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錦集10篇

本文已影響 3.26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錦集10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螢火蟲,理解並學念兒歌《螢火蟲》。

2.會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重點難點:

1.認識螢火蟲,理解並學念兒歌《螢火蟲》。

2.會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下4)“傳統童謠”《螢火蟲》。

《螢火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學大書,用簡單的語言描述畫面,幫助寶寶認識螢火蟲。

1.引導寶寶觀察畫面,說一說在畫面上看到了什麼。(藍色的背景、黃色的星星和月亮、白白的雲朵、提着紅燈籠的蟲子)

2.師:在夏天的晚上,有一種會發光的蟲子,常常在水草邊和潮溼的地方飛舞,這就是“螢火蟲”,畫面上的螢火蟲還提着紅燈籠呢。

3.引導寶寶猜想小女孩要把手伸出去做什麼?

二、帶着寶寶有節奏地念兒歌。

1.師:我們來念一念兒歌《螢火蟲》,聽一聽小女孩對螢火蟲說了什麼。

2.第一遍,老師遍指畫面邊念兒歌並輔以相應的動作。

三、播放DVD《螢火蟲》,請寶寶觀看。

鼓勵寶寶邊看邊做動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卷炮仗》是在我園省級課題《幼兒民間遊戲資源與幼兒教育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的研究過程中,筆者作爲課題核心組成員所組織的一次研究課。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喜歡熱鬧,逢有什麼喜事都喜歡放炮仗以示慶祝,而《卷炮仗》的體育遊戲在民間也廣爲流傳,它巧妙地用集體合作走螺旋線的方式來表現炮仗的外形特點,我們早在幼年就已玩過,在今天,對於現在的孩子它也同樣新穎、有趣。如何讓這件古老的事物在新的時代發出新的光芒,讓孩子得到益處呢?筆者選擇將這個民間遊戲和音樂整合起來,成爲一個有趣的音樂遊戲。在組織這次活動前,先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如觀察放炮仗的情景、學會唱《卷炮仗》的歌等,以豐富孩子的感性經驗,爲開展活動進行準備。

活動目標:

1、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探索走出螺旋隊形。

2、能根據歌曲節奏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步伐,注意和相鄰幼兒的

距離,並能大膽表現,進行合作遊戲。

3、能遵守遊戲規則,在遊戲活動中體驗成功與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引信頭飾、“點火棒”、雞毛撣、紙筆、標記(套塔)、大鼓、投影儀、攝像機、標記牌。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1、聽音樂,隨標記牌變隊形。

“聽好音樂,我們出發了!”(教師手舉標記牌,幼兒隨音樂學各種小動物並看牌子變換隊形:大圓、三角形、小圓、正方形)

2、說說剛纔變了哪幾種隊形。

“剛纔我們變了哪幾種隊形?”

“還記得我們上次學的那首《卷炮仗》的歌嗎?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跟着這首歌,試試變個新隊形。”

(由走幼兒熟悉的隊形引出新的隊形,過渡自然。)

二、基本部分

1、複習歌曲,理解“卷”的意思。

“我們先把這首好聽的歌唱一遍吧!”

“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卷炮仗》,那你知道“卷”是什麼意思嗎?能用動作表示嗎?”

“這裏有張紙,你能用它卷個炮仗嗎?”

(卷好炮仗後,讓幼兒看螺旋形)“我們來看炮仗的這一頭,你看看,是不是像剛纔小朋友劃的那個樣子?這種形狀叫螺旋形。”

(出示紙、筆、畫板)“誰能把螺旋形畫出來的?”(幼兒在畫板上畫好後取下圖)“他已經把我們要走的隊形畫出來了。那我們走隊形的時候應該從哪裏開始走呢?從這裏開始的,對嗎?”(貼紅色箭頭)“那你們有沒有發現,走隊形的時候這一圈一圈地都圍着哪裏在轉?”(根據幼兒的回答在中心貼上標記)

(要走螺旋形的隊伍首先要理解什麼是螺旋形,它的走向是怎樣的,幼兒在看、畫、說等多通道的感知操作中,理解了卷炮仗中螺旋線的主要特徵,爲下一步的動作探索奠定了基礎。)

2、幼兒嘗試“卷”(螺旋形)的隊形。

“你們能變成這樣的隊形嗎?誰來說說,你們這麼多人準備怎麼變呢?“

教師小結:“我們先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然後跟着第一個人開始走圓圈,讓圓圈越走越小,直到圍成緊緊的螺旋形,是嗎?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就圍着它(標記)轉。”(根據幼兒的情況提出相應的要求再次嘗試,提醒幼兒跟緊前面的同伴。)

(在第一次嘗試的時候,幼兒很可能圍着標記走着走着就首尾相連成了一個圓圈,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回憶螺旋形的特徵並再次嘗試至成功。)

3、發現音樂節奏特點,嘗試根據節奏走隊形。

“這首歌曲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呀?”(教師哼唱前兩句)“那我們跟着音樂走隊形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音樂慢的時候走得慢,音樂快的時候走得快)

“我們大家坐在椅子上,一邊唱歌一邊用腳來跟着節奏試一試,老師用大鼓來給你們伴奏。”(幼兒隨音樂、大鼓聲用腳打節拍)

“我們來排隊走一走!大家走的時候要注意什麼?”(走的時候不要踩到別人的腳,控制好距離)打鼓伴奏,幼兒走隊形。

(卷炮仗其實是一個結合體育與音樂來玩的遊戲,在運動過程中步點需踩在音樂的節奏上,這對幼兒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在教學過程中需注意循序漸進,先熟悉了歌曲,把握住旋律,然後在椅子上練習,其間加入大鼓鼓點的提示,幼兒很快便把握住了要點,最後再站起來嘗試走隊形,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4、觀看錄像,尋找問題,再次練習。

“剛纔小朋友走隊形的時候,老師幫你們拍下來了,你們來看一看,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應該注意什麼呢?”

“我們再來一次。”(再次走隊形,繼續拍攝)

“你覺得這次走得怎麼樣呢?讓我們來看看。”(放錄像)

(孩子們在走隊形的時候,成功與否只有旁觀者能看到整體,他們在隊伍中並不能縱觀全局,如何將他們走隊形的過程直觀地展現在他們面前,以幫助他們及時總結,更好地學習呢?那便是藉助影像呈現,通過攝像機的使用爲孩子們提供一個完整的視角,幫助幼兒調整。)

5、根據遊戲情況引出炮仗的引信,幼兒進行遊戲。

“現在老師把這個(標記)拿走,也不給大家打鼓敲節奏了,你還會走嗎?”(幼兒嘗試走隊形)

“哦,炮仗卷好了!讓我來點炮仗吧,咦,放炮仗應該點哪裏呢?(引出引信)它叫引信。”

將引信戴在幼兒頭上,教師點引信,被點着的小朋友用指頭一個一個往後點你後面的小朋友,“呲”地傳下去,點到最後一個人的時候就一起“嘭”“啪”爆炸。觀察幼兒爆炸後的行爲。

6、鼓勵幼兒表現出炮仗爆炸後紙屑四處飄散、落地後的動作。

“小朋友們來表演一下爆炸後小紙屑的動作吧。”(音樂)“最後小紙屑飄到了哪裏?”(鼓勵幼兒做出各種不同的造型)

“哎呀,這麼多碎紙屑,讓我來掃掃吧。我掃到你,你就要站到我後面排好隊哦!”(教師用雞毛撣子點幼兒,點到的一個一個地起來跟着教師後面走)

(引信的加入豐富了幼兒對炮仗的認知,紙屑的飄舞加深了遊戲的趣味性,造型的定位給了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也方便了教師的遊戲收尾,保證了遊戲的完整性:隨着歌聲走隊形——點放炮仗——炮仗爆炸——紙屑飛散——造型定住——清掃紙屑。)

7、聽音樂完整玩遊戲兩遍。

三、結束部分

教師向介紹幼兒剛纔玩的遊戲是民間遊戲,帶幼兒出活動室玩其他的民間遊戲。

活動反思:

如果說傳統的單一體育遊戲或音樂活動只是帶給幼兒淺層的感官愉悅的話,那麼二者的結合將會給幼兒帶來全新的愉悅體驗。在設計組織本次活動時,我的目標是儘可能迴避領域間內容的表面拼湊,讓該活動不僅既是教育活動內容發展的需要,也成爲幼兒認識發展的需要。基於對幼兒已有經驗的瞭解,在設計組織活動前我預測幼兒的學習困難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理解螺旋形的特徵,二是契合音樂表現。如何突破這兩個挑戰,是本次活動順利實施的關鍵。

活動開始,幼兒由律動進場,看指示牌站隊形,接着根據學唱過的歌曲《卷炮仗》引出走個新隊形的任務,過渡自然。在“螺旋形”這個新名詞出現前,我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讓他們看到卷炮仗的過程,再請幼兒畫出螺旋形狀,進而引出要走的隊形,並用幼兒畫出的圖形爲圖示,讓幼兒清晰地明瞭、理解這個隊形應該圍着哪裏走、怎麼走。接下來幼兒嘗試走螺旋隊形,我開始提供了一個標記,供幼兒做中心點,讓幼兒自己來走。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幼兒很快走出了隊形。我再根據幼兒的情況提出新的要求,進行再次嘗試。發現幼兒已經會走隊形了,纔將音樂的元素引入其中,進一步提高要求,請幼兒根跟着歌曲的節奏走隊形。在這裏,難點出現了,幼兒能否踩在節奏上走隊形呢?這時出現的大鼓幫助幼兒找準了節奏,通過鼓點幼兒來協調自己的步伐,此時,攝像機的使用也讓幼兒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進一步明確了目標,他們對自己的任務進行了及時的調整,最後,他們能踩在節奏上走出漂亮的螺旋形了。這樣嘗試過後,再將標記和大鼓撤走,幼兒和着音樂自然地走成了螺旋形,活動的難點被輕鬆的攻克了。接着,我點着了這卷好的炮仗,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他們很自然地做出了飄散、落地的動作,至此,其實幼兒已經學會了玩這個《卷炮仗》的遊戲了,但是,自始至終,並不是由我來告訴他們怎麼玩這個遊戲、帶着他們走這個隊形,都是孩子們在自己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探索完成的,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進行了自主的發展,並在遊戲中得到了快樂。我始終將自己擺在幼兒的後面,做整個活動的推動者,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啓發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活動,進行了生動的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縱觀整個活動過程,幼兒積極、主動,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着快樂的遊戲。

《卷炮仗》在課題開放活動中受到了南通市教科所馮衛東所長和區同行的一致好評,並在南通市音樂組研究活動中對全市同行開放。通過本次活動的組織我領悟到,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遊戲的組織也同樣如此,教師要注重如何教,並關注到幼兒如何學,從而讓教不着痕跡,讓學輕鬆愉快,這纔是真正好的教學。而要做到這一點,不斷的反思與實踐纔是正道。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歌詞內容,體會歌詞表達出來的'情感。

2、能掌握歌曲旋律,學會唱這首歌。

3、通過角色遊戲,享受遊戲帶來的快樂,並能更實際

地表達對母親的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生活中與媽媽在家裏的互動。

物質準備:小桌子、小椅子、杯子、媽媽頭像的掛飾,

能表現歌曲內容的圖片三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理解歌詞大意,體會歌詞情感

1、提出問題,引入情景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自己的媽媽平時工作辛不辛苦呀?"(幼兒初步感受歌詞表達的情感)

幼兒:…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愛不愛自己的媽媽?媽媽下班回到家時,你在做什麼?對媽媽辛苦工作回到家,有什麼表示嗎?"(幼兒進一步體會歌曲情感)

幼兒:…

(二)展開部分

(1)、觀察圖片,講解歌詞大意及情感

教師向幼兒按歌詞內容分別展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

片並表述自己的感受,讓幼兒形象具體地理解歌詞內容,直觀感受到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的對媽媽的愛。

(2),掌握歌曲旋律,清楚有感情地演唱。

1、教師示範,熟悉旋律

教師先用手打着拍子,將歌曲旋律表現出來。幼兒跟着教師大拍子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唱的時候能抓準節奏。

2、教師領唱,幼兒學唱

教師有感情地先將歌曲演唱一遍,然後在分段讓幼兒跟着學唱。在幼兒學唱時,教師要強調,把握節奏,充滿感情地演唱。

(三)結束部分

角色遊戲-我的好媽媽

將幼兒分爲兩組,一組扮演歌曲中媽媽,一組扮演歌曲中幼兒。幼兒邊唱邊表演歌曲內容,然後角色進行互換。 幼兒在表演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歌曲帶來的快樂,而且能懂得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注意力集中地欣賞歌曲,知道歌曲名字,初步理解歌曲的內容。

2.引導幼兒去感受和表現音樂力度的強弱,會用自然聲音唱歌。

3.大膽運用肢體表演春雨,感受春雨悄悄下的意境和種子發芽的喜悅。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1、歌曲《春雨沙沙》

2、音頻:下雨聲

活動過程:

一、幼兒初步理解歌曲內容,發聲練習

1.教師播放音頻:下雨聲師:春天來了,小朋友聽,沙沙沙,沙沙沙。

2.教師邊做動作邊朗讀一遍歌曲。

師:種子說了什麼?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種子說話吧

二、欣賞歌曲師:請小朋友仔細聽聽春雨和種子唱的歌有什麼不同?

1.播放歌曲《春雨沙沙》

師:春雨是怎麼歌唱的,種子是怎麼歌唱?

師小結:春雨落下來是細細的,輕輕的、柔柔的;小種子很着急,很調皮,唱的歌是快樂的。

2.完整欣賞音樂

(1)這首曲子有什麼感覺?

(2)我們怎麼樣把歌曲唱得好聽?

師小結:這首歌曲就像春雨帶給我們的感覺一樣,甜甜的,我們唱的時候也要用甜美的、溫柔的聲音來唱。

(三)學唱歌曲

1.教師示範唱歌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邏輯提問法師:例:種子在幹嘛?

幼:種子在說話(幼兒根據理解回答)

(2)填充提問法師:"春雨"幼:"沙沙沙"

3.兒童學唱

(1)分句學唱

(2)整體學唱

4.複習歌詞(全體唱、分組唱等形式複習)

5.創造性歌唱活動

6.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春雨沙沙》是一首活潑、歡快,富有動感的歌曲。歌曲節奏較簡單,歌詞結構工整,語言具有韻律感,適合中班幼兒學習。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較清楚的演唱歌曲。兒童的歌唱與說話一樣自然,具有遊戲性的兒童歌曲,是幼兒音樂教育的最好素材。音樂教育對兒童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音樂能增進幼兒認知、身體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激勵和培養兒童的音樂悟性和想像力比關注兒童音樂天賦的成長更爲重要。

小百科: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下蛋噦》,唱清歌詞。

(2)藉助圖片,記憶歌詞。

(3)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歡快,並創編小雞的動作。

活動準備:

母雞圖片(尾部開一出蛋小口)、母雞頭飾、雞蛋圖片(若干串,每串7只)、竹簍一隻。

下蛋羅--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

(1)教師範唱歌曲《下蛋噦》一遍。

教師提問:“歌曲中有誰?”

幼兒1:有母雞。

幼兒2:有一個大草窩。

幼兒3:還有母雞在下蛋。

(2)教師再次範唱歌曲,並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的情景(抽出的雞蛋與母雞的“咯噠咯噠咯咯噠”的節奏一致)。

2、學唱歌曲。

(1)讓幼兒邊看圖片,邊考慮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

①“老母雞坐在哪兒呀?” 幼兒1:老母雞坐在草窩裏。幼兒2:老母雞坐在草地上。幼兒3:老母雞坐在雞窩裏。

②“老母雞坐在草窩裏幹什麼呢?” 幼兒1:老母雞在下蛋。幼兒2:老母雞在高興地笑。幼兒3:老母雞在孵小雞。

③“老母雞下蛋的時候高興嗎?”幼兒1:高興。幼兒2:不高興。

④“老母雞是怎樣叫的?”幼兒1:咯噠,咯噠,咯咯噠。 幼兒2:咯咯噠。 幼兒3:咯咯咯咯噠。 教師完整地小結歌詞。

(2)幼兒學念歌詞,教師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

(3)幼兒學唱歌曲,教師繼續用圖片演示母雞下蛋情景,並將母雞下出的蛋(圖片)放入竹簍中。(學唱數次後,請小朋友看一看竹簍,母雞下了這麼多蛋。)

3、演唱歌曲,創編動作。

教師配帶母雞頭飾,激發幼兒興趣:“老師當雞媽媽,請小朋友當小雞,我們一邊唱歌,一邊學做小雞的動作,看看哪一隻小雞的動作跟別的小雞的動作不一樣。”

幼兒1:雙手放在背後做小雞的翅膀,彎着腰。

幼兒2:雙手握拳,手心向下併攏,兩食指向前伸直,做小雞

幼兒3:上臂夾緊身體,下臂與手自然向身體兩側伸跬上下拍動。

4、尾聲。

我的雞寶寶們玩得都很高興,肚子餓不餓?雞媽媽問,請你們唱着歌,一起跟媽媽到外面捉蟲去。 在幼兒學唱歌曲時,教師用製成串狀的雞蛋演示母雞情景,並將抽出的雞蛋串放在簍中。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由來:

五線譜是目前世界上普遍採用的記錄樂曲的方法,讓幼兒從小正確認識五線譜,也是爲他們日後開展各種音樂活動做準備。如果老師只是單純地講解就會違背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變成知識的灌輸。所以,我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給音符寶寶起房子的遊戲,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師幼互動,促使幼兒對五線譜的認識。

活動目的:

1、通過遊戲讓幼兒認識五線譜,知道構成五線譜的元素線、間、

小節線以及高音譜號的名稱。

2、讓幼兒自由在五線譜上建構的樂譜,並能說出自己在五線譜的位置。

3、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4、讓幼兒體驗互相幫助,共同合作的樂趣,培養幼兒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活動準備:

1、音符頭飾。

2、五線譜圖示。

3、製作五線譜的毛線,將若干小節線、高音譜號放在教室周圍。

活動過程:

1、合作遊戲:與幼兒一起建構小音符的房子。

音符媽媽:我想給音符寶寶建一座房子,你們說起什麼樣的呀?需要什麼材料呀?

幼兒討論後出示五線譜圖示,徵得幼兒同意後,對照圖示開始與大音符寶寶一起拉線建構,要求 幼兒合作完成。

音符媽媽:讓我們對照設計圖,看看還缺少什麼材料。請小音符寶寶去找來。

2、認識“五線譜”。

音符媽媽:房子起好了,我們來給它安個名字吧,叫“五線譜”。五線譜上有一間一間的房間,這是五線譜的第一線,這是第一間……還有房子的大門“高音譜號”。我們知道了這些知識以後,住到裏面就不會亂了。

3、遊戲:住房子。

幼兒聽教師的指令分別站到五線譜的相應位置,鞏固對線與間的認識。

音符媽媽:音符寶寶一定很想住新房子吧,爲了不擁擠,一個大寶寶帶一個小寶寶住一個房間。

音符媽媽:大寶寶站第三線,小寶寶站第一間。

音符媽媽:請寶寶自由選擇,並說出你站的位置。

音符媽媽:小音符的房子真有趣,到下次,我們還可以邀請不同的朋友來做客,小音符回去想一想,可以邀請誰?

活動反思:

此活動教師設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抽象的樂理知識設計成爲幼兒易懂的,而且貼近幼兒生活的感性活動。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中小混齡),教師在活動開始時以遊戲來吸引幼兒,調動他們的情緒,教師教態親切,稱呼幼兒爲“寶寶”,與幼兒有情感交流,使得活動順利的過度到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是活動的難點,是知識的學習,讓幼兒正確認識“五線譜”,教師在活動中掌握了幼兒的學習特點,結合蒙臺梭利的教育理論,採用三 步教學法。可是幼兒在這一環節裏注意力有所分散,教師的語言應該緊湊,更好得轉移幼兒的注意到五線譜上來。

第三環節是讓幼兒在遊戲中鞏固對五線譜的認識,是整個活動的高潮,也是培養幼兒大帶小的合作品質,教師應該採用多種教育手段的結合,利用音樂的效果,採用遊戲的形式,更好的體現教師是幼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識方位並隨音樂的節奏合拍地做相應的動作。

2、樂意與同伴合作探索與遊戲,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進教室。

二、引導幼兒學會看圖並進行遊戲。

(一)師:小紅和小蘭也想和我們做遊戲,大家來看看,他們在圈上玩的是什麼樣的遊戲?(出示圖1)師帶領幼兒逐一觀察圖譜並做動作。

請幼兒起立找到自己的朋友,跟着音樂玩一次。

(二)遊戲一:相同方向轉圈。(圖2)1、師:

1、我們來看看小紅小蘭帶來了什麼樣的遊戲。

2、他們在玩什麼樣的遊戲?怎麼站的?他們的方向呢?

2、請幼兒扮演小紅小蘭站在內圈、外圈上。

3、跟着音樂前四句玩一玩(重點是在走的時候要走到下一個點,避免有的小朋友丟了朋友。)

4、出示(圖3、4、5、6)交待玩法。

5、請幼兒和着完整的音樂做遊戲。

(三)遊戲二:"剪刀、石頭、布"

1、師:小紅小蘭想讓遊戲更好玩,來看看怎麼玩的。(出示圖7貼在圖6上)

2、在歌曲的那一部分玩的"剪刀、石頭、布"?

3、教師和幼兒玩"剪刀、石頭、布",問:輸的怎麼懲罰?打平手怎麼辦?

4、請幼兒和着音樂玩遊戲,在音樂最後一句提醒幼兒玩"剪刀、石頭、布"的遊戲。

(四)遊戲三:相反方向轉圈找朋友。

1、師:小紅小蘭想讓遊戲更有趣,我們看看怎麼玩?(把圖8貼在圖2上)

2、師:有什麼變化?誰變了?

3、請幼兒和着音樂玩相反方向轉圈的遊戲。

三、延伸:變換走的動作遊戲

1、師:誰能走的更有趣、更好玩呢?請幼兒模仿有趣的走法。

2、請幼兒站在圈上和着音樂玩有趣的走的遊戲。

3、師:你們還有這麼多有趣的走法,我們到外面去玩一玩好嗎?

活動反思:

在備課前,我就一直構思如何來安排這節課,我班班額過大(77名幼兒,最近常到園的也有70或72名幼兒),對幼兒的分組活動也做了認真的思考,組分多了沒人管理(一個老師、兩個保育員),最終把每個遊戲活動時分成三個組來完成。

在 “自由玩圈”活動中,當老師讓幼兒自己想出圈的玩法時,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每個幼兒都能拿着圈玩,有幾個幼兒表現特別突出,能用圈套自己、手上轉、地上滾,老師請出玩法好的幼兒玩給大家看時,別的幼兒都積極地跟着做,活動中老師說的不多,幼兒能自主練習,每個幼兒都能玩起來。

在 “小球鑽圈”活動中,老師分組示範動作後讓幼兒自己嘗試,幼兒躍躍欲試, 第一次滾球的時候,老有幼兒滾不到圈裏,老師讓他們多看(看別的小朋友滾)多練,經過嘗試後最終能把小球滾進地上的圈裏,開始距離要遠些,看到幼兒能滾進的不多,及時縮短距離後效果好很多。這個活動中,幼兒參與意識強,看到自己能把球滾進圈裏時都很激動,都期盼能再滾一次。

“過小河”時,老師在講雙腳跳的要領時,幼兒在原地就跟着做,都能雙腳多前一個圈跳進後一個圈,只有少數幼兒能連續跳,幾個年齡小、個子矮小的幼兒跳時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摔在地上,經過老師再次提醒方法以及同伴鼓勵後,能堅持跳完,還有幾個幼兒膽小不敢雙腳跳,在老師的鼓勵幫助下也敢跳了。

“開火車”時,幼兒一個接一個做得非常好,用腳尖走比較平穩,用腳跟走時好些幼兒走不了幾步就掌握不了平衡,這時我縮短了腳跟走的時間,幼兒就走得很好了。

這次活動設計方案時幼兒我沒把人數問題考慮周全,分成三個組活動,幼兒的等待時間都很長,後面沒玩的幼兒玩的興致受到一定的影響,有的幼兒開始不能約束自己,經過老師的提醒後方能管住自己。活動前沒考慮到小班幼兒的能力,第一次滾小球時,距離遠了,幼兒滾球的準確性差,第一輪幼兒基本都沒把球滾進圈裏。

如果現在讓我再上一次,首先我會考慮到人數的問題,儘可能讓每次活動的人數少一些,把幼兒分成兩部分來上,一部分由一名保育員安排在教室做別的活動,每個遊戲活動前把遊戲規則講清楚,讓幼兒在活動時安全方面有保障。活動前多推敲活動方案的可行性,並對教案進行說課,發現問題及時修改。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初步分析音的高低,並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

2、通過遊戲產生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高人矮人圖片、磁帶、鈴鼓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小朋友爲客人老師表演歌曲《小花、小樹》。通過小樹長高了引出主題。

二、進行部分

1、 教師出視高人矮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圖片上是誰,有幾個人,他們有什麼不一樣?他們還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禮物,一會兒老師就幫他們把禮物送給你們。”

2、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進入主題。“高人和矮人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都要一起到樹林裏散步,可是今天他們來到樹林時發現以前散步時的音樂被換了,他們不知道哪一段音樂是高人散步時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時用的音樂。小朋友你們能幫助他們嗎?”

3、 初步分析高低音。“我們這裏有他們散步時的音樂,仔細聽聽現在是誰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細聽聽這是誰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聲音很高,矮人走路的聲音很低。”

4、 幼兒和老師共同來創編高人與矮人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高人矮人走路。”

5、 教師爲小朋友發禮物――鈴鼓。全體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安順時針方向,聽音樂學高人矮人走路,邊走邊拍打鈴鼓。

三、結束部分

教師和幼兒一起跳健康操。“高人矮人今天特別高興他們想請小朋友和客人老師一起跳健康操,你們願不願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結束本次活動。

教師自評

幼兒在活動中能積極配合老師,老師的語言不夠嚴禁,在音樂的選擇上應考慮幼兒的接受能力。樂曲選擇過難,對小班孩子來說應選一些高低音區別較明顯的樂曲,效果會更好。由於準備的不充分,使用鈴鼓時,老師應強調如何使用鈴鼓。在動作創編上,如果老師能進一步引導幼兒,幼兒會更投入於活動中。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多愉快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多愉快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熟悉歌曲內容及曲調,會用歡快的情緒演唱。

2.學習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混合節奏型,並能按節拍做拍手、跺腳的動作。

3.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學習踏點步、跑跳步、橫跨步。

4.在音樂的伴奏下能合拍、自如地表演動作,並鞏固節奏感。

準備:

課前帶幼兒練習踏點步、跑跳步、橫跨步。

活動與指導:

1.聽音樂《多愉快》用“手腕花”“跳跳步”等組合合拍的步入音樂室,要求動作優美,腳步輕快。

2.節奏練習,四分、八分、十六分混合節奏。

Х ХХ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鮮花開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鮮花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用歡快的情感演唱歌曲,接好前奏,並能用動作表現歌曲。

2.感受音的厚與薄,發展聽音能力。

準備:

各種節奏樂器、磁帶、手偶燕子。

活動與指導:

1.幼兒聽音樂《小聲輕步》,用前腳掌練習輕步走,愉快地進入教室。

2.聽音練習:要求幼兒注意力集中,反應準確。

(1)教師在鋼琴上彈單音、合弦讓幼兒聽,比較哪個音薄,哪個音厚,感知單音與合弦的不同,反覆聽練習。

(2)用動作表現單音:輕拍(弱),合弦音厚強。

3.歌曲:鮮花開

“花園裏的花開的可漂亮了,一朵朵,特別的可愛,像我們小朋友漂亮的臉蛋,咱們快來用最好聽的歌聲來唱鮮花開吧!”

(1)爲了幫助幼兒記住歌詞,按內容畫一幅《鮮花開》的圖片。

(2)集體聽前奏演唱歌曲,提示幼兒要接好前奏、間奏。分清蜜蜂採花蜜、蝴蝶採花粉。

(3)教師用清唱的方法輔導幼兒唱準音調和吐字。

4.複習歌曲《小燕子》

(1)歌曲中的前兩句請一名幼兒領唱,後兩句集體接唱,接唱要銜接緊湊,唱準,唱齊。一字兩音要唱清歌詞。

(2)幼兒利用手偶邊唱邊表演,還可以自編動作來表現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5.節奏故事:小老鼠和大獅子

(1)老師編故事,幼兒用樂器打節奏,講到獅子得意的時候停下,讓幼兒繼續編故事,打節奏。

輔導幼兒選擇樂器要符合模擬的聲音。

如:大鼓(雷聲)x x─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慶六一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慶六一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知道六一節是全世界兒童的節日。

2.學習唱十六分音符及間奏,體驗節日快樂的心情。

準備:

走與跑錄音帶、《小鴨子的舞》錄音帶、小鴨頭飾。

活動與指導:

1.幼兒聽音樂,《走着去,跑回來》,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知道走的音樂慢,跑的音樂快一些。

2.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來練習走與跑的動作,音樂反覆的變化,加強幼兒對快慢的感受與辨別能力。

3.歌曲:“慶祝六一兒童節”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日,我們生活在今天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個個都是美美的。”

(2)幼兒欣賞老師範唱《六一的歌》。

(3)隨老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學唱全曲,輔導幼兒唱準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間奏,體驗節日的快樂,用歌聲表達愉快的情感。

4.複習《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聲音由弱到強,表現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領唱,齊唱練習。

(2)《大雨小雨》

幼兒分組,一組唱大雨,―組唱小雨,分組唱時注意銜接的要緊湊、自然,節奏準確合拍。

5.欣賞:《小鴨的舞》

(1)幼兒安靜的欣賞《小鴨的舞》

提問,這首樂曲表現的是哪一種小動物的事?對是小鴨子的故事。你們仔細聽聽小鴨子在幹什麼?

(2)分段聽:⑴─⑾要求幼兒集中精力聽音樂,從歡快活潑的音樂聲中聽出小鴨子在高興的跳舞,速度稍快。

⑿─⒇啓發幼兒從音樂的表現手法上聽出小鴨子很高興的游泳,速度較慢。

(21)─(25)小鴨子們游泳後又繼續愉快的跳起舞來,速度稍快。

結束部分:幼兒戴上小鴨頭飾,在老師的引導下聽音樂做動作,感知音樂的快慢與表達的內容關係。幼兒自然地離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聽辯節奏遊戲:鞏固幼兒對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別。

2. 讓幼兒學唱並演奏歌曲。

活動準備:

歌曲《咚咚鏘》,節奏卡片,鋼琴,鼓類、鐵類樂器。

活動過程:

1. 聽辯節奏遊戲。

(1)節奏傳遞遊戲

(2)教師演奏“火車快飛”(鋼琴),變換不同的速度讓幼兒走。教師展示八分音符時,提示幼兒小火車要走快一點,以此類推,走完全曲之後回到教師處,也就是火車站。教師選擇一位扮演火車頭的幼兒,掛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請幼兒帶領,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師通過鋼琴來配合並幫助幼兒。

2. 歌曲《咚咚鏘》

(1)讓幼兒欣賞音樂。

(2)教師引導幼兒念歌詞,配合歌曲的原節奏,教師念一句,幼兒跟着念一句,到最後一句時幼兒與教師一起念。

(3)將幼兒分成“咚”、“鏘”兩組,“咚”爲鼓類樂器,“鏘”爲鐵類樂器。按照固定的節奏敲奏出來。

(4)跟隨歌曲音樂進行樂器敲奏。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歌曲《小蜻蜓》,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並進行歌曲表演,感受音樂所表現的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形象。

2.在自由愉悅的氛圍中,通過猜謎、聆聽、創編、表演、用打擊樂伴奏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

3.通過歌曲表達對小蜻蜓的喜愛之情 ,滲透保護益蟲、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教育。 3.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重難點:

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小蜻蜓》,用身體動作感受、表現歌曲形象。

鼓勵學生參與音樂活動進行歌詞創編、歌曲表演,“不吃菜”中的“不”爲一拍,“吃”爲兩拍。學生容易受定勢影響唱成“不”爲兩拍,“吃”爲一拍。是教學歌曲的難點。

教學策略:

針對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的心理特徵,把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貫穿始終,創設一種愉悅輕鬆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的積極表現和創造。

教具:

歌曲磁帶、錄音機、電子琴、課件、碰鈴4個、頭飾(蜻蜓、蚊子)、荷葉、荷花、歌詞條、蜻蜓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學生進教室坐好。

二、師生問好。

1. 今天老師見到我們102班小朋友一個個都這麼可愛,坐得端端正正的樣子特別有精神,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願意嗎?那麼我們來拉勾勾做好朋友吧。

播放歌曲伴奏《拉勾勾》,齊唱,互相做拉勾勾律動遊戲。

【設計意圖:由於初次接觸這個班級,由歌曲《拉勾勾》導入,爲學生創設了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融洽的師生關係中開始了這節愉快的音樂課。】

2.真好!現在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了,那我們互相來問聲好吧!你們注意聽老師是怎樣向你們問好的,待會兒請你們也學老師的樣向老師問好。

⑴師邊拍手邊念: 3—5 ︱2——︱6—1︱5——︱

小 朋 友, 下 午 好。

⑵生拍手向老師問好。

⑶師: 3—3︱2—3︱1 1 2︱6——︱

生: 小朋 友 們 下午 好。

⑷生同上。

【設計意圖:改變傳統的問好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也爲本課的學習作好節奏、旋律方面的鋪墊,分散了學習的難點。】

三、謎語揭題,聆聽旋律。

1.我發現102班小朋友不僅聰明,而且特別友愛。爲了獎勵大家,老師打算送一隻很漂亮很可愛的小昆蟲給你們。老師知道,小朋友們是最喜歡小動物的了。你們見了它呀一定會非常喜歡。它是誰呢?老師出一個謎語你們來猜一猜吧。

“頭上兩隻大眼睛,身體細長輕又輕,一雙翅膀薄又明,捕捉蚊子有本領。”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猜謎語的方式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

2.那麼我們請它出來吧!〔點擊課件“課題”動畫三隻蜻蜓飛入,變成課題〕

3.哇!多麼可愛的小蜻蜓啊!喜歡嗎?說說你喜歡它的什麼?

4.小蜻蜓今天來到我們班,非常開心,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了,你們看——

〔點擊課件“節奏音樂”,兩隻小蜻蜓在飛舞。〕學生隨音樂自由律動。

5.小蜻蜓飛來飛去的在幹嗎呀?(捕捉蚊子)〔點擊課件"蜻蜓",出現捕蚊子的動畫。〕

6.看到小蜻蜓忙着捕蚊子,你想對小蜻蜓說什麼?

過渡語:小蜻蜓真是捕蚊的小英雄!幫我們捉了這麼多害蟲。它對我們人類有益,應該稱它爲益蟲。讓我們送一首歌來感謝小蜻蜓吧!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小蜻蜓的喜愛,爲歌曲的教學埋好情感的伏筆。以送歌的方式讓學生參與聆聽歌曲的教學活動中顯得親切自然。】

四、聆聽歌曲。

1.聽第一遍:按節奏擺頭拍手、張開雙手學飛等簡單律動。〔完畢課件點擊"返回"〕

2.聽第二遍:真好聽!老師聽了還想聽呢。讓我們指着歌詞再來聽一遍吧。

〔揭示歌詞條〕師按旋律走向一格格指着歌詞,突出強拍處。

【設計意圖:歌詞條的設計很新穎美觀,強拍處底色用深藍色,弱拍處用淡黃色。歌詞的走向按旋律高低起伏,似乎是小蜻蜓在飛舞。給學生帶來一種視覺上的旋律美感。】

過渡語:小蜻蜓聽了我們送給它的歌,心裏很高興。它剛纔悄悄地跟我說它更希望聽小朋友們親自唱給它聽,那就讓我們先來學會這首歌,等會唱給小蜻蜓聽吧。

【設計意圖:這樣的過渡語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歌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學習中,使學習由被動變爲主動。】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爲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爲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讓學生走進音樂,讓音樂走入學生生活。首先,注重以審美爲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美、聽覺美、肢體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次,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出發,創設一種寬鬆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用富有童趣的親切的教學語言進行教學。真正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作爲學生的合作伙伴參與其中。第三,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通過音樂實踐活動,產生對音樂的強烈興趣與愛好。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的能力。

小百科:蜻蜓,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蜻蜓目,差翅亞目,分蜻科和蜓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