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6篇)

本文已影響 2.96W人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6篇)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1

“要把工作組織好,把孩子安排好。”一個重大決策在內蒙古自治區化成一場場愛心接力行動。

“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一聲鄭重承諾在新中國史冊書寫出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

連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無家可歸的災民,被拋棄的孩子,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是新中國史冊中凝重的一筆。

上世紀六十年代,受災害的影響,上海、江蘇等地保育院涌入大量孤兒,他們嚴重營養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脅。面對面黃肌瘦、哭鬧不止的孩子們,奶粉短缺、保育員人手不夠的現實困難,受當時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託,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的烏蘭夫提出將孩子們接到內蒙古,讓有條件、有能力的牧民們撫養孩子,周總理欣然答應並再三叮嚀要照顧好這些“國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車,跨越大半個中國,運送三千孤兒進入內蒙,帶去希望和未來。廣袤無垠的藍天,浩瀚無際的草原,奔馳的駿馬,追逐的羊羣,茁壯成長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靚麗的風景。原本相隔千里,毫無血緣關係,如今卻骨肉相連,生死相依。三千孤兒入草原,演繹了一段跨越血緣、民族、地域的歷史佳話。

視覺總要比文字更給人震撼的衝擊力,言語的記載也不能完全書寫出現實的困難。我從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窺得一些歷史往事,現實的無奈、親情的羈絆,還有那些被隱藏的情感。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2

週一,直到看完電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導演爾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帶着怎樣複雜的感情在外婆的故鄉把《海的盡頭是草原》拍的如此細膩感人。

時間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發生着種種大事,蘇聯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戴高樂就任法國總統,而在東方,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猶如春日裏的倒春寒,席捲了剛剛成立十週年的新中國。三個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朧中的中國人民在饑荒裏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衝散了無數家庭,飢寒交迫中的人們被迫拋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萬個孤兒。無依無靠、流離失所的幾萬個孩子稚嫩的慟哭聲,喧囂了全國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當時已是餓殍滿地,根本無力餵飽這幾萬個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會議上,負責婦幼工作的同志遇見了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的主席烏蘭夫,請求他幫忙支援些奶粉。烏蘭夫回到內蒙古發現當地因自然災害連奶粉都難以生產,思忖再三,他提議把孩子們接到內蒙來,送給當地牧民收養。就這樣,1960年,來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後後幾千名孤兒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車,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樣在飢餓邊緣遊走的草原人民一見到孩子,就親切的收爲己有視如己出,奉行了這片土地上最樸素且純粹的生命哲學——“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兒入蒙”的歷史,也是內蒙古在共和國的特殊時期飽含家國情懷的故事。而電影,則是以此爲背景,述說了一個上海哥哥尋找當年被家人遺棄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時,母親因無法養育兩個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遺棄在了保育院。60年後,在母親彌留之際,杜思瀚帶着母親一生的執念踏上了尋親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來到內蒙古後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薩仁娜、伊德爾夫婦收養,在這裏,遠離家鄉的孩子們試着融入新的環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與傷痛,都被感天動地的草原民族的大愛逐一化解。最終他們用幾十年的時間學會了敬畏生命,並堅韌成長,在蒙古高原落葉生根,這一刻的他們,也有了新的名字———“國家的孩子”。

海的盡頭是草原,而生命的盡頭是廣闊的時間,在謳歌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主題下,不同於其他主旋律電影略顯單薄的喊口號,故事更多的是在細節處捕捉溫情,以粗獷但富有哲理的情節闡釋了大愛與私心的平衡:領養家庭的哥哥那木汗爲救妹妹杜思珩而犧牲後,她一夜長大,最終成爲這個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續,她終於不再因年幼時“被遺棄被領養”而糾結於身份認同,她開始真正接受自己並知曉了生命的意義;而當年爲了不被媽媽拋棄,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輩子,最後在找到妹妹後,坦誠並釋懷,重新成爲了“哥哥”。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優解。

電影的最後,兩位陰陽相隔的母親以對話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題的昇華。站在廣袤的草原上,已經百歲的薩仁娜額吉對着天空訴說:“姐妹啊,雖然我們未能見面,感謝你把這麼可愛的女兒生下來,這樣我們才共同把她撫養成人!”牧民母親那雙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間,用守望相助書寫了人間真情。個體生命有着數不盡的陰差陽錯,中間夾雜着奉獻、妥協和包容,所有的人與事,雖有缺憾但也圓滿了。鏡頭表達了蒙古族人民永遠堅信“騰格里”的意願及命運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創團隊對蒙古族圖騰精神最深刻的詮釋。

草原啊,永遠不會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遠不會荒蕪,在不同的時代裏,她都會化成甘霖,流經之處,肥沃土壤,滋養大地,最後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們,就像波濤裏的浪花,千千萬萬的同胞們,緊密連結着海與草原,在蒼茫的草原深處,永無盡頭,永垂不朽!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3

《海的盡頭是草原》講述的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災害,出現大饑荒。(之前,這一段饑荒的歷史也聽過父輩講過,但第一次通過電影瞭解到這段歷史)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從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內蒙古。六十年後,杜思翰去內蒙古尋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該影片採用尋親作爲主要敘事時間軸,也在尋親過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憶。

影片中,除了有愛情,親情和友情外,還有各民族同心協力抗大災,渡難關的家國情懷,可以說是一部反映“民族團結”主題,最好的影片。可以說通過一個尋親故事,帶出了一個大主題,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說,那木汗和他幾個兄弟幫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開口叫哥哥那一段;還有杜思珩長大以後,在參加婚禮時,遇到小夥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體擋着妹妹杜思珩,不讓其看自己的小夥伴那一段。總之,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節不算複雜,改編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親情,友情和愛情,讓人記憶猶新。比如說,那木汗與杜思珩的愛情,不那麼浪漫,卻很動人。也有一些讓意想不到的點。比如說,講述杜思珩成長故事的幾個老人,講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澤地之後,我當時以爲影片就這樣講完了,誰知道講述故事的老人雖然把故事講完了,但因爲對杜思珩有承諾,所以他們故事只說了一半,沒有徹底講完,而是在幫着杜思珩徹徹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當然,他們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澤地被那木汗救出來,而那木汗自己犧牲的事情說出來,其實講述的幾個人老人也有一番爭論,一番掂量,最後還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結尾,道出原委的不僅是講述回憶的幾個老人,還有尋妹的杜思翰,他最後也道出了自己爲什麼要來找妹妹?當年,他聽要媽媽把他和妹妹,其中一個送到福利院,他爲了不被媽媽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過了被送走的命運。說完這些之後,他問妹妹杜思珩,怪媽媽和自己嗎?對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實和感人。小的時候是恨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歲月的.變遷,她已經釋懷了,不再責怪誰?

最後,再說一下影片的淚點。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養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個湖邊。馬蘇用普通話說的那句話,“阿爸、額吉、那木汗,我們愛你,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並沒有刻意地去誇大各種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實,將人物最真實的一面給展現出來,不僅如此,片中的諸多轉折,在夾雜人物宿命的同時,也足以讓觀衆感動,“愛”這個主題始終被緊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內蒙古,參加了興安盟那達慕,發現現在的草原已經沒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愛,依然隨處可見。希望疫情早點結束,然後有機會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4

九月的一天,被電影院門前的一幅海報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牽手的背影分外溫馨,他們眺望的遠方,在草原的盡頭,是一片蔚藍,像天空的顏色,更像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海的盡頭是草原》,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三千孤兒入內蒙”。觀影之前以爲大概是一部紀實性的報告文學類的紀錄影片,觀影之後覺得,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帶些淡淡憂傷、淡淡無奈、淡淡釋懷,最終給人以深深感動的散文詩。

上世紀六十年代,災禍、飢餓席捲全國,杜思珩的媽媽實在無力撫養兩個孩子,無奈之下將她送進孤兒院,並承諾“媽媽一定會回來接你”。此後的六十年,媽媽從未停止尋找,卻在思珩與哥哥終於見面的前一天,遺憾離世。這種無奈與負疚,像極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親,當命運張着血盆大口讓她必須做出選擇時,她幾近崩潰擠出“救弟弟”這幾個字,餘生便揹負着對女兒無盡的歉疚,再沒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樣經常被往事的夢境驚醒的,還有杜思珩的雙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無意中聽到了母親即將做出的決定,於是跑到大雨裏將自己淋病,如願留在了媽媽身邊。六十年後,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將不久於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尋親之路,在蒼茫遼闊的草原懷抱裏,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兒入內蒙”,這樣宏大的歷史題材,在電影中就是以“尋親”爲線索,將一個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蛻變成長曆程,在觀衆眼前徐徐展開。

杜思珩,是落戶內蒙三千孤兒中的一個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這個小姑娘的任性、倔強,可真是令人皺眉;直到後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結在於生母給她的承諾,她精心計劃的出走,只是想問清楚這承諾爲什麼沒有實現?其實她早已融入了這片遼闊的草原,額吉對她無條件的疼愛與包容,阿爸陪她在那達慕的會場摔跤,哥哥們伴她在草原上縱馬馳騁,她的蒙語已經說得像漢語一樣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們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長大的孤兒黃寶哥腿腳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兒時的玩伴馬正元,讓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尋找答案的火苗。

其實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經從諸多細節告訴觀衆,草原會伴她成長,但絕不會將她禁錮。第一次見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針,並且對她說:“等你長大了,拿着指南針,帶阿爸和額吉去上海。”當她任性出發,額吉對去追她的哥哥說:“如果她還是想去,就讓她去吧。”廣袤的草原從不會阻止兒女遠走高飛,她們只是想等你再長大一些,將你扶上馬背,再送你一程。

輾轉尋親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見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帶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婦女,她的漢語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繼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續了哥哥的人生,當她成爲那木罕的那一刻,纔算是真正的成長、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盡頭是草原》,帶給觀衆的是一次美好的觀影體驗。通過回憶的畫面,讓觀衆再次重溫了“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歷史情境,瞭解了上一輩的長者爲孤兒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的艱辛與努力。通過寫實的鏡頭拍攝,將天高雲低、草豐水美的草原風光盡情展現:蔚藍的天空、透明的雲朵、碧綠的草場、溫暖的氈房;暮色裏一盞馬燈點亮,映照着人們的笑臉如油畫一樣的色調;賽馬場上伴隨着豪放的歌聲策馬馳騁的奔放騎手;馬背上一起長大,打打鬧鬧直到白頭的兄弟夥伴。一幅幅畫面帶給觀衆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長的人們會擁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懷和無畏的品格。影片還通過閃回、倒敘、插敘等手法留足了懸念,讓觀衆的心跟隨尋親的步伐跌宕起伏。

觀影全程會有一些淡淡的憂傷,我們爲特殊年代下的無奈、負疚、遺憾而心懷唏噓,但更慶幸自己身處這富足、安寧、衣食無憂的美好時代,不必再去經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對進退兩難的決擇、更不必去揹負歉疚終生的煎熬......

觀影之後的回味,則是深深的感動。海的盡頭是草原,上海、內蒙古,只是兩個地域的名字,無論時間、空間相隔多麼久遠,也無論漢族、蒙古族風俗習慣如何不同,只要我們同樣心懷美好,便會收穫同樣的愛,這份愛,會跨越地域、跨越種族、跨越血緣,跨越時空......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5

草原大愛,細膩如涓涓細流,流進我的心裏。

開頭放一首我最愛的《長子》,淺淺安利兩位優秀的音樂劇演員。

今天買了票之後,我去看了預告片,爾導一改打打殺殺的懸疑風格,草原的廣闊和細膩的刻畫毫無衝突感,每一個來自草原的空鏡都很美,每次都讓我顫慄。

電影分成了三條時間線,交替敘述的拍攝手法非常考驗導演對鏡頭語言的設置功力,平淡的敘事給人一種剋制的浪漫,爾導慢慢鋪設的時間線和情節不會給人突兀的茫然失措感,當最後的戲劇高潮來臨時,作爲觀衆的我陷入了這份久久難以平靜的感動裏。

不涉及劇透的感動,最後巴德瑪老師出現在大屏幕的那段時間,我被那種真正的從草原風沙中走來的生命力震驚得熱淚盈眶,這種感動是沒有一位演員能帶來的。

“我長大了會不會去遠方成爲誰”

《海的盡頭是草原》的海是上海的海,一輛列車,從南方開往草原,等待孩子的是新的阿爸和額吉,是在草原上未知的經歷和危險......會把狼羣認成很兇的狗狗,會不適應草原的奶製品,會想家,會想要循着北極星找到家。

看完電影回家的路上,感覺心裏空落落的,沒看電影前,我以爲是電影人對民族大愛的再一次獻禮,但實際上,是爾冬升對“以後只拍愛了”留下的第一個感嘆號,除了情節設置以外,電影的配樂非常具有草原風格,大氣磅礴的絃樂、具有緊迫感的呼麥都是亮點。

總的來說,它像一杯剛沏好而滾燙的茶,草原的愛是飄散的茶香,溢滿了小小的影廳。當你喝下它時,愛從眼睛流出來,民族團結和情感的濃烈哽在喉頭,你扇扇嘴說“好燙”,那是冷漠塵土中一點點流露的愛,你不會馬上品嚐到它,因爲它細水長流,流淌在時間裏,潤色着冷漠世界。

阿爸說,我永遠不會拋棄你。

人類閃光的時刻,因沒有刻意昇華的情感和草原的愛在大屏幕上表露無遺。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6

作爲北影節備受期待的開幕影片、爾冬升導演《海的盡頭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敘事語調之中,卻有一股勁風吹過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愴與大愛,就在那沙塵暴起、流沙肆虐的時刻,一覽無餘地出現了。

這部電影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來自南方的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威脅,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主動請纓,將近3000名孤兒接到大草原,牧民們本着“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並養育了這些孤兒。

如何將這個遼闊的時空交代清晰,又讓如此“巨大”的歷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這很考驗主創的功力,而《海的盡頭是草原》還是用“人性”去牽動敘事,讓觀衆在一對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無邊和煦。草原人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這些孩童,也原諒了他們的青澀幼稚,在付出巨大代價後,這恩情並沒有斷裂,而是變成了另一種聯結,承諾以生命,流淌於心田。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個化解不開的執念,她懵懂於自己的身世,從上海到內蒙的這段路途,在童年的記憶裏要坐很長很長的火車,從此隔開了故土親人,就算她來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額吉對她溫柔如水,就算她已經有了離不開的”父親“,就算她已經能夠策馬馳騁如履平地,她還是無法跨過自己心裏的那道傷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際遇與時代的軌跡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兒中的一員,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獨特印記,又有着脆弱孤獨的共性,他們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遠的鄉愁也是無法割捨的。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愛登場的壯麗,這道傷痕,已經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親生父母般的愛,就算持續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會被吞噬,也許只有一生那麼漫長的不離不棄,甚至以生命爲代價,才能彌補。

而這正是作品細膩紮實的地方,影片中的每個人都是在愛與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瞭一個真相;草原額吉和杜思珩之間有一種天然的緣分,然而,額吉也有着對於自己兒子那木汗未來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臨分離時,也是在做着“自私的決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歷史來套住故事,而是從人的角度出發,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織就歷史,使得這段歷史不空洞,而是帶着人間的氣息和熱度,用海一樣的胸懷去承接那悲歡離合的淚水,然後又化爲大愛無聲。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親生母親和草原上的母親從未謀面,卻因爲撫養了同一個女兒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讓人感慨命運的無常,而這其中冷酷的一面,風雨飄搖中的無助和飢餓,卻要用人與人之間傳遞的良善和真誠去化解。這讓影片始終被一種明亮的、暖暖的氛圍烘托着,就像是阿雲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盞燈,在黑暗中,那團光暈不足以明耀四方,卻能夠照亮眼前的彼此,讓每位觀衆的眼睛也泛起淚光星輝。

導演爾冬升和編劇對於影片節奏風格的把握有一種溯洄而上的從容,演員對於角色的詮釋也是層次豐富,精準到位。陳寶國飾演的哥哥一角可謂滿腔都是複雜的情緒,而他卻能夠在每個線索的機關閃現時,都能冷靜地處置,讓角色在抑揚之間,展現內心深處的溝壑與閱歷。馬蘇飾演的“額吉”薩仁娜能夠讓觀衆忘記她是馬蘇,而去體會她一顰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親的寬容與慈悲;阿雲嘎飾演的父親有着一種凜然正氣,其中一場與女兒星空下的對談,展露出鐵骨柔情;王鏘飾演的“草原兄長”那木汗以及時代少年團成員丁程鑫飾演的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氣,給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強與哀愁,也爲人物最終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從上海到內蒙,長空碧草與滄桑人面,如同書頁一般,組成了一本生命之書,歷經了那麼多的歲月,遇到了那麼多的人,一個人的故事成爲了一羣人的守望相助,在兩個有着不同語言的民族之間傳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寬廣,也只是人心大愛中的一隅,連綿無盡,一往而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