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下冊放飛蜻蜓語文教案及課後反思大綱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教學目標

三年級下冊放飛蜻蜓語文教案及課後反思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對資料的合理運用,瞭解有關蜻蜓的有關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同學維護有益動物的思想感情;並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輩的關懷保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重、難點

重點: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有選擇地運用摘抄有關蜻蜓知識的資料,豐富對蜻蜓的認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激發同學維護有益動物的思想感情;並體會到老一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下一輩的關懷保護和諄諄教導。

教學難點:有選擇地運用摘抄有關蜻蜓知識的資料,豐富對蜻蜓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走近蜻蜓

1.藉助教材,走近蜻蜓

⑴(出示蜻蜓休息圖片)同學們看,多麼可愛的蜻蜓呀!(出示課後練習)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從陶行知和小朋友們的對話中,你對蜻蜓有了哪些瞭解?(請同學們打開書,在課文中找一找。)

⑵吃食

(同學發言)你瞭解了蜻蜓的吃食。(板書:吃食)俺們一起來讀一讀書中的語句。(注意“孑孓”的讀音)

小結:從蜻蜓的吃食,俺們可以發現蜻蜓是益蟲,是俺們的朋友,所以要放飛蜻蜓。

⑶尾巴

①(同學發言)(板書:尾巴)關於蜻蜓的尾巴,課文還向俺們介紹了什麼?(同學發言, 3、4人)(點擊出示課件)請你把課文中描寫尾巴的語句讀一讀。(指名2人讀)

②(點擊出示課件)陶行知說:“據說,在它——(同學讀)。”這個說法正確嗎?陶行知先生用了個“據說”,這標明他也不是很有掌握,只是聽說而已。究竟是怎麼回事?誰查找了資料?請你爲大家作介紹。(同學發言)

“蜻蜓吃尾巴” 原來是這麼回事。(點擊出示課件——“蜻蜓交配時,由於生殖的需要,會咬自身的尾巴,看起來像“吃”尾巴,其實並沒有吃掉。” 俺們一起來讀一讀。(同學齊讀)同學們像老師這樣把這句話補充在旁邊好嗎?

同學摘寫資料(提醒寫姿)。

在今後的學習中,俺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將自身蒐集的資料或讀書的體會寫在書的旁邊,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習慣。

③現在誰能完整地爲大家介紹蜻蜓尾巴的特點呢?(指名介紹,齊讀——看課件)

⑷眼睛

(同學發言)蜻蜓的眼睛十分特別。(板書:眼睛)

老師邊引讀課文邊出示課件:它的眼睛很大(點擊出示:大眼睛)結構很複雜,是由(引讀)——不計其數的小眼睛構成的,(點擊出示:無數小眼睛)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俺們一起把描寫蜻蜓眼睛的語句讀一讀。(齊讀)

2。 活用資料,走近蜻蜓

⑴示範批註。

關於蜻蜓,同學們手中還有一份資料,大家都讀過了吧?你能借助資料把蜻蜓介紹得更加具體嗎?比方說俺們可以選擇一個方面來作補充。(展示課本吃食局部)同學們請看,課文介紹了蜻蜓吃蒼蠅、蚊子、孑孓,但沒講吃多少,資料上是怎樣說的,(指名讀)俺們可以把它補充在旁邊,一起來讀一讀。。

(示範補充吃食:)一隻蜻蜓一小時能吃20只蒼蠅或840只蚊子,蜻蜓的幼蟲在水中也能消滅孑孓等害蟲。

大家不忙寫,老師補充了吃食方面,請你們按這樣的方法補充其他方面,好嗎?

⑵合作批註。

下面俺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先討論確定補寫哪方面的內容,(點擊出示:1。確定補寫內容;);然後認真仔細地閱讀資料,劃出要補寫的相關語句(點擊出示:2。讀、劃相關語句;);大家一起商討你劃出的資料是否恰當,再補寫在課文中相應的位置(點擊出示:3。補寫資料;);最後小組內練說並確定一名發言人(點擊出示:4。 確定發言人。)

同學補充,教師巡視指導(注意指導同學從各個方面介紹;提示:你不但找得準確,而且字也寫得很漂亮)。

⑶合作效果展示(注意錯別字的糾正,病句的指導,語言表達的訓練;面向全體同學)。

俺們先來補充蜻蜓的尾巴,哪個小組先發言?同學展示、交流。

(注意:①指導以“俺們這一小組——”介紹;②口頭語言的訓練。)

①蜻蜓點水(人們經常看到蜻蜓點水,實際上這是蜻蜓媽媽在生兒育女。雌蜻蜓在產卵時,單獨在水面上飛行,然後一次次不時地把尾巴插入水中,產下一些卵,立即又飛起來。這樣連續產卵的動作,好像蜻蜓在不時地點水。)

相機出現:蜻蜓點水圖片。

——評:“蜻蜓點水”這樣一個簡單的現象原來蘊含着如此豐富的知識,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啊! 齊讀。

同學介紹完後詢問:你們小組還有人要補充嗎? 其他小組還有補充的嗎?——(集中介紹完一個方面再介紹另一個方面。)

②俺們再來看看蜻蜓的眼睛

(有一對異常發達的大複眼,幾乎佔了整個頭部的一半,一隻大複眼由1萬多隻小眼組成。——(出示無數小眼的課件)評:多麼獨特的一雙眼睛啊!

在疾飛中,能正確清楚地看到9米開外,處於活動狀態的昆蟲的.各個局部,還能看見在千米以外飛行的同類。

——小結:正是這樣一雙敏銳的大眼睛,使蜻蜓榮獲“捕蟲能手”的稱號。

關於眼睛,還有要補充的嗎?

過渡:除了蜻蜓的吃食、尾巴、眼睛,你還想補充介紹點什麼?

③身體細長,胸部反面有兩對膜狀的翅,休息時翅展開,平放兩側。——你讀書很仔細,補充了翅膀的特點,你能用自身的話,把它說得更生動一點嗎?(同學說)你真不簡單,不但補充了豐富的內容,還把它變成了自身的知識。

④口內生着一對堅硬有力的紫色大鄂,腦袋可任意優美轉動。

——評:這是它捕獲飛蟲的有利條件。

⑤蜻蜓是昆蟲世界中最出色的“飛行家”。在作急促的衝刺飛行中,每秒的速度可達40米左右;還可以連續飛行一小時不着陸。——評:奧運冠軍劉翔跨越110米欄用了12秒91,蜻蜓每秒飛行40米,110米只需要兩秒多鍾,你看,比奧運冠軍還快上好幾倍,真是當之無愧的“飛行家”!)

3.創設情境,在言語交際中走近蜻蜓。

⑴同學們介紹了這麼多蜻蜓的知識,老師也感到受益匪淺,也喜愛上蜻蜓了。(出示捕獲蜻蜓圖)瞧,這位同學也很喜愛蜻蜓,他在幹什麼呢?(用網兜捉蜻蜓)你想對他說些什麼?

⑵交際訓練。(注意教師角色的轉換)

現在老師就是這位同學捕獲蜻蜓的同學,你想對俺說什麼?

(爲什麼說蜻蜓是益蟲?)俺知道蜻蜓是益蟲,可俺並不想傷害它,俺只是想觀察觀察它。這眼睛可真大呀,和俺們人的眼睛有什麼不一樣嗎?

這尾巴又細又長,有什麼作用?

蜻蜓身上還有什麼祕密?你們能告訴俺嗎?

蜻蜓能消滅這麼多的害蟲,可真厲害呀!不過,俺並不想傷害它,只是想仔細地看看它長得什麼樣子。 蜻蜓身上還有哪些祕密,你能告訴俺嗎?

過渡:蜻蜓是“飛行家”,是“捕蟲能手”,是俺們的朋友……小朋友們入神地聽着陶行知先生的話。

二、走近陶行知

1.課文中陶行知先生是怎樣勸說小朋友們的呢?請同學們讀課文,劃出描寫陶先生神態、動作的詞語,再讀一讀,體會體會,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同學讀、劃,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討論,朗讀體悟。

“慈祥地撫摸”“拉着小朋友們坐在田埂上”——從這裏你看出了陶先生的什麼?請你再讀一讀,體會體會。(指名2、3人讀)

“高高舉起” ——爲什麼要高高舉起?(舉得高,小朋友們才幹看得清。)多麼關心小朋友啊,處處爲小朋友着想。俺們一起把這一句讀一讀。

“小心地翻過去”——你讀出了什麼?是的,他要求小朋友們放飛蜻蜓,他自身也十分保護蜻蜓。大家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用商量的口吻”“還給”——陶行知先生沒有居高臨下,他非常民主,把放飛的決定權交給小朋友們,讓他們放得心甘情願。你能把這種語氣讀好嗎?請你試一試。(指名2人讀)俺們一起來讀。

3.拓展引申。

陶行知先生(出示頭像課件)就是這樣一位尊重小朋友、熱愛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育家,從他的一些名言中俺們可以更爲真切地瞭解他。

出示名言,配樂朗誦:

捧着一顆心來,(大家一起讀)不帶半根草去。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他人是這樣讚揚他的。

出示:萬世師表(宋慶齡先生頌揚他爲“萬世師表”)

永久不死(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題詞“永久不死”)

4.關於陶行知的故事還有很多,關於蜻蜓,關於有益昆蟲的話題也有很多,這些都有待於俺們小朋友課後去搜集,去了解。(出示要求)同學們一起讀。(課外延伸:讀名言,講故事,走近陶行知;查資料,做筆記,介紹有益昆蟲。)

課後反思:

本課講述了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見一羣孩子在捉蜻蜓,引導他們認識到蜻蜓是人類的朋友,並放飛蜻蜓的故事,體現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對孩子們的關心愛護。如何讓學生體會陶先生對孩子的耐人尋味的教育,又能激發先生對蜻蜓知識的瞭解,對小動物的探究興趣,是教學的重點。

上課伊始,利用舒緩的音樂,精美的圖片,激發孩子對蜻蜓的喜愛,再引出陶先生,出示讀書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劃出描寫陶先生神態、動作的語句體會,你能感受到什麼?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劃、悟。文中的慈愛的撫摸,商量的口吻、小心地翻着我與孩子們共同在這些靈動的詞語引領下走進文本、閱讀文本、感悟文本中陶先生的循循善誘的教育,孩子們具體地說出自己對這些關鍵詞的理解,並能在讀正確、通順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理解與體會。品味課文的細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陶先生的人格魅力。

學生默讀課文,通過陶行知與孩子們的對話,說說對蜻蜓的瞭解。學生緊扣文本,提出吃食、尾巴、眼睛三個方面的知識,並整合書本資源與課前收集到的資料,來介紹自己所瞭解的蜻蜓,利用蜻蜓知識大比拼的環節,目的在於激發孩子探究動物世界的興趣,有的學生展示了精彩的手抄報,有的介紹了蜻蜓的一生,有的解釋了什麼叫蜻蜓點水孩子們面前的圖片、資料和書中做出的有關蜻蜓知識的記號,讓我明白了,他們關於蜻蜓知識的瞭解並不比老師少。

由於我迫切希望課堂流暢順利,所以有時替代了學生的思維,都覺得這是教學的需要,忽視了學生的生成性資源的產生,讓精彩從身邊溜走,這主要在於我沒有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以及當課堂出現意外時我缺乏課堂機智。例如:學生在回答陶先生拉着孩子們坐在田埂上,他的體會是陶先生不顧形象。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否定了孩子的回答,其實回想起來只要順勢引導,讓孩子體會一個大教育家如此做的目的,體會陶先生的平易近人與耐心等,只要多問一個爲什麼的問題,一定能夠讓孩子口中生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