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高二語文《柳永詞兩首》教案及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2W人 

  【高二語文《柳永詞兩首》教案及教學反思】

 一、學習目標:

高二語文《柳永詞兩首》教案及教學反思

1、瞭解詞及柳永的生平。

2、深入詞中描繪的情景,體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狀態。

3、感悟詞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提升自己的人格,淨化自己的情懷。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體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狀態。

難點:感受、品賞詞的意境、詞的情韻。

  三、學習方法:講授法、朗誦法、討論法

 四、學習用具:多媒體課件

 五、學時安排:2課時

 六、學習步驟: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

1、瞭解詞及柳永的生平。

2、感悟《望海潮》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一、詞的有關知識

詞是我國傳統詩歌(詩、詞、曲)中的一種特殊體裁。

1、詞的起源:詞,萌芽於南朝,興起於隋唐,盛行於宋,配樂歌唱,句式不齊,所以又叫“曲詞”或“曲子詞”、“長短句”,後來也跟樂府詩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跟音樂分離開來,成爲詩的別體,所以有人也稱之爲“詩餘”。

2、詞的構成:詞牌和標題

詞牌,最初是特定的詞樂曲調的名稱,後來成爲特定的詞體格式的標目。某些詞牌的命名,與創始之作的內容有關聯,但後人倚聲或依譜繼作,則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賦詞牌本意,也可以撇開詞牌本意自由發揮,即詞牌是詞樂曲調的名稱,規定詞的字數、句數及平仄聲韻,一般與詞的內容無關。

標題,爲了說明詞作的主題或內容,有時作者在詞牌下自擬標題或加寫小序,一般是對內容的提示或補充,可用可不用。

3、詞的分類

按字數多少分爲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長調(91字以上)。

段落多少分爲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

按風格可分爲兩類: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氣勢豪放,意境雄渾,詞中充滿豪情壯志,如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語言清麗含蓄,感情纏綿婉轉,情調或輕鬆活潑,或婉約細膩,題材較狹窄,多是寫個人遭際、男女戀情,也間有寫山水,融情於景,如柳永、秦觀、李清照、周邦彥、姜夔等。

二、柳永的生平簡介

柳永(約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後人稱他爲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於書香仕宦之家,但個人世路坎坷,多次應進士試,不第。生活落拓,長期出入歌樓舞館,與歌妓們相處密切,靠爲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正由於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爲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詞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長作歌詞,又擅長譜寫樂曲。他創制了許多詞調,而且這些詞調得到廣泛的傳播,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音樂家。許多歌妓因善於演唱他所作的詞,或者得到他的嘉許使得身價大大提高。

柳永作詞雅俗兼擅,以俗爲主,他繼承和發展了民間詞的傳統,開創了文人俚詞一路。他的詞作具有很深廣的羣衆基礎,形成“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局面。他是最早的歌壇偶像,其在當時的影響力絕不遜色於今天的“超女”。他的“粉絲”,也是歷史上最狂熱最忠誠也最具規模的“粉絲”。

論數量,當時民謠說“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就說明柳永的“粉絲”到處都有,遍佈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多得不計其數。

論狂熱,柳永的“粉絲”也絲毫不輸於“超女”的“粉絲”。由於他寫得一手絕妙好詞,隨便給哪個歌妓寫上幾句,她就會身價倍增。於是,歌妓們對他愛得發狂,能和柳七親熱唱和,哪怕是倒貼銀子。

論鐵桿,柳永的“粉絲”更是忠心不二,無人可匹。柳永死時家無餘財,是他的那幫歌妓“粉絲”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認識不認識的“粉絲”們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以至於相沿成習,稱之爲“吊柳七”或“吊柳會”。

論影響,柳永的“粉絲”也是不得了的。連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絲”,雖然他羞於承認,還對柳永有幾分嫉妒。

“奉旨填詞柳三變”

柳永的詞大多反映市井儷俗的生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業的市民文學作家。他的詞在當時就廣爲流傳,流行的程度遠遠超出了現在歌壇上的“四大天王”。他稱自己是“奉旨填詞”,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柳永也像封建時代的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把從政作爲自己人生的第一目標,哪知他的仕途充滿坎坷。他於公元1017(約30歲)年赴京趕考,沒考上。他輕輕一笑,填詞道:“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等了五年,第二次開科又沒考上。他便寫了一首《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志。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是一首發牢騷的詞,說我沒考上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我有才,也一樣會被社會承認,我是一個沒有穿官服的官。要那些浮名有什麼用?還不如把它換來喝酒唱歌。但是那美麗的詞句和優美的音律卻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覆蓋了所有的官家和民間的歌舞晚會,最後還傳到了宮裏。當時的皇帝宋仁宗一聽大爲惱火。又過了三年,柳永再次參加考試,終於以他出衆的才華通過了。但臨到皇帝圈點放榜時,宋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鶴沖天》,就在旁批道:“且去淺斟低吟,何要浮名?”又把他的名字勾掉了。皇上的輕輕一筆,徹底地把柳永推到市民堆去寫他的歌詞。柳永只好自我解嘲說:“我是奉旨填詞。”從此他終日流連在歌館妓樓,瓦肆勾欄,他身上的文學才華和藝術天賦與這裏的喧鬧的生活氣息、優美的絲竹管絃、多情婀娜的女子發生共鳴。仕途上的失意並不妨礙他藝術上的創造,可以說,正是這種失意造就了獨特的詞人柳永,造就了獨特的“俚俗詞派”。

論“副作用”,柳永的“粉絲”也鬧出了驚天動地的大動作。追捧偶像,總難免有一定副作用。傳說,柳永的名詞《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顏亮大舉進攻南宋,讓他差點兒成爲漢奸。

三、學習《望海潮》

1、聽《望海潮》朗誦。

2、朗誦指導

①感情飽滿,適度誇張,鏗鏘有力。

②上闕寫形勝之地和錢塘江潮的壯觀,詞句短小。“怒濤”、“霜雪”、“天塹”這類色彩濃烈的而有氣勢的詞語,音調急促,彷彿大潮劈面奔涌而來,有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

③下闕寫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優美,詞曲變長,節奏平和舒緩,讀出心曠神怡之感。

3、傳說金主完顏亮在讀罷這首詞後非常羨慕錢塘的繁華,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後來就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請大家一起朗誦《望海潮》,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詞中哪些內容可能會勾起完顏亮入侵大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呢?

4、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點撥歸納。

(1)“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杭州的地理位置優越,處在東南沿海,風光美好,曾經是歷史上三吳的大都會,自古以來都是繁華之地,有着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由此可以想見水陸交通十分便利,不像金國地處內陸,資源貧乏,交通不便。——完顏亮貪慕這裏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2)“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垂柳含煙,薄霧如紗,彩橋似畫,人煙阜盛,千門萬戶門簾輕擺,怡然安詳。這是對杭州城的一個全景描繪,表現了杭州城街巷河道的富麗。作者以一遊客的身份陶醉其中,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城市景觀美麗無比。

(3)“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高聳入雲的樹木圍繞江堤呈現蜿蜒迤邐之態,聲勢浩大的錢塘江潮波濤洶涌展示排山倒海之勢。我們分明感受到面對此情此景時涌動在作者內心的積極向上的澎湃激情。這是對錢塘江雄闊景象的特寫。“繞”“卷”兩字要重點賞析其妙處,形象、逼真。

(4)“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珠寶玉石遍陳於市,家家戶戶綾羅盈櫃,市民生活富庶,街市經濟繁榮。作者看到此景驚喜,豔羨,更何況本身就有入侵大宋野心的完顏亮呢!——杭州這裏的物質生活的富裕勾起他強大的侵略慾望。

(5)“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何花。”

西湖的山水清秀美麗,有“天香飄萬里”的三秋桂花,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十里荷花。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色彩豔麗,引人入勝。作者從時間和空間上在讀者面前鋪展開了一幅杭州西湖的迷人畫卷,流露出作者無比的喜愛之情。——看來杭州這裏真的是人間天堂,不僅物質生活富裕,而且精神生活也令人陶醉,難怪,金主完顏亮如此動心。

錢塘江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濤卷霜雪的黃鐘大呂,西湖秀色是風和日麗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絲竹管絃。前一句要讀出氣勢,雄壯有力,後一句要讀的輕快婉轉。

(7)“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此句極富生活情趣,晴天麗日處處音樂悠揚,夜泛菱舟陣陣歌聲在湖面盪漾。老叟悠然垂釣,幼童嘻嘻採蓮,好一派歌舞昇平百姓安居樂業的盛世景象。——杭州官民同樂之景,體現社會和諧,這是封建社會士大夫或者政治家們追求的大治年景,也是完顏亮心馳神往的理想社會。

(6)“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寫的是地方官的的遊樂,閒暇時品酒吟詩,欣賞音樂,賞玩山水美景,多麼風流瀟灑。也暗示他治理有方,有卓越政績。——完顏亮非常羨慕這位地方官,希望自己也能象他一樣坐擁杭州享受生活。這是任何一位有志向的男人都希望擁有的成功和排場。

東南形勢重要,湖山優美的地方,三吳的都會,錢塘自古以來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樑,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房屋高高低低,約有十萬人家。高聳入雲的大樹環繞着沙堤,怒濤捲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綿延無邊。市場上陳列着珠玉珍寶,家庭裏充滿着綾羅綢緞,爭講奢華。

裏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歡快地奏樂,夜晚划船採菱唱歌,釣魚的老翁、採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着長官,乘醉聽吹簫擊鼓,觀賞、吟唱煙霞風光。他日畫上美好景緻,回京升官時向人們誇耀。

5、小結:這首詞寫於宋真宗咸豐末年,當時柳永從家鄉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錢塘江。此時任兩浙轉運使的叫孫何,與柳永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並使其在青樓被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

一首《望海潮》,從空間上全景式地反映了宋初杭州的盛況——杭州城的繁華富庶,錢塘江的壯闊浩大,西子湖的清嘉秀美,老百姓的安逸閒適,地方官的風流瀟灑,官民同樂的和諧景象。當這些畫面一一立體地鋪展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的確得到了強烈的藝術享受。

它不僅打動了孫何,打動了完顏亮,更是打動了千年之後的我們。

6、言爲心聲,文如其人,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青年柳永怎樣的情懷?

明確:躊躇滿志,積極向上,意氣風發,激情四射……

7、這首詞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明確:工於鋪敘,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

東南形勝 自然風光之美

三吳都會 都市繁華之美

錢塘自古繁華 民生安樂之美

鋪陳:又叫“鋪排”,多見於古體詩中,它運用疊句的手法,使句式反覆、對稱而又富於變化,在詩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氣氛的作用。

樂府民歌《陌上桑》、《木蘭辭》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是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四、作業設計:

[板書]:

1、從地理位置上看

環境美麗 2、從歷史傳統上看 驚歎

經濟繁榮 3、從自然景觀上看 讚美

生活安定 4、從市井面貌上看 豔羨

5、從百姓生活上看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感悟《雨霖鈴》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2、理解本詞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

一、回顧導入

一首《望海潮》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文才飛揚、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柳永,然而,考場接連的落第,仕途的失意,使他流連於勾欄瓦舍,爲歌女填詞作曲,並與她們結下不解的情緣;但同時爲了生計不得不到處宦遊,以期謀得一官半職,於是又不得不與佳人分離,浪跡江湖,致使“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接下來我們看他中年仕途失意時期的一首詞《雨霖鈴》。

二、學習《雨霖鈴》

1、指導《雨霖鈴》朗讀。

2、請同學們放聲朗誦詞作,邊讀邊思考:《雨霖鈴》抒寫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離愁別緒,情人間的傷離別。

3、整體感知:不難看出,詞的上闋作者爲我們描繪了一對離人離別的過程,下闋作者通過想象爲我們展示了“今宵酒醒處”和“此去經年”後的場景。全詞通過時空的延伸來展示他的離愁別緒:兩人離別之時——(聯想)今宵酒醒處——(想象)此去經年後。

4、請選出你感受最深的詞句來談談作者是如何深刻地展示他的內心情感的。

教師引導歸納:

(1)、“寒蟬……歇。”

“寒蟬” ——聽覺感受,一般是代表悲悽的形象,蟬叫聲淒厲,這淒厲的叫聲不僅打破離別環境的寂靜,更刺激着離別人的敏感神經,令人難以忍受,加重淒涼感受。

“長亭”——送別地點,浸含着濃濃的離愁別緒;天色已晚,暮色漸起,人要回家鳥要歸巢,我卻要與心愛的人分離去浪跡江湖,前途未卜,迷茫失落,加重愁情。

“驟雨初歇”——矛盾的心情:既想雨停,又不想雨停。雨停,他就可以離開這個傷心地去遠方尋求新的發展了;雨不停,正好又合了他的心意,想要再多留一會哪怕是一小會兒,再看戀人幾眼,再多說幾句綿綿的情話。

這幾個意象的組合從聽覺視覺等方面把離別時的環境立體地描繪出來,營造出一種冷落淒涼的氛圍——人將別、日已晚、雨乍停、蟬聲切。惜別的長亭,淒涼的深秋。壯士分別尚且悲傷,更何況這對一別可能成永訣的戀人呢?

(2)、“都門……催發”

這是離別時的場景描寫。面對美酒沒有情緒,內心充滿的是無限的依戀與不捨。爲什麼要喝酒?一爲餞別,二爲借酒澆愁,三也可能是驅除心寒。“無緒”一是沒有好心情,二是心緒紛亂如麻,想走又不捨得走,矛盾痛苦可見一斑。“留戀處”是有情人依依不捨,“蘭舟催發”是船家偏偏不斷地催促上船;多麼尖銳的矛盾。一方怨時間過的太快,一方嫌時間耽擱太久。一急一緩,兩相映襯,生動地刻畫了分別時不同人物的心理神態,突出離人的不捨、無奈和隱隱的對船家催促的煩惱。——用字經濟,手法高明。

(3)、“執手……凝噎。”

寫人物的表情和動作,開始由表及裏逐層揭示離人的內心世界。此是特寫鏡頭,語言通俗感情真摯,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執手”之精妙:緊緊地抓住不願鬆開(能否換成握、牽)。“竟”字之妙:竟然,爲什麼竟然說不出話來?這是對詞人心境最真實的描摹:本來有千言萬語可此時不知從何說起,唯聞哽咽聲,況且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之間的柔情蜜意和此刻的難捨難分。互相保重可離人要去漂泊前途未卜;早日團聚可山高水長路途遙遠不知何日能聚;祝願離人願望實現可江湖兇險無法預知……所以這裏邊不僅有兒女情長還有個人的擔憂。“無語凝噎”是寫出了最後必須要動身時的難捨難分的情態,情到極致,“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極言依依惜別和纏綿悱惻之情。真是 “流淚眼對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孟郊《古怨別》)悲傷、難捨、痛苦到了極致。

(4)、“念去去……闊。”

一個“念”字,告訴讀者下面寫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遠的意思。這二字用得極好,不願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離人無限悽楚和無奈。“去去”二字連用,顯示出低沉的聲情,讀時一字一頓,遂覺去路茫茫,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路上又思念佳人,離恨無限,頓感“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的痛苦淒涼。“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着色可謂濃矣,既曰“千里”又曰“闊”,空間可謂廣矣。在如此廣闊遼遠的空間裏,充滿了如此濃密深沉的雲煙暮靄,使人透不過氣,給人無限壓抑,其離愁之深前途之茫茫,可以想見。也令人聯想到“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愁苦;同時也襯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見無期的迷惘惆悵,景無邊而情無限。離愁之深,別恨之苦,溢於言表。這不僅抒寫了別後悵然空虛的心情,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後迷茫的前程。——幾個意象組合的畫面色調灰暗,低沉壓抑,傳達出詞人苦悶孤獨壓抑迷惘的情感。

(5)、“多情……節。”

直接抒情。“自古”兩字,從個別特殊的現象出發,提升爲普遍、廣泛的現象,擴大了詞的意義。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則強調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傷情離別,自古皆然,可萬不該在這冷落清秋的時節,這叫人怎能忍受?作者似乎在自我安慰,實則突出自己的傷別更重。“清秋節”一辭,照應起首三句,前後照應,針線極爲綿密;而冠以“更那堪”三個虛字,則加強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爲明顯、深刻,開拓了詞的境界,深化主題,極寫離別之痛。

(6)、“今宵酒……殘月。”

千古麗句。離別之際想酒醒後身在何處,是虛寫之景。“酒醒”遙接上片“帳飲”,可見當時雖然情“無緒”,然借酒澆愁,還是沉醉了。忽然醒來,想必已是拂曉。酒醒無異於愁醒,更加惆悵。驚起忙尋覓,情人在何處?所見者唯楊柳岸上的曉風殘月,頓時悵然若失、落寞淒涼。“殘”字既是對月的描寫,也是作者心情的寫照。前路是“千里煙波”空闊的千里楚天,他還要繼續前行,離自己心愛的人越來越遠,又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裏,頓覺迷惘無助,這種羈旅行役中複雜的情感一起涌上心頭。將離人悽楚惆悵、孤獨憂傷、迷惘辛酸、漂泊失意、悽清悲涼的感情,表現得十分充分、真切,這正是:“楊柳留人不可留,曉風撲面寒心頭,殘月照人影孤單,酒醒之後愁更愁。”

(7)、“此去經年……更與何人說?”

詞人進一步設想一年之後的情況。一年之後,詩人仍羈旅他鄉,形單影隻,縱使眼前一片奼紫嫣紅,繁華無限,也因無人共賞而如同虛設;即使有千種的風情萬般的情意也因無人共語而倍感痛楚(無人傾訴因你不在身邊,不知道古汴河畔的女子聽見了這繾綣千年的思念了嗎?)。“更”和“縱”使情感更進一層,表明念之心切,愛之情深。以虛景、虛情的設想結尾,說明離別後的痛苦將與日俱增。結尾問句,更留有無窮意味,將離情推向高潮。

譯文:

秋後的蟬叫得是那樣地淒涼而急促,面對着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帳餞(jiàn,本義:設酒食送行) 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發。握着手互相瞧着對方淚光閃閃的眼睛,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面對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5、小結:

(1)、一曲《雨霖鈴》道破了天下有情人難捨難分的那一份眷戀和那一腔離恨。陣陣寒蟬,沉沉暮靄,浩浩煙波,淚眼對淚眼,無言對無言,好一幅悽惻委婉、柔腸百結的揮淚圖;一片殘柳,一彎殘月,一葉扁舟,多情的遠行人,孤獨的異鄉客,好一曲深情脈脈、離恨悠悠的絲竹調。

(2)、柳永的一生是充滿抑鬱和失意的,一首《雨霖鈴》道盡了仕途失意,落拓江湖,辭別情人,把酒澆愁愁更愁的痛苦等等真切的感受。

此詞不單寫一對戀人的分離,而是柳永藉助分離這個話題來深刻表達他人生的況味。

三、瞭解柳詞的風格特點

閱讀討論:東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學士院內)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爲之絕倒(笑得直不起身子)。——俞文豹《吹劍錄》

問題:你認爲從以上形象的評論中(選擇的不同歌者和不同的伴奏樂器)可以看出柳永的詞有何特點?

明確:1、具有輕柔悽惻的'婉約美。具體表現:

(1)、景物 具有輕、柔、纖的特點。

(2)、情感 具有陰柔美:悲慟的離別情懷,思念之苦,細緻入微,低婉纏綿。

(3)、意境 具有婉約之美。景爲冷落的秋景,情爲傷感的離別,狀清秋之蕭瑟,寫別離之悽惻,情景交融。

2、柳詞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萬物富有神韻。

(1)、“別”生情: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李煜《烏夜啼》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芳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別賦》

(2)、“秋”傷情:

“卻道天涼好個秋” “萬里悲秋常作客”“ 秋風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3)、“酒”亂情:

依依惜別時:“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喜時——杜甫說:“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哀時——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愁時——李白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蘇軾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李清照說:“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四、遷移訓練

我們通過學習《望海潮》讀出了青年柳永的情懷,在《雨霖鈴》中我們體味了中年柳永複雜的人生滋味。請你寫一段《讀你》,表達你對柳永情感或形象的認知,50-80字即可。

[附]:1、倜儻豪放柳三變,少有奇才功名戀。三赴科場葬流年,滿腹牢騷鶴沖天,奉旨填詞風流現,曉風殘月別情倩,宦海浮沉詩情拈,金鵝峯下月楓念。

2、暮靄沉沉,孤柳獨立,晚風催得雨聲碎。寒秋時節,誰憐落花捲霜帷。只守驛外,何時攬得烏紗歸?佳人翹首,才子歸去。蟬鳴引出離別淚。枉斷空腸,酒香卻道離別悵。長亭一別,縱是那時雁過也心傷。

3、告別了楊柳岸的曉風殘月,你踏上蘭舟向着暮靄沉沉的楚天駛去。依稀可望見的孤舟遙影在茫茫水天之際若隱若現。岸上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拭不去的淚水迷茫了整個江岸,連同這個令人傷感的秋。

4、忘不掉那一雙淚眼中凝聚的愛意,拂不去被曉風吹在臉上的髮絲。滔滔江水,清鞦韆裏,你孤獨漂泊的影子如驚鴻一般短暫,轉瞬即逝般消失在夢中人的眼裏。

5、猶記得當年意氣風發十年寒窗夏雨冬雪,無奈你卻忍把浮名換了淺吟低唱。從此你便因爲一時的少年豪氣而踏上了一生的顛簸流離。你選擇了詞,詞也選擇了你,於是凡有井水處便得歌柳詞。

6、他是個罪人,不僅寫下了《望海潮》,讓覬覦江南的完顏亮更加覬覦,更用多情細膩的筆觸,讓癡情的女子更加癡情。

7、水墨城鎮,是他生活的底色,和着微風,就着夕陽,寫下瑰麗的詞句。燈紅酒綠,是歌女們穿梭的小巷,伴着琴絃,踏着舞步,他的詞曲在神光離合中竄騰。天縱的才情,奈何年少輕狂,失了一生所向的仕途。只好悵然行走天下,醉那無用之酒,鍾那無用之情,把酒黃昏,作別伊人。榨盡一生的辛酸悲涼,成那一聲聲歌女口中詞。

五、作業

[板書]

上闋(離別時難分難捨的心情)

寒蟬 長亭 驟雨 ——環境悲涼

執手相看 無語凝噎 ——難分難捨 (情景交融)

千里煙波 楚天遼闊 ——惆悵傷感

下闋(想象中的別後情景)

傷離別 清秋冷落 ——愁意濃濃

楊柳岸 曉風殘月 ——酒醒傷情 (虛實相生)

好景虛設 風情難言 ——慘不成歡

習題解答

一、此題意在引導學生理解這首詞的主要內容,把握全詞的感情基調,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參考答案:《望海潮》描繪了一派太平、安定、富庶、和樂的都市生活畫卷。寫杭州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從地理位置上說。它是東南的重鎮;從歷史傳統上說,它自古以來就是繁華的都市;從自然條件上說,這裏有著名的錢塘江,有秀麗的西湖;從市井面貌上說,其建築設施極其美觀,人口稠密;從百姓的生活上看,人民安居樂業,笙歌處處。作者在詞中全面、細緻地描繪了杭州的繁華與美麗,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杭州風物的驚歎和羨慕之情。

二、此題目意在引導學生理解這首詞融情入景和虛實相生的寫作手法,試着體會全詞的意境。

參考答案:《雨霖鈴》描寫了餞別時黯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發時難捨難分的痛苦,設想“今宵酒醒”後的淒涼、惆悵以及日後無人述說的孤獨、無聊。詞的上片主要寫了離別時和離別前的情景,下片是對離別後的設想。整首詞意境纏綿悱惻,淒涼清麗。

三、此題旨在讓學生了解詩詞的不同風格和情調。

參考答案:可根據題乾的例句指出的“悲壯”與“悽苦”的不同情調和風格,聯繫學過或讀過的詞作進行比較鑑賞。

教學反思:

首先是柳永詞兩首。

引導學生一起回憶了有關“詞”的知識,然後介紹柳永和這兩首詞的寫作背景。

這些環節基本都是我完成的。

因爲身體的原因,我承認我聲音不夠有震懾力,精神也略顯疲憊,講這麼些用了一二十分鐘,耗去了我大多數的體力,到分析全詞的時候,我已經明顯的力不從心了。

採用的還是之前我慣用的方法,我講學生背,講得吃力,背得也不輕鬆。《望海潮》,《雨霖鈴》,本來那麼優雅生動兩首詞,竟然講到有那麼多學生昏昏欲睡,我真的很悲催。這樣的一節課,真的很讓人鬱悶。

想想,根本的原因不在學生,而在於我的組織。

詩詞類,應該多給學生時間去理解,少講多讀,老師多組織,學生多行動。

下節課,預設的每個環節都應該讓學生來完成,可以採用小組計分的形式,每組一個問題,只給一個學生髮言的機會,也只給別組一次補充和訂正的機會。然後教師的適當有效的點撥。

還要注意的問題是,學生要講什麼都應該有非常詳細的規定,問題越模糊,學生就越無從下手。

這類詩詞,可以從兩個方面讓學生分析,一是思想和感情,二是表達技巧。思想感情包括文字表面提到的關鍵詞句,也要根據作者和背景進行分析。表達技巧主要包括好詞妙句的賞析,使用修辭的效果,以及表現手法的妙處。這二者往往是相輔相成,互有融合。所以,可以單獨來講,也可以融爲一體來說。

學生可以以資料爲依據,更可以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但要言之成理,句子通順。如果評分,那麼後者要給加分。

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可以就全詞,讓學生自己設計問題,自己解答,問題有創意,答案有個性,可以給加分。設計問題的原則如上所說,要緊扣思想感情和表達技巧。這樣做起來可能很難,可以讓學生先一步一步走,教師再一步一步引導和糾正。避免教師給示範,學生照着來,這樣會固化學生的思維,扼殺他們的創造力。這樣的形式更開放,更有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始終不要忘記的是,除了語文素養的提升,最重要的還是面對高考,因此,必須把每篇古詩詞當作試卷上的詩歌欣賞題,讓學生從命題和答題的規範上去應對這樣的題目,學會思考問題,組織答案,並完美表達。

因此,也想到一個問題,老師之所以感覺沉重,是因爲揹負了一些自己不該揹負的東西,這些是學生的就應該還給學生。選擇哪些是不應該揹負的內容,這個選擇的過程也是老師能力的重要體現。教師要掌控的標準一定不能丟卻重點,捨棄難點,也不能拘泥於教材和資料。既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創造者,就應該給他們創造的機會。

總之,這樣的課,絕對不能一言堂,因爲我們不是百家講壇,一定要讓學生人人都是發言人,主持者。這樣才能使詩詞的課堂變得充滿生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