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河大版八年級下《有月亮的晚上》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2.36W人 

《有月亮的晚上》教學設計

河大版八年級下《有月亮的晚上》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課文教學目標中生字的音和形;

2.理解“嘁嘁喳喳、紛亂雜沓、霏霏、纖塵、波光粼粼、涌動、簇擁、肆意揮灑、嬌態可拘”等詞語的意思;

  能力訓練

熟悉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結構和作者的思路。

 思想情感教育

瞭解課文中師生間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結構。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重點語句,品味語言的質樸美。

  教學媒體:

幻燈片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文朗讀(全班齊讀、個人朗讀、教師範讀相結合)

2.對照幻燈片,學生解決疑難字詞。

雜沓(tà):雜亂。

嘁嘁(qī)喳喳(zhā)、霏霏(fēi)、纖(xiān)塵、波光粼粼(lín)、涌(yǒnɡ)動、簇(cù)擁、肆(sì)意揮灑、敞開心扉(fēi)、嬌態可拘(jū)

3.熟悉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結構和作者的思路。

  二、教學過程

1.感受語言美:

通讀課文,結合旁批,說出你最有印象的句子、段落。並說說爲什麼?

(從動詞、修辭、表達方式入手,感受純淨安詳之夜裏師生的濃厚情誼。)

2.分析課文:

這篇課文也是講述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的。山村教師的生活是單調的。這裏沒有彩燈閃爍,沒有大道通衢,沒有繁華喧囂,這裏有的只是望不盡的連山、靜悄悄的秋夜和太熟悉的面孔。但也許正基於此,本文在作者的敘述中才得以保留一片純淨的長天和一輪皎潔的圓月,是很純淨,很明朗的月夜,使人倍感美好珍貴,使人細細品味平凡生活中蘊涵的真味。

作者十分珍視這份純淨。將這珍惜撒播到文章的字裏行間,就深深淺淺都是愛了。愛山間美麗的景色,愛頑皮活潑的學生,愛寧靜致遠淡泊名利的生活,愛辛勤勞碌不捨晝夜的工作。愛,使平凡的世界變得絢爛,使原本單調的生活擁有了一種別樣的浪漫情趣。

在有月亮的晚上,我們“踏着月色去學校”。深秋的涼意非但沒有使任何人退縮,反倒給人以詩情畫意,彷彿走在“晚涼天淨月華天”的意境。作者品味着這般秋天,由“夜涼如水”聯想起“涼露菲菲沾衣”的詩句;將“長空”的純淨比喻爲“纖塵不染”;圓月“潔淨”溼潤,“彷彿清水裏洗過一樣”;“波光粼粼”的香盤河涌動着“一河月亮”。好明朗的一番月景!好一個超凡脫俗的世外桃源!對如此美景,作者自然要盡數解讀,極力消受,而旁邊的學生也許就該是其最好的知音了。遠山靜穆,皎潔的明月照耀下,扶疏的樹影婆娑在斑駁的長堤。“我們”簇擁一起,歡快地走着,談着,十分親密,師生間的和諧“如月光似的柔和”。山村的寂靜彷彿專爲我們的活動所設,在這樣的底色上,可以潑灑“幾聲響亮的犬吠”,可以奏響孩子們“紛亂雜沓的腳步聲”、蹦跳聲、笑聲叫聲說話聲、文具盒的叮噹聲、清脆嘹亮的稚氣歌聲,除此之外,就是寂靜,寂靜讓夜更純淨,純淨的夜更凸現了師生之間深厚真摯的感情。

爲了滿足孩子們的願望,“我”犧牲了僅有的一點夜裏自習的時間陪伴他們,踏月上學,教室伴學,高歌散學。身影融在學生間,青春留在教室中,窗外明亮的月光就流淌到了教室裏每一個人心裏,流淌到了師生相伴的歲月。感受這份溫馨,“悄然潛入”的夜風也無比溫柔,輕輕拂動了“額際的髮絲”和窗外正在茁壯成長的“大葉楊”。在這種環境裏“大家無言地相互守着”,並且深深感到“這樣的確很好”。其實真的不必說什麼,“無言”早已勝過了千言萬語,因爲相通的不止是語言,更重要的是彼此熱愛、相互依戀的心曲。終有一天孩子們會長大,遠走到四面八方,而那時的我也必定已老,離開我熱愛的課堂,但這真摯的情誼是無價之寶,它會永留心間最純淨的角落而成就一種永恆——在心靈永難抹去的記憶。

所以,作者在最後也發出由衷的感慨:“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

 三、通讀課文後,思考下面的問題

1.在“有月亮的晚上”發生了哪些事情?爲什麼說“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

在有月亮的晚上,我們“踏着月色去學校”。

爲了滿足孩子們的願望,“我”犧牲了僅有的一點夜裏自習的時間陪伴他們,踏月上學,教室伴學,高歌散學。

等等

2.課文中很多細節描寫生動,你的生活裏有過類似的情景嗎?請從一個細節入手寫一個片斷,形象的表現師生之間的感情。

教師小結:我們要以一顆純淨的心來面對我們的生活,要處處體驗美、發現美、創造美。

  四、佈置作業

1、整理精彩語句並作點評

2、課外閱讀王連明的另一篇散文《開花的課桌》作比較,體會兩文所表達的共同情感。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細小的事情曾引起你的心靈震顫?(附上《開花的課桌》)

開花的課桌

王連明

看看日曆,知道已是春天,可走在戶外,覺得風還是冬天的風,冰涼刺骨。太陽依舊病懨懨的樣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濛濛的顏色,鉛筆畫似的,哪裏有一絲春天的蹤跡?有一天,我卻意外地從學生的課桌上,發現了第一抹春痕。

學生在寫作業,我在靜悄悄的教室裏巡視,驀然看見,一個課桌的縫隙裏,有一撮小草芽,用細細的白線嬌嬌地扎着。草芽針一樣細,頂端嫩綠,往下是鵝黃,根部則嫩白。我站在那裏端詳了許久,心中一時有些感動。我相信,這是天地間的第一抹春色。在寒風料峭的二月裏,在灰黃蒼茫的天地間,發現這一抹淡到極致的春色,需要怎樣的耐心和細心呀!也許只有靈秀的孩子們才能感覺得到。當孩子們採集到它時,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聲地歡呼過。我提起那一小撮纖細的草芽看了看,又插進桌面的裂縫裏,坐在位子上的男孩,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臉望着我,笑了。

這以後,稍一留心,便天天可以從學生的課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動和蔓延了。桌縫裏,有一兩截剛剛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樹枝,三五朵小野花——那麼小,白的似米粒,黃的、紅的,像蠟筆上削下的碎屑。想這些鮮豔的粉末,該是二月的風蕩來的春天的彩塵,細心的孩子發現了,便用小手指將它們拈起來,染在了他們的課桌上。終於有一天,我看見學生的課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條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陽光。教室裏,被映上了一層淡淡的暖意。

打碗花、紫地盯黃地盯映山紅、葛花……學生的課桌上花事紛繁起來,演示着春天的進程。有些野花,我根本叫不出名字,一到春天,山裏野花真是太多了,山坡上、田埂上、河邊、路旁,到處都是。孩子們翻山越嶺來學校,路上只要一彎腰,便能採一把在手裏。這些山裏孩子,有的還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舊衣褲,他們無憂無慮地吹着柳笛,搖着手裏的野花,沿着彎彎的小路跑着、跳着,到了學校,便把那花插在課桌上。有的孩子,還用細線把花枝綁在鉛筆上,看上去,他像是捏着花枝在寫作業了。花枝輕撫小臉,讓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紅了小臉,還是小臉染紅了花枝。

有一天,我迎着學生的歌聲走進教室,看見我放着教科書的課桌上,也插了幾朵野花。我的課桌最破,桌面上滿是裂縫,循着縱橫的縫隙,長滿了青草、綠葉、小花。那課桌,彷彿是從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塊芳草地。我打開教科書,書頁裏也夾了幾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學生們也喜形於色。我沒有說什麼,那一笑,已使師生的心溝通了,大家共守着默契。這一節課,上得格外好,學生始終情緒高昂。上課後,我拿起一枝開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條,嗅了嗅,對學生說:“真是春天了,連咱們的課桌也都開花了1學生大笑,歡呼起來。這時候,一個調皮的男孩,指着一個女孩說:“老師,她也開花了1我一看,可不,她的小辮子上,簪了一枝粉紅的野花。學生們又是一陣擊掌大笑。

在這開花的課桌間踱步,聽着學生們那晴朗的笑聲,我覺得,這教室該是春天的源頭了,春天是從孩子們的身上產生,先染了他們的課桌,然後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詩人的句子:

孩子

是春天的另一種姿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