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 3.11W人 

作爲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彙編15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1

目的要求:

1、通過情景表演動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懶惰,不依賴。

2、學習詞:自己;短句:小不點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教學準備:

地點

中班午睡室(小牀、椅子、桌子、小屏風)

人物

小不點,(請大班小朋友扮演)

道具

錄音機(放起牀音樂)

過程

1、出示場景提問:這是什麼地方?(午睡室)有什麼?看誰來了?(小不點來了),小不點在幹什麼?(解鈕釦),誰給小不點解鈕釦,脫衣服,脫鞋子?幼兒答小不點自己解鈕釦,脫衣服,脫鞋子。問:“衣服脫下怎樣放?鞋子脫下怎麼放?”起牀時提問:誰給小不點穿衣穿鞋?(小不點自己穿衣、穿鞋。)老師小結: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點真能幹。

2、老師問小不點:你在幼兒園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點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們你們也要象我一樣,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3、由小不點帶領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練習解鈕後,扣鈕釦一邊之後選幾個能幹的孩子表演,小不點指示幫助。

5、送小不點哥哥回班,(練習運用禮貌用語)。

6、午睡:全班練習穿脫衣服和鞋子。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2

活動目標:

1、知道家庭的由來。

2,初步獲得"結婚"的概念。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事先向家長收集部分結婚照、故事《結婚照》圖片。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代代相傳的原理。

活動難點:

瞭解結婚的概念。

活動流程:

一、出示結婚照導入:

今天我們帶了許多照片?。屈,老師。教案。網出處。是爸爸媽媽的結婚照,讓我們來一起看看,你認識照片上是誰的爸爸媽媽嗎?(幼兒自由觀察簡述)

二、幼兒觀察照片,瞭解故事情節:

1、剛纔小朋友從照片上看到了XXX的爸爸媽媽,爲什麼沒有某某呢?(幼兒回答)

是不是像小朋友說的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聽個關於結婚照的故事。

2、講述故事《結婚照》

小朋友,你們知道照片裏爲什麼沒有麗麗?

那你們知道爺爺奶奶結婚生下了誰?

爸爸媽媽結婚又生下誰?什麼是"結婚"?

教師小結:對呀!我們的家庭是人們一代傳一代變成的。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就不會有你。

三、欣賞照片:

請幼兒將帶來的照片一起欣賞,介紹你是從哪來的?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爲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並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3

活動來源:

通過觀察幼兒日常飲水的情況,教師發現幼兒經常會搶着接水,沒有排隊的意識,同時接完水後也不懂得要離開水罐,以至於造成碰撞灑水或發生爭執。雖然教師也通過各種方式教育幼兒要排隊,但收效不大,幼兒經常是在老師的監督、提示、幫助下進行有秩序的接水。針對我班出現的此問題及小班幼兒的日常生活需求,如何將飲水這一環節變得讓幼兒更感興趣,使幼兒能夠主動飲水,就成了本次活動的設計初衷。本次活動是以“小汽車”爲主題的生活活動的一次延伸,希望通過遊戲情境的支架,幫助幼兒提高飲水的興趣並能夠有秩序地飲水。

活動目標:

1、通過“爲汽車加油”的情境體驗,具有主動飲水的積極性。

2、藉助“路標、交規”能夠有秩序地排隊等待,知道接完水後要離開,養成按秩序喝水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藉助“路標、交規”能夠一個跟隨一個有秩序地排隊、等待。

活動難點:

理解情境及路標暗示,能夠接完水後馬上離開,以便後面幼兒繼續接水。

活動準備:

在活動室模擬馬路、加油站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導人(喚醒經驗)

1、音樂表演:《小汽車》。

2、複習路標、交通規則——警察(教師)提示。

二、遊戲體驗(整理經驗)——情境遊戲:開汽車

階段一(圖1,一隊)——感知一個跟隨一個排隊行進,熟悉路線、路標。

階段二(圖1,兩隊)——練習有秩序地排隊,到路口互相謙讓(丁字路口,兩個方向的車併成一隊)。

(提示圖標小心撞車)

階段三(圖2)藉助汽車加油的情境及箭頭路標懂得加完油要離開。

藉助車位標誌,能夠有秩序地排隊等待。

(領取滿滿的油箱貼於汽車上)

三、實踐體驗(提升經驗)

1、小汽車口渴了要去加油站加油,小朋友口渴了怎麼辦?(水罐喝水)

2、開車進入盥洗室,引導幼兒按照路標有秩序地排隊接水。、

(提示路標:地上有水,路滑慢行)

3、記錄加油量:加一滿杯油後,取一張加油卡掛到自己的車上(互動牆飾)。

活動反思:

在進行了有關汽車和交通規則等相關知識信息討論、鏈接後,結合幼兒日常飲水環節出現的問題,教師設計了此次活動。教師從情境人手,爲幼兒設置了“小汽車”的角色,通過在模擬場景中學習如何謙讓排隊、如何根據交通標誌行駛、如何加油等等,使幼兒通過遊戲對加油的過程及遵守的規則,有了直接的體驗。

當將汽車加油的情境及交通規則遷移到飲水環節時,幼兒非常容易理解,並會產生積極的情緒情感。在策略上通過“路標”等具有暗示性的環境設計,解決排隊飲水和接水後立即離開的實際問題。從以往督促幼兒飲水,到現在“小汽車們”自覺主動地排隊加油,將遊戲生活化,促進了幼兒養成有秩序喝水的良好行爲習慣。

活動評析:

本活動中,教師挖掘出“小汽車的經歷”與“幼兒日常生活”的類似,運用情景體驗,讓幼兒們扮演汽車,通過交通規則中對於汽車的管理和約束,來促進幼兒遵守班級常規制度。通過遊戲的形式使幼兒形成飲水常規,幼兒更易接受,也更願意執行。從實際的活動效果中教師達到了事先的教育目標,幼兒在開心的氛圍中學會了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輕鬆的遊戲情境讓孩子們感覺其樂無窮。教師還利用主題牆的形式,讓幼兒在直觀的觀察中進行比較,瞭解自己的一些錯誤行爲和習慣,從意識上建立正確的參照。

同時也利用一些標誌,時刻提醒幼兒,在生活中遵守規則。通過環境潛移默化的作用,誘發幼兒的積極行爲,這種效果往往要比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得更實在。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4

 教案前言:

轉眼間天氣越來越熱了,平時玩耍很容易出汗,引起一些細菌,所以我們平時就要常洗澡,將“病毒小子”都洗掉,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了,通過此活動可以讓小朋們學會如何洗澡,養成一個愛講衛生的好孩子!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愛洗澡的情感

2、瞭解洗澡的一些方法

活動準備:

圖片、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圖片

①這張圖片中的小朋友在幹嗎?(洗澡)

②爲什麼說她在洗澡?(我看到她身邊有香皂……)

小結:原來有的小朋友是從香皂看出她在洗澡,有的小朋友看到沐浴露看出她在洗澡……

③那你們洗澡的時候都要準備些什麼?

生:我要準備香皂、沐浴露……

④爲什麼要準備香皂?爲什麼要準備沐浴露……

⑤你們覺得洗澡開心嗎?

⑥我們爲什麼要洗澡啊?

小結:原來可以使我們變得很乾淨,而且香噴噴的。

二、遊戲部分

①那現在我們也來把自己洗得很乾淨的。

②播放音樂

③幼兒跟教師一起跟着音樂動起來

1、洗澡前我們應該先做什麼?(脫衣服)

2、我們先洗什麼呢?擠點洗髮露抹頭上,抓啊抓,再用清水衝乾淨,再來擠點沐浴露,抹身上,先搓搓背,再搓身體,再搓搓小胳膊,再搓搓腿,再用清水從頭到腳衝乾淨,再用毛巾把水擦乾淨,洗澡洗好啦!大家來聞聞自己香不香?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5

活動目標:

1、瞭解怎樣做客及學習如何招待客人,掌握禮貌用語:“請進”、“請坐”、“請喝茶”、“謝謝”、“再見”等。

2、養成幼兒文明禮貌的行爲和熱情待客的好品質。

3、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創編出迎接客人及到別人家有禮貌做客的不同情節,激發幼兒的表演願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課件製作《熊貓的客人》。

2、錄象“客人來了”。

3、創設多個“家”的情境及有關遊戲用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看課件《熊貓的客人》。

1、提問:熊貓家來了幾位客人?

你喜歡誰?爲什麼?

小白兔是怎樣有禮貌的?

熊貓是怎樣有禮貌的?

你不喜歡誰??爲什麼?

小朋友應該向誰學習?

2、師幼分角色練習對話“你好”、“請進”、“請坐”、“謝謝”、“再見”等。

二、看錄象《客人來了》。

師:小朋友平時你去過人家做客嗎?別人也到過你家做客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錄象《客人來了》,請大家仔細看一看,錄象裏的小朋友是怎樣做個好客人,怎樣做個好主人的?

1、提問:錄象裏的小朋友是誰?誰是小主人?誰是小客人?小主人萱萱做得好嗎?好在什麼地方?小客人昕昕做得好嗎?好在什麼地方?

2、請兩位幼兒嘗試情境表演,提示幼兒要有禮貌。

3、全體幼兒自願分成兩組(小主人和小客人)進行情境表演。(進一步練習禮貌用語)。

三、發揮想象,創編接待客人及到別人家有禮貌做客的不同情節。

1、師:客人來了,除了請客人喝茶看書,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招待客人呢?去做客的時候,還可以帶哪些禮物送給主人呢?(幼兒討論)

2、怎樣請人來做客?

音遊:《打電話》(邀請好朋友來做客)

3、分組遊戲《做客》。

看看哪一家的小主人和小客人最有禮貌。

四、講評:

今天的小主人和小客人做得真好,以後,小朋友在家裏也要做有禮貌的小主人和小客人,好嗎?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理解還不夠透徹。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進行簡單的禮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活動的設計參與面較小,在引導中國語急躁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過程中,師幼互動環節太少了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通過活動,基本上幼兒都能掌握簡單的禮儀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讓小朋友當主人,我來當客人,這樣既增加了師幼互動,又使得活動的開展有序。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6

一、設計意圖:

有一次,我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一位小朋友讓媽媽抱着折樹枝,看到這一情景,我大腦中立刻閃現出: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成長的奠基時期,及時對孩子們進行環保教育,可以幫助他們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瞭解人類現在面臨的種種環境危機,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道理。爲此,我設計了這一教育活動。教育幼兒從小愛護花草樹木,初步建立起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幼兒觀察樹、鳥、花、草,並請爸媽講解一些簡單的有關它們生長的知識。

2、準備課件(一)、(二)。

3、圖畫紙,大樹、葉子、小鳥(成形的)、粗頭彩筆、膠水等。

四、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一)情景:天空一邊烏雲,一顆光禿禿的大樹,有機只哭叫着的小鳥在樹的上方盤旋。邊飛邊說:"我沒有家了,我沒有家了"。

1、看後自由討論。

2、教師啓發引導。

①你們看到了什麼?

②小鳥哭了,爲什麼?

③大樹爲什麼沒有樹葉?

幼兒討論:大樹死了,大樹被人砍了,樹枝被人折了,等等。

3、教師進行環保教育。

①師幼共同探討樹的用途:從根-莖,從莖-葉,從淨化大氣-防治沙塵暴。

②師幼共同探討保護數木、花草的方法。

4、再看課件(一)啓發幼兒想一想,小鳥現在沒有家了,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辦?

小結:教育幼兒要有愛心、同情心,來幫助小鳥建一個新家。

二、觀看課件(二)情景: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上,落滿了嘰嘰喳喳的小鳥,他們在說:"我有新家了!謝謝小朋友們"。樹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陽公公,太陽公公說:"小朋友們,你們做得好!"樹的下方有美麗的鮮花和綠綠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飛來飛去的跳着舞。

1、通過觀看課件(二),大大激發了幼兒幫助小鳥建新家的興趣。

2、粘貼大樹、小鳥,添畫花草、太陽、蝴蝶、蜜蜂等。

3、鼓勵幼兒大膽自由創作。

教師說明用膠水的方法並巡迴指導。

五、活動反思:

本教育活動,在教學方法上,我運用了電教手段,採用了擬人手法,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說教變成了幼兒容易接受的形象具體的動畫片,我還給幼兒提供了寬鬆的有利於感受、表達、創造的環境,如尊重他們的意願,允許他們自由討論,自由選擇喜歡的顏色進行繪畫,自幼創編故事等。找到了幼兒的興趣需要與社會教育要求之間的結合點,引導幼兒的興趣,"多目的"地發展下去,使幼兒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7

設計思路:

垃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隨處可見。而亂扔、亂倒垃圾的不良行爲也深深影響着我們的幼兒。六月份是我市的“安全教育月”,根據“擁抱健康、關愛生命”的主題,我們選擇了此課題,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垃圾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應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活動一:

“垃圾的產生”

活動準備: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而產生的工業垃圾及建築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麼?在哪裏見過這些現象?

2、看圖瞭解並討論: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3、教師小結:垃圾的產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建築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裏來的?

活動二:

“垃圾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幅:(1)垃圾堆上佈滿蚊蠅等害蟲;(2)在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裏。

2、實物投影儀;活動室地面散佈一些紙屑、紙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麼,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瞭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裏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麼害處?應該怎樣做?

活動三:

“垃圾的“家”

活動準備:

1、課前排練布偶劇:“公園裏”。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實物;各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布偶劇並討論:公園裏發生了什麼事情?小兔、小猴和小豬都做了哪些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爲什麼?

2、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麼辦?垃圾的“家”在哪裏?

3、展示各種垃圾的“家”的實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

桶到室外撿垃圾

效果分析:

通過進行“垃圾”的系列活動,孩子們對垃圾的產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應怎樣做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討論“垃圾是從哪裏來的?”的問題時,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紛紛搶着發言,說出了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可愛的畢鈺昊說出:“我們吃魚時會吐出魚刺,魚刺就是垃圾,ji骨頭也是垃圾”。聰明的李佳憬說出:“孫老師教我們做手工的時候會有很多紙片被扔掉,這也是垃圾。”細心的苗承稷說出:“我媽媽在家收拾屋子也掃出很多的垃圾。” 快嘴的張文豪小朋友說出:“老師給小朋友吃藥,丟掉的藥袋也是垃圾。還有拆大樓留下的磚頭、石頭和很多的泥!”--當談到“你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麼表現?”孩子們紛紛捂住口鼻、皺着眉頭,嘴裏還嘀咕着:“髒死了。”“真臭!”孩子們對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淺的認識。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看完布偶劇,在回答“有了垃圾怎麼辦?”的問題時,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送到垃圾箱裏!”有的孩子還悄悄把自己口袋裏所盛的撿到的廢紙條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裏。通過學習,我發現,孩子們較之以前更能自覺地保持班上的衛生了,看到地面上的髒物能主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亂扔、亂撿髒東西的現象明顯減少,有的孩子在走廊裏撿到垃圾也會送到班上的垃圾桶來,家長也紛紛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衛生表現,我們的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附:

1、活動延伸:

(1)在家中或幼兒園裏,隨時提醒幼兒把紙屑、紙片、果殼、果核等放進垃圾的“家”中。

(2)休息日和大人一起把家中的垃圾倒入公共垃圾箱;並利用雙休日讓家長帶幼兒到公共場所尋找垃圾的“家”。

2、環境創設:

幼兒自制不亂扔垃圾的標語貼到活動室、走廊及幼兒園大門上。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8

活動目標:

⒈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⒉懂得只有學會與人分享,纔會有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準備:一列食品拼搭的小火車,一袋大禮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見過火車嗎?今天我們教室裏也來了一輛火車,你們看看和平時見過的有什麼不一樣?(都是吃的東西)對了,這列火車都是用好吃的東西拼成的。你們有沒有聞到香味?誰來聞一聞,它們香不香?請一幼兒來聞一聞。恩!真香啊!你們想不想吃?

二、第一次嘗試分享。

(一至二幼兒取食品)

你有沒有吃到好東西?(吃到了)你開心嗎?那他們有沒有吃到好吃的?(沒吃到)對,你們來說一說沒有吃到好東西,心裏會怎樣?(不開心)你願意分給他們一點嗎?(鼓勵幼兒和同伴分着吃)

再請幾個小朋友來取好吃的,拿到好吃的想想現在該怎樣做了呢?能不能一個人把好東西都吃了呢?有了好東西,要你吃我吃,大家一起吃,分享真快樂!大家一起吃心裏覺得怎麼樣?(大家吃,真開心)幼兒再次去吃好吃的。

三、第二次學習分享。

師:呀,你們看,這裏有一個大禮包,是我們每個小朋友從家裏帶來的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你們猜猜會有什麼?

⒈ 誰來摸摸看?原來有一袋糖,你們想吃嗎?可只有一袋糖怎麼吃呢?(學習分享)大家一起吃心裏怎麼樣?(快樂)剛纔,我發現有個小朋友沒有吃到糖,他的心裏會怎樣?是沒有分到快樂,那老師和他一起分享。師發給他一顆糖。現在,他的心理是怎樣的?(真快樂)

⒉ 老師也來摸摸,看裏面有什麼?(一隻大蘋果)誰想吃這個蘋果?只有一個蘋果大家都想吃怎麼辦?(切開)爲什麼要切開呢?(切開了才能分着吃)

四、第三次主動分享。

⒈ 口袋裏還有好多好吃的,你們想不想再嘗一嘗?如果其他小朋友沒有拿到怎麼辦?(與同伴、老師分享)如果你拿了餅乾,該怎麼辦?拿到了糖果又該怎麼辦呢?讓幼兒說說。

⒉ 請小朋友再來說一說,在平時的生活中,你還有什麼好東西,會跟你的朋友一起來分享的。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老師,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

2、願意親近老師,感受和老師在一起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幼兒用書。

三、活動重點:

活動重點:認識自己的老師。

活動難點: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

四、活動過程:

1、教師自我介紹,引出活動。

小朋友,你姓什麼?你知道老師姓什麼嗎?(引導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我是×老師,我喜歡……也喜歡喝小朋友一起學習、遊戲。小朋友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來找老師。

2、親一親、抱一抱。

3、做在遊戲"皮球要來找朋友",體驗滾接球的動作要領。

老師說"××小朋友好",引導幼兒迴應"×老師好"。

教師:老師喜歡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邊念兒歌"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我是老師的好寶寶",邊和幼兒擁抱。

鼓勵幼兒分別與班內其他老師問好,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

教師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將圖上老師胸前的花塗成紅色。

4、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每天來園和離園時跟老師親熱地擁抱,有禮貌地問好、說再見。

2、在活動區域投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學念兒歌《老師愛我,我愛她》。

五、活動反思:

這一節活動是寶寶入園的第一節具體活動,雖然是在寶寶們的哭聲中進行的,但大部分幼兒對活動還是感興趣的,他們樂於接受老師的擁抱、愛撫,而且能積極地參與到《開火車》和《找朋友》的遊戲中,在兒歌中的互動時時,寶寶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我們也照顧到那了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斑馬線、紅綠燈的用處及過馬路的正確方法。

2、初步瞭解交通規則,增強對交通安全的認識。

3、會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規則。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PPT,黑板,紅、黃、綠圓形圖片各一張 ,斑馬線掛圖,視頻,兒歌。

活動過程:

1、 (和客人老師打招呼)

師:今天有這麼多客人老師來豆豆二班做客,我們一起向後轉頭和客人老師問聲好吧。

幼:客人老師好!

2、師:還有一個動物朋友也來做客了,你們想把它請出來嗎?

幼:想。師告訴幼兒這個動物朋友膽子小,請幼兒保持安靜,它才肯出來和大家見面。等幼兒坐好並安靜下來後師出示掛圖斑馬,並以斑馬的口吻和幼兒打招呼。

斑馬:小朋友們好,我叫斑比,我是一隻可愛的小斑馬,我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想請豆豆二班的小朋友幫幫我。你們願意幫助我嗎?

幼:願意。師扮演斑比告訴幼兒自己在走路的時候在路口遇到了兩樣奇怪的東西,其中有一樣東西和自己長的特別像,可是它不知道這兩樣東西叫什麼?是做什麼用的?

師:出示掛圖斑馬線和紅綠黃燈。請幼兒舉手回答告訴斑比你們認識嗎?叫什麼名字?是做什麼用的嗎?

3、 視頻《我會安全過馬路》 提問:"爲什麼小女孩過馬路的時候警察叔叔不讓她過呢?" 小結:"橫穿馬路很危險,過馬路的時候要走斑馬線,紅燈亮時不能過馬路,只能等綠燈亮時才能過馬路,過馬路時也要左右看一看是否安全"。 繼續播放視頻請幼兒回答視頻中提出的問題。 通過視頻,再次集中幼兒注意力,並且讓幼兒自己來總結安全過馬路的方法。 讓幼兒知道過馬路時除了走斑馬線還應看紅綠燈並左右看一看。

4、兒歌《交通安全要記牢》 通過兒歌來鞏固所學習的安全過馬路的正確方法。

5、提前佈置好斑馬線和交通信號燈,請所有幼兒排好隊和斑比一起安全過馬路去路對面玩(結束)。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就有了不少新發現,他們指出馬路上的車子有的開的快,有的開的慢;瞭解紅綠燈,斑馬線,交通規則,對與我們新生班孩子來說完成的真的很不錯。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11

活動目標

1、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環境創設

環衛工人的圖片、工作錄象等

重點與難點

重點: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難點: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過程:

一、瞭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出示圖片: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環衛工人經常做什麼事呢?我們今天來看看環衛工人都幹哪些工作。

(2)觀看錄象: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麼、是怎麼做的、用了什麼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麼變化。

二、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繫。

(1)教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三、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教師: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颳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2)看看圖片上的行爲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12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說出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護,體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2、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增進與爸爸媽媽的情感。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小鳥一家的圖片各一張。

2、生活中爸爸媽媽照顧孩子的PPT。

3、幼兒已會唱歌曲:《好媽媽》,會念兒歌《我的爸爸》。

4、貼了爸爸媽媽照片的愛心相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故事:《小鳥的爸爸媽媽》。

2、故事中有誰?鳥爸爸鳥媽媽是怎樣愛護小鳥的?

3、小結:小鳥真幸福,有鳥爸爸鳥媽媽爲它找食物、做遊戲、遮風擋雨。你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護你的呢?

二、講講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護。

1、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2、看PPT,說說圖上的爸爸媽媽在做什麼?

3、小結:爸爸媽媽爲你們做了這麼多事,這麼愛你們,你們應該怎樣愛護爸爸媽媽呢?

三、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1、和邊上的小朋友討論交流一下,說說想爲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想爲爸爸媽媽做的事,並進行角色表演。

四、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回家後用剛剛想到的好辦法多愛愛爸爸媽媽,這樣的話,你們的爸爸媽媽會更開心更愛你們的。

延伸:講起自己的爸爸媽媽,有很多話要說,這裏的愛心相框裏貼了許多爸爸媽媽的照片,遊戲結束後,可以跟好朋友介紹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讓他們知道你爸爸媽媽叫什麼名字、他們的屬相、做什麼工作等等,好嗎?

活動反思:

《綱要》在社會領域的內容與要求中指出“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讓幼兒認識他人,我覺得首先應該從孩子身邊的人開始。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但孩子對爸爸媽媽的瞭解卻很少。讓孩子初步地瞭解爸爸媽媽的工作,瞭解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是引發幼兒關心父母情感的基礎。另外,通過活動,引發了孩子關心愛護父母,不依賴父母,萌發了獨立活動的意識。整個活動孩子們的激情都比較高,很多小朋友都爭着回答問題,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時間。

2、願意講述品嚐過的各種各樣的湯圓。

3、增進幼兒喜歡我國民族風情習俗的情感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5、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實物湯圓、泥工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元宵節的時間。

二、讓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品嚐過的元宵。

師:這些湯圓長得什麼樣子?湯圓裏面有什麼?

三、鼓勵幼兒用泥工捏出自己喜歡的元宵形狀,可以從顏色上選擇。

活動反思: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湯圓,爲什麼要吃湯圓?元宵節還有哪些習俗呢?我們的孩子很少接觸,知之甚少。我們的傳統節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週週末活動開展了一個遲來的元宵節活動。根據小班孩子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我利用正月十五拍來的花燈照片和圖片給孩子直接的感官衝擊,並讓他們在看一看、說一說中瞭解元宵節的習俗,並知道是“團團圓圓”“期盼來年順利”的意義。

在猜燈謎的遊戲中達到高潮,孩子們積極踊躍,因爲猜對了可以得到一個兔子花燈,他們非常喜歡!通過本次活動相信孩子們對元宵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14

目標

教育幼兒懂得要注意保持環境的整潔、衛生,養成不亂扔東西的習慣。

準備

佈置兩處有亂扔物品的現場(室內、室外)。

過程

1、教師提示這裏有人亂扔東西,請小朋友把扔在地上的東西撿起來,按物品的特徵擺放在應放的地方或丟到垃圾箱裏。

2、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整理後的房間或場地。

3、學說一句話“我不亂扔東西”。

4、到另一個現場,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發現亂扔物品的現象,共同整理與欣賞,學說一句話。

建議

1、這種活動一兩週就可以進行一次。平時教師可用“我不亂扔東西”提醒幼兒把物品擺放好。

2、可播放《豬八戒吃西瓜》的錄像片,讓幼兒理解,亂扔東西給人帶來的麻煩。教學反思

孩子們不能夠時時刻刻的想到環境保護,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東西擺在他面前,多數的孩子就會把果皮紙屑丟在一旁,針對此問題,我們又開展了此次活動,活動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動地去扔垃圾了,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

其實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並不是他懶惰不去扔,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而是環保的概念在他們的小小心靈中還沒有定位、沒有記住,孩子們的亂丟垃圾現象多數是無意識的,老師就是在孩子這個模糊的意識下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現在,班裏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一直追着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教學反思

孩子們不能夠時時刻刻的想到環境保護,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東西擺在他面前,多數的孩子就會把果皮紙屑丟在一旁,針對此問題,我們又開展了此次活動,活動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動地去扔垃圾了,應該說效果還是不錯。

其實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並不是他懶惰不去扔,尤其是小班的孩子,而是環保的概念在他們的小小心靈中還沒有定位、沒有記住,孩子們的亂丟垃圾現象多數是無意識的,老師就是在孩子這個模糊的意識下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現在,班裏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一直追着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15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小螞蟻坐公交》,懂得尊敬老人,待人熱情。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在公共汽車的不同情境中應該怎樣做。

3、感受故事中小動物們之間互相幫助、相親相愛的情感。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小椅子擺成汽車樣,紅綠燈的指示牌,塑料圈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活動,引出課題:

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在公交上發生過什麼事情?

(二)出示PPT課件。

1、你們看,誰來了?今天,小螞蟻要坐公共汽車到森林裏去看外婆,請小朋友猜一猜在汽車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2、教師操作課件講述故事前半段至熊婆婆說:“可我坐到你們的座位上,你們不也要站着了嗎?”

3、提問:

A:最後誰上了公共汽車?小羊是怎麼做的呢?小狗又說了什麼?還有誰說了話?

B:熊婆婆坐了嗎?爲什麼沒有?那怎麼辦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4、教師講述故事的後半段:

小螞蟻想出了什麼辦法?你喜歡這個辦法嗎?爲什麼?

(三)創設情境,組織幼兒討論:

1、假如你和媽媽或爸爸兩個人乘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位置,你會怎麼辦?(引導幼兒遷移小螞蟻的經驗,和媽媽一起坐位置,坐在媽媽的腿上)

2、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爺爺、奶奶站在一起,你怎麼辦?

3、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有一個比你小的弟弟、妹妹,你會怎麼辦?

(四)遊戲:紅綠燈。

請幼兒人手一個塑料圈,當小司機。教師當交警,看紅綠燈自由的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附故事:

小螞蟻在汽車站爬上了公共汽車,他要到森林裏去看外婆。汽車裏坐着小羊、小狗、小猴、小豬還有許多小朋友。他們有的到森林裏採蘑菇,有的到森林裏捉迷藏,還有的呢,到森林裏的湖邊遊玩。

嘀嘀——汽車開了。大家唱起了歌,真高興。

汽車開到了半路的車站,上來了熊婆婆。她是到森林裏去看她的外孫小熊的。熊婆婆上了車,呀!往哪兒坐呢?座位全坐滿呀。

小羊看見了,連忙把自己的座位讓給熊婆婆。

小狗說:“汪汪,熊婆婆,到我這裏來坐!”

小猴說:“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座位讓給熊婆婆。

熊婆婆說:“你們都是好孩子,謝謝你們。可我坐到你們的座位上,你們不也要站着了嗎?”

這時候,小螞蟻說“不,不,熊婆婆,請你來我這兒坐!”

熊婆婆說:“那你怎麼坐呢?”

小螞蟻神祕地眨眨眼睛說“你先坐下,我就有地方坐啦!”

熊婆婆就坐到了小螞蟻的座位上。咦,小螞蟻到哪兒去啦?

“熊婆婆,我在這兒哪!”聲音就在熊婆婆的耳朵邊。原來啊,小螞蟻爬到了熊婆婆的肩膀上坐着呢!

一路上,小螞蟻給熊婆婆唱了好多支歌。那些歌很好聽,你瞧,熊婆婆聽得多開心!

森林到了,大家快快樂樂地下車了。

教學反思

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通過故事的情節,感知小螞蟻尊敬長輩的行爲美以及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情感。活動的中,我在指導幼兒梳理故事前半部分內容時,拿着熊婆婆的圖片提問:“熊婆婆上車了,可是座位全坐滿了,怎麼辦呢?”接着提出問題讓幼兒討論並學習讓座的動作:“那小動物們看見熊婆婆上車是怎麼做的?誰來學一學?” 又在此基礎上進行道德延伸:如果當時上車的是一位老爺爺或者抱小孩的阿姨,我們又該怎樣說怎麼做呢?活動的最後,我進行一個遊戲“讓座”,讓幼兒在遊戲中鞏固今天的目標,並學說“某某某,來我這兒坐”,加強對幼兒的禮貌教育,突破了重難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