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2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精選10篇)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1

清明節的風俗很多,一般的人們會放風箏、插柳等,今天我們要講解的是清明節盪鞦韆,盪鞦韆大家都知道吧?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學會盪鞦韆,並認識清明節盪鞦韆的意義,讓清明節的意義更深入孩子的內心。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增進其身心健康;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

2、讓幼兒瞭解鞦韆的來歷。

活動準備:

在幼兒園內用木頭、繩子、踏板架一牢固的鞦韆,“熊貓盪鞦韆”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熊貓盪鞦韆”的掛圖,引出課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問:“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清明節)

“節日裏,動物園裏的小熊貓也玩起了有趣的遊戲,它們在幹什麼?”(盪鞦韆)

2、介紹鞦韆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鞦韆是我們的祖先借以攀樹取食和避獸宿息的一種工具。後來演化爲鞦韆活動。

3、介紹鞦韆的玩法,引起幼兒的興趣。組織幼兒盪鞦韆。

①兩手握繩,坐或站在兩繩之間的橫板上。

②當站着蕩時,兩腿併攏,並屈膝前蕩;坐着蕩時可有人在後邊將鞦韆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兒排成一路縱隊站在一旁,每人蕩2—3分鐘,蕩過的小朋友站至隊尾。教師邊指導邊表揚表現勇敢的小朋友,鼓勵膽小的幼兒。

4、命題畫:“小猴盪鞦韆”。

畫出小猴盪鞦韆的各種姿態。

總結:鞦韆,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爲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爲“千秋”。傳說爲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去掃墓,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

2、培養幼兒瞭解我國的烈士,尊重烈士的情感。

3、教育幼兒愛國愛家,珍惜今天的和平且富裕的幸福生活。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白紙

2、線

3、彩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知道4月4日是什麼節日。

教師介紹:4月4日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同時還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回去掃墓,緬懷先烈,祭奠祖先。

2、引導幼兒知道爲何人們會在清明節這一天去掃墓。

教師介紹:清明節天氣變暖,大地回春、萬物復甦,在這草長鶯飛的時節裏是非常那個適合出門踏青郊遊的。因此這一天也很適合去陵園墓地掃墓,也很適合組織開展清明節掃墓活動以及緬懷革命先烈等活動。

3、教師組織幼兒集體手工製作清明節花圈。

(1)教師扎一個小型的竹圈,然後寫上輓聯

(2)幼兒用白色的紙做小花,然後將這些白色的花粘貼在老師製作好的竹圈上面,然後再貼上輓聯。

4、教師組織幼兒去掃墓。

(1)在掃墓之前,教師先給幼兒講解注意事項

(2)掃墓的過程中要嚴肅不要講話不要打鬧,要表示自己對先烈的尊重

(3)教師選出兩名力氣大、體力好的幼兒擡着小花圈,其餘的幼兒排着隊出發。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並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

2、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裏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評:古詩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以領會的,因此我決定用音樂,動作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體會古詩的含義)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評:在第一個環節中大部分使用聽覺幫助幼兒理解,而在這個環節中我追加了視覺,運用圖片幫助幼兒,更上一層樓。)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歌詞,並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評:穩定的節奏幫助幼兒穩,準地熟悉古詩。)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評: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重複學習,記住古詩)

(5)幼兒跟着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製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評:這個環節是自主性比較強的,希望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意願,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銘記烈士們爲解放國家和民族而不惜犧牲生命的大無畏的英勇事蹟,向烈士們學習頑強拼搏、艱苦奮鬥的精神。

2、通過本次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嚴謹治學的態度,發奮學習的精神,大膽創新的意識,使學生受到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準備:

事先進行地形勘察,瞭解山路情況。

班級準備:

1、讓家長了解此次活動和意義

2、幼兒帶好水、小零食,穿簡便的衣服、鞋子,便於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進行安全教育

過程:

一、談話,知道4月5日是清明節,初步感受清明節的.習俗。

二、出發前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導孩子遵守紀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識。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頂烈士墓前。

四、祭掃烈士墓

1、瞭解烈士的光榮事蹟

2、向烈士獻花致敬

3、全體肅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點小零食

六、踏青:欣賞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隊回幼兒園

八、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9:00準時在操場集合。

2、出發前注意清點人數,活動結束後也要清點好人數。班主任和帶班老師、阿姨跟好隊伍,保證幼兒安全。

3、掃墓期間,全體師生嚴肅認真,不講話,不嬉戲,不追逐,不喝飲料,不吃零食。

4、回來後引導孩子將感想記錄、分享。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5

一、設計意圖

在一年當中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節日之一,但是小朋友們對清明節瞭解多少呢?以下就讓我們以清明節爲主題探討下有關四季中的節日,及瞭解清明節的由來!

二、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日子,大家都會爲祖先們掃墓;

2、知道清明節的由來;

3、掃墓時應該注意安全事項。

三、活動預備

展示有關清明照片

四、活動進程

(一)看圖講講

1、演示畫面一,看到這個圖形你看到了甚麼?

小結: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大家在掃墓。

2、演示畫面二,現在,你們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嗎?

教師講解小結

3、演示畫面三,掃墓是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4、從文字上看,清明多是甚麼意思?

5、今天老師預備了很多圖片,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哪些與清明有關?幼兒分組商討。(再現與遷移已有經驗:詠柳、遊園不值、清明時節等古詩)。

6、小結:清明不但是春天的節氣還是春天的重大的節日,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踏青到大自然的懷抱,享受着春天溫順的天氣和萬物甦醒帶來的歡樂,感謝先烈、先人給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

(三)視聽欣賞,感受傳統藝術。

1、清明這個節日在中國古代就有了。中國古代的人不但用文字、古詩記載了清明,還用繪畫的方式進行了記錄。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中國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名畫,你們想不想看看那時清明節的熱烈場面?

2、幼兒欣賞清明節時發生的安全隱患事件

3、發問:有甚麼感覺或?(幫助幼兒簡單理解畫面內容)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2、通過活動,對清明節有印象。

二、活動準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麼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裏,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2、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麼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都幹些什麼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

見過嗎,他們都去哪裏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後,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

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3、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4、清明節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瞭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5、小結,結束

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盪鞦韆、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掃墓、踏青、春遊,並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麼過清明節的,好不好?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7

活動目的:

1、瞭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瞭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係,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參與節日遊戲。

活動準備:

課前與家長聯繫好參與本活動,電腦課件,實物:各種圖案的彩蛋、每幼兒一個熟雞蛋,彩筆、帖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

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3、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瞭解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蹟。

(1)出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課件同時播放毛主席樹立紀念碑的錄音,教師講述:毛主席爲了讓後人永遠記住、永遠懷念這些英雄,並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門廣場樹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2)現代英雄:抗洪救災、搶險救火、保衛國家生命財產等等許多現代英雄也獻出了生命。

5、觀看課件:老師帶孩子們掃墓的畫面。

6、放哀樂、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請家長與幼兒起立,向英雄們行禮、默哀,表示懷念。

7、與幼兒交談:清明節有那些習俗?

運動習俗: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俗:吃冷食、吃雞蛋等。

8、出示彩蛋請幼兒觀察與自己帶來的雞蛋有什麼不同?用什麼製作的?

9、放彩蛋圖片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及製作興趣。

10、幼兒與家長共同製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畫畫、塗色、剪紙粘貼、橡皮泥製作小動物等)。

11、幼兒到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並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雞蛋:請幼兒發揮想象力用雞蛋作出多種玩法(滾、轉、拋、立、碰雞蛋等),幼兒比賽看誰的玩法多。

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彩蛋給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賞並與朋友們一起玩,在音樂伴奏下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8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瞭解,插柳是黃河口一帶清明節期間的一種習俗,並知道其由來。

2、通過插柳活動,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3、讓幼兒理解插柳的意義,懂得植樹造林的好處。

活動準備

柳枝若干,小鐵鏟、小水桶的數量各爲幼兒人數的一半、小麪包車一輛。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清明節插柳的習俗。

①啓發提問:“清明時節,草青樹綠,黃河口一帶的人們有一種習俗即折柳枝,這是爲什麼?”(人們要插柳)

②師:“小朋友知道嗎,人們爲什麼要在清明節插柳?”介紹插柳習俗的來歷:晉文公在清明節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墳前祭奠時,發現與介之推同時被燒死的柳樹復活了,晉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頭上,他的羣臣也仿效晉文公掐戴柳枝。另外還有一種民謠說:“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

2、向幼兒講解插柳的意義,激發幼兒動手插柳的興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節日的氣氛,增添節日樂趣。

②插柳可以綠化周圍的環境,每到柳枝展綠的時候,它便告訴小朋友們春天已來到了。

3、組織幼兒在院子周圍進行插柳活動。

①要求:四個小朋友一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兩人用小鐵鏟鬆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團結協作,看哪一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鐵鏟鬆好土,然後澆水,最後插柳枝。

③幼兒動手插柳,教師巡迴指導。如:鬆土時可找個鬆軟的地方,鬆的土要稍深點,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澆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後,教師組織幼兒將工具放好,然後活動的情況,表揚不怕髒、不怕累的幼兒及團結協作好的小組。

⑤要求幼兒每天給柳枝澆水,輪流看護並管理。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的天氣。

2、瞭解清明節的習俗。

3、體會音樂與古詩的意境,感受古詩的優美韻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孩子對清明節有初步的概念。

課件準備:故事音頻《清明時節雨紛紛》;故事插圖《清明時節雨紛紛》3張;古詩音頻及伴奏《清明》;古詩插圖《清明》。

活動過程:

播放故事音頻及插圖《清明時節雨紛紛》,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清明節。

——清明節是在什麼季節呀?常常會是什麼天氣?

——在清明節,很多人會做什麼呢?

小結:清明是我們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懷念祖先、感受春天萬物甦醒帶來的歡樂。

交流討論,鼓勵幼兒說出更多的清明節習俗。

——你們家在清明節會做什麼呢?

——除了剛纔故事裏說到的踏青、掃墓,你知道清明還有什麼習俗嗎?

小結:清明節的習俗豐富有趣,有踏青、掃墓、吃清明果、盪鞦韆、插柳、放風箏等。

播放古詩音頻《清明》,引導幼兒欣賞。

——這首詩描述了什麼樣的天氣?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小結:這首詩描寫了在清明的微微細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懷念逝去的親人的愁苦,心裏也有濃濃的憂愁。

師幼一起朗誦古詩,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1、再次播放古詩音頻《清明》。

2、帶領幼兒朗誦故事,提醒幼兒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爸爸媽媽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動,並將照片帶來幼兒園,和小朋友們分享。

附【故事】

清明時節雨紛紛

哎呀,怎麼下雨了。趕緊躲雨去。清明時節雨紛紛,說的還真對呢。你們說,寫這首詩的唐代詩人杜牧,是不是天氣預報員呢?

其實啊,每年的4月5號前後就是清明啦,每年的這個時候,經常會下雨,稀稀拉拉地下個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處鳥語花香,生機勃勃呢。清明,也是掃墓的傳統節日,這時候,大家會帶着水果呀、糕點呀來到墳墓前,懷念祖先,還會除除雜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墳墓打掃得乾乾淨淨。

哦對了對了對了,除了掃墓,大家還會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見了,花朵兒朝我招手,蝴蝶在我頭上飛來飛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終於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現了一條七色彩虹,太美啦。你們知道嗎?在清明節的時候,因爲雨水增多,太陽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現彩虹哦。

附【古詩】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對古詩吟誦的興趣,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瞭解清明節人們踏春掃墓的傳統習俗。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願意積極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觀察講述,引起學詩興趣。

1、教師根據古詩講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圖片,提問,你在剛纔的故事裏,這張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呢?(古時候的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幹什麼呢?(在問路,在說話…)天氣怎麼了?(下雨)

(二)觀看VCD片,觀賞體驗,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幹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

古時候,有一位杜牧的詩人,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問:剛纔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麼事啊?

(請幼兒討論。)

5、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纔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解讀詩句,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麼?

4、解讀其中的詩句,理解個別字詞“雨紛紛”、“欲斷魂”、“借問”、“遙指”,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四)學習朗誦,表達感情,幼兒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慢慢跟讀。

2、幼兒分組學念,感受古詩意境。

3、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表演,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提醒,注意表達合適的感情,輪流請幾批幼兒。

4、請幼兒集體朗誦1—2遍,進一補感受古詩意境。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清明節來到時朗誦給爸爸媽媽等家人聽

2、在圖書區添設古詩圖書,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感受古詩意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