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 》知識點歸納

本文已影響 2.51W人 

1作者簡介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 》知識點歸納

林傑(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死時年僅十七。《全唐詩》存其詩兩首。其中《乞巧》一詩最爲有名,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願。

李商隱(約813—約858),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晚唐有名的抒情詩人。開成進士及第。曾任縣尉、祕書郎、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主要作品有《有感二首》《重有感》《賈生》《富平少侯》等,有《李義山詩集》,後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

2相關背景

乞巧

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從針穿過,就叫做巧。這習俗唐宋最盛。

嫦娥

作者終身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牛李黨爭是在宦官專權的日子裏,唐朝朝廷的官員中反對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擠打擊。

3主要內容

乞巧

這首詩通過敘述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每家的少女們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的情景,展示了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

嫦娥

詩人以詩中嫦娥的遭際來抒發自己本欲在仕途上求得進取,而實際卻導致長期漂泊流寓的不幸。表達了詩人對懷才不遇的不平之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