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人教課標本八上:《大道之行也》教學資料

本文已影響 1.43W人 

  《大道之行也》教學建議

人教課標本八上:《大道之行也》教學資料

這篇課文擬用一課時教讀。基本的設想是:

1、把誦讀放在教學的首位:

這是一篇名文,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中學生差不多都能背誦,今天的中學生也應如此。必須讀得爛熟,才能較好地領悟我們先人所追求的這個理想社會的實質,並感知這段文字的美好。

本文共107字,讀一遍約需1分鐘(包括間歇在內),要保證至少讀15遍(包括領讀和背誦的檢查)。要用誦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講講讀讀,使課堂上時時有琅琅書聲。

2、對誦讀要作具體指導:

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天下”三句當用分列語氣讀。

第二層:本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每組後當作一頓,要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人”統領以下兩句,“使老有所終……”中,“使”統領以下四句,其後均當作一頓。最後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後亦當作一頓。讀至“不必爲己”,要作稍長停頓,收住這一層文字。

第三層:“是故”用承上作結的語氣讀。“謀閉而不興”中“閉”屬下讀。“而不閉”一語後停頓可稍長。末句是全文結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3、要簡化其他教學環節:

註釋已有的可要求學生在預習時自讀,不必再講;一看就明白的句子用不着譯成現代語;《禮記》及戴聖的介紹就依題注,不作任何補充。

4、練習(含討論)也要在課上完成,15分鐘以內最好。

  《大道之行也》問題研究

關於孔子“大同”說的思想意義:

從孔子回答言偃的話來看,“大道之行”先於“三代之英”,則“大同”社會當指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因而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爲大同”的說法。這個說法貌似有理,其實又不然,因爲五帝(即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之世正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如果在“五帝之世”和“大同”社會之間劃上等號,則孔子的“大同”說就成了一種歷史倒退的主張。這恐怕不合孔子原意,孔子的原意只在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這一點上,決無倒退到“五帝之世”的意思。何以見得呢?

我們細讀論“大同”這一段文字,便不難看出,孔子所看重的不是傳聞中五帝之世的社會實況,而是包含在實況之中的“大道”──確切地說,他是將五帝之世的某些重大事件都提到理論的高度來加以認識,並利用它們來揭示人類社會所應普遍遵守的法則。例如,他從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這兩件事實中提煉出“天下爲公”的觀念,指出了社會權力的歸宿(屬於社會的全體成員);從舜舉“八元”“八愷”一事中提煉出“選賢與能”的觀念,指出了社會管理者產生的途徑。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聞爲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的模式;它源於“五帝之世”,又高於“五帝之世”,二者決不可同日而語。此外,還要看到孔子將這個理想社會定名爲“大同”也是有深意的。鄭玄注云:“同,猶和也,平也。”既“和”且“平”,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人人平等。

儘管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爲現實,但兩千多年以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標,例如洪秀全、康有爲、譚嗣同、孫中山等都曾受過它的啓發。它是我國社會思想史上的一份寶貴財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