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5篇

本文已影響 3W人 

  篇1:《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

1、自讀課文,交流體會: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5篇

學生先自己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在小組裏說說自己的朗讀體會。這時教師抓住學生初次感悟的要點,順勢點撥,引導學生進入到下面的課文學習,展開有目的的深層次探究。

2、合作探究,激趣朗讀:

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中解決疑問,根據學習的發現和理解,找到對應的段落,讀一讀相關語句。通過指名讀,夥伴評價,再嘗試模仿讀、合作分角色讀、比賽讀等形式,體會人物語言所反映出的人物品質,激發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3、表演創造,朗讀感悟:

學生在小組裏或是找夥伴自由組合,發揮創造想像,根據課文內容合作演一演,把自己朗讀中的獨特感受融人其中,再通過展示評議,加深感悟。當學生用自己不同的理解再現人物的語言時,他們也流露出了自己對事情的不同想法和觀點,這樣既發展了語言,又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現。

4、聯繫生活,體驗評價:

在課上,學生學完課文後會有很多的話想要表白,爲使學生將朗讀中獲得的獨特感受和認識昇華爲內在的情感,受到生活的啓迪和教育,教師爲學生創設一個敞開心扉、吐露心聲的環節。如:你想對誰說些什麼?生活中你遇到類似的事,會怎樣做呢?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充分表達各自朗讀後的不同感受,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將課上所學延伸到生活中去,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

  篇2:《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

《畫家和牧童》是一篇生動的兒童故事,講述了唐代時一個牧童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故事。讚揚了牧童率直不盲從,實畫求是,敢於挑戰權威的品德以信戴嵩敢於面對錯誤,虛心謹慎,勇於接受批評的優秀品質。

教學中,一、激趣導入,初讀感知,瞭解戴嵩(補充人物介紹)識記“戴”字,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自由讀書,掃除閱讀障礙。在讀文的過程中,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二、預習交流,合作學習自主識字認讀生字。三、細讀品味,感知人物。品讀寫圍觀者的句子,感受現場氛圍。指名學生讀課文,找出相應的句子。理解“紛紛誇讚”等詞語。揣摩人物心情,讀好人物語言。品讀寫戴嵩的句子,感受人物品質。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戴嵩的句子。理解“拱手”等詞語,體會人物品質。讀牧童的話,指導學生讀好句子。四、拓展知識,延伸閱讀。觀賞戴嵩的作品,昇華情感認識。

不足之處:因爲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畫家,離我們的生活年代久遠,他畫的又是中國國畫,學生不熟悉,所以文本與學生有一定的距離。怎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我想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情境的創設、語言的渲染、直觀的感受、生活體驗的喚起應該非常重要,應該努力提高這方面的教學能力。

  篇3:《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

《畫家和牧童》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6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人物情感豐富,形象生動,內含深刻哲理,貼近學生認知水平的文章。講述的是唐代一個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畫家戴嵩畫中出現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批評的事。讚揚了畫家的虛心好學和牧童實事求是敢於向權威挑戰的優秀品質。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真是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因此我在教學《畫家和牧童》這篇課文中爲學生的語言實踐與發展提供儘可能多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生活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

一、突出低年級識字重點

識字教學是一、二年級教學的重點。根據二年級學生識字特點我設計了幾個識字環節:說難讀的字、讀帶拼音的字、讀去拼音的詞。讀的方式力求多樣,有自由練習讀,有全班齊讀,有開小火車讀。期間從重點字音、字義、字形進行有選擇、有針對性地指導。如“價錢”讀輕聲,“蠅”讀好後鼻音,“慚”讀好平舌音;對於“拱手”這個比較生僻的詞,通過做動作,孩子們很容易就理解了詞義。

二、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牧童敢於在這麼多人面前指出畫家的錯誤,戴嵩會怎麼想?怎麼做?我通過讓學生品讀5、6兩段進一步感受畫家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高貴品質。最後再一次地欣賞《三牛圖》、《歸牧圖》,從而感受到戴嵩取得的成績和他虛心好學是分不開的。人們在讚不絕口的時候,我出示課文的最後一段:戴嵩連連拱手說:“多謝你的指教!”引導學生質疑:“爲什麼這麼有名的畫家卻向一位小牧童致謝?”讓學生帶着問題研讀課文,並讓學生說說爲什麼“這聲音好像炸雷一樣,大家一下字都呆住了。”通過討論知道,大家都認爲畫家的畫無可挑剔的時候,小牧童竟敢大膽地指出大畫家的錯誤,這件事出乎大家的意料,從而感受牧童實事求是、感於向權威挑戰的可貴精神。然後啓發學生:你想對這個牧童說什麼呢?學生都一一稱讚牧童,很自然就感悟到了牧童的品質了。

三、重視語言訓練

本堂課中,引導學生通過多種讀,來體會到畫家畫技高超,如““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讚的,有錢的人還爭着花大價錢購買。”於是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重點,進行語言訓練,使得學生在語言訓練上有新的收穫,接着用這種句式進行訓練。如:“看畫的人一( ),就( )。有錢的人一( ),就( )。”

  篇4:《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結束了,學生和我都懷着愉悅的心情走出了課堂,靜心反思,本課中較好地體現了以下理念:

一、引導發現,促使學生自主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本課一開始,通過課題中字號的變化,引導學生髮現,使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深入讀文,感悟發現的閱讀實踐中。同時,這樣不但回顧了課文內容,更引起學生對畫家與牧童“地位與年齡”等方面的'懸殊差別的注意,爲深入學習打好了基礎。

二、以讀爲主,重視讀的實踐過程

《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本課設計我十分重視讀的實踐過程,始終以讀爲主。朗讀的形式多樣,使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與文本交流直接對話。

(一)讀中培養語感

語感,是對語言敏銳的感受力。學生的語感需要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才能形成。在教學第2、3、4自然段中,我引導學生通過自讀、同桌讀、師生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將學生帶入了“紛紛誇讚”的情境,感悟到了短句式反覆出現及感嘆號所表達的強烈情感。

(二)讀中積累語言

語文教學本身就是一種積累。本課教學,我重視引導學生在讀中進行語言積累。通過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語境中反反覆覆地感悟、朗讀,實現語言的積累。在第2、3、4自然段的教學時,學生在反覆朗讀中積累了“誇讚”“稱讚”“讚揚”一組同義詞;在課文教學結束時,學生體會到人物謙虛接受意見和敢於挑戰權威的好品質後,我將諺語贈送給他們,豐富了他們的語言。

(三)讀中促進運用

葉聖陶曾指出: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是傾吐,表達是否合乎法度,吸收很重要。本課教學我將讀寫結合,加強讀與寫的遷移,促使學生表達能力得到培養。

在教學“紛紛誇讚”部分時,我引導學生運用“短句反覆”的語言形式,說一說還有哪些人誇獎戴嵩的《鬥牛圖》;在教學第1自然段中,我引導學生模仿文本語言,練習用“一……就……”說話,這些都幫助學生運用了課文中典型的語言形式

在學生體會到人物品質後,進行寫話,表達感受,既提升了他們的情感認識,又鍛鍊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三、激發想像,培養學生創造意識

葉聖陶先生說:“必須驅譴我們的想象,從文字看出一幅圖畫。”同時想像又是創造的源泉和基礎。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想像“濃墨塗抹、輕筆細描”,不但促進了學生感悟,更滲透了邊讀邊想像這樣一種重要的學法;在“紛紛誇讚”部分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想像還會有誰誇讚、會怎樣誇讚,既促進了學生的理解,更激發了他們的創造意識。

  篇5:《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

一、閱讀識字,理解語言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識字。比如,“拱手”一詞,我讓學生通過模仿動作理解它的意思。又如學習“輕筆細描”和“濃墨塗抹”這兩個詞語時,我用畫家作畫的錄象片段創設了直觀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比較容易地瞭解了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再通過朗讀指導加強理解。

二、想象說話,發展語言

在教學中,我非常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感受,結合文字進行大膽地想象,發展學生的語言。如在教學中一個鏡頭:假如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誇讚大畫家的畫呢?這時,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打開了語言的閘門。有的說:“哎呀,你真不愧爲大畫家啊,實在是畫得太像了!”有的說:“畫得太神了,這兩頭牛就像要從畫裏跳出來了一樣。”這樣,學生在想象中入情入境,同時,也發展了語言。

三、多讀感悟,積累語言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讀的訓練。每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學生通過讀、思、畫、議、悟等幾個環節,將文章讀通、讀懂。最終使學生的言語得到豐富,能力得到發展。例如,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重點句子的品讀,感受戴嵩畫技的高超。在讀中理解“深思片刻、濃墨塗抹、輕筆細描、和藹、慚愧”等詞語的意思,知道“誇讚、稱讚、讚揚”表示的意思相同,是近義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學習中積累了語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