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史部唐會要

唐會要卷三十八

本文已影響 1.46W人 

  服紀下

唐會要卷三十八

貞元二年十一月。德宗王皇后崩。上及百官已釋服。唯皇太子及舒王誼以下則否。將及三年之制也。初。禮官議大行皇后喪服節。攝太常博士柳冕等七人奏請。皇太子依魏晉故事。爲大行皇后喪服。既葬而虞。虞而卒哭。卒哭而除。心喪終制。則存厭降之禮。既而事下中書。宰臣召問禮官等曰。今豈可令皇太子縗服侍膳。直至於既葬乎。博士張薦等。請依宋齊閒。皇后爲父母服三十日公除例。爲皇太子喪服之節。既及公除。詣於正內。則服墨襂。歸至本院。縗麻如故。庶允通變之情。宰臣具以聞奏。左補闕穆質上疏曰。臣謹按禮經。兼徵近古。皇太子居母后之喪。並無降殺之禮。唯西晉杜元凱。有既葬除服之論。蓋穿鑿詭詞。以說時主。誠不足爲后王法也。臣愚以爲遵三年之制。則太重。從三十日之服。則太輕。唯行古之道。以週年爲定。乃得禮之中矣。詔宰臣更與所司議之。宰臣以穆質所奏。召問禮官。而不言質名。禮官柳冕張薦對曰。準禮。三年之喪。無貴賤一也。豈有父母貴賤。而差降喪服之節乎。且禮有公門脫齊衰。開元禮雲。皇后爲父母服十三月。其稟朝旨。則十三日而除。皇太子爲外祖父母服五月。其從朝旨。則五日而除。所以然者。恐喪服侍奉。有傷至尊之意也。故從權制變。昭著國章。公門脫縗。義亦在此。豈皆爲金革乎。皇太子今若抑哀公除。墨襂朝覲。至本院依舊縗麻。酌於變通。庶可傳繼。宰臣然其對。遂命太常卿鄭叔則草議奏曰。準禮。子爲母齊衰杖周。更無貴賤降殺之別。伏以聖上以大中立教。以至孝興理。憲章古道。肅慎禮文。皇太子稟訓睿哲。因心孝敬。緣情酌禮。復古爲宜。準禮既葬卒哭。十一月小祥。十三月大祥。十五月禫。至於昏定晨省。問安視膳。不可服衰麻。密近宸扆。伏請每詣正內覲謁。蹔服墨襂。歸至本院。依舊縗麻。庶適變通。允協情禮。上令宰臣召穆質議焉。對曰。雖不能遂皇太子三年之志。且遠依古禮。猶愈魏晉之文。請降制命。宣行於外。亦不妨皇太子在內墨縗也。制可之。其月。詔百官及宗室諸親。舉哀兩儀殿。臨畢。百辟素服視事。及大殮成服。百官服三日。及甲辰之夕。釋之。用晉文明皇后崩天下發哀三日止之義。其文武六品以上。非常參官。及士庶等。各於本家素服臨。外命婦各於本家。素縵朝夕臨五日。

六年正月詔。百官有私喪公除者。聽赴宗廟之祭。初。御史監察者。以開元禮。凡有緦麻以上喪。不得饗廟。移牒吏部。告以差奏祭官有私喪者。於是吏部奏曰。準禮。諸侯絕周。大夫緦者。所以殺旁親之喪。不敢廢大宗之祭。士則緦不祭者。謂同宮未葬。欲人之吉凶不相瀆也。魏晉以降。變禮從權。緦以上喪。假內衣縗。謂之喪服。假滿即吉。謂之公除。凡既葬公除。則無事不可。故江右潭殷仲堪並雲。既葬公除。廢祭者非也。故其時公除者。則行公祭。蓋大夫不敢以家事辭王事。春秋之義也。今國家行公除之令。既已即吉。於祭無嫌。私家之祭。則無廢者。公家之祭。則猶禁之。是有司限文。進退維谷。若以服爲禁。則懼虧祭禮。若以例奏差。則懼違令文。先王立禮。所以進人爲善也。立法。所以禁人爲非也。彼公除者。人各思君親。莫不欲祭。使子得祭其父。孝莫大焉。臣得祭其君。義莫重焉。苟祭而不許。是禁人爲善也。苟私祭不禁。則公祭無嫌。是則垂之空文。不若行其變禮。今請申明舊令。使行之可守。凡有慘服既葬公除。及聞哀假滿者。許吉服赴宗廟之祭。其同宮未葬。雖公除者。請依前禁之。庶輕重有倫。以一王法。從之。八年九月。以前太子賓客李願爲太子賓客。前衛尉少卿李怤爲韶王傅。願怤皆太尉晟之子。居母喪既大祥而除官。晟以二子未禫。訪於諸相。趙璟陸贄謂曰。故事有大祥授官者。皆終禫而後朝請。晟乃奏行之。

貞元十一年。河中府倉曹參軍蕭據狀稱。堂兄侄女子適李氏。婿見居喪。今時俗婦爲舅姑服三年。恐爲非禮。請禮院詳定垂下。詳定判官前太常博士李巖議曰。謹按大唐開元禮。五服制度。婦爲舅姑。及女子適人。爲其父母。皆齊衰不杖周。稽其禮意。抑有其由也。蓋以婦人之道以專一。不得自達。必繫於人。故女子適人。服以夫斬。而降其父母。喪服傳曰。女子以適人。爲父母何以周也。婦人不二斬。婦人從人。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先聖格言。歷代不易。以此論之。父母之喪。尚止週歲。舅姑之服。無容三年。且服者報也。雖有加降。不甚相懸。故舅姑爲婦。大功九月。以卑降也。婦爲舅姑。齊衰週年。以尊加也。其父母舅姑除變之節。十二月小祥。除腰絰。十三月大祥。除衰裳。去絰。十五月而禫。逾月復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