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兵車行》高二語文教案大綱

本文已影響 1.4W人 

【學習目標】

《兵車行》高二語文教案

1、在誦讀中體會詩歌意蘊含蓄的特點。

2、瞭解七言古詩的有關知識。

3、學習詩人“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

【學習障礙】

1、理解詩人的創作風格。

2、理解本詩的.寫作背景及內容。

【學習策略】

一、作者溯源法

1、杜甫思想的歷史根源。

有關資料:

杜甫是一個“儒家者流”,有詩爲證:

如早年的詩《奉贈鮮于京兆》中“有儒愁餓死,早晚報平津”;如《奉贈韋左丞文》中“紉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如晚年多自稱“腐儒”,《江漢》一詩中寫道“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因年已老大,有時也自稱“老儒”,如《出江陵南浦》一詩中的“社稷纏妖氣,干戈送老儒”,《憶昔》中“願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等。

杜甫爲什麼能以一個“儒家者流”成爲偉大的作家呢?

①儒家思想雖然屬於封建思想體系,但其中不乏“入世”主張“有爲”的積極因素。杜甫在他的人生態度上正是接受了儒家這一精神,很有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爲之”的頑強性。

②儒家學說雖然主張“尊王”和“忠君”,但同時也主張“愛民”,反對暴君“獨夫”,提倡“民爲邦本”“民爲貴”,這些思想對杜甫都有很大的影響。

③杜甫不僅繼承了儒家思想中進步的一面,在某種程度上還批判了儒家思想中落後的一面,他敢於正視現實、批評現實,也要求改變現實。在任何窮困的情況下,他都沒有停止他的吶喊。

2、杜甫的幾種進步思想。

①人道主義的思想。這是杜甫的基本思想。在杜甫一生中,大而對於國家人民,小而對於妻子、弟妹、朋友,一直到犬、馬、雞、魚、蟲等物類,都無不貫穿着這一思想。如《病馬》《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等。

②熱愛祖國的思想。他經常關心祖國的命運,歌頌祖國的大好山川,在很多詩中都有所體現。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嶽麓山道林二寺行》等。

③熱愛人民的思想。在《江月》《登樓》《赴奉先詠懷》等詩中都有所體現。

④熱愛勞動的思想。第一,他不輕視體力勞動;第二,他不輕視體力勞動者。如在《暮春題瀼西草屋》《信行遠修水筒》等詩中都有所體現。

⑤無貴、無富的幻想。由於艱難生活的親身感受,由於生活經驗的豐富,杜甫到了晚年,對社會現實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如《述懷》中寫道“無貴賤不悲!無富貧亦足!”用他自己的詩句來證明,就是:沒有“朱門酒肉臭”也就沒有“路有凍死骨”。

3、杜甫的.詩爲何稱爲“詩史”。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存詩一千四百多首,縱觀他的篇什,能以時間爲序,真實地反映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社會問題,體現歷史的面貌。杜詩具有強烈的人民性,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祖國的無比熱愛和對統治集團的強烈不滿。杜詩的偉大還在於他那博大的思想內容和沉鬱頓挫的獨特風格的完美結合,因而風韻獨步,後人無法比擬。

4、李白、杜甫風格的差別。

李白、杜甫生活在同一時代,都經歷了唐帝國的鼎盛期和安史之亂。然而李白師承道家藝術精神,形式上注重自由的民歌樣式,充滿出世的思想內容。杜甫秉承儒家藝術精神,形式上講求格律的嚴謹,充滿現實的思想內容。二人如兩山對峙,雄踞詩壇。

二、背景溯源法

《兵車行》是歷史生活的真實記錄。

唐玄宗天寶年間,朝廷對邊疆少數民族頻繁發動進攻。八載(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內),久攻不下,後雖僥倖取勝,但所部六萬三千人損失大半;到這年冬天,所派駐龍駒島(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軍覆沒。十載(751)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又奉命進攻南詔(主要轄境在今雲南省),結果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由於這兩次戰爭中喪師鉅萬,朝廷乃大舉徵兵。這件事,在《資治通鑑唐紀三十二》裏有生動的記載:

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時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圖景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兵車行》這首詩,很可能就是詩人見到這樣圖景的當時或其後不久寫的。

但詩人把這個歷史鏡頭捕捉到自己的詩中來,不過是拿它作爲一出社會悲劇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圖是揭露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因此,緊接着這個序幕,就通過“行人”答問逐層深入地展示這出悲劇的內容:“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這是說丁壯們無限期地超期服役;“邊庭流血成海水”——這是千百萬戰士戰死沙場;“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這是說全國農村生產凋敝;“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這是說人民連生計都無法維持,而朝廷依舊逼索租稅。可見,這種藝術概括方式的基本點是,由點到面、由現象到本質地勾畫出安史之亂前的一個歷史時期里社會的真實狀況。讀完這首詩,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難,而且能觸摸到詩人那顆同情人民的火熱的心。

這首詩的意義還不止於此,更爲重要的是,它表現了詩人反對“開邊”戰爭的堅定立場。“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說明他認識到這種不義的戰爭是一切苦難的根源;他敢於把戰爭的責任加在最高統治者身上,這樣的勇氣是當時衆多的詩人所不具有的。詩人的這種立場是一貫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寫道:“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殺人亦有限,立國自有疆”。這正是杜詩人民性之所在。

三、詠誦解讀法

這首詩屬於歌行體。歌行體的詩長於敘事,且多含感嘆之意,而這首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集團連年發動“開邊”戰爭,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顯然已超出感嘆而變爲怨憤,這是全詩的基調。必須始終把握住這個基調,才能讀好這首詩。下面談幾點意見供參考:

1、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戰士,這是詩人親眼所見,要表達出詩人“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感情,聲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調讀,最後兩句當用升調讀——這是本段的高潮點,詩人的怨憤之情初現。

2、第二段開頭兩句是詩意轉換處,可以讀得平緩些,聲音稍稍放低,但“點行頻”三字爲下文敘事總綱,須重讀。

以下直至結尾皆用“行人”口氣讀,但其中的抒情語字字都融合着詩人的感情,要跟敘事語區別開來。

本段可分三層:前六句爲第一層,先敘事後抒情。敘的是服役時間過長,佔去人的大半生,讀時當有怨而不傷之意,至“歸來頭白還戍邊”,怨情稍稍加重。讀後宜作一頓,爲下文直抒胸臆作鋪墊。下文“邊庭”二句有怨有憤,爲本段高潮點,應當讀得擲地有聲。中間四句爲第二層,極言戰爭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用“君不聞”領起,是“行人”問“長者”,也是詩人訴諸讀者,感情十分強烈,有指控之意。最後兩句爲第三層,這是“行人”爲自己也爲同伴們申訴委屈,讀時聲調放低些,寓怨憤于嗟嘆之中;讀完可作稍長停頓,如樂曲中的半終止,爲轉換話題作鋪墊。

3、第三段前半段寫秦兵家庭的困難。“長者”二句是承上啓下語,當用比較柔和的調子讀。“敢申恨”者,不是無恨,而是“申”亦無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當一氣讀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迴之勢,至“租稅從何出”稍稍振起,因爲“行人”的怨憤在這句話中表現得含蓄而又深刻。後半段順勢說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簡直令人悲痛欲絕,讀至“生女”二句當再作低迴之勢,聲調悽楚。

最後四句爲全詩高潮所在。“君不見”一句當突然振起,有指點之意。“古來”一句道盡戰場的慘景,也集中地表達了“行人”和詩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血淚鑄成,尤應加以強調,使人能想見此中情景。

四、知識梳理法

1、生字詞註釋

轔轔(línlín):車輪轉動聲。

幹(ɡān)雲霄:幹,衝。

荊杞(qǐ):荊棘和杞柳。

啾啾(jiūjiū):淒厲的哭叫聲。

2、通假字

耶孃妻子走相送耶,通“爺”,讀yé,父親。

3、一詞多義

信信知生男惡確實。

皆明智而忠信語言真實,引申爲誠實,講信用。

忌不自信相信,信任。

今行而無信信物,憑證。

自可斷來信使者,送信的人。

信耗莫通消息,書信。

低眉信手續續彈任意,隨便。

欲信大義於天下通“伸”,shēn。

4、詞類活用

或從十五北防治名詞作狀語,向北。

便至四十西營田名詞作狀語,向西。

長者雖有問動詞作名詞,問題。

5、特殊句式

(1)被動句

行人但云點行頻(意念上的被動句)

被驅不異犬與雞

(2)倒裝句

未休關西卒(謂語前置)

(3)省略句

去時里正與裹頭(介詞“與”後省略賓語“之”)

或從十五北防河(省略介詞“於”,防於河)

便至四十西營田(省略介詞“於”,營于田)

禾生隴畝無東西(省略介詞“於”,生於隴畝)

【研究性學習】

天寶以後,唐王朝對西北、西南少數民族的戰爭越來越頻繁。這連年不斷的大規模戰爭,不僅給邊疆少數民族帶來沉重災難,也給廣大中原地區人民帶來同樣的不幸。

據《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載:“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