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教師《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6篇)

本文已影響 8.59K人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通用6篇)

教師《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1

週一,直到看完電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導演爾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帶着怎樣複雜的感情在外婆的故鄉把《海的盡頭是草原》拍的如此細膩感人。

時間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發生着種種大事,蘇聯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戴高樂就任法國總統,而在東方,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猶如春日裏的倒春寒,席捲了剛剛成立十週年的新中國。三個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朧中的中國人民在饑荒裏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衝散了無數家庭,飢寒交迫中的人們被迫拋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萬個孤兒。無依無靠、流離失所的幾萬個孩子稚嫩的慟哭聲,喧囂了全國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當時已是餓殍滿地,根本無力餵飽這幾萬個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會議上,負責婦幼工作的同志遇見了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烏蘭夫,請求他幫忙支援些奶粉。烏蘭夫回到內蒙古發現當地因自然災害連奶粉都難以生產,思忖再三,他提議把孩子們接到內蒙來,送給當地牧民收養。就這樣,1960年,來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後後幾千名孤兒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車,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樣在飢餓邊緣遊走的草原人民一見到孩子,就親切的收爲己有視如己出,奉行了這片土地上最樸素且純粹的生命哲學——“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兒入蒙”的歷史,也是內蒙古在共和國的特殊時期飽含家國情懷的故事。而電影,則是以此爲背景,述說了一個上海哥哥尋找當年被家人遺棄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時,母親因無法養育兩個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遺棄在了保育院。60年後,在母親彌留之際,杜思瀚帶着母親一生的執念踏上了尋親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來到內蒙古後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薩仁娜、伊德爾夫婦收養,在這裏,遠離家鄉的孩子們試着融入新的環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與傷痛,都被感天動地的草原民族的大愛逐一化解。最終他們用幾十年的時間學會了敬畏生命,並堅韌成長,在蒙古高原落葉生根,這一刻的他們,也有了新的名字---“國家的孩子”。

海的盡頭是草原,而生命的盡頭是廣闊的時間,在謳歌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主題下,不同於其他主旋律電影略顯單薄的喊口號,故事更多的是在細節處捕捉溫情,以粗獷但富有哲理的情節闡釋了大愛與私心的平衡:領養家庭的哥哥那木汗爲救妹妹杜思珩而犧牲後,她一夜長大,最終成爲這個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續,她終於不再因年幼時“被遺棄被領養”而糾結於身份認同,她開始真正接受自己並知曉了生命的意義;而當年爲了不被媽媽拋棄,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輩子,最後在找到妹妹後,坦誠並釋懷,重新成爲了“哥哥”。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優解。

電影的最後,兩位陰陽相隔的母親以對話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題的昇華。站在廣袤的草原上,已經百歲的薩仁娜額吉對着天空訴說:“姐妹啊,雖然我們未能見面,感謝你把這麼可愛的女兒生下來,這樣我們才共同把她撫養成人!”牧民母親那雙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間,用守望相助書寫了人間真情。個體生命有着數不盡的陰差陽錯,中間夾雜着奉獻、妥協和包容,所有的人與事,雖有缺憾但也圓滿了。鏡頭表達了蒙古族人民永遠堅信“騰格里”的意願及命運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創團隊對蒙古族圖騰精神最深刻的詮釋。

草原啊,永遠不會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遠不會荒蕪,在不同的時代裏,她都會化成甘霖,流經之處,肥沃土壤,滋養大地,最後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們,就像波濤裏的浪花,千千萬萬的同胞們,緊密連結着海與草原,在蒼茫的草原深處,永無盡頭,永垂不朽!

教師《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2

“要把工作組織好,把孩子安排好。”一個重大決策在內蒙古自治區化成一場場愛心接力行動。

“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一聲鄭重承諾在新中國史冊書寫出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

連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無家可歸的災民,被拋棄的孩子,這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是新中國史冊中凝重的一筆。

上世紀六十年代,受災害的影響,上海、江蘇等地保育院涌入大量孤兒,他們嚴重營養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脅。面對面黃肌瘦、哭鬧不止的孩子們,奶粉短缺、保育員人手不夠的現實困難,受當時負責婦女兒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託,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的烏蘭夫提出將孩子們接到內蒙古,讓有條件、有能力的牧民們撫養孩子,周總理欣然答應並再三叮嚀要照顧好這些“國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車,跨越大半個中國,運送三千孤兒進入內蒙,帶去希望和未來。廣袤無垠的藍天,浩瀚無際的草原,奔馳的駿馬,追逐的羊羣,茁壯成長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靚麗的風景。原本相隔千里,毫無血緣關係,如今卻骨肉相連,生死相依。三千孤兒入草原,演繹了一段跨越血緣、民族、地域的歷史佳話。

視覺總要比文字更給人震撼的衝擊力,言語的記載也不能完全書寫出現實的困難。我從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中窺得一些歷史往事,現實的無奈、親情的羈絆,還有那些被隱藏的情感。

教師《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3

前天下午,由重慶山城志願服務中心組織,去沙坪壩區鳳天大道金陽時代匯博納國際影城觀看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

怕堵車遲到,去的早了些,便仔細觀看大廳裏的海報: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腦子裏開始想象,三千個孤兒千里迢迢去內蒙,三千個家庭來接納,該是多麼宏大的場面?如此浩大的“工程”會怎樣敘述?能打動觀衆嗎?很是期待。

三點正式開演,產生錯覺,怎麼是這樣?原來是其它幾部電影的宣傳片。

因爲看了海報,知道主演是陳寶國,看到陳寶國突然被驚醒坐起,知道電影正式開始了。沒想到開頭這麼平實、質樸,並沒有我想象的宏大場面,而是從個體的小家庭視角切入,展開整個故事。

陳寶國扮演的知識分子杜思瀚,被患阿爾茲海默症母親的聲音驚醒,走近母親身邊,醫護人員也來到母親病房,母親把護士認做唯一記得的女兒,杜思瀚的雙胞胎妹妹——杜思珩。

“唸了你一輩子,想了你一輩子,欠了你一輩子。”杜思瀚帶着母親的遺憾,帶着自己的悔恨,也帶着病重的身體,來到內蒙古大草原,開始了一段尋親之旅。

時間回到20世紀60年代,新中國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短缺困擾着全國各地,大批孤兒的溫飽問題更是迫在眉睫。爲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請纓,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烏蘭夫的承諾擲地有聲:“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將三千名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交給了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

一段歷史佳話就此開啓。

60多年前,小男孩杜思瀚怕媽媽送他去“孤兒院”,故意跑到外面淋雨生病,無奈之舉,妹妹被送去了“孤兒院”。就這樣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乘坐火車,跨越半個中國前往內蒙古,來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環境,這些“國家的孩子”獲得了當地牧民們毫無保留的熱情與呵護。從小思珩不習慣“原生態”解手方式、吃不慣奶豆腐、睡不慣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銀幕上花了近一個小時來呈現。當然現實生活裏或許要花上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哪怕經歷了十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經學會了說蒙古語,也吃慣了奶豆腐,還能夠騎上駿馬在草原上飛馳,甚至擁有了一個對她寵愛備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裏面始終小心地藏着地圖上“南方”的那個城市,藏着拋下她的媽媽和哥哥杜思瀚,她執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問問媽媽爲什麼捨棄的是她。

終於有一天,她以爲自己做足了準備,帶足了乾糧,奔向“南方”。不料被流沙淹沒,以爲就此失去了年輕的生命,觀衆無不爲之惋惜。

鏡頭切換到知情人的難以言說,杜思珩不但沒能回到上海,還一輩子留在了草原。爲報答也爲救贖。因爲救她,哥哥那木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悠揚的旋律戛然而止,從此陽光下少年單純的笑臉再難重現,在前面大段的平穩鋪墊之後,電影最後卻充滿了意外。一位蒙古族老奶奶出現,說自己是那木汗,這一刻,簡直驚呆了,杜思珩把自己活成了那木汗。編劇和導演認真做了各種伏筆,讓這些反轉和衝擊,來得紮實而充滿力量,叫人爲角色的命運心疼、心痛。

當杜思瀚站在親生妹妹、一個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婦女面前,他們的對話並不激昂,卻洶涌澎湃地藏下浩蕩的歷史和個體經歷過命運後的通透與釋然。哥哥終於問出了那一句,“恨過我們嗎?”妹妹想了想,認真地答道:“小時候曾經有過……”

那一刻,淚如泉涌,因爲我真實地聽到過這種來自內心的聲音……

曾經有過,但大草原上,質樸無私的蒙古族同胞,用愛維繫着一個又一個超越血緣的家庭,彌合了這一道道傷痕。

曾經有過,但未曾謀面的兩位母親,跨越“海”和“草原”,用愛共同養育了一個孩子。生活可能有時很殘酷,但愛、善良和同理心最終叫人釋懷,也叫人勇敢。

曾經有過,正如演員陳寶國所說的,走進影院的我是幸福的。

我想說的是,走進影院的我也是幸福的。

一部將歷史與現實,國家與個人,緊密結合,遙相呼應,真實動人而不說教的,值得觀看的充滿愛和真情的好電影。

最後要感謝小演員的表演,真摯、機靈、可愛;感謝陳寶國精準的演繹,質樸、內斂、節制;感謝重慶山城志願服務中心走心的小禮物!

願人間真情與大愛就像這卡片裏包裹的種子,生生不息,永遠繁衍。

教師《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4

中秋節的時候,總是刷到《海的盡頭是草原》的相關物料,大概是從小生活在內蒙古的緣故,因此這段和內蒙古有關的歷史,便多了一些好奇。

第一時間去搜索有沒有排片,很可惜我家所在的小鎮暫時還沒有,便想着等收假回單位上班後就去萬達看。

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收到公司羣裏發的文化團建活動鏈接,剛好便是組織看《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部影片,我毫不猶豫報了名。

前有《隱入塵煙》“逆襲”成功留下的後勁兒還沒過去,《海的盡頭是草原》就選擇在9月9日上映,恰逢中秋時節,光聽影片名字就不難猜出走的是慢節奏的溫情路線,看樣子又要給2022年的歲末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上映時間上來看,作品是具備戳中觀衆心理防線的天時條件的,特別是疫情下的團圓,親情與守望或許會變得更加清晰而刻骨,這讓人在觀看影片之時,會對作品傳遞出來的世界觀,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實在沒進入到電影院之前,我和很多沒看過影片的人有相似的顧慮,關於導演是爾冬升這件事,不免會生出一些感慨:

一個長期以懸疑刑偵等題材而聞名的香港導演,在以偏遠地區歷史爲背景的作品中,能恰如其分地闡述出那段厚重記憶背後的人間百態嗎?會不會高開低走?

事實證明,這些顧慮都是多餘的。溫情而不刻意煽情,追憶而不熱衷訴苦。

當真實的歷史通過影視化呈現在觀衆面前的時候,即便時間已過一甲子之久,但是作爲土生土長的內蒙人,還是能穿越時間的更迭get到那些主人公們內心的悲喜哀愁。

電影的背景取材於新中國歷史上真實事件“三千孤兒入內蒙”: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致使江浙等地孤兒院不堪重負,大批孤兒面臨飢寒交迫的危機,不得不向全國其他受災稍輕的地方求援,內蒙古便是其中之一。

因路途太遠,從內蒙運送一次物資到江浙耗費的時間、人力、物力成本出奇的高,終究也是遠水難解近渴,此時在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烏蘭夫牽頭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向中央請纓,本着“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將近3000名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給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

對於那些遠離家鄉的南方孤兒們而言,雖然背井離鄉一輩子都難以見到親人必將是童年裏一段灰暗的記憶,但相比於餓死在親人的懷裏,能在異地他鄉長出新的生命卻也顯得格外幸運。

雖然學着融入新環境,適應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對於他們來說很難。但接納新的家人,是愛跨越山海,連接草原和沿海的雙向奔赴。

結合歷史,這其中傳遞出的精神內涵,是一段值得反覆咀嚼的故事,而影視化的呈現,帶着我們更近距離去撫摸那幅歷史畫卷褶皺之處留給人的思考與震撼。

人物雖小,但有大愛,留在孩童記憶中的那些傷痛與不安,或許在另一個環境裏依舊會衍生出新的情緒和矛盾,但終將被人間溫情一一治癒。

沒看影片之前我就在想,這個片名雖然詩意,但總覺得邏輯上講不通,海的盡頭怎麼可能是草原呢?可能是從雪山流下來的一條河,可能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卻絕不可能是一片草原。

看完以後懂了,因爲愛的盡頭是遼闊的自由,包容世間的一切......

總有人爲“愛”這個字,義無反顧地做着什麼,賦予它更深層的意義。

草原是那三千孤兒最終的歸宿,也是他們生命的託底,像荒野裏開出的小花,被在意,才能煥發生機。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具有濃重現實色彩的電影,影片從一對分離幾十年的孿生兄妹杜思瀚與杜思珩的命運出發,凝視那個動盪年代下,掩藏在物質匱乏背後的精神困境。

特別是有關血緣親情的艱難抉擇,將一個時代的醜陋與悲哀,無助與辛酸刻畫得淋漓盡致。

託婭第一次去到孤兒院實地考察時,看到那些孤苦伶仃的孩子說了一句:“怎麼大多都是女孩”?

有些評論說,從懸疑片到現實片,爾導的批判精神不見了。其實批判不一定是尖銳的、憤怒的、衝突的,藉着託婭的臺詞,言簡意賅的一句話就是對那個時代重男輕女觀念最溫柔的暴擊。

以及影片最後當杜思瀚淚眼婆娑看着杜思珩,問她有沒有恨過時,其實無論是杜思珩還是觀衆都明白那些沒有說出口的真相是多麼殘酷。

“留下身體比較弱的那個”是臺詞裏的答案,可即便沒有杜思瀚衝進雨裏把自己淋到生病才倖免流落到孤兒院這一茬,我們也能窺探到那些不言自明的時代印記。

歸根結底,那不是災荒之年爲了生存母親選擇留下了誰,而是時代背景逼着她必須要送走誰。

所以,杜思珩這個名字是母親的心病,也是哥哥杜思瀚的愧疚;

所以,即便得了阿爾茲海默症,母親臨終之際依舊心心念念着被自己親手送走的女兒;

所以,即便因爲絕症只剩幾個月生命的杜思瀚跋涉千里只爲找到妹妹。或許,時隔多年他們心中所求早已不是能否重聚,而是圓最後一面的心安。

可能在觀衆眼裏,這一家三口都挺自私的,其實這種理解也無可厚非,人人心中都有愛,也都有自私的一面。我們敬畏生命的偉大,也要接納平凡的渺小。

從人性的角度看,如果母親和哥哥身體都很好,沒有老年癡呆,也沒有絕症,家庭美滿,兒孫滿堂,或許他們就不會那般迫切地要尋親,畢竟親手送走的人,又要如何心安理得求一個原諒。

從取捨的角度看,如果媽媽沒有親手把杜思珩送到孤兒院門口,最後和她承諾了一句“媽媽一定會接你走”的謊言,還被小夥伴無情戳穿,或許杜思珩的心裏就不會種下偏執和仇恨的種子。

她的聰慧正如她的名字,之所以選擇薩仁娜並非是因爲像其他孩子一樣“想跟她玩”,而是一種認識到自己已經無法回到上海的妥協。與其被別人抱走,她寧願跟着一直待她很好的薩仁娜。

心若不在草原,再多的祥和都是假象。所以,最後杜思珩和馬正元攜糧出逃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她像一隻養不熟的白眼狼,回想杜思珩第一次在他們面前哭,第一次在漫天風沙中騎馬追阿爸的情節,都是因爲她在尋求安全感和歸宿,一路走來被拋棄的記憶太過深刻,她再也不想去經歷。可她有爲草原家人做過什麼?似乎並沒有!

杜思珩可以說是整部影片中最不討喜的角色,可是吐槽歸吐槽,回頭細看她的命運,似乎也能理解了。

一個背井離鄉充滿仇怨和執拗的孩子,又怎麼可能去愛別人呢?一個從小丟了傘被迫流落到草原的孩子,要如何去給他人撐傘呢?

可是再渺小的人,都有值得被在意的時候。就如那木汗這個說不了清晰話的哥哥,卻毫無保留地對她好,因爲她曾送過他一朵花,讓他覺得自己值得。

也因此,那木汗偷偷告訴阿爸,額吉對這個妹妹比對他還好,看似在告狀,其實他心裏很開心。在他眼裏,這麼好的妹妹,值得他們一家人來愛護。

說到底,每個人都生而平凡,內心都有自己的私慾,只是有些人的私心在人間大愛的渲染裏,顯得渺小而隱晦。

不同於杜思珩張揚而毫不掩飾的自私,額吉薩仁娜的私心是兒子到了適婚年紀卻因爲嗓子壞掉找不到媳婦而產生。

因此,她收養杜思珩後也有“童養媳”的想法,這樣的念頭在她和伊德爾躺在蒙古包希望他留下來一起照顧孩子時有所表露,在她將有特殊意義的首飾交給杜思珩時第一次被放大。

而那木汗一直以來對杜思珩的照顧也並非完全是哥哥對妹妹單純的喜愛,面對長大後馬正元和杜思珩第一次相見時眼神中的意味,他吃醋了。可即便如此他也從未因爲私心做過任何傷害杜思珩的事情。

這一對草原母子埋在心裏的念頭,和他們對杜思珩發自內心的愛護相比起來,微不足道。所以才能說出,如果妹妹執意要回上海,那便由她去吧。

愛和寬容,纔是化解世間一切仇怨的解藥。

這個作品告訴人的哲思,是學會與世界和解,與他人和解,與自己和解。

如果用尖銳的批判爲底色,杜思珩確實不值得被草原父母原諒,但聯繫到一整個時代的嘆息與虧欠,唯有失去纔會讓留存在手裏的東西變得珍貴。

或許親情之於所有人都是如此,平時都是潤物無聲的家常瑣碎,唯有當着面消失那一刻,才能感覺到它的彌足珍貴。

這大概就是相認那一刻,親生哥哥杜思瀚淚眼婆,內心千帆過盡,而杜思珩卻已經毫無波瀾。

因爲他們當時是處於不同的情緒維度上,杜思瀚沉浸在團圓的感動之中,但於杜思珩來說,從不願相見到最終得見,杜思瀚於她而言最多就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一個和她有着差不多名字的遠房親戚。

如她所言,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這種要回歸原生家庭的執念就沒有了。當她決定成爲那木汗的那一刻起,原生家庭對她的羈絆就已經消失了。

她也終於和上海的家庭告別,與至親和解,不見,不念。

當百歲的薩仁娜和兒孫滿堂的杜思珩面對夕陽,當她隔着時空和杜思珩已逝的親生母親對話:

雖然未能見面,但養育了同一個女兒,非常感激你,生下如此美麗可愛的孩子,給我機會當她額吉。

這樣的結局看上去似乎是大團圓,卻也不是強行的he,因爲每個人最終都因爲愛而和解,與自己和解,與時代和解。

內蒙古有一句諺語: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

如果一個草原母親收養一個孤兒,或許能夠體現她的善良,但如果是一個草原養育了3000多名孤兒,那就是刻在一個民族歷史文化中的精神烙印了。

時光遠去,或許很多人和事都在被逐漸淡忘,但那段被賦予使命的記憶將永遠鐫刻於歷史豐碑之上,熠熠生輝。

教師《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5

《海的盡頭是草原》講述的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災害,出現大饑荒。(之前,這一段饑荒的歷史也聽過父輩講過,但第一次通過電影瞭解到這段歷史)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從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內蒙古。六十年後,杜思翰去內蒙古尋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該影片採用尋親作爲主要敘事時間軸,也在尋親過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憶。

影片中,除了有愛情,親情和友情外,還有各民族同心協力抗大災,渡難關的家國情懷,可以說是一部反映“民族團結”主題,最好的影片。可以說通過一個尋親故事,帶出了一個大主題,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說,那木汗和他幾個兄弟幫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開口叫哥哥那一段;還有杜思珩長大以後,在參加婚禮時,遇到小夥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體擋着妹妹杜思珩,不讓其看自己的小夥伴那一段。總之,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節不算複雜,改編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親情,友情和愛情,讓人記憶猶新。比如說,那木汗與杜思珩的愛情,不那麼浪漫,卻很動人。也有一些讓意想不到的點。比如說,講述杜思珩成長故事的幾個老人,講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澤地之後,我當時以爲影片就這樣講完了,誰知道講述故事的老人雖然把故事講完了,但因爲對杜思珩有承諾,所以他們故事只說了一半,沒有徹底講完,而是在幫着杜思珩徹徹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當然,他們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澤地被那木汗救出來,而那木汗自己犧牲的事情說出來,其實講述的幾個人老人也有一番爭論,一番掂量,最後還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結尾,道出原委的不僅是講述回憶的幾個老人,還有尋妹的杜思翰,他最後也道出了自己爲什麼要來找妹妹?當年,他聽要媽媽把他和妹妹,其中一個送到福利院,他爲了不被媽媽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過了被送走的命運。說完這些之後,他問妹妹杜思珩,怪媽媽和自己嗎?對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實和感人。小的時候是恨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歲月的變遷,她已經釋懷了,不再責怪誰?

最後,再說一下影片的淚點。 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養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個湖邊。馬蘇用普通話說的那句話,“阿爸、額吉、那木汗,我們愛你,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並沒有刻意地去誇大各種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實,將人物最真實的一面給展現出來,不僅如此,片中的諸多轉折,在夾雜人物宿命的同時,也足以讓觀衆感動,“愛”這個主題始終被緊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內蒙古,參加了興安盟那達慕,發現現在的草原已經沒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愛,依然隨處可見。希望疫情早點結束,然後有機會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

教師《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6

觀影過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塵暴中趕來把杜思珩緊緊抱入懷中永不言棄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看到那木汗爲了救毫無血緣關係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沒,孩子們哭了;

看到阿爸對着長空明槍,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騎,白馬長嘯一聲飛奔而去,孩子們哭了;

看到杜思珩從此改名叫那木汗,爲他續寫生命,不是他甚是他,與親哥哥相認、相互傾訴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看到額吉百歲生日,爲思珩已經過世的母親祝福的時候,孩子們哭了......

這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影片,觀看過後,同學們也各抒己見。通過觀影,他們被遼闊的大草原所震撼,爲可愛的小羊、駱駝而興奮,爲民族大團結而自豪。康龍興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動,王偉丞爲蒙古族對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黃詩淇深有感觸地說:“我之前去過內蒙古、雲南等地遊學,親身體驗過內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的熱情好客。今天通過這部電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們國家的各族人民都團結友愛!“同樣受到影片強烈震撼的顏夢霏同學表示:“我深深地爲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富強明主、和平幸福的國家感到欣慰,作爲新時代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會更加努力,長大了爲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影片雖已結束,但民族大愛的種子已經種在孩子們的心裏,慢慢發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