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廣州珠村乞巧文化節

本文已影響 3.14W人 

導語:每年七夕,廣州珠村都會舉辦乞巧文化活動,傳承中華文化的精粹。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珠村乞巧文化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廣州珠村乞巧文化節

  走進乞巧之鄉 市民齊齊參與

開幕式當天,珠村主會場展示七夕民俗風情,擺七娘、拜七娘等傳統民俗活動引來大量遊客觀賞;乞巧苑主題公園裏還設有許多乞巧文化體驗活動,推出漢式歌舞、古箏古琴等漢服體驗、漢文化展示活動,還有投針驗巧、穿針鬥巧、許願樹許願等民間傳統活動,吸引了不少慕名前來的遊客領略乞巧的獨特魅力。同時,廣州乞巧文化博物館二期也在當晚開館。館內設有3D展示屏以動畫形式講述牛郎織女的唯美愛情故事。博物館還集中展示了來自佛山、東莞、湛江、番禺、花都、珠村、黃埔等地的37種手工藝品。

今年乞巧文化節,市民的參與度總體來說比往年有所提高。“我覺得遊園活動中的‘漢服體驗’非常棒。穿着漢服拍照,感覺自己萌萌噠!”在遊園活動舉行的現場,一位身着漢服、忙於自拍的女生對記者說。“我們現在舉辦的.一些活動,遊客們反映特別好,比如我們16日開始開放的遊園活動,在活動中有很多互動的遊戲,讓廣大市民參與進來。上下午各兩個小時的遊園,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珠吉街道辦事處文化站相關負責人楊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

  亮點一:創新推出“乞巧文化創意產品”

與往屆乞巧節主推展出優秀嶺南工藝“三雕一彩一繡”等優秀乞巧文化作品相比,本屆乞巧節更進一步,組織方與傳播企業共同開發,推出節慶文化產品,初步嘗試與市場對接。目前,已開發出的文化創意產品包括珠村禾秧燈、七娘禮茶、七娘禮飯、女子成年禮禮盒、名家系列明信片等,種類涵蓋食品和手工藝品。乞巧節組織方希望通過推出創意產品,增加年輕羣體對乞巧習俗的認知度和參與度。據瞭解,這些文化創意產品已經開通網上購買平臺,“巧哥巧姐”開起了微店,乞巧文化產品與線上銷售模式相結合,是今年乞巧節的一大亮點。

  亮點二:女子成年禮備受矚目

作爲歷屆乞巧節中最核心的活動和重頭戲,在開幕式現場舉行的女子成年禮備受矚目。在現場,身着傳統漢服,步調娉婷、妝容素雅的女子除了要舉行“加發笄”等莊嚴古樸的儀式,還要焚香祭茶叩拜七姐,現場摳進行穿針比巧,獻巧果、乞巧乞福等活動,這些迎來成年禮的芳齡女子們收到了長輩的美好祝願和寄語,引來現場觀衆的陣陣掌聲。據悉,爲了提高市民參與乞巧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廣州乞巧節今年推出乞巧成人禮儀式的網上預訂與現場的親身體驗環節。在17日晚女子成年禮上列席的女生,都是通過網上預定後選出的。作爲珠村歷來乞巧文化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女子成年禮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亮點三:賽巧會“巧哥不讓巧姐”

作爲廣州乞巧節的另外一個重點活動,乞巧文化節賽藝會的作品展覽也吸引了各方的關注。上週,乞巧賽藝會作品評選揭曉,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乞巧文化賽藝會三個項目的冠軍都是“巧哥”,與往年男女各佔半壁江山的局面出入很大。賽事組委會也表示意外,稱今年是“不同凡響”的一年。

據瞭解,此次賽事由廣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協會、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等各方聯合舉辦。今年的廣州乞巧文化節乞巧賽藝會活動通過官方網站、民間微信微博近一個月的廣泛發動,吸引了廣州天河珠村、車陂,黃埔、番禺、從化、白雲、荔灣、越秀、海珠等各區的乞巧民間藝人、民間工藝大師、中小學生等150多人共272件作品參賽,年齡最小6歲,最大80歲。首次開通網絡投票平臺,共有60萬人次參與投票,拓了民俗文化的宣傳渠道,增強了與市民之間的互動。獲獎的部分作品將於乞巧文化主題博物館展覽,該博物館將在開幕式當天對外開放。

珠村小學展覽。

乞巧婆婆做作品。

  惠民十一載 乞巧民俗譜新篇

乞巧文化,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珠村人用勤勞和智慧演繹出具有厚重歷史、鮮明特色的乞巧文化,已經成爲中國民俗文化一道絢麗的風景線。天河乞巧習俗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州乞巧文化節被評爲“全省羣衆性文化活動優秀品牌”。天河珠村乞巧文化已成爲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爲中華文化大觀園中一道獨具魅力的風景。近年來,天河區以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爲目標,着力傳承發揚乞巧文化,爲嶺南文化增添新亮點,把乞巧文化打造成廣州世界文化名城的新名片。廣州乞巧文化節歷經十一年的精心錘鍊,已經成爲廣州地區富有影響力的民俗文化品牌和民俗文化盛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