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六年級上冊語文《詹天佑》評課稿

本文已影響 1.92W人 

  《詹天佑》評課稿一

六年級上冊語文《詹天佑》評課稿

胡孟炎老師在教學中勇於探索,曾對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等問題進行過研究,總結過很好的經驗。近幾年,又對語文課的思想教育進行了探討。胡老師整理的《課堂教學實錄片斷》和《激起感情波瀾,增強感染效果》,就是他研究的初步成果。看了以後,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在語文課思想教育中,胡老師重點研究情感教育,這是一個很有見地的選擇。近年來,大家雖然在語文課中重視了思想教育,但往往滿足於學生口頭上會講一些道理,忽視在感情上感染教育學生。因此,儘管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不少文質兼優、感情深厚、文藝性很強的課文,但未能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很是可惜。因而,研究和創造這方面的經驗是非常必要的。

二、《課堂教學實錄片斷》反映了胡老師教學的基本思路。這個思路就是:理解語言,理解內容,用課文中的事實、情景、形象和正面人物的感情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感情波瀾。語言理解得越深,受到的感染也越深,兩者是統一的。如教《詹天佑》這課,教師在範讀全文時,初步引發學生對詹天佑的敬仰。在重點分析第二段時,通過默讀、討論以及對重點詞語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看清了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和卑鄙伎倆,激起強烈憤慨,而這種憤慨之情又增強了對詹天佑的崇敬。

胡老師把上述教法稱作“披文入情”。“披文入情”是語文課進行情感教育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徑。

三、胡老師在材料中還總結了許多引導學生披文入情的經驗,如:“抓感人的重點情節,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把事物發生的環境與人物的行爲聯繫起來,引導學生去感受人物的美好心靈和高尚品德。”“從課文內容出發,讓學生在豐富的想象、描述中掀起感情的波瀾。”“採用各種直觀手段,再現情景,渲染氣氛,給學生以切身感受。”等。這些作法,有利於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生動的形象,有利於溝通學生與作者及課文中人物的情感交流,值得借鑑。

 《詹天佑》評課稿二

這學期很有幸又聽了徐老師執教的觀摩課,更有幸的是有機會主評徐老師的這節課。《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蹟——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爲讀者勾勒出了一位傑出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文章層次清晰,內容生動,字裏行間流露着對中國人智慧和力量的讚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優秀教材。全文圍繞“傑出、愛國”而展開,教學時應以此爲線索,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具體事例,結合重點的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我認爲徐老師的課努力做到了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下面,我簡單談談我聽課後的一些感受。

一、結合背景介紹,縮短人本對話。

本課內容離學生現在的生活現實較遠,因此學生對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原因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徐老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能結合當時社會背景的介紹,縮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當時詹天佑接受修築任務的壓力之大、困難之大。

二、緊抓句的教學,感悟人格魅力。

在教學課文第四自然段的時候,徐老師緊抓這一段中的句子展開教學,如:引導學生明確過渡句的作用、畫排比句、找詹天佑親自堅持野外工作的句子等,並一一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從句中感悟詹天佑的偉大品格,從而感悟到詹天佑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不過,這裏我有一個小小的看法:如學生圍繞詹天佑親自堅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談體會時,有一生說從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的愛國品質,這時徐老師給予了否定,我個人的看法是,學生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因爲詹天佑所有一切的行爲動力應該是來源於他那強烈的愛國心,也正應該是這強烈的愛國情感才支撐着他克服修築鐵路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難。如果在這一段的教學中,老師能讓學生說說哪些句子更令自己感動,說說原因,可能學生能更好地在自己的心目中構築詹天佑的真實形象,情感體驗也能得到更主動地調動,這時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令自己感動並受自己所喜歡的句子,學生肯定能借助聲情並茂的朗讀達到與文本內容的更好溝通,從而更真切地受到詹天佑人格魅力的感染。

三、注重實踐訓練,體會創新品格。

在教學第五、六自然段“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徐老師採用了畫一畫的教學方法。居庸關隧道和八達嶺隧道開鑿的方法各自不同,前者採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後者採用中部鑿井法。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自讀討論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筆畫出簡單的開鑿辦法示意圖,無須多講,學生就能明白。不過我覺得可以讓學生到黑板上畫一畫,這樣會比老師讓學生拿着自己畫在紙上的示意圖進行評議看得更清楚些。詹天佑在修築京張鐵路工程中,最能突出表現其傑出才幹的地方,就是設計了“人字形”線路,這也是在鐵路修築史上的首創,我覺得徐老師在教學時對這一點強調不夠。教學時,徐老師讓學生示範演示了“人字形”線路的行駛辦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難點。這時候如果能對學生的演示進行更細緻地指導,那會更有助於學生的理解。比如讓學生先站板畫出“人”字形示意圖,再用一支帶有兩個不同顏色的鋼筆頭的鋼筆上臺演示,效果可能會更好。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很明瞭地揭示詹天佑不僅是我國的愛國工程師,而且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感悟到詹天佑偉大創新品格。四、恰當使用媒體,突破教學難點。

在一堂離學生實際生活年代比較遠的課堂中,老師能恰到好處地使用多媒體,顯得尤爲重要。徐老師在多媒體的使用上,內容不多,但有節有序。如兩種隧道的開鑿辦法和“人”字形線路的設計的動畫課件展示,遠勝教師枯燥的千言萬語,這樣的課件展示不僅發揮了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看得真切,感得真實,更有助於學生透徹理解課文的難點,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結合課堂拓展,昇華情感體驗。

當徐老師教學到外國人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人”字形線路都讚歎不已時,讓學生也來說說:你會怎麼稱讚詹天佑?不僅昇華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還注意了學科間的聯繫,使學生能得以學以致用。

總之,徐老師所上的這節課是很成功的,其中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數不勝數,還是留待今後的工作中慢慢學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