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始得西山宴遊記》優質課教案

本文已影響 2.18W人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多麼令人留連忘返的境界呀!這是誰創作的佳句?出自哪篇文章?

這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爲我們描繪的迷人景色。柳宗元在被貶永州十年間,遍遊佳山秀水,藉以排遣心中的愁悶,並創作了一系列山水遊記,其中尤爲人們傳誦的是《永州八記》,我們已經學習了《小石潭記》,今天將再次和柳宗元一起登上西山之巔,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體會作者抒發的內心感受。

PPT展示《始得西山宴遊記》

  二、 知人論世

1、請爲大家介紹你所知道的柳宗元。

學生介紹自己所瞭解的柳宗元(結合課後註釋)

2、教師補充

v 因參與中唐時期的政治革新運動,受到保守派打擊,被貶爲永州司馬,開始長達十年之久的謫居生活。

v 柳宗元到這裏後心情抑鬱,常常探幽尋勝、徜徉山水來自我消遣。他寫了多篇遊記,其中的八篇成爲前後連貫、脈絡相通的一組散文,世稱爲“永州八記”。

v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八記中的第一篇。《永州八記》即《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3、師過渡: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詩家不幸文章幸”很多著名文學家在他們人生仕途低潮時期,往往正是一生創造的高峯時期。《始得西山宴遊記》正是《永州八記》中的名篇。

4、展示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文知識,練習文言文翻譯。

(2)理解課文在比照與映襯中寫景的特點,學習本文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三、初讀感知

一讀:(讀準字音和句讀)兩名學生輪讀兩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聽讀並標出錯誤的字音和句讀。

正音:(給劃橫線的字注音)

僇人 恆惴慄 施施而行

斫榛莽 焚茅茷 箕踞而遨

衽席 岈然窪然 若垤若穴

攢蹙累積 莫得遁隱 縈青繚白

不與培塿爲類 顥氣 引觴滿酌

頹然就醉 與萬化冥合

二讀:(熟讀課文,初步感知內容)教師範讀學生跟讀,注意句讀停頓

解題:題目交代了幾方面內容?“記”是一種怎樣的文體?

明確:題目交代了遊記事件和遊記地點,另外“始得”和“宴遊”兩處讓我們體會到遊玩的驚喜與宴遊的快樂之情。

“記”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並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三讀:(再一次朗讀,能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學生自由朗讀,試着找一找作者宴遊的驚喜之處和歡快之處。

讀完後學生可以自由發言找到登山帶來的驚喜之情的語句和遊玩的歡暢的語句,不統一答案。

  四、疏通文意,歸納積累文言知識

1、(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主疏通文意,結合課下注釋,通譯全文,並標畫出疑難,小組討論

2、(質疑解疑)綜合各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班交流,教師做適當點撥。

3、補充沒有提及到的重要詩詞和虛詞

第一段重要實詞

僇人 是 恆 惴慄 施施 慢慢 日 徒 窮 披 更相 趣 覺 凡是 而 以

句式(判斷所屬的句式並翻譯):

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第二段重要實詞

因 始 異 緣 斫 窮 箕踞 衽席 岈然 若垤 攢蹙 遁隱 縈青繚白 際 一 培塿 悠悠 洋洋 涯 窮 引觴滿酌 頹然 就 萬化 冥合 向 於是 爲 之

翻譯下列句子

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爲之文以志。

4、歸納整理重要文言知識(見導學案)

1、通假字

(1)自餘爲僇人( )

(2)夢亦同趣( )

2、詞類活用

(1)日與其徒上高山( )

(2)窮回溪( )

(3)臥而夢( )

(4)始指異之( )

(5)窮山之高而止( )

(6)箕踞而遨( )

(7)縈青繞白( )

(8)故爲之文以志( )

(9)自遠而至( )

3、古今異義

(1)漫漫而遊( )

(2)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 )

(3)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

(4)頹然就醉( )

(5)遊於是乎始( )

4、一詞多義

(1)窮 窮回溪( )

窮山之高而止( )

而不知其所窮( )

(2)夢 臥而夢( )

夢亦同趣( )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始指異之( )

遊於是乎始( )

(4)而 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

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

臥而夢( )

覺而起,起而歸(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窮山之高而止( )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而莫得其涯( )

而不知其所窮( )

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

(5)之 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 )

始指異之( )

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

不知日之人( )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 )

故爲之文以志( )

(6)爲 自餘爲僇人( )

不與培塿爲類( )

故爲之文以志( )

5、文言句式——省略句

(1)居(於)是州(省略介詞“於”)

(2)(我)因坐法華西亭(省略主語“我”)

(3)始指(之)異之(省略賓語“之”,指代西山)

(4)(我)引觴滿酌(省略主語“我”)

(5)故爲之文以志(之)(省略賓語“之”,代指宴遊西山這件事)

——判斷句

是歲元和四年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倒裝句

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第二課時

  一、導學目標

1、結合作者的身世處境和人格特色來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境界。

2、理解課文在比照與映襯中寫景的特點,學習本文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二、複習導入

翻譯句子

自餘爲僇人,居是州,恆惴慄。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三、研習文本

1、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再讀文本,概括文意,理清層次

學生概括:

第一段:概述被貶後遊西山前寄情山水的情況

第二段:寫遊西山的經過和感受。

偶識西山,登山經過,描述西山,宴飲之樂,人與自然的融合,寫此文的目的和時間。

2、遊西山時,作者看到了西山哪些“怪特”之處?研習寫景順序。

學生齊讀描寫西山片段,小組討論。

明確:遠望——俯瞰——環望;山勢高俊峭拔,地勢多變,山水縈繞,氣象闊大,渾然一體。

  四、探討文本

(一)探討文章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境界

問題設計:爲什麼遊西山後,作者慨嘆“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作者想寄予怎樣的情感?

友情提示:1、從作者遊西山前後的變化,尤其是前後感受的不同理解思想內涵和精神境界

2、結合作者寫作背景和人格特色理解

自由朗讀1、2段,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明確:

《始得西山宴遊記》優質課教案

感受: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渾身暢快,完全陶醉於山水之中,與萬物融爲一體的精神享受。

柳宗元遭貶後,心情痛苦,寄情于山水,只有西山之遊能給作者帶來心靈的啓迪與慰藉,能讓作者感到超脫曠達,忘卻了煩憂,獲得精神慰藉;西山卓爾不羣怪特之美與作者受到挫折卻不甘沉淪的人格之美相互映照,借西山以喻自己高潔的人格,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懷。

(二)探討欣賞文章的兩大寫作特色(討論問題,共同欣賞學習)

1、本文的主要內容是發現西山的奇特,獲得宴遊之樂。標題爲“始得西山宴遊記”,而第一段寫的卻是過去遊覽的情形,好像與宴遊西山無關,可否刪掉?爲什麼?

明確:

交代了文章的寫作背景。

先寫未得西山,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爲下文再寫始得西山,發現其“怪特”,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作鋪墊、對比,在這種對比之中會更加突出西山的與衆不同。

一方面突出西山山勢的“怪特” “特立”,是以前所從未見過的;另一方面突出了遊覽西山獲得的獨特感受,是以前所從未獲得的。這樣寫就更加突出了宴遊西山特點。

這種寫法就是陪襯,或反襯、側面烘托。

這樣的結構安排,前人曾評論說:“篇中欲寫今日始見西山,先寫昔日未見西山;欲寫昔日未見西山,先寫昔日得見諸山。”

儘管第1段沒有從正面入題,但和後面遊覽西山在內容上是有聯繫的。這第一段是全文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作者在佈局結構方面的匠心所在。

2、問:真正的西山與柳宗元筆下的西山爲何差別如此之大?

明確:

古人說“以我觀物,物皆着我之色”

此時與其說是在寫山水,還不如說是在寫作者自己。

眼中景,心中情,一切景語皆情語。

作者借景色奇特卻不爲人知的西山,抒發了對西山的喜愛,寄寓懷才不遇的情感。

  五、當堂達標,拓展提高

“寄情於景,借景抒情”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請你借鑑這種寫法,寫一篇短文。

要求:1、 400字左右

2、以“山”或“水”爲題材,把自己的悲喜哀樂借你筆下的景物特點表現出來。

  六、佈置作業

結合《自主學習叢書》自主歸納積累本文重要文言知識到積累本上。

  板書設計

《始得西山宴遊記》優質課教案 第2張

  教後記

這一篇文言文是本冊第三篇,文言文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勸學》《師說》的基礎上繼續加強鞏固,注重逐字落實,關注句中重要實詞虛詞,學會歸納整理重要文言知識;同時,從文學角度,不能忽視本文的人文性特色,通過研習探討領會作者寄情于山水,體現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的情懷。因此,本文突出兩個重點,一個是文言上的重點,一個是文學上的重點,分別安排一課時,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和前提。

設計亮點:

本節課設計上打破了以往一段文言一段文學的教學方式,顯得枯燥而不完整。先從文言的角度掃除文言障礙,進行文言知識的歸納整理積累,再從“文”的角度探討思想內涵和藝術手法,使文言文教學結構完整而獨立。另一個亮點,注重學生的朗讀,增強文言文閱讀的語感,初讀感知時,共讀三遍,使學生由陌生到熟知,對文章有整體的感知;研習探討文本時,有範讀,有齊讀,有自由朗讀,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領會作者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境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