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通用24篇)

本文已影響 1.21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通用2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

活動目標:

一、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

二、培養幼兒積極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制造聲音,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三、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製造聲音用的各種小樂器:鈴鐺、鈴鼓、三角鐵、響筒、沙錘、鑼、豎笛、小喇叭等等。

2、製造聲音用的各種物品:如竹筷、竹勺、木梳、刷子、瓶蓋、瓶子、砂紙、碟子、盤子、玻璃球、貝殼、小算盤等森林背景圖及小動物教具若干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他是誰》 ,激發幼兒的興趣

請幾名幼兒事先藏在遮擋物後面,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大家根據說話的聲音, 猜一猜他們分別是誰?

二、玩一玩,讓物體發出聲音

師:“大家一下子就猜中了,因爲各人的聲音是不相同的 ,桌子上有好多東西,大家玩一玩,也讓它們發出自己的聲音。”

幼兒自由玩,老師與幼兒交流,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讓物體發出聲音的,同時,豐富詞彙:搓一搓,按一按,搖一搖、敲一敲….停止動作,使物體沒有聲音了。

說一說,爲什麼會一聲不響了?(我不吹,口哨就不響了;我不敲,茶杯就不響了…

小結:我們讓物體動了,就會發出聲音;不再動它,就沒有聲音了。

三、感受聲音的不同

師、剛纔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麼聲音也聽不清。讓我們分開聽一聽吧。

(一)搖算盤,輕輕搖,用勁搖

(二)吹豎笛,大家按着一二一節奏來走一走。

(三)敲瓶子,大家仔細聽,好聽嗎?爲什麼?。

(四)敲三角鐵、響筒,像什麼聲音!讓幼兒來發揮想象能力

四、聽錄音想像、感受聲音的多樣性

師:“生活中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來聽聽錄音機中播放的是什麼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會想到什麼事?”

(一)聽聽實際生活中的聲音 小寶寶哭的聲音、笑的聲音、雞鳴叫聲音、盥洗的聲音、自行車車鈴聲、馬蹄聲、電話鈴聲,走路聲,翻書的聲音

(二)說一說,生活中還聽到過哪些不同的聲音?(如節日裏的鞭炮聲,大街上各種汽車聲等等)

五、探索模擬發聲師;“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你能學一學嗎?試一試,用自己的嘴巴 ,用桌子上的東西來模仿這些聲音”。

老師用指尖彈桌面模仿馬蹄聲,甩算盤學喜鵲叫,啓發幼兒用不同的物品模仿各種聲音。

幼兒自由探索,老師與個別幼兒交流,引導幼兒大膽想像自己所發出的聲音。

交流玩法,互相學習。

合作配音出示森背景圖,教師操作鳥兒、大象、烏龜、小猴等教具清晨,鳥兒們醒來了,(揉塑料袋和拍打紙片模擬小鳥飛上飛下)兩三隻鳥兒快活地叫着(吹口哨斷斷續續交替進行)許多鳥兒快活地鬧着。(用算盤有節奏地甩着)早晨鍛練開始了小馬快快跑(用筷子敲算盤邊框)大象在散步(用沙錘,拍桌子)烏龜越爬越遠了,(用刷子輕輕刷砂紙)早晨,大森林多快樂呀!

活動延伸:

一、引導幼兒聽聲音編故事。

二、幼兒繼續探索,用各種各樣的包裝紙等生活用品模擬發聲。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2

設計意圖:

1.現代教育模式造成了越來越多的學生定向思維,沒有自己的思想,爲了使幼兒重返天真,重新找回好奇心。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建議培養5~6歲幼兒的的探究能力,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驗證自己的猜測。

活動目標:

1.知道繩子會發出聲音。

2.會運用觀察比較與分析法驗證自己的猜測。

3.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喜歡探索。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難點:比較與分析法的運用

重點:幼兒自己探索使繩子發出聲音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在老師的指導下探索事物的經歷,會通過比較發現事物的不同之處。

2.物質準備:若干個兩孔的扣子和數條細且結實的繩子。

教學方法:

情景創設法:在活動結束創設小小音樂家的情景,激起幼兒對小樂器的探索,爲活動延伸幼兒和家長共同製作一個樂器留下好奇。

操作法操作法是科學活動的基本方法,這個活動的整個過程都是以幼兒的操作爲主,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活動過程:

1.教師自制一個能使繩子發出聲音的裝置,請幼兒閉上眼睛,使繩子發出聲音,並拆開裝置,讓幼兒看到教師手中的繩子和釦子,請幼兒睜開眼睛,猜測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2.給幼兒一人發兩顆釦子,一跟繩子,請幼兒使繩子發出聲音。(幼兒自行探究)

3.成果展示:請幼兒展示出自己的組合,輪流用自己的繩子做樂器演奏並伴唱。

4.猜測自己的繩子爲什麼會發出聲音。

5.討論你的樂器是繩子發出的聲音還是釦子發出的聲音。

結束部分:

一起唱什麼樂器在歌唱,並用自己的小樂器伴奏。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製造一個不一樣的樂器。

活動反思

繩子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東西,取材方便,玩起來花樣可以不斷翻新,對於大班幼兒生理、心理髮展很適宜,通過對繩子不同用途的認識、探索,在有趣的活動中充分感受到了繩子的多變性,並能將繩子的變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活動幼兒比較感興趣,符合大班幼兒現有的發展水平,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主動地玩耍、探索,獲得了各種能力的發展,在和繩子的操作中感受到了玩繩的樂趣。在活動準備方面,不管是幼兒的知識準備,課前的操作材料準備,我覺得都挺充分的,特別是我爲了這次活動還在網上搜集了許多有關繩子的圖片,製作了兩個PPT,分別是《各種各樣的繩子》和《繩子的'用途》,幫助幼兒認識幾種最常見的繩子以及相應的用途。

在活動中我自己覺得有很多的缺陷:

一、家長方面。雖然是我請父母幫助其完成親子單,但是有部分是父母獨立完成的,幼兒沒有真正的參與進去,所以這個環節沒有很好的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教案設計得不夠科學,我在活動前雖然讓孩子收集了很多的繩子及用繩子做成的東西,並在活動中還佈置了展覽臺,但是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如果是每組提供每種繩子一份,那麼讓幼兒通過觸摸能更好的感受到不同繩子的不同材質。

三、活動中讓幼兒說說自己玩的繩子這一環節,假如讓幼兒將自己的操作成果(特別是扎禮物)呈現在集體面前,並及時給予表揚及鼓勵,那麼能更好的加強幼兒的成就感。

科學活動是嚴謹的,但是要將活動設計的既嚴謹又生動有趣,卻是是很難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3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聲音不僅能聽到還能看到,聲音是有力量的。

2、技能目標:使用看得見的聲音實驗。

3、情感目標:由探索聲音力量,體驗到自我學習的滿足感和快樂。

重點難點重點:聲音是抽象的、無形的,通過科學遊戲把看得見的聲音變得具體且直觀。難點:把抽象無形的聲音,通過材料及教具變成直觀的具體科學實驗。

活動準備

1、活動ppt、音樂、小音響。

2、若干泡沫小球、紙屑、剪好的吸管圈、透明塑料盒。

3、猜測記錄表、鉛筆。

活動過程

一、通過科學遊戲知道聲音是聽得見的`

1、教師和幼兒一起進入活動室。

2、玩聽音樂找凳子游戲。遊戲規則:小音箱發出聲音,幼兒用耳朵聽聲音,聲音停止就要快速的坐下來。幼兒用眼睛看,小男生找藍色的凳子,小女生找黃色的凳子。

3、得出結論聲音是用耳朵聽到的。

二、引出活動主題,進行猜想聲音是否看得見

1、幼兒猜想聲音是否看得見,闡述自己的觀點。師:聲音是能用小耳朵聽得到的,那能用小眼睛看到嗎?

2、教師展示猜想表,幼兒觀察猜想表。

3、幼兒完成猜想表。師:請小朋友們把猜想結果用鉛筆畫在猜想表上。

三、幼兒動手操作並且完成記錄表

1、教師介紹材料啓發幼兒,幼兒觸摸操作材料。師:這裏有音響,扭動這個按鈕就可以發出聲音。這是透明的塑料盒裏面裝有泡沫小球、紙屑、剪成小圈的吸管。

2、分組幼兒自主探究。幼兒通過親身操作體驗到聲音的力量,能夠觀察、比較、分析操作材料(泡沫小球、紙屑、吸管)發生跳動。(有聲音和沒有聲音造成材料跳舞)。師:請小朋友們把音響打開,找找聲音能不能看到。

3、幼兒完成記錄表。師:小朋友們要是把聲音找到了,請用筆把記錄表填好吧。

4、分享觀察結果及記錄。

四、求證聲音是看得見的,比較猜想與實驗

1、師幼共同完成看得見的聲音實驗。教師此時播放音樂,至使透明塑料盒裏的操作材料跳舞。

2、對比猜想與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師:通過小朋友的不斷探索感知學習,我們發現聲音不僅能用小耳朵聽得到還能用小眼睛看得到。(過渡語)師:生活之中還有許多看得見的聲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五、活動延伸:看得見的聲音—生活化的具體呈現播放吶喊噴泉,聲音沙畫等小視頻。師:大自然中還有許多不僅聽得見還能看得見的聲音,那請小朋友們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好聽看得見的聲音吧。

活動總結

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生活化,探索化等教學方法來引導幼兒,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探索聲音的力量。幼兒實際嘗試音響發出的聲音讓不同材料的碎物品跳動,進而培養幼兒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實驗精神和積極參與科學活動的情感,並讓幼兒感受到科學探索所帶來的樂趣,也讓大班幼兒在活動中體會到,日常生活或周圍事物中,時時隱藏着不同的科學主題,需要自己觀察及探索。5—6歲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爲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導下我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發展幼兒的初步探究能力,幼兒通過動覺、聽覺、視覺、觸覺等感覺發現聲音是看得見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2、學會分辨什麼樣的聲音是好聽的,什麼樣的聲音是噪音,培養良好的說話的習慣。

3、通過各種嘗試活動和操作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小鼓、小鈴、盤子、碗、小勺子、各種瓶子、空的盒子、米、豆子等若干。

2、錄有聲音的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一、尋找聲音

1、通過遊戲,激發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教師請四名幼兒事先藏起來,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請大家猜猜是誰在說話。

教師提問: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幼兒感知,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

教師提問:你是用什麼發出聲音的?(引導通過各種方法:摸、發聲看讓幼兒認識身體的.發聲器官――喉嚨。並且知道人是通過喉的震動發出聲音的。)

2、讓幼兒自由探索,通過碰、打、敲等方法讓各種物體發出聲音,知道物品發出聲音是由多樣物品碰撞發出來的。

3、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聲音的產生必須是幾種物品碰撞後產生震動發出聲音。

情境表演:大米(由老師扮演):“小朋友們我是大米,我可是個舞蹈家。你們想不想看我跳舞啊?”

將紅米放在鼓面上,用鼓棍敲擊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紅米在跳動。

提問:小朋友們,大米是個舞蹈家,她是怎樣在舞臺上跳舞的?(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跳動是因爲鼓棍敲擊鼓面使得鼓面震動才讓大米跳起來的。)

小實驗:讓鑼、撥、鋼琴、鼓等樂器發出聲音後馬上阻止震動,發現震動消失聲音也消失了。使幼兒知道聲音是通過震動產生的。

二、製造聲音

1、讓幼兒嘗試讓所有的物品發出聲音。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現。

3、讓幼兒通過進一步自由探索,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三、分辨聲音

1、教師播放兩段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2、學會分辨什麼樣的聲音是好聽的,什麼樣的聲音是噪音,教育幼兒在活動中輕輕地說話,避免產生噪音,養成良好的說話的習慣。

四、使用聲音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自制的會發出聲音的物品配上音樂表演。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5

【設計意圖】

一個音樂活動如何吸引孩子,如何體現孩子的參與性和創造性,這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設計這一音樂活動,意在讓孩子在輕鬆自然的狀態下感受不同的聲音效果。活動以故事爲線索,循序漸進地開展,發展幼兒對聲音的感受力與想像力。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樂器表現不同的聲音,促進幼兒對圖形記譜形式的基本理解。

2.通過對動作的體驗,幫助孩子瞭解不同的聲音效果。

【活動準備】

1.樂器:大鼓、手鼓、響板、木琴;手偶:灰老鼠、藍老鼠、小貓。

2.幾個乒乓球,畫有一些藍色腳印的圖形記譜,給孩子們製作圖形譜的材料:大圓點、小圓點、直線、波浪線。

【活動過程】

1.故事導人。

(帶手偶)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有一隻灰老鼠住在橋底,一天,它在橋下等它的客人。等着等着,突然它聽到橋上有“咚咚、咚咚”的聲音(雙手有節奏地拍膝蓋I××l××l,模仿胖子走路的聲音),“哦,原來是一個胖子從橋上經過,他不是我的`客人。”過了一會兒,灰老鼠聽到一個很輕的聲音(雙手在地板上輕輕拍打,模仿小貓的腳步聲),“噢,是一隻貓,它可不是我的朋友。”又等了一會兒,灰老鼠聽見“咕嚕、咕嚕”的聲音(搓手模仿球滾動的聲音),“這隻皮球也不是來看我的。”灰老鼠繼續等,這時候它聽到了“吱吱、吱吱”的聲音(用指尖在地板上輕輕地敲,模仿老鼠的腳步聲),“嗯,我的朋友來了。”(教師出示另一隻藍老鼠手偶。)

2.感受聲音與動作的關係。

教師再講一遍故事,同時請小朋友分別扮演胖子、小貓、球、小老鼠,用手、腳和聲音模仿他們從橋上經過的情形,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故事情節。

3.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樂器給動作伴奏。

(1)教師出示大鼓、手鼓、響板、木琴和幾個乒乓球,請小朋友幫助老師確定大胖子先生、小貓咪、球和藍老鼠分別適用哪些樂器來表現。

(2)幼兒選擇合適的樂器,並用樂器模仿胖子、小貓、球和小老鼠從橋上經過的聲音。

4.遊戲:音樂和動作。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用樂器表現胖子、小貓、球和小老鼠從橋上經過的聲音,另一組用動作表現胖子、小貓、球和小老鼠從橋上經過的聲音,交換遊戲。

5.續講故事。

灰老鼠問藍老鼠在路上看見了什麼,藍老鼠說:“我看見有人在橋上灑了油漆,所有過路的都留下了藍色的腳印,有胖子的、小貓的、球的,還有我的藍腳印,我把這些腳印畫下來了。”

引導幼兒看“大橋上的藍腳印”圖,理解圖形記譜的形式。

(1)教師拿出一幅“大橋上的藍腳印”圖,讓孩子們描述,說說都有誰的腳印。

●●●●●●――/\/\/\/\●●●●●●――/\/\/\/\

(2)請小朋友聽老師的指揮,用各種樂器嘗試演奏這段大橋上的“音樂”。

6.試創作“橋的音樂”。

(1)發給幼兒製作圖形譜的材料(大圓點、小圓點、直線、波浪線),幼兒分組進行創作。

(2)請幼兒演奏及欣賞各自創作的“橋的音樂”。

【設計評析】

用樂器表現故事中的聲音,讓孩子容易理解、想像,使故事裏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整個活動循序漸進地展開,從用樂器模仿故事裏的聲音效果過渡到用樂器與圖譜結合,使孩子很自然地瞭解圖形記譜的形式。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6

課程來源:

幼兒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哪怕是在地上揀到一小條紙也能在手中玩上半天,然而,大量的廢紙每天都會出現垃圾箱中,有墊桌子用的報紙、畫報,有手工紙的邊角料,有被幼兒撕下來的圖書,有美工區活動後用的畫紙等,每天這些廢紙都被到掉。老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需要,與其把這些廢紙仍到,還不如再次利用,讓幼兒與這些廢紙相互作用,產生更大的教育價值,從而教育幼兒節約紙張,從小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因此,“怎樣讓紙發出聲音”的課程就生成了。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探索讓紙發出聲音的方法。

2、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

3、初步瞭解其特性。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畫報、草稿紙、報紙、繪畫紙等。

2、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嘗試操作的興趣。

老師拿着一筐廢紙告訴幼兒:這是老師和幼兒一起收集的各種廢紙。這些廢紙可以幹什麼用呢?老師拿一張紙,讓紙發出聲響,吸引幼兒注意力。

老師提出問題:怎樣讓紙發出聲音?

2、幼兒嘗試操作和紙做遊戲

每四名幼兒一組,各組進行比賽,在同一時間完成,看看哪個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別的組不一樣。

讓幼兒自己動手來實驗,嘗試用各種方法讓自己手中的紙發出聲音。每組請一名老師幫助記錄幼兒實驗的結果。

幼兒自己取紙實驗開始,要求記錄老師必須是幼兒做出來的才能記錄。

3、分享實驗結果

聽音樂收記錄紙,在記錄紙上寫上小組名字。提醒幼兒用過的廢紙怎麼辦?

展示每組的記錄紙,請每組幼兒上來一兩個演示實驗過程,大家進行驗證。

4、老師小結幼兒驗證的方法。

5、結束: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會發聲,小朋友們可以去發現。帶幼兒在班上或到戶外尋找可以發聲的東西。

活動反思:

教育活動的綜合性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發展的一個趨勢,本次活動融合了科學教育與音樂教學,它們之間的結合有效互補。生動活潑的'音樂遊戲爲幼兒探索提供了一個愉悅的氛圍和安全的心理環境,使幼兒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獲得美的享受。感受音樂——節奏訓練——樂器製作,這三個環節促進了幼兒不同能力的發展,並把活動引向課堂之外的區域活動,讓孩子能夠真正地得到個別化學習的發展,將區域活動和教育活動進行互補,從而達到幼兒自主學習的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7

思路:

夏夜本來就是迷人的,夏夜更是豐富的。每當一縷夏風伴着和諧美妙的蛙聲、蟋蟀聲縈繞於耳畔時,便會激發起孩子們對夏夜的探究興趣。爲了讓孩子更進一步地發現夏夜的有趣與熱鬧,我們從夏夜裏的聲音着手,讓幼兒感知夏夜裏的各種聲音包括(室內、室外),從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我們通過爲孩子創設一個美妙有趣夏夜的情境,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讓孩子們從感知聲音——表演聲音——想象聲音——營造聲音,通過表演、想象、動手動腦等多種遊戲活動使孩子感受到夏夜的熱鬧與有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感知、表現夏夜裏各種小動物的聲音讓幼兒感受夏夜的熱鬧。

2.能通過各種的聲音想象探索各種消暑、解渴的方法。

3.探索各種滅蚊蠅的`方法,讓幼兒感受滅蚊蠅的快樂與有趣。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各種聲音資料(蟋蟀聲、蛙聲、蚊蠅聲、知了聲、雷聲、喝飲料聲、電風扇、拍蚊聲等)。

2.蟋蟀、青蛙、蚊蠅、知了等圖片。

3.各式蚊蠅拍、硬紙板、皺紋紙、軟皮線、廢舊飲料罐等。

活動過程:

1.創設夏夜的草坪情境,激發幼兒興趣。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快找它在哪兒?(讓幼兒傾聽各種聲音,尋找小動物。)

2.讓幼兒感受夏夜的草叢中熱鬧的聲音。

(1)通過歌表演、創編等活動自由模仿表現各種小動物的聲音。(通過此環節來激發幼兒的表現欲,發展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創編能力。)

(2)讓幼兒交流自己喜歡什麼聲音?不喜歡什麼聲音?爲什麼?

(3)讓幼兒正確處理各種小動物。(讓幼兒憑藉以爲以往的生活經驗來,區分益蟲與害蟲加深對個各種蟲子的認識。)

3.利用雷聲將幼兒引入室內場景。

4.通過傾聽各種聲音讓幼兒想象、討論、探索各種消暑解渴的方法。(通過提供各種室內的聲音,給幼兒提供一個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間,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語言能力。)

5.針對蚊蠅聲讓幼兒討論如何來消滅蚊蠅。

(1)讓幼兒運用多種材料來製作各種滅蚊蠅的工具。(給幼兒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創造力,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2)幼兒進行滅蚊蠅活動,感受滅蚊蠅的有趣,在劈啪劈啪聲中感受滅蚊蠅的熱鬧。

6.在滅蚊蠅後,讓幼兒隨着悠揚的音樂安靜的入睡。(動靜交替,使幼兒享受到熱鬧的滅蚊行動之後那份獨特的安寧,體驗無比的成就感。)

活動反思:

1、設計活動時,我對教材的特點、目標的制定、材料的提供等有了充分的考慮,但是缺乏對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的預設,缺乏隨機性的教育,幼兒每次朗誦到“夏天的歌,在哪裏?蟈蟈蟈,在綠綠的草叢中(裏)。”孩子每次都把“中”講成“裏”,我應該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朗誦詩歌

2、圖標雖然在我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推廣,但當它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面對不同的幼兒,教師該如何引導幼兒通過圖標來學習,這是我缺乏考慮的。

3、整個活動的過程可以再開放一些。有些環節的主動權可以交給孩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聽診器可以使聲音放大的現象,產生操作興趣。

2.產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聽診器1-3個。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活動過程

一、聽聽說說樂幼教

1.引導幼兒把手放在胸膛上,感覺心臟的跳動。

2.指導幼兒趴在同伴的胸前聽一聽心臟跳動的聲音。

3.讓幼兒戴上聽診器聽一聽同伴,老師心臟的跳動聲。

教師:用聽診器聽到心臟的跳動聲和趴在前用耳朵聽到的心臟跳動聲有什麼不同?

二、小實驗

1.觀察桌上的材料

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2.教師提問:

我們能運用桌上的材料來做一個傳遞聲音的實驗嗎?”

3.教師示範製作方法:

在倆個酸奶杯低各挖一個小洞,用線穿過,再用回形針卡住。

4.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遊戲—打電話

1.用自制電話通話。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握住線。

2.教師:你發現了什麼現象?爲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3.教師小結:聲音是通過線來傳播的.,如果把線握住,聲音就傳不過去了。

四、幼兒討論:動聽的聲音和煩人的噪音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9

活動目標

1、喜歡聽聲音創編故事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到創編的樂趣;

2、能按照聲音的線索創編合理的故事情節,並能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3、逐步養成注意傾聽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能按照聲音的線索創編合理的故事情節

難點: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一個完整故事具備的要素;

(2)通過配音活動對聲音與故事的關係有初步的瞭解。

2、物質準備:

(1)音像材料:聲音故事(笑、哭、鞋走路、笑的聲音)

(2)記錄材料:記錄情節線索的記錄表格、水彩筆;黑板;

(3)展示材料:展板、膠條機。

活動過程

(一)引入。激發幼兒興趣和挑戰慾望。

教師:“幼兒園要舉行講故事大賽,這次講故事要求跟以前不一樣,是先聽一段聲音再講一段故事,咱們班想不想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二)聽聲音,記錄聲音。

教師:“故事裏面有什麼聲音”

小結:“故事裏面先是一個笑的聲音,然後又是一個哭的聲音,後來又來一個人走路的聲音,最後又是一個笑的聲音。”

(三)根據聲音先後線索,分析故事情節,爲幼兒拓寬思路。

1、分析前兩個聲音

教師:“故事裏的人在做什麼事情哈哈哈地笑?然後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又哇哇哇地哭了?”

2、分析後兩個聲音

教師:“噠噠噠誰來了,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故事裏面的人又哈哈哈地笑了?”

小結:“剛纔我們說得這些都可能發生在故事裏面,把前面我們想得和後面我們想得放在一起,就能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了”

(四)集體創編故事,爲幼兒使用記錄表格及完整講述提供示範。

通過一起記錄,一起講述,爲幼兒使用記錄表格及完整講述提供示範。

(五)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要求:

1、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2、把四個聲音都要編進故事。

3、編得故事要跟別人不一樣。”

(六)幼兒分享故事。

教師:“原來故事不僅可以編人的故事,還可以編關於小動物的故事。”

(教師抓住了部分幼兒的獨特創意,並幫助幼兒拓寬思路。)

(七)活動延伸。

教師:“回去想一想能不能編出跟你現在編得不一樣的新的更吸引人的故事。”

活動總結

本活動在選材上結合本園的園本教研——大班學習習慣的培養,即聽說讀寫習慣的'培養。仔細聽聲音、讀懂記錄信息、記錄聲音故事、完整講故事,聽說讀寫在本活動體現得淋漓盡致。

哭、笑是幼兒最常見的情緒,本節活動選擇的聲音貼近幼兒生活,讓幼兒有話可說,爲幼兒提供了大膽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機會。

通過前後聲音的變化來推測故事情節順應了幼兒積極思考的特點,有利於培養他們勤于思考的習慣,在經過自己的動腦思考,創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後的成功體驗帶給他們極大的滿足和快樂。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較高,都能積極參與討論、積極進行創編、講述,而且創編出了切近自己生活、有創意的故事;教師能夠引導幼兒切近幼兒的生活進行故事情節的創編,並能抓住幼兒創意的閃光點進行經驗提升。

需要提高的是:教師的語言需要精煉和準確;引導語應加強,啓發式的提問再多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0

活動產生意圖:

小朋友每天起牀都會聽到起牀的鈴聲,但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會注意這個現象,有一次小朋友告訴我所有小朋友都能聽到起牀鈴的,但是他們不知道爲什麼。於是我想把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些原理告訴小朋友。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對身邊的現象產生興趣,關注周圍的事物。

2、聲音產生和轉播的原理,並有保護耳朵的意識。

準備材料:小股和鼓槌,小提琴,三角鐵,水槽,水,白紙,少許沙粒

活動過程:

在實驗之前對小朋友提出要求,請小朋友認真的聽,細心的看:

1、你看到什麼?

2、你聽到什麼?

實驗一、聲音的產生

1、先請小朋友看清楚在老師沒有拉響小提琴的時候琴絃是怎樣,然後老師拉響小提琴的時候請小朋友注意聽到什麼,看到什麼?(如果小朋友回答不出來,可以提示觀察琴絃)。

2、把一些小物體,如豆粒放在鼓面上,然後敲鼓,請小朋友聽聲音,觀察鼓面的小豆顆粒有什麼現象發生?(小豆都在跳動,原因是鼓面的'振動引起小豆的跳動)

3、老師敲響三角鐵,然後請一兩個小朋友觸摸三角鐵,然後告訴小朋友們有什麼感覺(有震動)在請小朋友用手摸之前說清楚要求:“請你摸摸三角鐵,有什麼樣的感覺。”然後老師再敲響三角鐵,請小朋友用力按住三角鐵,阻止它的振動,請小朋友聽還有沒有聲音?(沒有)告訴小朋友,聲音是因爲震動而產生的,如果阻止物體振動聲音就馬上消失了。

實驗二、聲音的傳播

1、請小朋友所有把耳朵都趴在桌子上,然後用手撓桌底或者敲桌面,請問小朋友有什麼發現?(聲音可以在桌子這樣的固體傳播)

2、老師在水中敲響三角鐵然後請一兩個小朋友把耳朵貼住水槽,然後問他能不能聽到聲音,請他把結果告訴所有小朋友;老師再在水中敲響三角鐵,請所有小朋友傾聽,能不能聽到聲音?(告訴小朋友聲音可以在水這樣的液體傳播)

3、老師播放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能不能聽到聲音?(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可以提示小朋友,我們周圍有什麼是看不見的?(空氣)

4、引導小朋友思考聲音在空氣中是向什麼方向傳播的――老師講話是不是隻有前面或者後面的小朋友才能聽見啊?我們平時起牀的鈴聲是不是在所有角落都能夠聽到啊?那麼聲音是響什麼方向傳播的呢?(四面八方)

實驗三、聲音怎樣在物體中的傳播

把一個小鼓立在桌面上,然後在鼓的右面(或者左面)立一個紙屏,在紙屏上吊一個小球,老師敲鼓的左面,請小朋友觀察紙屏和小球有什麼現象發生?(告訴小朋友,當物體振動發聲時,會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形成聲音的波浪,聲波從鼓的左面傳到右面引起鼓右面的振動,又傳到紙屏從而引起小求的振動,所以就看到這樣的現象了)。

最後,請小朋友注意保護我們的耳朵,因爲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我們才能聽到。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1

活動目標

1、對設有懸念的故事感興趣,願意發現線索,尋求答案。

2、學會從畫面上發現故事的重要細節,並理解故事情節。

3、理解故事的線索,瞭解故事前後呼應的特點。

活動準備

大書、小書,有關《聲音》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讓幼兒聽一些聲音,進行猜測。

師:1、老師先請我們的小朋友玩一個聽聲音的遊戲,請你們用你們的小耳朵聽一聽,看看你們等下啊能夠聽到什麼聲音。

2、小耳朵準備好了沒有?

3、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啊?(鞭炮,水,貓,門鈴,小寶寶的笑聲。)

4、我發現我們的小朋友聽得真仔細,小耳朵真靈敏!

(二)翻開第五頁請幼兒觀察卡卡的夢境,猜想夢到的東西會發出什麼聲音。

師:

1、那老師要告訴你們,有個叫卡卡的小朋友,他也有一雙靈敏的小耳朵,晚上睡覺的時候,卡卡做夢了,在夢裏面呢,他也聽到一些聲音。

2、他聽到的是什麼聲音呢?(翻開第五頁)你們猜猜他可能聽到什麼聲音?

(三)教師緩慢翻閱大書,過程中不進行提問和討論,翻看之後自由講述。

師:

1、到底是不是呢?我們一看這本書《什麼聲音?》。(教師指着書名)

2、老師請小朋友們先看看這本書,然後呢想一想你看到的,你覺得可能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小眼睛要注意看,老師等下可是要提問的!

3、好了,我們已經看了一遍大書了,接下來我們想一想你覺得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我來聽一聽。(你覺得是什麼聲音)

4、教師:有的小朋友說覺得是水管的聲音,有的小朋友說可能是小貓的聲音,還有的小朋友說是小狗的聲音。到底是什麼聲音呢?

(四)第二次閱讀大書,帶着問題要求閱讀。

師:

1、那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再看一次這本書,但是這次看書之前可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帶着四個問題去看書。第一個問題是:卡卡夢到了什麼?第二個問題是:他爲什麼會夢到這些?第三個問題是:他夢到的這些東西會發出怎樣的聲音?第四個問題是:實際上這些聲音到底是怎麼發出來的,是誰發出來的?

2、好了,看完了,現在老師要來問問那四個問題。

3、卡卡夢到了什麼?

4、那你們覺得他爲什麼會夢到這些呢?

5、那他夢到的這些會發出什麼聲音呢?小白兔會發出什麼聲音?小貓呢?水管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五)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第三次翻看大書,結合圖畫和文字,關注一些畫面細節。

閱讀封面:

師:1、幼兒跟讀書名。

第一頁:

師: 1、卡卡在玩什麼?

2、爸爸媽媽看到這麼一大箱的.火車和軌道,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是什麼樣的?他們在想什麼?他們會說什麼?

3、教師閱讀文字。

第二頁:

師:1、這下卡卡在幹什麼了?哦,卡卡在睡覺,睡覺的時候卡卡還做了一個夢呢?他夢到了什麼?(一羣人用鏟子在地上挖洞,旁邊有一隻巨大的白色兔子,白色兔子擡起一隻大大的腳,腳的旁邊有藍色的線條,好像兔子要使勁踩在地板上一樣。)

第三頁:

師:1、卡卡從夢中醒來,他的表情如何?

2、誰在門口?(媽媽)那你們猜一猜卡卡會跟他的媽媽怎麼說呢?他剛纔聽到了砰砰砰的聲音,他會跟媽媽怎麼說呢?

3、媽媽的表情是什麼樣的?媽媽可能會怎麼說呢?

4、我們來看看。教師閱讀文字。

第四頁:

師:1、第二天全家人在幹什麼?(在吃早餐)

2、卡卡會問爸爸媽媽什麼?爸爸媽媽的表情如何?

3、閱讀文字。

第五頁:

師:1、又到了晚上,卡卡在幹什麼呢?他睡着了沒有?他睡覺時又聽到了什麼?

2、你們看看卡卡是什麼表情?他沒有睡覺,他的眼睛怎麼樣(睜得大大的。)他爲什麼不睡覺你們想一想,他可能在想什麼?他是不是會有點害怕啊?

3、哦,原來晚上卡卡又聽到砰砰砰的聲音,所以卡卡都睡不着了,眼睛瞪的圓圓的。爸爸說可能是水管的聲音,所以他也就覺得可能是水管的聲音吧。

第六頁:

師:1、和第五頁相比,卡卡的姿勢發生了什麼變化?他爲什麼是這個表情?

2、他又聽到了什麼聲音?砰!砰!砰!砰!砰!啊!

3、這次卡卡不僅聽到砰砰砰的聲音還聽到了啊的一聲尖叫。

第七頁:

師:1、又到早上了,卡卡又和爸爸媽媽坐在一起吃早餐了。那你們想想,這個時候卡卡會問爸爸什麼?會怎麼問呢?爸爸又會對卡卡說些什麼呢?爸爸媽媽的表情又是如何的呢?

2、那卡卡現在心裏會在想什麼呢?

第八頁:

師:1、卡卡怎麼了?魚缸裏的小雨是什麼樣子的?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2、他臉上的表情是什麼樣的?心情又是什麼樣的?

第九頁:

師:1、卡卡現在在幹什麼?他的心情怎麼樣?(他沒有心情玩小火車了。)

2、他爲什麼不玩小火車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2

目標:

1.利用各種物品有目的地製造聲音,體驗創造性活動的樂趣。

2.能分辨聲音的差別。

準備:

1.將報紙、瓶蓋、木珠、紙箱、紙杯、塑料袋、不鏽鋼杯等各種材料置於活動室四周,並用東西遮蓋。

2.《郊遊》的音樂磁帶。

3.拉拉公主的形象,可用圖片或直接採用合適的立體動畫形象。

過程:

一、產生興趣

1.幼兒自由選擇一樣小樂器合奏樂曲《郊遊》。

2.出示拉拉公主形象。我是拉拉王國的公主,你們美妙的聲音吸引了我。以前我們國家也有很多樂器。可惡的巫婆施展魔法,把一件一件樂器變成了廢舊物品,從此王國裏再也沒有美妙的'音樂聲了。請你們幫幫我們,讓音樂與歡樂重新回到我們身邊吧。

二、製造聲音

1.教師輕輕打開蓋在操作材料上的遮蓋物。這些東西都是被巫婆施展了魔法的樂器。我們來幫助拉拉公主找回美妙的聲音,好嗎?

2.啓發幼兒使用各種方法使材料發出聲音。

3.引導幼兒想一想自己製造出來的聲音像哪種樂器的聲音。(如摩擦紙可以發出沙球般的聲音)

三、展示交流

1.請幼兒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使材料發出聲音的。(如揉、敲、搖等)

2.請幼兒展示自己製造聲音的方法,並分析聲音的性質,將它們分爲聲音低沉組和聲音清脆組兩類。

3.分別請聲音低沉組和聲音清脆組製造聲音,看看聲音是否和諧。

四、模擬音響效果

1.請幼兒討論:怎樣用這些材料來表現拉拉公主喜歡的鳥鳴聲、流水聲?

2.請幼兒分成兩組,分別利用這些操作材料表現鳥鳴聲和流水聲。

3.播放《郊遊》音樂,引導幼兒用自選的材料伴奏。

4.以拉拉公主的口吻感謝幼兒:你們解除了巫婆的魔法,我們拉拉王國的人民感謝你們。

5.幼兒互相擁抱,慶祝勝利。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3

活動目標:

1.學習新節奏ⅹ·ⅹ ⅹⅹⅹ-|和ⅹ·ⅹ ⅹⅹⅹ|,進一步培養幼兒對較爲複雜的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

2.認識手風琴、小提琴和小軍鼓三種樂器,並知道新樂器的名稱和發聲特點。

3.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好聽的聲音》,練習控制自己的聲音與伴奏樂器和諧演唱。

4.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1.認識手風琴、小提琴和小軍鼓三種樂器,並知道新樂器的名稱和發聲特點。

2.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好聽的聲音》,練習控制自己的聲音與伴奏樂器和諧演唱。

3.學習新節奏ⅹ·ⅹ ⅹⅹⅹ-| 和ⅹ·ⅹ ⅹⅹⅹ|,進一步培養幼兒對較爲複雜的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

活動準備:

樂器(手風琴、小軍鼓、小提琴)、磁帶、動物圖片(小青蛙、小花貓、小熊、小狗、小豬)、樂器圖片(手風琴、小軍鼓、小提琴)。

活動過程:

一、節奏遊戲

師出示小青蛙圖片,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呀?你們知道小青蛙是怎樣叫的嗎?請幼兒模仿。

師:我這隻小青蛙是這樣叫的:

ⅹ·ⅹ ⅹⅹⅹ-|你們會嗎?請幼兒模仿。

呱 呱 呱呱呱

師出示小花貓圖片,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呀?你們猜猜這隻小花貓是怎麼叫的呢?請幼兒模仿。仔細聽,我這隻小花貓是這樣叫的:

ⅹ·ⅹ ⅹⅹⅹ|誰會模仿?

喵 喵 喵喵喵

二、認識新樂器,瞭解其音色特點

1. 介紹新朋友

師:小朋友的節奏感真強,我決定帶你們去參加一場森林音樂會,想去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音樂會中的三位新朋友吧!依次出示三張動物圖片:小熊、小狗、小豬。

2.認識新樂器

師:在森林音樂會上,三種小動物演奏了不同的樂器。看看小朋友們認識這些樂器嗎?分別出示三張圖片:手風琴、小提琴、小軍鼓,引導幼兒認識,記住名稱。

3.瞭解音色特點

師:你們想不想聽聽這些樂器發出的聲音呢?師分別演奏三種樂器(小軍鼓、小提琴、手風琴),請幼兒聽辨其音色特點,同時出示字卡:咚咚咚、嗡嗡嗡、嗯嗯嗯。

4.欣賞用小提琴、手風琴演奏的樂曲。

三、歌唱遊戲

師:認識了三位新朋友和三種新樂器,我們可以進入音樂會會場了,但是會場內有個規定,必須保持安靜,否則影響他人傾聽,你們能做到嗎?

1.欣賞歌曲

(1)播放歌曲,幼兒完整欣賞,並隨音樂有節奏的點頭。

(2)提問: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麼?出示歌曲名稱。

2.學唱歌曲

(1)師分段清唱歌曲,提問:這段歌曲中誰在演奏,用的什麼樂器,發出了怎樣的聲音?

(2)師領幼兒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3)幼兒嘗試與教師清唱歌曲。

(4)師彈奏,幼兒跟伴奏演唱歌曲。

3.接唱遊戲

師:小朋友真能幹,很快學會了演唱這首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玩個接唱遊戲吧!(將幼兒分爲三組,分別爲小熊組、小狗組、小豬組,幼兒按組的順序進行接唱歌曲)。

四、師總結評價

今天的小朋友表現都特別棒!讓我們大聲對自己說:“今天的我最棒!”

活動延伸:

回家後,把這首好聽的歌曲唱給家人聽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爲幼兒創設了參加森林音樂會的情景大大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通過美觀的'圖片和樂器的出示,幼兒形象、直觀的認識了手風琴、小提琴、小軍鼓三種樂器,初步瞭解了樂器的發聲特點。課前的節奏遊戲既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濃厚興趣,又爲攻克本次活動的難點做了很好的鋪墊,加之歌唱教學時我能夠紮紮實實地進行好每一環節,因而幼兒很快就學會了演唱歌曲,教師教的也很輕鬆,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幼兒的主體地位。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本次活動結束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總結出來許多經驗教訓:節奏訓練應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在引導幼兒認識三種小動物和三種樂器時應該讓幼兒有節奏的與它們打招呼,進一步熟悉本節課的節奏型,爲本次活動的難點減緩坡度。在學唱歌曲這一環節時,教師忽視了提醒幼兒唱歌前的坐姿和發聲要求,導致有個別孩子進入歌唱誤區,認爲扯着嗓子唱就是聲音洪亮。活動結束前應該播放歌曲錄音,讓幼兒跟隨音樂自由地進行表演唱,完整感受音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4

活動目標:

1、體驗聽診器可以使聲音放大的現象,產生操作興趣。

2、產生探索科學的興

準備:

聽診器1-3個,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過程

1聽聽說說:引導幼兒把手放在胸膛上,感覺心臟的跳動。

引導幼兒趴在同伴的胸前聽一聽心臟跳動的聲音。

鼓勵幼兒戴上聽診器聽一聽同伴,老師心臟的跳動聲。

——“用聽診器聽到心臟的'跳動聲和趴在前用耳朵聽到的心臟跳動聲有什麼不同?”

小實驗:教師提問。

——“我們能運用桌上的材料來做一個傳遞聲音的實驗嗎?”

教師示範製作方法:在倆個酸奶杯低各挖一個小洞,用線穿過,再用回形針卡住。

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打電話遊戲:

用自制電話通話。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握住線。

——“你發現了什麼現象?爲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教師小結:

聲音是通過線來傳播的,如果把線握住,聲音就傳不過去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5

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動手進行操作,掌握錄音機錄音的操作方法。

2、瞭解可以將聲音記錄下來的幾種工具和方法,感受數碼科技產品對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3、培養幼兒對電子、科技產品的興趣,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慾望。

教學思路:

本次活動通過舉辦“聲音博覽會”爲引子,並貫穿始終,讓幼兒保持極高的興趣和熱情,自己動手操作,自由地探索各種能將聲音錄製下來的方法,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瞭解科技產品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從小培養幼兒對電子、科技產品的興趣和科學探索的慾望。

教學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進行調查:那些東西可以將聲音錄下來?

2、錄音素材。

3、各種錄音工具:如錄音機、錄音筆、MP3、MP4、攝像機、手機、數碼相機等。

4、錄音機按鍵圖標。

教學內容:

一、 教師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下週我們幼兒園要舉辦一場“聲音博覽會”,需要收集大自然裏各種各樣的聲音,到時候會評出“最好聽的聲音”、“最可怕的聲音”、“最奇怪的聲音”、“最搞笑的聲音”等等,你們想參加嗎?

2、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將聲音帶去參展呢?(可以錄下來)

二、幼兒交流討論:那些工具可以錄製聲音

1、教師:上課前大家都做了調查,現在請你們告訴老師,有哪些東西能把我們的聲音錄下來?什麼時候需要把聲音錄下來呢?

2、組織幼兒進行交流討論,。

3、請個別幼兒說一說,鼓勵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師:現在科技非常的發達,有許多工具都可以幫助我們把聲音錄下來,像錄音機、復讀機、手機、攝像機、錄音筆、MP3、MP4等等,它們的作用非常大,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許多的方便。

三、 教師示範講解:怎樣將聲音錄下來

1、教師示範將聲音用錄音機錄製下來的方法,教師操作錄音機,請一名幼兒配合錄音。

①先裝進磁帶。

②按下錄音鍵。

③錄製結束按停止鍵。

④播放剛纔的錄音。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索錄音機的操作方法。

教師分別出示錄音機按鍵的圖標,請幼兒根據圖標進行操作,並對操作結果進行表述。

①停止、開倉鍵 ②快進、快退鍵 ③開始鍵 ④暫停鍵

3、請小朋友看一下,還有哪個鍵我們沒有用到它?(錄音鍵)

教師:這個鍵是錄音鍵,它不能單獨使用,要和開始鍵同時按下,這兩個鍵同時按下之後,就能把我們的聲音錄到磁帶上。

4、請小朋友在老師的協助下,自行更換上空白帶進行錄音。

四、瞭解其他數碼電子產品的錄音方法

1、請幼兒自由選擇錄音工具進行錄音,並進行簡單記錄(是否成功、操作步驟)。

2、教師:你們將自己的聲音錄下了嗎?用的是什麼工具?怎樣操作的?

3、請幾名操作成功幼兒進行展示操作過程。

4、請幼兒再次進行嘗試錄音,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錄音的正確方法,提醒幼兒不要太嘈雜。

5、播放幼兒的錄音,加深對各種錄音工具的瞭解。

五、活動結束、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後與爸爸媽媽一起錄製各種聲音參加“聲音博覽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6

活動目標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對聲音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於探索。

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過程

一、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

1、播放聲音-樹林裏的鳥-蟬(知了)-打雷-下雨

2、提問(1)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2)你在什麼時候聽到過這個聲音?

(3)夏天裏,你還聽到過什麼聲音?

3、教師小結:轟隆隆的雷聲、嘩啦啦的雨聲、“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嗡嗡嗡的蚊子叫聲,這些都告訴我們夏天到了。

二、探索、創造聲音

1、用各種材料製造聲音。

教師:除了大自然裏有各種有趣的聲音之外,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東西會發出聲音呢。

2、出示一些物品教師:你能用這些東西製造出有趣的聲音嗎?

請小朋友選擇一樣東西試一試。

3、分享製造聲音的不同方法。

教師:你選了什麼東西?它發出了怎樣的聲音?

你是用什麼方法讓這東西發出聲音的?

4、教師小結:原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同一種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

比如,用手拍鐵盒,鐵盒發出了砰砰砰的聲音。

用拳頭敲鐵盒,鐵盒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

真是很神奇喲!

5、幼兒再次嘗試自由選用材料製造聲音提問:你選擇了什麼東西把它發出了什麼聲音?

這種聲音像什麼?

啓發幼兒大膽聯想-用裝滿米粒的塑料瓶發出了沙沙沙的下雨聲,-敲打鐵盒說發出了轟隆隆的打雷聲,-拗動塑料墊板發出了呱呱呱的蛙鳴聲。

教師小結:你們看,這些東西普普通通,但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居然變出了這麼多的聲音,大自然真是奇妙。

只要我們多留意:多看、多聽、多想,就可以從生活中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三、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

1、教師:有一篇好聽的散文叫《夏天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教師邊播放優美舒緩的背景音樂邊朗讀散文。)

2、提問:這篇散文裏也有很多有趣的聲音,你們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四、音樂之聲

1、教師:我們來開個音樂會吧,每熱選一樣東西,一起來模仿裏面的聲音。

2、教師小結:我們用敲、拍、吹、搓、拉等許多方法讓一些不會動的東西發出有趣的聲音,演奏出了那麼多動聽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樂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還藏着許多奇妙的、好聽的聲音呢。

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可以聽到大自然爲我們演奏的美妙的音樂。

附:夏天的聲音

夏天的池塘邊,美麗的荷花穿着粉紅色連衣裙翩翩起舞。紅蜻蜓的影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小青蛙躲在荷花叢中歡快地唱歌。忽然,一片烏雲從遠處飄來。你聽,滴答滴答,漸淅瀝瀝,下小雨了!再聽——轟隆轟隆。轟隆轟隆,雷公公也打起鼓來了!雨越下越大,嘩嘩譁。嘩嘩譁……不一會兒,天空亮起來,烏雲不見了!看,一道彩虹映在池塘裏,荷花和綠葉像剛洗過澡,更加清新美麗。呱呱呱、呱呱呱,是青蛙在歌唱;嘰嘰嘰、喳喳喳,是小鳥在歌唱。大家用歌聲歡唱:夏天真美麗!

活動反思:

孩子們通過“動腦想、動手做、用眼看、用耳聽”瞭解到不同的材料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興趣和慾望得到了很大的滿足,同時也教會了幼兒認識事物的方法。整節活動孩子的興趣很濃,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與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7

活動目標:

1、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2、在玩玩、搖搖瓶子過程中,發現聲音的不同。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有趣的聲音》。

2、圖片:大鼓和小鼓。

3、小瓶人手一個,小盆每組一個,黃豆若干。

配套課件

小班科學課件《有趣的聲音》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辨別生活中的聲音(PPT)。

1、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誰的小耳朵最靈敏,你聽!(PPT播放寶寶笑聲)這是什麼聲音呀?你知道是誰的笑聲嗎?你們猜對了,這是小寶寶夜裏睡覺做夢發出來的笑聲。

2、可是天亮了,媽媽要請一個小動物叫醒寶寶,你聽聽是哪個小動物來叫醒寶寶的?(PPT播放公雞叫聲音,幼兒:大公雞!)大公雞怎麼叫的?(喔喔喔喔)那除了大公雞會叫,還有什麼動物也會叫呢?會叫的小動物有很多很多,不過這次媽媽只請了大公雞來叫醒小寶寶。

3、寶寶被叫醒了,你們聽聽,現在小寶寶在幹什麼?(PPT播放洗手聲音)洗手的時候會有什麼聲音啊?(嘩啦啦)

4、洗漱完,吃完早飯,寶寶準備坐上爸爸的大汽車去上幼兒園啦!汽車在馬路上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PPT播放汽車的聲音)馬路上除了汽車發出聲音聲音之外,還有什麼車也能發出聲音?(PPT摩托車,自行車)馬路上的聲音有很多很多,我們下次再去慢慢聽。

二、讓空瓶子發出聲音(實物操作)

1、到了幼兒園裏,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啦,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好玩的呢?(出示空瓶子)聽聽這個瓶子有聲音嗎?(沒有),那你有什麼好辦法能讓瓶子發出聲音呢?(幼兒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東西到瓶子裏等。)

師小結:瓶子碰到某個地方就能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

師:我們在瓶子裏裝點豆子,瓶子能發出聲音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提醒幼兒蓋緊瓶蓋)

3、幼兒集體裝黃豆

4、表演大鼓和小鼓

師: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有都有聲音了嗎?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瓶子來學學這兩樣東西,看看,這是什麼?(大鼓和小鼓)現在我們的瓶子寶寶就來學大鼓和小鼓的聲音:

大鼓--我是一隻大鼓,我的聲音很大,咚咚咚咚咚。

小鼓--我是一隻小鼓,我的聲音很小,咚咚咚咚咚。

師:大鼓的聲音很大,它是怎麼發出來的.呢?小鼓呢?(大鼓力氣用的大,小鼓用的力氣小)

小結:原來,大鼓要用大一點的力氣,小鼓要用小一點的力氣。

5、探究大小鼓的聲音與裝豆多少有關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這裏有兩個瓶子寶寶,一個瓶子裏面裝了很少的豆子,我們來聽聽看像大鼓的聲音還是小鼓的聲音。另外一個裏面裝了很多的豆子,我們也來聽聽看。

小結:原來豆子要多放些,但是不能放滿,力氣大一些就是大鼓的聲音了。

三、結束部分:

師:剛纔我們聽了各種聲音,我們也自己動手讓瓶子寶寶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原來我們的小耳朵能聽到這麼多好聽的聲音,但是有小朋友不愛惜自己的小耳朵,讓自己的耳朵很受傷。以後小朋友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耳朵,也不要大聲的喊叫,這樣我們的小耳朵就可以聽到各種好聽有趣的聲音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8

【活動目標】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2、初步瞭解同種物體,由於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3、初步嘗試用不同聲音的套桶爲樂曲伴奏。

4、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套桶娃娃,蠶豆、米、綠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樂,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讓套桶發出聲音。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教師搖動空套桶,“你們聽,怎麼沒聲音?”

1、教師設問:你有什麼辦法讓空套桶發出聲音?(在套桶裏裝上東西)

“我們一起動手讓套桶娃娃發出好聽的聲音,在你的套桶裏裝上一樣東西,蓋好,握握緊,搖一搖、聽一聽。”幼兒探索、操作。

2、集體探索:“你們的套桶娃娃發出聲音來了嗎?讓我聽聽。”(幼兒集體搖動套桶。)

“你的套桶爲什麼會發出聲音?”

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麼?(個別回答)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我們來學一學。

(集體)這個聲音像什麼?

二、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讓幼兒嘗試換一種東西放在套桶中,搖一搖,聽一聽。“小朋友在套桶裏放了一種東西,你想不想再換另一種東西放在套桶裏,聽聽剛纔的聲音和現在的聲音一樣嗎?”“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組你沒玩過的放在你的套桶裏,搖一搖、聽一聽。”

2、教師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讓幼兒比較前、後兩種聲音有什麼不同。“你第一次玩了什麼?這一次玩了什麼?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教師讓兩個幼兒比較,“你們倆的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集體討論,請三位幼兒示範。“小朋友,你們聽,他們的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一樣嗎?”“請你們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裏裝的是什麼?”讓幼兒猜測,“你們猜的對不對呢?”教師幫助個別幼兒把東西倒進透明瓶子裏讓幼兒驗證猜的是否正確。得出結論:不一樣的東西,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三、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套桶裏發出不同的聲音。教師演示兩個裝有同種物體的,數量不同的套桶,讓幼兒比較。“你們既能聽出聲音來又能猜出來,你們真能幹。”“我這裏也有兩個套桶娃娃,你們聽一聽,他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你們來猜一猜,這個套桶裏裝的是什麼?”(幼兒猜測後,打開讓幼兒驗證)兩次。

“爲什麼一樣的東西,在套桶裏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呢?”(一個多、一個少)

得出結論:一樣的東西,一個多,一個少,它們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

四、集體用會響的套桶爲樂曲伴奏。“小朋友的套桶娃娃發出這麼好聽的聲音,那我們來爲樂曲《小手爬》伴奏。”(集體伴奏兩遍)

五、結束活動。

觀摩意見和建議: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層層推進,幼兒很感興趣,在操作活動中嘗試、觀察、比較,發現問題,成分體現了“玩中學”的理念。

建議提供給幼兒兩個套桶,讓幼兒同時感知聲音的不同,同時,最好選擇聲音差別大一點的物品放在套桶裏。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1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玩玩,搖搖猜猜的過程中,讓瓶子發出好聽的聲音,瞭解到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並引導幼兒辨別不同的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發展聽覺能力。

2.進一步感知物體的特性與聲音的關係,並引導幼兒在日後的生活中有探索的習慣,對周圍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產生求知的慾望。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在活動中,孩子們跟根據自身經驗進行講述和討論,從孩子們的回答中選出教育內容,切合孩子們的回答讓幼兒知道瓶子能發出聲音和不能發出聲音的原因,以及不同的物體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準備:

1.空瓶子、豆子、大米、布、餐巾紙等。

2.音樂《幸福拍手歌》。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1. 聽聽搖搖。活動開始,教師出示一個鈴鼓,搖一搖,請幼兒聽聽這是什麼聲音,請幼兒拍鈴鼓,感受到聲音。

2. 出示空瓶,聽聽有沒有聲音,然後請幼兒說說怎麼樣可以讓瓶子發出好聽的聲音。孩子們能結合自己的經驗進行回答。

基本環節

3. 幼兒討論結束後,出示幾個裏面裝有東西的瓶子,請幼兒閉上眼睛聽聽,瓶子發出的聲音是怎麼樣的,然後再睜開眼睛看看裏面裝的是什麼?

4. 幼兒瞭解了不同的東西所發出的聲音是不同並有了初步的.經驗後,我請幼兒聽聲音猜猜裏面裝的是什麼,孩子們對猜很感興趣,都爲自己能猜對裏面的東西而興奮不已。

5. 聽了能發出聲音的瓶子後,請幼兒思考“是不是往瓶子放了東西都能發出聲音?”一開始孩子們都很肯定,然後我做了一個示範,放了餐巾紙在瓶子裏,搖一搖,請幼兒聽聽有沒有聲音,孩子們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有的說放布沒有聲音,有的說放棉花沒有聲音。針對孩子們的回答,我請幼兒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試試,放什麼東西放入瓶中可以發出聲音,什麼東西放入瓶中不能發出聲音。

結束環節

5.音樂遊戲《幸福拍手歌》。

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讓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可以發出聲音的瓶子,然後跟着音樂的空拍處搖動瓶子發出聲音,遊戲幾次後結束活動。

活動策略:

科學區的重點在於幼兒的主動探索和發現的過程,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注意力集中並且具有自主的自發性的猜測和探索,孩子們的好奇心是有效開展活動的重要保證,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運用到了示範法、談論法以及討論法,幼兒積極參與其中,使得課堂活動有效進行。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對周圍事物感興趣,但相對比較單一,選擇與孩子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聲音,根據小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將教育目標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們在真實再現的生活情景中,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發現、表達,提升經驗。活動中,在討論在瓶子裏放什麼東西能發出聲音的時候,孩子們的回答就有一定的侷限性,回答的都是自己經驗過的,而家長們一般在瓶子裏放的都是各種豆子或米,這容易導致幼兒思維的限制,也沒能讓幼兒很好的進行思考。所以在以後的活動中,要結合孩子們的已經經驗和擴展孩子們的經驗,發揮孩子的想象與發散思維想結合,讓活動更能體現教育價值!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20

活動目標:

1、探索生活中的聲音。

2、發現身體部位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並大膽進行嘗試表現爲音樂伴奏。

3、萌發喜愛打擊類音樂活動。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打擊樂器4—5件。音樂伴奏帶、錄音機。嘴巴、手、腳圖片標誌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引題。

師:小朋友,今天有爲小客人要來我們班做客,李老師去給客人倒杯水,他來了,小朋友記着告訴老師哦噹噹噹,噹噹噹,你們怎麼知道他來了?

1、引導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的聲音。

2 、那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好聽的聲音?

幼兒自由交談,有汽車的聲音,笑的.聲音、下雨的聲音等。教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好聽的聲音。除了生活中有聲音,我們小朋友會不會發出聲音呀?

二、認識身體樂器。

師:這些打擊樂器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可以發出很多好聽的聲音的,也是一件樂器。

1、認識“嘴巴”樂器。

A、引導幼兒用嘴巴發出多種聲音:彈舌頭、搓上下脣、彈上顎等。

B、播放一段音樂,用嘴巴樂器來爲音樂伴奏。

2、3環節爲:認識“手”樂器和認識“腳”樂器,方法同1環節。

三、表演用身體樂器爲音樂伴奏。

1、集體自由選擇嘴巴、手、腳中的一種樂器爲音樂伴奏。

2、集體自由結合幾種身體樂器爲音樂伴奏。

3、遊戲:看指令,選樂器。

師:小朋友們,現在老師要和你們來玩遊戲了。老師這裏有三張圖片標誌,分別是:嘴巴、手、腳。等一下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要邊聽音樂邊看我舉起來的是哪種身體樂器,而且你們要按照老師的標誌去選擇身體樂器爲音樂伴奏。遊戲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請部分幼兒參加遊戲,其他幼兒觀看。第二次請全體幼兒參加遊戲表演。

四、師生共同表演。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會了用身體樂器來爲音樂伴奏,現在我們請其他班的小朋友和我們一起來用身體樂器爲音樂伴奏吧!(放音樂,和孩子們共同表演)

活動反思:

在這節音樂活動中,開始時,我以情境表演自然而然的引出生活中的聲音,進而開始重點活動探索我們身體所發出的聲音,在接下來的鞏固活動中我通過遊戲來貫穿其中,因爲小班孩子注意力還不太集中,遊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形式,因此,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貫穿活動,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這一音樂活動。《好聽的聲音》這個活動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充分突出以幼兒爲主體,努力把握“玩中學”的度,注重多觀察、少干預,讓他們在遊戲、體驗、操作中獲取新知,充分表現自己,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本次活動共有以下三個目標:

1、探索生活中的聲音。

2、發現身體部位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並大膽進行嘗試表現爲音樂伴奏。

3、萌發喜愛打擊類音樂活動。本次活動符合《三到六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關於幼兒藝術領域的要求,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足之處是幼兒在爲音樂伴奏的時候,興趣很高,對用力大小、感受音樂的輕重方面沒能更好地進行對比,再進行鞏固,讓幼兒着重讓幼兒感受一下,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21

活動目標:

1.傾聽、辨別夏天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學習大膽聯想和講述。

2.感受聽音的樂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夏天的情感。

活動準備:

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聲音王國聚會引入課題,激發幼兒欣賞各種聲音的興趣。

師:小朋友,我們耳朵有一種很大的本領,那就是聽聲音。今天,聲音王國舉行了一次大聚會,各種各樣聲音都來了,我們來聽聽看有哪些有趣的聲音?(師播放各種聲音)

二.幼兒傾聽不同的聲音,由聲音展開豐富的聯想並講述。

A.狂風聲 雷電雨聲

師:小朋友的耳朵真棒,能分辨出這麼多聲音,現在夏天到了,天氣變化無常,那聲音王國天氣怎麼樣?我們來聽聽看。(播放大風的聲音)

提問:你聽到什麼聲音?原來天氣怎麼樣?颳大風了,會發生什麼事情?

師:聲音王國不僅颳起大風了,還怎麼了?噓,閉上眼睛認真聽。

提問:這是什麼聲音?(打雷和下雨的聲音)聽到打雷聲,你有什麼感覺?你會怎麼做?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安全?(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小結:雷雨天,我們不要出門。在家裏最好把插頭電源開關都拔掉,不要看電視,不能玩電腦,更要注意不能站在大樹下,小溪邊,那樣易觸電非常危險。

B.鳥叫聲

師:天晴了,雨停了,大家閉上眼睛聽,誰來了?

提問:是什麼樣聲音?小鳥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你覺得小鳥快樂嗎?爲什麼快樂?還有什麼事情會讓它們那麼快樂?唧唧喳喳好像在說什麼?我們來模仿小鳥好聽的聲音。

C.海浪聲

師:小鳥要帶你們去一個很美的地方,聽聽聲音,猜猜是什麼地方?

提問:是什麼地方的聲音?(幼兒回答後出示掛圖)你們見過大海嗎?是什麼樣的?(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大海,如寬闊的大海、 無邊無際的大海、 美麗的大海、波濤洶涌等)

(1) 播放海鷗叫聲。

提問:海上有哪些有趣的聲音?

你聽到這些聲音好像想到了什麼?

(2)如果是你們來到海邊,你們會在那邊做什麼呢?

(啓發幼兒大膽想象,自由講述)

三.結合聲音背景,師示範講述故事。

1.幼兒傾聽各種聲音,試着用聽到的'聲音講述一句話或一個小故事。

2.師結合聲音背景,講述故事。

師:剛纔,聽了那麼多的聲音,老師把這些聲音編成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清晨,樹林裏傳來了小鳥清脆的鳥叫聲。原來是小鳥醒來了,快樂地歌唱。小鳥飛到了美麗的海邊,大海真的好美啊,在無邊無際的海面上,遠處一艘輪船向我們慢慢開來,海鷗嘰嘰喳喳的叫,自由飛翔。突然,刮來一陣大風,雷聲轟隆隆的響,海面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海水象發怒的獅子一樣波濤洶涌,最後鐘聲敲響了,夜深了,大海又平靜地進入了夢鄉。

四.聽音遊戲,感受聽音的樂趣。

師:聽聲音編故事,好玩嗎?原來自然界的聲音也能編出好聽的故事。這些聲音你聽起來感覺怎麼樣?師小結:剛纔我們聽到的都是自然界美妙的聲音,這些美妙的聲音聽起來很舒服,心情很愉悅。

現在我們一起去聲音國王找朋友咯!跟聲音寶寶交朋友有個小小的要求,我們聽着各種聲音,試着把聽到的聲音用動作做出來。

播放聲音:腳步聲、流水聲、狼叫聲、 鞭炮聲、鼓聲、掌聲、輕音樂。

五.結束活動:尋找自然界美妙的聲音。

師:小朋友任務完成的很出色,現在我們一起去尋找夏天更美妙的聲音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22

活動目標

學習幾個表示聲音的詞,理解故事內容。

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培養觀察力。

能夠關心老人,想出各種能帶給老人快樂的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故事圖片,字卡(“孤零零”、“悶”、“做伴”)。

活動過程

主題談話:我最喜歡聽的聲音。引導幼兒自由地說一說喜歡的聲音。

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和字卡,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①老公公爲什麼覺得悶得慌?

②後來老公公爲什麼覺得自己變成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設置情境,引導幼兒幫助老公公發現、尋找生活中更多的聲音。

教師:“時間一久,這幾種聲音都聽膩了,老公公想聽一些沒有聽過的聲音,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吧!”

請幼兒逐個說出不同的答案。表揚、肯定幼兒的答案。

主題討論:怎樣讓敬老院的老人感到快樂?

分小組討論,請小組推薦組員上前講述本組的意見。

活動滲透

美術活動:手工製作——小禮物。

音樂活動:學習歌曲《我爲爺爺奶奶唱支歌》。

情境滲透:

展示幼兒到敬老院進行慰問活動的照片,大家共同分享。

引導幼兒繼續發現生活中各種新奇的聲音。

家庭中滲透:請家長鼓勵幼兒在家爲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

來自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幼兒園全語言活動設計與實施指導》主編袁愛玲

幼兒德育故事:最好聽的聲音

有位老公公,沒兒沒女,也沒有老伴,自己孤零零地住在一個小院子裏。小院子太靜了,除了颳風下雨,聽不到一丁點兒聲音,老公公悶極了!

一天,不知從哪兒跑來一隻蛐蛐兒,在老人的窗臺上“啾唧啾唧”叫得歡。

“多好聽的音樂呀!”老公公眉開眼笑,他對蛐蛐說:“別走啦,留下來跟我做伴兒吧!”

蛐蛐點點頭,老公公非常高興,馬上爲蛐蛐編了一個漂亮的`小籠子。從這天起,“啾唧啾唧”,院子有了蛐蚰的叫聲。

過了幾天,又有一隻小鳥飛來了,落在院子裏的小樹上,“嘰喳嘰喳”地唱着歌。

“多好聽的聲音呀!’’老公公對小鳥說,“別走了,留下來跟我做伴兒吧!”

小鳥同意了。從這天起,“嘰喳嘰喳”,院子又有了小鳥的歌聲。

又過了幾天,有人送給老公公一把破椅子,這椅子真棒!不管什麼時候,老公公只要往上一坐,它就“咯吱咯吱”響起來,“多好聽的聲音呀!”老公公快活地說。

啾唧啾唧!嘰喳嘰喳!咯吱咯吱!這都是很好聽的聲音!老公公覺得自己變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時間一久,這幾種聲音都聽熟了、聽膩了,老公公想聽一聽其他的聲音了,小朋友,你能幫助老公公嗎?

活動分析

本活動選取的德育故事內容簡單平實,但其中的幾種聲音卻讓人感覺生機盎然,帶給幼兒諸多樂趣。活動圍繞“聲音”展開,引導幼兒說聲音、找聲音,最後加以昇華,讓幼兒討論“如何讓敬老院的老人感到快樂’’,暗合了故事尊敬老人、關心老人的主題,滲透了德育教育的內容。

實施指導

活動重點:理解老人怕孤獨、希望有人做伴兒的心情,積極想辦法給老人帶來快樂。

活動難點:積極參與小組商討,大膽流暢地說出自己的意見。

活動拓展:

將故事製作成電腦課件,讓幼兒利用空閒時間自由點擊,傾聽、複習。

製作手偶投放到表演或語言區,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複述、表演故事。

注意事項

教師講述故事時要語言生動有趣,準確模擬各種聲音。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並積極參與小組商討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23

【活動設計】

在“小超市”遊戲中,我發現幼兒能熟練地唱數,但若要求他們進行一一對應地默數,就會遇到問題。如默數到“5”,報出的總數卻是“6”。其實這是幼兒不明白數數時最後一個數詞所代表的是集合的總數,不理解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

幼兒學習某些概念是在反覆練習的過程中逐漸領悟和理解的,而不是靠教師教會的`。所以我依據班級幼兒的實際情況結合正在開展的“好吃的食物”主題,設計了“聽聲音數糖果”活動。爲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我採用了默數的方法,同時通過反覆練習讓幼兒明白數數時最後一個數詞所代表的實際意義。

在活動中還添加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環節――“多1”或“少1”,並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實際表現開展。這也是此活動的一個創新點。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聽聲音”默數10以內的數,並能找出相應的數字,嘗試着瞭解“多1”或“少1”的數概念。

2、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

1、供幼兒踩的闆闆6~8塊,上面寫有數字。

2、糖罐一隻(最好是鐵罐):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玩法一: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糖罐和許多糖果,我們一起來玩‘聽聲音數糖果’的遊戲。小朋友分成兩組:南南組和西西組,比一比哪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矇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裏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老師請到後才能站起來大聲告訴大家。(聽到放進了幾顆糖果,並要及時驗證)

規則:

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

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待教師請到後才能站起來大聲回答。

玩法二:

1、“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闆闆,上面有數字,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幾呀?”(教師一邊放闆闆,一邊讓幼兒認認闆闆上的數字)

2、“這次遊戲的玩法和剛纔的不一樣。小朋友矇住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裏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後不能馬上說出答案。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就去踩有這個數字的闆闆。”

規則:

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師說“開始”,幼兒才能離開座位去踩闆闆。

踩闆闆時不能擁擠,用腳碰到闆闆就行了。

玩法三:

1、“接下來我們再玩一個更有難度的遊戲,也要豎起耳朵仔細聽,老師往糖罐裏放了幾顆糖果。聽完後等老師說開始,小朋友就去踩比這個數字多1的闆闆。踩對的孩子老師要來抱一抱他,還有好吃的糖果獎勵。”

2、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玩“少1”的遊戲。(“多1”或“少1”的環節教師可以依據幼兒的遊戲水平及時調整)

規則:

一定要矇住眼睛,不能看。

教師說“開始”,幼兒才能離開座位去踩闆闆。

幼兒園大班教案聲音 篇24

設計意圖:

隨着幼兒身心的發展,大班幼兒對周圍環境充滿好奇,他們總是不停的看、聽、摸、動,見到新奇的東西總會去探索,去了解感興趣的事物,在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時,大家對聲音的興趣都十分濃厚,由此,一方面結合《綱要》中"強調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探索意識,以幼兒的實現生活爲軸心開展活動"的指導,以孩子的興趣出發,並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設想通過《好聽的聲音》這一活動,讓孩子們瞭解什麼是好聽的聲音,對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另一方面選材能進一步增強幼兒瞭解自然的事物,爲幼兒的傾聽打下基礎。

課時安排:

1課時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聲音感興趣,瞭解物體振動會發出聲音,不同的物 體發出的聲音時不同的。

2、引導幼兒感受樂音和噪音的區別,知道噪音的危害。

3、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不同材料與質地的玩具、餐具、工具等多種物體。

2、錄有各種不同聲音的錄音帶(如樂曲聲、歌聲、鳥叫聲、流水聲以及槍炮聲、電鑽聲、鞭炮聲、市場的叫賣聲、汽車的喇叭聲、工地的機械聲等。

3、繪畫紙,水彩筆,剪刀,圓形卡片,小木棍,長方形卡紙以及製作"安靜"標誌的"靜"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通過遊戲,激發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請幾名幼兒分別藏在遮擋物後面,並請幾名幼兒分別對小朋友們和老師說一句心裏話,小朋友根據說話的聲音,分辨是誰在說話。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讓物體發出聲音。

教師;人的聲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們都能根據不同的聲音猜出說話的小朋友是誰?下面我們來玩玩這些物品,聽聽它們發出的聲音。

(讓幼兒自由探索,通過碰、打、敲等方法讓各種物體發出聲音,知道物品發出聲音是由多樣物品的碰撞發出來的)

2、討論:怎樣讓物體發出聲音?物體發出聲音的時候,你發現了什麼?

3、教師小結:敲鼓,鼓面振動發出聲音,攪水,水振動發出聲音,……物體振動發出聲音,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時不同的。

4、你們再去玩一玩,找一找,哪些物體發出的聲音是你喜歡的,哪些是你不喜歡的,爲什麼?(讓幼兒演示手中的物體並告訴幼兒不好聽的聲音是噪音,好聽舒服的聲音稱它爲樂音。)怎樣做能讓這些噪音變得好聽一點呢?(幼兒自由討論:如輕輕敲、有節奏的敲)

5、引導幼兒感知樂音與噪音。

教師播放優美的音樂,幼兒隨着音樂做動作,突然錄音機中傳出刺耳的電鑽聲。

引導幼兒討論:剛纔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聽起來有什麼感覺?

6、教師播放小鳥的叫聲,啓發幼兒說說聽到這種聲音的感受。

7、教師小結;我們把悅耳動聽的聲音叫做樂音,把刺耳的聲音叫做噪音。

8、播放小溪流淌的聲音和嘈雜的市場叫賣聲。

引導幼兒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音,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示樂音和噪音。

9、教師:你們還聽到哪些噪音,噪音就在我們身邊,你們喜歡嗎?

10、教師:噪音的危害那麼大,我們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減少噪音呢?哪些地方需要安靜?

(三)結束部分

1、啓發幼兒大膽想象,利用材料製作"安靜"標誌。

2、帶領幼兒把自己的設計,製作的各種"安靜"標誌貼到幼兒園中適當的地方。

活動效果:

這節課,幼兒的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較強,幼兒對此活動十分感興趣,幼兒的學習態度,思維靈活性及動手操作能力等能在輕鬆愉快的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高,幼兒成爲活動中真正的主人,師幼之間能有效地互動,效果很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