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專題複習提綱

本文已影響 1.68W人 

  一、字詞。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二專題複習提綱

1、讀準下列加點的字。

狙(jū)擊 瓦礫(lì) 一撮(cuō)鹽 粘(zhān)住

翹(qiào)尾巴 胡謅(zhōu) 窒(zhì)悶 模(mú)樣

衣襟(jīn) 泥濘(nìng) 梗(gěng)概 嗜(shì)好

吝嗇(lìn sè) 顫(chàn)動 甲冑(zhòu) 威風凜凜(lǐn)

顛簸(bǒ) 徑(jìng)自 吞噬(shì) 瞳(tóng)孔

無濟(jì)於事 襁褓(qiǎng bǎo) 鬍子茬(chá) 驚駭(hài)萬狀

煙熏火燎(liáo) 愕(è)然 褪色(tuì shǎi) 器械(xiè)

肅穆(mù) 粗獷(guǎng) 閃爍(shuò) 啐(cuì)菸頭

瞭(liào)望 霎(shà)時間 揪(jiū)緊 冥冥(míng)

跛(bǒ)腳 歡呼雀(què)躍 肆(sì)虐 匱(kuì)乏

2、正確書寫下列加點的字。

狙擊 瓦礫 一撮鹽 粘住 翹尾巴 胡謅 窒悶 模樣

衣襟 泥濘 梗概 嗜好 吝嗇 顫動 甲冑 威風凜凜

顛簸 徑自 吞噬 瞳孔 無濟於事 襁褓 鬍子茬 驚駭萬狀

愕然 褪色 器械 肅穆 粗獷 閃爍 冥冥 煙熏火燎

瞭望 揪緊 肆虐 跛腳 匱乏 霎時間 啐菸頭 歡呼雀躍

3、解釋下列詞語。

狙擊:埋伏在隱祕地點伺機襲擊敵人。 窒悶:因呼吸困難或氧氣不足而導致的心胸不透氣感。 胡謅:隨口瞎編、胡說。 震盪:振動、動盪。多指社會、聲音等。顫悠:顫抖搖晃。 肅穆:嚴肅、安靜;嚴肅和睦。 吞噬:吞食;併吞。 徑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動。 粗獷:粗野,粗魯;粗豪,豪放。 無濟於事: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濟,有益,幫助。 驚駭:驚慌害怕。 歡呼雀躍:歡樂地呼喚,高興得像雀兒一樣的跳躍。 肆虐:任意殘殺或迫害;起破壞作用。 瞭望:登高望遠;特指從高處或遠處監視敵人。 冥冥:黑夜,黑暗。

 二、作家作品。

1、肖洛霍夫,蘇聯作家。代表作品有《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等,獲1965年諾貝爾文學獎。

2、海因裏希·伯爾,德國作家,獲1972年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有《火車正點》、《喪失了名譽的卡塔琳娜·勃羅姆》等。

3、安妮·弗蘭克,猶太少女。《安妮日記》從1942年安妮13歲生日寫起到1944年8月日被納粹黨衛軍發現時爲止,是她13到15歲的心路歷程。

  三、中心內容及寫作技巧。

1、《一個人的遭遇》:小說節選部分寫的是索科洛夫從俘虜營逃回後的經歷。從俘虜營逃回後得到家破人亡的消息,在戰爭勝利前夕,兒子卻倒在最後的槍彈下,收養凡尼亞後剛剛有點安寧的生活,卻又出了事故等,突出表現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不幸。寫作技巧:採用第一人稱敘述的方式,敘述語言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在敘述中,穿插抒情、議論,這些抒情和議論往往直抒胸臆,袒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有的閃爍着口語的智慧

2、《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者巧妙地把一名德國傷兵安排在已臨時改爲戰地醫院的他的母校,讓受重傷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讀書時軍國主義教育的痕跡,從而暗示了民族災難和個人不幸的根源。在這個傷兵身上,作者真實地概括了那個時代的生活,從而反映了戰爭的慘無人道,反映了犧牲者所處的絕境,以及整個被戰爭敗壞了的年輕一代的無可奈何,在當時的各國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作品的基調灰暗、沉鬱,把戰爭渲染成一場抽象的人與命運的搏鬥,結果是人的毀滅。

3、《安妮日記》:9則日記,除第一則是有關日記的說明,其餘8則或記敘事實,或抒發感想,除了描寫苦難的生活,記錄所見到的戰爭,更多的是發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4、《圖片兩組》:第一組的四幅照片,都是攝影者捕捉的戰爭中人們的生活瞬間,再現了歷史的真實。他們告訴人們,在戰爭中,人的'命運如此悲慘,這些人本來可以有正常的生活,有幸福的家,有對美好明天的追求,然而戰爭奪走了一切。第二組的兩幅照片,攝影者通過人羣場面來表現主題。畫面上人們的笑容是攝影者着重表現的內容。

  四、重點語句賞析。(例)

1、現在我終於認出他來了——原來是比爾格勒!“牛奶,”我喃喃地說……(門房裏“我”“喝牛奶”、“抽菸”,這些鮮明的生活印象已經深深地烙在“我”的頭腦中,比爾格勒就是“牛奶”,一看到比爾格勒,條件反射,昏沉的記憶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三個月前日常生活場景石破天驚地蘇生。這“牛奶”既是對自己參戰而成爲殘疾事實的確認,也是“我”對往日和平生活的留戀和嚮往。詞簡意豐。)

2、凡尼亞用一雙短小的腿連跳帶蹦地跑了幾步,忽然向我回過頭來,揮動一隻粉紅色的小手。(一支粉紅色的小手彷彿是一柄燃燒的火炬,象徵了人類對和平的永遠的追求,也像一面旗幟,指示着人們爲和平而鬥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