,以路面不結實爲由,請個別幼兒來修改。修改結束後帶全體幼兒從上面通過。

2、以做客的形式,複習認讀6以內的數字和數序,理解數字的意義。

①幼兒按自己胸卡上的數字找帶有相同數字的座位。

教師:“小數字的家到了,他們爲我們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座位,請小朋友自己找一找和自己胸卡上數字一樣的座位。”

② 幼兒不受干擾找數字、認讀數字。

(出示一棵大樹,將數字1―6若隱若現地藏在樹葉之中。)

教師:“這些小數字真調皮,他們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呢!請小朋友在這棵樹上把他們找出來。”個別幼兒找着後指認出來,分組或全體幼兒做相應數量的動作或模仿相同數量的動物叫聲來請數字出來。

③ 數字全部找完後,請個別幼兒排數序,比較數字間的大小關係。

教師可提問:這六個數字中誰最小?誰最大?比1多1是幾?比4少1是幾?比5多1是幾?

④幼兒操作活動:將拼板上的點卡按從1到6的順序拼起來,構成一種物體。

教師“小數字給我們準備了好玩的拼板玩具,你只要將拼板上的點卡按從1到6的順序排成一排,就可以拼成一樣好玩的東西來。”

3、開展種花的活動,引導幼兒按數取物,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教師:“天色已晚了,我們要回去了,爲了防止小路再被暴雨沖壞,我們要在小路兩邊種一些花,請小朋友選和胸卡上數字一樣多的花,把它種在相應的數字板旁。”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3、4的組成,知道把3分成兩份有2種份法,知道把4分成兩份有3種份法。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

3、在遊戲中學習3、4的組成,發展動手能力及觀察思維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數字1、2、3、4及分合號、背景圖(3輛汽車和4個圓點圖)黑板。

學具: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記號筆一支,一個盤子裏裝有雪花片3片。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

2、初步探索3的組成。

(1)小組活動:幼兒自由操作"今天,我們要來玩"雪花片"的遊戲,好不好?那請小朋友每次都拿3個雪花片分成2份,試試看你能分出多少種不同的分法。"幼兒操作,老師巡視。提醒幼兒拿3個雪花片分成2份。

(2)集體活動:汽車開來啦老師小結: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來都是4。

3、初步探索4的組成。

(1)幼兒操作:"分顏色寶寶圓點",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並學會記錄。

(2)讓幼兒給4個顏色圓點寶寶分成2份。你們會怎麼分?有幾種分法?

(3)老師寫出4的分合式:4分成1和3,還有3和1這兩組數都有一個相同的數字幾?它們的數字相同,但是它們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種分法後,將兩個部分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就是另一種分法,左邊的數後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多1,右邊的數後面一個數比前面一個數少1,左右兩邊的數合起來都是4。

(4)老師小結: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還有2和2,1和3,3和1,還有2和2它們合起來都是4。

4、幼兒操作練習,鞏固遊戲----"花朵和樹葉":3的'組成3朵花朵分成2份,4的組成4片樹葉分成2份。

5、集體講評幼兒操作練習,進一步鞏固3、4的組成。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投計了時以活動爲主,讓幼兒在遊戲和玩中學習,使幼兒瞭解3和4的分解和組成,讓幼兒的學習興趣更高了。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感知6 以內的數量是中班數學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我班幼兒對6

以內的數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動主要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6 以內的數量,尤其是6

的數量。同時在活動中有機的結合了數數方法、複習數字、分類等數學方面的練習,及量詞的`學習、合作意識、禮貌與情感教育等其它領域的滲透。讓幼兒獲得較充分的全面的發展。

二、活動目標:

1、在創設的情境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6 以內的數量。

2、體驗在遊戲中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重點:多感官感知6 以內的數量。

難點:正確感知6 的數量。

三、活動準備:

表示商品的小圖片,場景佈置。

四、活動過程:

1、創設活動情境:爲熊媽媽買禮物,激發幼兒活動願望。

2、引導幼兒按標記乘汽車去超市,並學習用各種動作表示6 以內的數量。

3、指導幼兒購物,感知數量。

以內的數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動主要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6 以內的數量

(1)打電話形式瞭解購物要求,個別幼兒示範。(第一次聽鈴聲買相同份數的禮物,第二次買比標記卡數量多一份的禮物。)

(2)幼兒按要求購物並相互交流與檢查。

4、與幼兒一起送禮物,進一步感知數量。

引導幼兒在過路障的過程中感知數量。設置路障:過小河,鑽山洞等。

5、遊戲:聽指令或按標記找好朋友給熊媽媽表演節目。

(1)聽指令,按數量找好朋友。

(2)按標記找好朋友。

五、活動體現的最大特色:

運用生活化的遊戲內容,讓幼兒在創設的遊戲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鞏固對7以內數量的認識。

2、在遊戲中探索數封閉狀物體的數數方法,並學習用做記號的方法數數。

3、願意用恰當的方式交流操作過程和結果,萌發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貼有4、5、6數字的花盆各一個。呈圓形排列的圖片若干。

2、學具:自制(4、5、6、7片花瓣)的花朵人手一朵,4—7的數卡若干。作業紙人手一份,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我喜歡的花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花嗎?喜歡什麼花?那你們數過花瓣嗎?

2、師:今天,老師也爲小朋友準備了一些花瓣,讓我們來數一數,好嗎?

二、幼兒自主嘗試數花瓣

1、師提出要求:請你從桌上選一朵花,然後數一數,你拿到的花有幾片花瓣?(幼兒操作,自主探索)

2、請個別幼兒介紹:你的花有幾片花瓣?你是怎麼數的'?

3、師:你有跟他們不一樣數的方法嗎?怎麼樣才能不漏數,也不重複呢?

4、師小結:用一隻手拿着一片花瓣,接着用另一隻手從這片花瓣開始按順序數下去。

三、學習用做記號的方法數花瓣

1、師演示用做記號的方法數花瓣

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方法數花瓣:先找到一片花瓣,然後在這片花瓣上做個記號,你們想做什麼記號呢?(教師演示做記號:?○↑……)然後從做記號的這片花瓣開始數,一片一片按順序數。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1、2……一共有幾片花瓣,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師粘貼數字)

2、師交代要求:你會了嗎?現在請你也來試一試,用自己喜歡的圖形在花瓣上做個記號,再按順序數一數,數完想想用數字幾來表示,再找到數字把把數字貼在花心裏。

3、幼兒操作:做記號、數花瓣、貼數字。

4、個別交流:你做了什麼記號?你的花有幾片花瓣?用數字幾來表示?

四、送花朵回家——數字與圓點的匹配

1、師逐一指花盆,幼兒上來根據花瓣數量送花。

師:漂亮的花是屬於花盆的,我們來送花朵回家好嗎?來看看,你的花應該送到哪個花盆裏(師列舉4朵花瓣的花送到貼有四個圓點的花盆裏)

2、師幼共同檢查、糾錯。

師:有沒有小花回錯家而在哭呢?下面請4個小朋友來檢查一下。

五、幼兒操作活動

——數藏在盤子、手鍊裏的花瓣,並用豎線表示數量。

1、展示作業紙

師:花瓣寶寶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遊戲,瞧,他們藏到了盤子裏、手鍊裏,看到花瓣寶寶了嗎?請你用剛纔做記號的方法數一數,盤子裏的花瓣,手鍊裏的花瓣,數出是幾,然後用幾根豎線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

3、個別交流:你的盤子裏藏了幾片花瓣?你是怎麼數的?

你的手鍊裏藏了幾片花瓣?你做了什麼記號?

六、拓展延伸

——生活中這樣數數的物體

1、展示各種圓形狀實物:手鍊、花瓶上的花紋、桔子、鈴鼓等)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做記號的方法順着一個方向數花瓣,這樣數才能不重複、不漏數,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數呢?

2、結束語:等一會,老師帶你們去數一數大自然中的花瓣。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