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師說的優秀教學教案大綱

本文已影響 2.77W人 

【作者及背景】

師說的優秀教學教案

作者韓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爲先輩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縣),所以後人稱“韓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話中可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這種不怕時人恥笑,敢於反抗流俗不良風氣,批駁錯誤觀點,建立新的師道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關於題目】

“說”——是一種有敘有議,以議爲主的文體,是議論體裁的一種。

“師說”——即“說師”,解釋爲“說說(議議)有關老師的問題”。

韓愈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啓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

【特色講解】

1、對比論證,正誤分明。本文第二段寫得很精彩,運用的三組對比:

(1)縱比:古之聖人才智多,猶且從師學習;今之衆人才智低,而恥學於師。

(2)自比: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小學;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大遺。

(3)橫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

通過這三組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違背常理,而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2、引用論證,無可辯駁。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不僅比前文籠統的說“古之聖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會的聖人證明“學必有師”“有道即師”,這就把論敵置於無可爭辯的'地步。

3、看似閒筆,實爲論據。本文最後一段,寥寥數字,很多人都認爲這是說明寫作緣起,實際上遠非如此,韓愈是借對李蟠的誇讚:“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來再一次證明“學必有師”的重要性。

4、語言表達,氣勢飛動。韓愈的散文素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古之聖人,其出人也亦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課堂演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練習。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爲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屈子賦曰:“邑犬羣吠,吠所怪也。”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餘以爲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爲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爲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於羣目,以召鬧取怒乎?

1.對下列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

A. 益:更。輒:就。犯:冒犯。

B.暇:空閒。挈挈:孤獨。而東:到東邊去。

C.僕:我。恆:常。幸:慶幸。

D.被:披。已:已經。吾子:我的兒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義相同的兩項是( )。

A.有,則譁笑之,以爲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韓愈既自以爲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爲越之雪,不以病乎?

3.對“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不僅僅(我)會遭到(世俗)責怪,也會因此使你受到非議。

B.不僅我會病的,你也會病的。

C.不僅見到他會生病,也會見到你病的。

D.不僅僅(他)會遭到(世俗)責怪,你也會遭到責怪。

【答案講解】

1.D 2.A B 3.A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