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通用11篇)

本文已影響 1.45W人 

在日常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意爲自我反省。那麼什麼樣的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通用11篇)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1

本文記敘了“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啓示我們:“減少”是爲了“增加”;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我們必須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學習。

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爲線索,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娓娓道來。最後,“我”的感悟寫得含蓄蘊藉,雖未一語道破,但給了讀者回味揣摩的空間。

我上這一課時是抓住“我”的心理變化這條明線(即書後第四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感覺這樣上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檢查完字詞掌握程度後,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自主閱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中探究。接着,在精讀課文時,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促進學生在回味品析中領悟到課文內容中蘊含的道理;並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去思考、發現和探索,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這篇課文在我看來,“減少”是爲了“增加”蘊含着深刻的哲理,甚至是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禪機”。在備課時我就比較爲難到底把學生引領到哪一步,如果只講課文中浮在表面的意思,那對學生是一種損失;講得深一點,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不大可能領悟得到,但是也許會觸動他們的靈感。我也看了別人的設計,有的比較發散,放開來讓學生談談從課文裏受到了什麼啓發,這對學生來說要簡單一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的答案是豐富的。但是我想了想,我們的教材中不乏啓示學生要仔細觀察,處處留心的課文,也不缺教導學生勇於探究的文章,但是像這樣一篇,蘊含着“有‘舍’纔有‘得’”的人生智慧的課文真是絕無僅有的,——至少在我教過的課文裏是這樣的。所以我決定在深度上拓展一下。於是我在學完課文後擴充了一個《“捨得”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中蘊含的哲理促進學生對課文中: “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的理解。結果也在預料之中,學生能有所感悟,但理解不夠深刻。不過,我認爲,對孩子們來說,現在還不能完全明白這個道理,但隨着他們漸漸長大,人生的經歷越來越豐富,也許有一天,他們會想起我們曾經上過的這堂課,想起有‘舍’纔有‘得’的道理。

在教學之前,由於不允許見學生,造成我對學生情況估計錯誤,有損於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我校學生本課早已授完,因此,我在試講時學生駕輕就熟,對於文本的理解比較輕鬆,其中的道理和我設計的拓展內容的理解也比較到位。但是,在本節課授課前2分鐘我見到要上課的學生後,我才發現他們不但沒有學這一節課,而且沒有預習,甚至連課文都沒有讀過,是一篇完全陌生的文章,因此我立刻調整了我的一些教學環節的設計。捨棄了對一些心理方面的深挖環節。其實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感受王大伯是名不虛傳的種桃能手”,從開頭的“初聞大名”到“目睹剪枝”,最後他的話得以驗證,“我”也心悅誠服,很多細節都與“王大伯是名不虛傳的種桃能手”這句話暗合。在教學的分析過程中,我也注意了這條線的引導,但由於時間的關係,不是很明顯,朗讀的也不夠充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如何在文本與拓展之間協調,使二者互相融合,以加深學生理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的研究。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2

《剪枝的學問》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我”在桃園看王大伯剪枝並瞭解到剪枝的原因,給了我們這樣的啓示:“減少”是爲了“增加”,減去又粗又壯的枝條是爲了剩下的枝條能更好的吸收營養,更好的生長;也告訴了我們: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這篇課文以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爲線索,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娓娓道來。最後,“我”的感悟寫得含蓄蘊藉,雖未一語道破,但讀者心中自明。在教學過程中,我在揭示課題後,就引導學生緊扣課文中“我”的心理變化來進行探究性學習。第二、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通過邊讀邊想,主要讓學生明白:王大伯爲什麼要剪枝?重點理解王大伯的話,同時還要從王大伯的剪枝動作中體會他確實是種桃能手。這一部分學完之後,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次體會種桃能手王大伯話中所蘊涵的道理。第四自然段不是重點,也非難點,但寫得很美,於是我就讓學生用多讀練背。

學習第五自然段,我先讓學生通過默讀、朗讀等形式體會桃子豐收的景象。最後一句話與王大伯剪枝時說的話遙相呼應,進一步印證了王大伯所說的話有道理。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剪枝裏的學問可真大呀!在課文教學之後,告訴學生:我們要隨時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學習,多學多問,向一切有經驗的人學習。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讓孩子體驗了心理變化的過程,怎麼樣是滿懷好奇?又怎麼樣是一臉疑惑?怎麼樣是將信將疑?怎麼樣是又驚又喜?孩子們在體驗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一心理變化的感覺,在課堂最後,進行了拓展思考的練習,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文中“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

其實,在教學中,我覺得單純的要引導孩子去留心日常發生的一些事情是很難的,而這樣的現象也方便了我在教學中怎樣引導這種思想這樣一個難題,可以說,不用我去說,孩子們的生活閱歷已經告訴了我們:在生活中,他們也在做有心人,留心着生活中的學問。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3

《剪枝的學問》課文內容簡單明瞭基本上可以自己讀懂。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我”在桃園看王大伯剪枝並了,學生解到剪枝的原因,給了我們這樣的啓示:“減少”是爲了“增加”,減去又粗又壯的枝條是爲了剩下的枝條能更好的吸收營養,更好的生長;也告訴了我們: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曾經聽薛老師上過這節課,他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默寫生子詞、簡單的指導書寫要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關鍵詞想象人物心理、指導朗讀、領會剪枝的“學問”等板塊切合了文本的特點。他的課簡單明瞭,每一個板塊的教學目標明確、內容清晰、過程紮實、成效看得見摸得着。

後來又聽我校的牟老師上過這節課,她設計了一張預習單,揭示課題後先讓學生藉助預習單自主學習,然後進行校對,完成簡單的識字教學。接着緊扣“學問”兒子展開教學,抓住“去年冬天”、“春天到了”和“暑假裏”這三個時間和小作者的心理變化這兩條主線展開教學,思路清晰,也非常值得我借鑑。

我在教學中,抓住事情發展的順序即小作者三進桃園的所見所想展開教學。“我”的心理變化是一條主線,緊緊扣住課文中的四個詞語“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利用各種形式,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在朗讀中感悟,利用三對關聯詞展開說話訓練,同時突破教學難點,明白“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在這篇課文裏,值得學生去品味、去思考的詞語、句子太多了,如:“遠近聞名”、“揮舞”、“瘋長”、“王大伯撫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條”……可以讓學生髮展思維進行說話訓練的地方也有幾處:文中的“我”滿懷好奇,如果是你,此時王大伯就在你面前,你有什麼問題要問他嗎?看着滿樹的桃花,我會想些什麼,又會說些什麼呢?看到一個個光鮮紅潤的大桃子,我又想對王大伯說些什麼呢?最後我引導學生去思考,在平常的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說明“減少”是爲了“增加”。學生議論紛紛,找到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可以用這個道理來說明,開闊了學生的思維。

在教完這一篇文章後,我深深地體會到,“減少”是爲了“增加”是剪枝的'學問,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講,也是教學的學問。只有善於捕捉和選取了一個閱讀中心話題的,才能在閱讀教學時遊刃有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爲“減少”是爲了“增加”。只有這樣才能花繁葉茂,碩果累累。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4

6月1日,我在實小上了一節展示課,課題是《剪枝的學問》,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啓示我們:“減少”是爲了“增加”;生活中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

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爲線索,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娓娓到來。最後,“我”的感悟寫得含蓄蔚籍,雖未一語道破,但讀者心中自明。

整節課有得有失,通過學員和導師的點評,收穫很大,引起了我的一些反思。

一、開篇點題 引入正題

開始就由“生活處處皆學問”一句中的“學問”,引出“剪枝究竟有什麼學問?”,並抓住“我”的心理變化(即書後第四題)這條線,引導學生把握情節,循序展開,直至明理,感覺這樣上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

二、抓住了關鍵詞、句

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如:咔嚓 咔嚓、剪刀揮舞、王大伯說的話等等),促進學生在朗讀、品析中領悟到王大伯有着豐富經驗、確實是種桃能手,並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次體會種桃能手王大伯話中所蘊涵的道理。

三、總結延伸 深化認識

這一環節,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去思考、發現和探索,這裏設計一個問題:你能舉一些生活學習中常見的減少是爲了增加的例子嗎?於是學生暢所欲言,列舉出許多好的例子,如:減少了錯別字,是爲了增加字的正確率;減少了缺點,是爲了增加優點等等,更好的促進學生對道理的內化。

四、缺少思考空間

例如:在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看到桃子豐收的景象的時候,師問:小作者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生回答:又驚又喜。接着師又問:他“驚”的是什麼?“喜”的又是什麼?這裏本來是讓學生說的,但由於學生缺少了思考問題的時間,結果讓老師自己給說了,這一環節處理的不妥。

五、請不要吝嗇自己的範讀

例如:課文第四自然段,寫桃園很美,我想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學生儘管讀書了,而且我也讓他們反覆讀了幾次,可學生讀得卻沒有興趣,感受不到那種美景,如果老師給以範讀,那效果肯定不一樣。

總之,這一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5

課文記敘了“我”在桃園裏和王大伯之間的一段事情,深入淺出的告訴我們“減少”是爲了“增加”;生活中充滿了哲理,充滿了知識。我們必須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學習。但是剪枝對於我們這些城市的孩子來說非常的陌生,因此,爲了上好這節課,一開課,我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在開放的氛圍中積極思考,大膽提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然後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問題自主閱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中探究。我讓學生找出表示我心情的變化的詞語,然後通過“我看到(聽到),--------(心理),於是——。”

這一句型,讓學生理清整個文章的脈絡,感受到作者心情的一種變化。學生很快找到“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這4個詞語,並提出新的問題,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心情,爲讀好前後文打下基礎。 接着,在精讀課文時,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促進學生在回味品析中領悟到課文內容中蘊含的道理;並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去思考、發現和探索,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最後我引導學生去思考,除了書上的以外,還有哪些學問是課文外的,但是也非常重要。學生議論紛紛,找到“怎麼區別枝條,如何剪”等系列問題,開闊了思維。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6

《剪枝的學問》是一篇記敘文,課文記敘了“我”在桃園裏和王大伯之間的一段佳話,深入淺出的告訴我們“減少”是爲了“增加”;生活中充滿了哲理,充滿了知識。我們必須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學習。

雖然班裏的孩子是生活在農村,但現在的孩子都是頭肉,個個十指不沾泥,課前問了幾個孩子,都不知道什麼是剪枝,對於他們來說剪枝這門學問非常的陌生,爲了上好這節課,我決定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爲線索,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心理,和作者一起去感受每一次的心情,從而得出剪枝的學問所在。

在精讀課文時,我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體會作者心情變化。促進學生在回味品析中領悟到課文內容中蘊含的道理;聯繫生活實際去思考、和探索,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由於學生年齡小,知識平、生活經驗都不足,所以在頭腦中並不是很具體的。學完課文後,我又聯繫實際介紹了一些,讓學生加深印象,從生產勞動到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學生一定能理解得相對透徹一些了。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7

《剪枝的學問》作者依照事物的發展順序,依循我的心裏發展變化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熱切盼望又驚又喜這一線索,緊扣題目記敘,思路清晰,便於學生閱讀,再說本學期語文的新課教學已經結束,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所以,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特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抓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初讀感知。提出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迫使學生去精讀課文。

第二,精讀感悟。指導學生圍繞上述疑問反覆朗讀,通過分組讀和分角色等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感悟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

第三,深化主題。

爲了深化主題,特地安排了一個補充練習:請看下列事件中蘊含着 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

1、兵在多,而在於精。

2、媽常常勸我考試要丟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3、減少玩的時間,多看些課外書。

4、學習貴在持之以恆,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第四,課外延伸。老師結合上面的分析進行引導: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到處有學問。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現象說明了減少是爲了增加的道理。課後請同學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於思考(也可以向家長請教),適當的時候我們再開一個交流會。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8

本課教學,本來我設計的是由“學問”入手,展開教學。通過聯繫的一段的介紹讓學生感受“學問”是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在通過最後一段應證“學問”的正確。但是在教學實際中卻不是這樣的,當學生對“學問”的段落讀了後,生出的疑惑是什麼他就能判斷出粗的就是需要剪掉的?當我要求學生聯繫第一段讀後想一想,學生說出是因爲他是一個種桃能手,很有經驗。但是又提出了疑問:還有幾個叔叔也在剪,他們又不是種桃能手,爲什麼也能知道呢?我有些啞然,但是還是自圓其說地講:那是在王大伯地指導下剪的。學生沒有再深究。但我覺得我這句話說得並不高明,應該說:那些叔叔通過學習瞭解了剪枝的學問,所以也能像王大伯一樣剪枝了。再引導學生關注剪枝的“學問”,再讀體會,這樣對這句話的理解會深入點。

課文的第四段,桃園很美,但是學生讀得卻沒有什麼興趣。我真的有些煩惱。反思課堂上對學生讀的指導,我感到過多的打擊了他們的信心,因爲一個星期沒有讀書,他們的語感明顯下降,裝腔作勢的現象明顯回升,所以我沒有客氣的指了出來,雖然對他們的讀有好處,但是孩子們的信心卻下降了,所以主動讀書的也就少了。在課文的最後一段中,學生通過想象桃子滿園的情景,瞭解了我的驚喜,讀得有所好轉。

最後再回顧整篇課文,理清“我”的心理變化,加強整體朗讀。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9

一、抓主線,破難點

因爲課文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爲線索的,所以我決定還是帶領學生抓好情感主線,逐層深入探究。緊緊抓住這條線索,引領整堂課的教學。首先抓住“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這條心理變化的線索,先找出詞語,初讀感知“我”的心理變化,然後再順着文理,以讀爲主,讀中感悟“我”的心理變化。就這樣,一條主線貫穿整課的教學,做到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讀中體驗,突出學生的主體感受。在隨“我”的情感變化起伏中,學生“入境始親”,層層深入,與文本自然對話,內化感悟,共鳴共振。這篇課文還有一條主線,就是剪枝,冬進桃園和夏進桃園,確實和剪枝有關係,那春進桃園和剪枝有沒有關係呢,粗看好像是沒有關係,剛開始在備課的時候也只是停留在“美”字上,包括試上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但是實際上這一部分也和剪枝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如果不剪枝,桃園就不可能這麼美這麼有生機,桃花能開的這麼美,靠的是什麼?這個問題一問,就能把“剪枝”這條線也串起來了,兩條主線,一明一暗,相得益彰。

那麼如何突破難點呢?本文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在品讀中理解感悟 “剪枝的學問”, 因爲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概括性地總結出一個道理,確實不容易。爲了突破這個難點,讓學生能讀懂剪枝的學問,並能進行概括性地表述,我在教學中進行三次鋪墊,巧妙搭設三個階梯。第一次是在讀王大伯的話時,引導學生知道剪去的是“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的枝條”;第二次是在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後,將之前將信將疑的想法改用肯定的語氣來說,即“剪去那些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的枝條,來年就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第三次是回顧王大伯的話,同桌討論,剪枝的學問是什麼,這樣,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剪枝的學問,也學會了表述。同時,通過拓展,懂得的道理也更深刻。這樣給學生巧妙地架設三個階梯,體現理解的層次性。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由感性到理性,由點到面。學生對“剪枝的學問”有個全面立體的感悟理解。

二、讀中悟、悟中導

這節課“讀”貫穿始終,但不是沒有目的的讀,每次讀都有具體的目的。如:王大伯爲什麼要剪枝?帶着問題自由輕聲地讀,避免了學生漫無目的,又能使學生更快地圍繞問題、解決問題;又如:看到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在剪枝,我爲什麼會疑惑?這是感悟邊讀。

我對學生讀課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體讀,個別讀,老師讀、學生讀,大聲讀、默讀……等等。不同形式的讀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讀有利於對文字的揣摩;出聲朗讀能加強感受、增強記憶;指名朗讀可以給對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學生施展個性的空間;自由朗讀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語言。集體朗讀有增強氣勢、激發共鳴的功能;教師範讀對學生不僅有示範作用,而且有激勵作用……比如王大伯剪枝的原因,讓學生在默讀中找出具體的詞句,學生通過細心揣摩都能找到有關句子,產生體驗;再比如,“啊!果樹上結滿了又大又多的桃子”這句,我採用了集體讀,在朗讀中作者又驚又喜的感情。 “剪刀飛舞”這四個字我採用了自主讀,着重表現出了王大伯剪枝的熟練。

當然,課堂教學中也存在許多不足,“剪枝的學問”是什麼,我想:從文本上升到哲理還是有一定的高度和難度的,而我可能在教學道理時太快,太激進了,其實我可以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間搭一座橋樑,讓所有學生順利地跨過這道鴻溝。其次這節課上我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過多,學生難以接受,評課的時候老師們也都跟我指出,一節課上只要滲透一兩個學習方法即可,真正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課雖然上完了,思考卻在延續,努力還將繼續……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10

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啓示我們:“減少”是爲了“增多”;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下面是我對我的一個小教學片段的評析:

師: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了,來到王大伯的桃園裏,你們會看到什麼?

生:又大又圓。

師:那我們課本中是怎麼說的?

生:桃園真美,我好象聞到了花香。

生:王大伯的桃園紅雲片片,引來了無數的蜜蜂,它們在花間飛舞着,

嬉戲着。

師:我和小夥伴們在盼望些什麼?

生:盼望着桃園裏的桃子又大又甜。

師:我不僅盼望着桃子長得更大,而且我和小夥伴們還在嬉戲。

師:誰來讀這一小節,帶我們到桃花盛開的桃園走一趟,感受桃花的美

麗。

師:請同學們先認真觀察圖片,然後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來到桃園,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我對王大伯的話產生懷疑,而且我還經常和小夥伴們到桃園裏去“打探”,總希望早點能見到桃園裏的桃子能快長快大。以證實王大伯說的話。在這課中最難讓學生理解的就是剪枝的學問就是:減少是爲了增多。在這個過程的教學中不僅僅是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而且還要讓學生從閱讀中感受,從剪枝本身的學問上去理解。學生對這個學問的理解顯得有些牽強,似乎不能從文中理解。這就變成了老師是這樣講的就要這樣記。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篇11

這篇課文的正文很好講授,一是讓學生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減少”是爲了“增多”,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二是指導學生理順好作者的一個行文思路,不僅縱向上按照時間(季節的轉換)來寫桃樹的變化,而且橫向上也反映了作者心理的一個變化過程。

課後,我讓學生討論一下生活中減少是爲了增多的例子。有的同學能舉到超市裏薄利多銷行爲,爲此我感到很滿意。但有的同學舉了抽獎時,放入很少的錢,卻賺了幾千塊的例子。我聽了之後很惱火,對他們受到社會上不良行爲和不良風氣,特別是尚俗的曉幸心理影響往往難以判別,甚至於盲從,感到困惑。及時對學生做了正確引導。後來還有的同學提到凱巴伯森林裏的捕殺狼增加了鹿的數量這點,我又花了一番口舌對他們進行強調,不能這樣說,因爲這本來就是生態失衡的鮮活例子,是不能用於今天的討論。因爲課前沒有讓學生充分收集事例,所以他們舉出的例子很混亂。這點我想在今後教學中該多注意纔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