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2017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寒假作業試題

本文已影響 1.04W人 

  第Ⅰ卷閱讀題(共 54分)

2017學年高二上學期語文寒假作業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6分,每小題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的關係

  高華平

佛教文獻對中國古代文體形式的影響,主要表現爲佛經文本的文體形式及傳播方式,影響了中國古代文體的存在形態並促成新文體的產生。漢傳的佛經文獻主要由梵文寫成,因此中土的佛教徒接受佛經,首先就要面對梵文。梵文爲拼音文字,古印度人創立了一種關於梵文拼寫規則的理論叫聲明論。這種聲明論傳入中國以後,即被漢地文人摹擬於佛經的轉讀,並因此發明了四聲。陳寅恪指出,正由於佛經傳譯使印度聲明論在中土傳播,文人們於是創四聲之說,並撰作聲譜,借轉讀佛經之聲調,應用於中國之美化文,而這種注重漢字聲律的理論應用於中國的詩歌創作,便使中國詩歌固有的通過節奏、韻步求和諧的路徑發生了改變,產生了以追求文字平仄交替、低昂互節效果的新詩體近體詩或格律詩史書一般稱此爲永明體。永明體的出現,是中國詩歌體裁發生的一次根本的變化,它徹底改變了中國古代文體原有的發展方向。

此外,在佛教經典文本形式的影響下,中國古代小說文體也由先秦兩漢記街談巷語的談叢,變成爲一種以故事情節取勝的敘事文學體裁。讚頌、傳記體裁,前者轉變成了韻散兼行的形式,後者則變成了具有一定傳奇色彩的遊記或旅行記。

當然,最能反映佛教文獻對中國古代文體發生影響的,是從中古時代起中國社會出現了許多具有模擬佛經文體性質的、宣傳經義或世俗故事以吸引信衆的新文體、俗文體,重要的如變文、俗贊、偈頌、戲曲等。例如變文是講唱的。講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韻文。變文的,絕對不能在本土的文籍裏找到。我們知道,印度的文籍,很早便已使用到韻文散文合組的文體大約曾經竭力的講經的時候,模擬這種新的文體,以吸引聽衆的注意(鄭振鐸),因此,完全可以說變文是佛教經典文體引起中國佛教文士的模擬而新創造的一種俗文體。再如俗贊、偈頌。前者已由原先褒貶兼施或義兼褒貶(《文心雕龍頌讚》)的文體,變成了敦煌文書中的《南宗贊》《太子入山修道贊》和《大藏經》中的《轉經道行願往淨土法事贊》《往生禮讚偈》等歌唱偈贊;後者則由佛經中的應頌或重頌變化而,是類似於中國詩歌的印度品種。而戲曲,更明顯是佛經韻散兼行形式的進一步發展的一種形式:完全是由印度傳入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佛教文獻對中國古代文體形式方面的這種影響既給中國古代文學貢獻出了大量的俗文體,也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古代俗文學的發展。中國古代的文學,正如魯迅所說,歌、詩、詞、曲原是民間之物,只是後變成了正統文學的一部分,變成殭屍而走向衰亡了。佛教文獻的輸入,一方面無疑給這些快枯萎的生命注入了生機;另一方面又在中西(天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迸發出新生命的胚芽,形成了很多新的品種。文學隨佛教的傳播,得以重回民間,爲羣衆所喜聞樂見,並重新贏得了廣大的受衆。

1.下列關於中國古代受佛經文獻影響而產生的新文體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永明體是在注重漢字聲律的理論基礎之上產生的追求文字平仄交替、低昂互節效果的新詩體。

B.中國古代小說文體是由佛教經典文本形式演化而產生的一種以故事情節取勝的敘事文學體裁。

C.變文是中國佛教文士模擬佛教經典而新創造的一種用散文講、用韻文唱的俗文體。

D.戲曲是由韻散兼行形式的佛經進一步發展而成的,是由印度傳入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漢地文人將傳入中國的古代印度的聲明論摹擬於佛經的轉讀,並因此發明了四聲。

B.中古時代起,中國社會出現了許多宣傳經義或世俗故事以吸引信衆的新文體、俗文體,這些文體大多具有模擬佛經文體的性質。

C.讚頌、傳記受佛教經典文本形式影響,變成有一定傳奇色彩的遊記旅行記。

D.偈頌是由佛經中的應頌或重頌變化而,其形式類似於中國詩歌,卻深深烙下印度的印記。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永明體的出現改變了中國詩歌固有的通過節奏、韻步求和諧的路徑,使中國詩歌體裁發生根本變化。

B.文章引用陳寅恪、鄭振鐸、魯迅的言論說明中國古代文體形式受佛教文獻影響而產生的變化,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C.佛教文獻爲中國古代文學貢獻出了大量的俗文體,對中國古代文體形式方面的這種影響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古代俗文學的發展。

  D.佛教文獻的輸入引發了中西(天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迸發出新生命的胚芽,形成了很多新的品種,使文學重回民間,贏得廣大的受衆。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6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王英,字時彥,金溪人。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讀書文淵閣。帝察其慎密,令與王直書機密文字。與修《太祖實錄》,授翰林院修撰,進侍讀。

二十年,扈從北征。師旋,過李陵城。帝聞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視。既至,不識碑所。而城北門有石出土尺餘。發之,乃元時李陵臺驛令謝某德政碑也,碑陰刻達魯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異日且以爲己地,啓爭端。命再往擊碎之。沉諸河,還奏。帝喜其詳審,曰:爾是二十八人中讀書者,朕且用爾。因問以北伐事。英曰:天威親征,彼必遠遁,願勿窮追。帝笑曰:秀才謂朕黷武邪?因曰:軍中動靜,有聞即入奏。且諭中官勿阻。立功官軍有過,命勿與糧,相聚泣。以英奏,復給予。仁宗即位,累進右春坊大學士,乞省親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