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中語文《漁父》優質教案(薦)

本文已影響 2.64W人 

  教材分析:

高中語文《漁父》優質教案(薦)

《漁父》選自蘇教版語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專題“直面人生”,專題的教學建議是:“在閱讀中學會質疑與探討,辨析評價文中作者對人生的看法,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悟出更多人生的真諦。”本專題以問題探討爲主,在經典文本的學習過程中,着眼於挖掘文本思想、培養探究意識。”《漁父》篇幅不長,共有四小節,是一篇文質兼美、體新理深的文章,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在預習充分的條件下,通過探究式學習,挖掘出文本豐盈的知識和思想,即如何實現“淺文深教”,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前提和歸宿。

《漁父》一文采用對比手法,通過屈原和漁父的問答,表現了在“清”與“濁”的抉擇中三種對立的態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千百年來,屈原的精神、他“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的光輝人格一直燭照着華夏民族的脊樑,他身上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理想主義、憂患思想、執著剛強正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學習本文要進一步地認識屈原所代表着的的“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而漁父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極大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內涵,他代表着一種遺世獨立、清高隱逸的人格理想,寄託着中國文人對這種與世無爭的超然生活的嚮往,他的“與世推移”與屈原的“深思高舉”讓我們窺見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這兩個對立面,爲同學們深入文本,瞭解以儒、釋、道三教爲支柱支撐起的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路徑。

《漁父》一文的結尾,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不復與言”,二人堅持己見,未有妥協,留給同學們極大的思考探究空間。課堂上,我將以“誘思探究”爲主導教學方式,誘導學生在不斷的合作探究中,激活情感和思維,生成和表達自己的思想,形成熱烈而又沉思的氛圍,最終抵達文本深處。

 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雖文言字詞上難度不大,但因其思想探究空間極大,如何在教學中兼顧“文”和“言”兩方面,頗具難度。

學生在學習此文之前,已經學習了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對屈原的身世、經歷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學講解中,對於中國古代傳統中的儒道兩家主張也有一定了解。漁父這一形象在文章中的存在,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探究空間,在超逸脫俗的漁父的對比下,屈原的選擇選得決絕而生硬,不少學生很難理解屈原這種“寧爲玉碎”的執著的珍貴。

同時,由於學生理解能力和思維深度有限,一部分學生會認爲文中的漁父是爲襯托屈原的偉大而存在的反面人物,從而難以抵達文本深層,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現象,準確地將本文翻譯爲現代漢語並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屈原和漁父對話的分析,認識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和《漁父》一文背後蘊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閱讀和思考,學生能對屈原和漁父的不同人生選擇做出自己的評價,並對自己的人生選擇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屈原和漁父人物對話的分析,認識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偉大人格和文

本背後蘊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教學方法:

誘思探究教學、小組合作教學

 課時課型:

一課時、新授課

 教學工具:

幻燈機、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課前導學:

請同學們藉助字典、對照註釋翻譯課文,完成導學案並訂正。

  二、課上探究:

 (一)導入

(課間播放音樂:蔡琴歌曲《屈原》)

全體齊讀《屈原》節選:

“他們說你是個孤獨的詩人,

他們說你有一顆憂鬱的靈魂。

汨羅的歲月是否像我所想象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魚款款徘徊?

冷溼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縱有多少無奈徒託流水寄懷。

究竟你願長久躺在靜謐的江底?還是期盼着撥槳的手,撩開你深邃的面容?”

這一位孤獨的詩人、這一顆憂鬱的靈魂是誰?兩千多年前他爲何選擇帶着滿腔的憂憤,忿然一躍,獨自一人去擁抱江底柔軟的泥沙?兩千多年過去了,他是否依舊孤獨,是否依舊寂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做這隻撥槳的手,來撩開他深邃的面容吧!

  (二)誘思探究

1、釋文:探索 觀察

(1)教師範讀全文。

(2)漁父初見屈原,問屈原的第一個問題是:“何故至於斯”?這個“斯”指什麼呢?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生答、翻譯)

那麼屈原到底因“何故至於斯”呢?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生答、翻譯)

(3)如果請你用一個字回答,你會選擇哪一個字?

“清”

2、成象:研究 思維

(1)你能快速找出文中屈原“清”的體現嗎?

“深思高舉”,“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生答、翻譯)

結合課前準備的資料,你還能發現屈原“清”的體現嗎?:(小組合作各推一生髮言)

屈原《離騷》:美政理想

屈原生平經歷:愛國主義、理想主義、憂患思想、執著剛烈的性格(生答、分析)

全班齊讀屈原相關語句。

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教師總結:“清比己之潔,而濁比世之穢也。醒比己之明,而醉比人之昏也。清濁不同流,醉醒不同趣,邪正不併立,忠佞不相容。以屈子之獨操,而仕壅君,處亂朝,安得而不見放乎?”

(2)與屈原的“清”相對的“濁”在文中有沒有體現呢?

“淈其泥而揚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物之汶汶”,“蒙世俗之塵埃”。(生答、翻譯)

(3)這是漁父的做法嗎?

不是,漁父的做法是:““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生答、翻譯)

(4)全班分成兩組合作朗讀人物對話部分,讀出不同情感。

3、悟道:遷移 運用

(1) 獨立思考:面對人生的困境,屈原、漁父、衆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你更欣賞誰的做法?請寫下你的觀點並分享。(請三位同學分享自己的看法)

漁父:道家 重真、超然曠達

屈原:儒家 重善、執着進取 (教師引導:因爲犧牲和奉獻成就了民族脊樑)

  (三)總結

(1)許多同學的觀點是富有現實意義的,在面對紛繁的社會時,我們也會遇到困境,我們不可能像屈原那樣決絕,我們也不太可能像漁父那樣擡腳遠遁,我們只有選擇面對。但是在投身社會洪潮中的時候,我們可以儘量做到:“淈泥、揚波,不離於泥,亦不爲泥所陷;餔糟、歠醨,不拒乎酒,亦不爲酒所溺。內不失己,外不忤世,斯爲與之推移。”

屈原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對自己的理想的執着追求,魯迅先生曾飽含激情地寫道:“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正因爲對這份偉大的理解與感謝,人們思念屈原、崇敬屈原,我想,在年年五月的棕香中,屈原是不孤獨的、不寂寥的!

讓我們一起來齊讀這一個文段的後半部分: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懷?

衆醉獨醒是一種怎樣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亙古以來的蕭條淒涼,

取代水中你的惆悵是岸上我獨自徘徊。

龍舟的喧譁劃出波波水痕,追思掠過江面片刻又將遺忘。

也許你將年年享受五月的糉香,

也許等待着另一次際遇,看一看江上的陽光。

(播放音樂:蔡琴歌曲《屈原》)

  三、課後鞏固:

完成《作業本》鞏固練習,並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漁 父

《楚辭》

“斯” “清” 儒 屈原

道 漁父

“濁” 衆人

  補充資料:

儒家:重善,執著進取

其一,修身。以天下爲己任。

《禮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其二,獻身。倡導要敢於爲真理而“捨身存仁”的崇高獻身精神。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他們以天下爲己任,秉承着苟利國家,不求富貴;苟利社稷,則不顧其身的社會擔當,殫精竭慮,奮勇敢爲,即使荊棘滿地也執着前行。

道家:重真,超脫曠達

其一,虛已。也即無我。一切順其自然,不要刻意地去做什麼。

老子:“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

其二,貴生。強調個體生命的價值。

莊子:“夫天下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況他物乎!”

他們學問高深,懷抱利器,韜光養晦,與世無爭,談吐不俗,迫於現實的無奈,卻只好選擇江濱打魚,田野耕作等蟄居方式來履行道家的思想。

翻閱幾千年的中國的歷史,名留青史和不見經傳的慷慨赴死者如恆河沙數。有三個高大的形像始終揮之不去。他們分別是不同時空的文天祥、譚嗣同、瞿秋白。

第一位文天祥於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縣)孤軍勇戰、孤立無援被元軍所俘,囚於零丁洋的戰船中,次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範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統帥張世傑。乃書《過零丁洋》詩以訴之。末句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爲誓死明志而作。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經歷種種嚴酷考驗,始終不屈。於1283年從容就義,年僅47歲。

文天祥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則是身陷敵手的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文天祥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和愛國情懷,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範圍

第二位 譚嗣同 在戊戌變法過程中,至少有三次機會可以從菜市口邊緣全身而退。譚嗣同毫不妥協。

袁世凱告密後,9月21日慈禧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臨朝“訓政”,下令逮捕維新派。大勢已去,梁啓超勸譚嗣同一起出走日本。譚嗣同執意不肯,他對梁啓超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梁啓超避居日本使館之後,日本使館方面表示可以爲譚嗣同提供“保護”,這是最後的機會。譚嗣同堅辭不受並傲然宣稱:“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在刑部獄中他給梁啓超的絕筆書中寫道:“嗣同不恨先衆人而死,而恨後嗣同死者虛生也。齧血書此,告我中國臣民,同興義舉。”獄中題壁望門投止(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1898年9月24日,譚嗣同在“莽蒼蒼齋”被捕。四天後,譚嗣同在菜市口法場就義,。時年33歲。“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譚嗣同在菜市口法場上氣壯山河的遺言,爲中國在現代化的道路上灑下了第一滴血,第一聲吶喊!

第三位瞿秋白1935年2月24日,因病日益嚴重擬去上海就醫。在福建上杭被捕。國民黨企圖用軟化的辦法使瞿秋白屈服。第36師師長宋希濂,不但改善瞿秋白的生活待遇,還令大小官員稱他爲“瞿先生”。面對敵人,瞿秋白不卑不亢。對黨的機密,他始終守口如瓶。敵人軟硬兼施,一無所獲。國民黨當局不肯丟掉勸降的幻想。陳立夫認爲,如能說降瞿秋白,將在國際上發生很大影響。於是他們又派中統局訓練科長王傑夫去長汀對瞿秋白勸降。王傑夫勸瞿秋白做識時務的俊傑,愛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和才華。瞿秋白則堅定地回答:“不願喪失人性而生存,不願做出賣靈魂的識時務者。”國民黨軍的黃埔學生宋浠濂敬他,派軍醫爲他治療肺病,瞿秋白卻無意爭春,“減輕一點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這才叫士可殺不可辱。刑前一飲酒做詩,二唱國際悲歌,三呼共產萬歲,盤好腿喝敵開槍。臨刑來上大碗酒,豪情萬丈赴國難。酒落肚,碗摔地,身洞穿。秋白找到了革命鬥士和文人的歸宿,悲且壯。是年,瞿秋白36歲。《多餘的話》是瞿秋白在長汀就義前夕寫就的敘志遺書。“爲大家闢一條光明的路。”瞿秋白赴死前在《多餘的話》中表明心志。當時身心備受摧殘的秋白先生明白自己去日無多,應該在臨走前給這個世界留下幾句真話。《多餘的話》卷首引《詩經•黍離》語:“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其時,《多餘的話》中的詞句看似“消沉”,但隱晦下卻掩藏着深刻的、積極的內涵。秋白先生對革命的信念有如鑽地的竹根般的堅定和矢志不移,這時文人的節氣在困境中一覽無餘。

瞿秋白是中國第一個翻譯《國際歌》的人,也是唱着這首戰歌走向刑場的偉大戰士。瞿秋白臉上架着一副眼鏡,書生氣十足。他寫的文章曾得到過魯迅的首肯,本可以成爲一個地道的文學家。然而,他卻選擇了另一條救國的道路,並一度成爲中共的領袖。在他身上,人們體會到的是書生的意氣和革命家的豪邁。瞿秋白用血寫下了中國革命歷史上書生從政最爲悲壯的一頁。

文天祥、譚嗣同、瞿秋白三位,身陷敵營,面對烕逼利誘決不後退半步。在不同時空捨身成仁,前兩位爲國、瞿秋白爲了崇高的理想,最終都選擇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每每想起崇敬之意油然而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