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家鄉美食作文

本文已影響 3.62W人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美食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美食作文

家鄉美食作文1

清明放假這一天,晴空萬里,天空像無邊無際的大海一樣。我們一家人要去寧溪遊玩。

我們坐着車欣賞着沿途的風景,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我們走在熱鬧的寧溪街頭,一下子就被一家店的廣告牌吸引住了。廣告牌上寫着“柴火豆腐”四個大字。我好奇地問老闆:“老闆,什麼是柴火豆腐?”老闆自信地說:“柴火豆腐就是用柴火燒起來煮豆漿的,而且我們寧溪豆腐是用山泉和優質黃豆做的,絕對是最好吃的豆腐。”我心裏嘀咕着:老闆這是在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吧。

我們再看看攤位上的豆腐四四方方的,好像潔白的枕頭一樣。豆腐是乳白色的,就像我最愛的老酸奶一樣。豆腐表面看上去有些皺皺的,跟老奶奶的臉一樣。這時,有人來買豆腐,老闆切下一大塊豆腐,只見切開的這一面既平整又光滑。我怎麼看,這寧溪豆腐跟平常豆腐也是一個樣的。我們半信半疑地走開了。

很快就到中午了,我們來到一家飯店。正巧,這家飯店的'特色就是用寧溪豆腐來製作各種菜餚。飯店裏坐了很多人,看來生意非常好,我們趕緊找了位置坐下。爸爸點了四五個菜,才一會兒功夫,服務員就把菜上齊了。其中我最喜歡吃三鮮豆腐了。三鮮豆腐顏色鮮亮,光是看起來就讓人很有食慾。雪白的豆腐,鮮紅的蝦仁,還搭配着香菇和小蔥,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趕緊拿起勺子舀了一塊豆腐,放到嘴邊吹了一會兒,一口把豆腐吃進嘴裏。豆腐的滑嫩,帶着蝦的鮮,香菇的香,實在是太好吃了!寧溪豆腐果然名不虛傳啊!

我們回家之前,還特意去買了許多豆腐,準備帶回去讓朋友們也嘗一嘗。現在我終於知道了,寧溪豆腐被稱爲台州特色美食,不是沒有道理的。

家鄉美食作文2

在9月30號的一個下午,13屆五(4)班的第一屆美食會正式開始!中午來學校時,我就看到有好多我們班的不是拿着個袋子,就是拿着個盒子。來到班裏,我就看到了更豐盛的美食,班上54個人,有人帶了一樣美食,有人帶了很多份美食,大概就有70多樣,看到這麼多美食,我不禁口水都流下來了,越看越饞,看了一圈後,肚子不知咕咕叫幾次了,啊!真是豐盛,真想快點開始品嚐美食。

第一環節:表演。老師拿着報名表上的名單念:“第一項表演,賴奕安表演唱歌。”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賴奕安,賴奕安走向臺上,拿起了話筒,唱起了歌,那歌聲充斥美妙的旋律,我雖然沒聽到歌詞,但通過他的旋律,我知道那歌聲非常動聽。老師拿着名單念:“第二項表演,唐俊傑和邱楓表演魔術。“我和邱楓走向講臺,我拿出一副撲克牌說:”我們要表演兩個魔術,請兩個人上來幫助我們。“……讓班上全體同學鼓掌!之後還有很多表演,和高老師學湖南話,可多了,但第二環節因爲時間不夠,所以我們直接進入到第三環節:品嚐美食,老師讓我們把自己帶的美食放在前面的桌子上擺好後,老師根據剛剛每組的.表現來以此上前平常美食,終於到我們組了,我迫不及待的衝向前,到老師那裏拿好碗筷,立馬就開吃起來,看着玲琅滿目的美食,我的筷子飛快的夾東西,首先我先夾了薯條,雞翅,壽司……可多了,我又迅速的拿起了兩瓶益力多回到座位上吃了起來,我們邊吃邊聊天,吃完了就再去夾東西,我吃了很多東西,都吃不下了。

美食會真好玩,真想再有一次美食會!

家鄉美食作文3

我的家鄉在重慶江津的一個小鎮——白沙古鎮,它雖然毫不起眼,但是卻有着自己獨特的韻味。

我最喜歡吃外婆做的臘肉和湯圓了。每年寒冬季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要殺一頭豬,準備過年。我每次看到外婆家竈臺上方掛着那黑漆漆的、黃黃的臘肉,就問個不停,這肉怎麼不放在冰箱裏呢?它不腐爛嗎?……外婆告訴我,它不會腐爛的,因爲它是用鹽醃製過的,然後放到火炕上煙燻,並且現在氣溫又不高。你看每家每戶都有,這種的肉做出來的菜吃起來非常香,可以炒來吃,可以直接蒸來吃,也可以燉來吃,無論怎樣吃,都是人們所喜愛的菜餚。所以我常常讓外婆給我弄臘肉、燉臘豬蹄、臘排骨來吃。

每次只見外婆把黑黑的.臘肉取下來,用金絲球在表面上抹來抹去,再用熱水反覆沖洗,此時的臘肉與懸掛着的真是天壤之別啊!經過外婆的廚藝,滿桌的以臘肉爲主的各種菜餚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兒放入嘴裏,啊!滿口的香味兒沁人心脾,回味兒無窮。我想:我也要跟外婆學做臘肉,讓我的子子孫孫都會做臘肉。

每逢春節,我們家鄉家家戶戶都離不了吃湯圓,並且還取了個美名——元寶。傳說:正月初一吃了元寶,一年到頭都財源滾滾,如果吃到了紅色的元寶,那他一年都紅紅火火。大人們還經常在元寶裏包上蘋果粒、硬幣、棗子等,如果吃到了這樣的元寶,都會有不同的好運。因此,每年初一,我很早就起牀,看看大人們是怎麼做元寶的。只見他們熟練地把湯圓面和好,掐一小團在手裏搓,然後把它壓成一塊圓形面,再包一點兒餡兒,丟到燒開了的水中,隔了一會兒,那些圓圓的元寶就浮出水面,大人們說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嚐了一個,又甜又香。有時還有驚喜——因爲吃到了包有硬幣或蘋果的元寶。甭說有多高興啊!

家鄉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說也說不完,總之,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家鄉的美食,我要把它傳承下去。

家鄉美食作文4

北方的春節與南方的不同,其在於北方過節時,家家戶戶都有一種風味小吃——餃子。我家的春節格外隆重,大年三十貼對聯,大年初一穿新衣,年三十晚的春節晚會,以及初一一大早家家戶戶登門拜訪,俗稱拜年。然而這些禮節太多,並非我所向往,而吃餃子卻是我記憶之中最有味的一件事,因而大人們都說“什麼時候都想着吃,你屬豬的啊!

平時沒有過節,我也會要媽媽做餃子吃,然而媽媽的'工作實在是太忙了,只能去超市買現成的,那味道總不比媽媽親手包的好。媽媽做的餃子輕輕一咬便可噴出美味的湯汁,隨後見其餡,而且面滑、易嚼、餡多,一口一個,不會弄得滿手是油,影響食慾。而且餃子不僅皮薄,餡也多種多樣,隨個人喜好,可加入肉餡,菜餡,三鮮餡,菜肉混合餡,野菜餡,糖餡……餃子包好了,便可下鍋了。想必大家都垂涎欲滴了,那我就直接說開鍋的餃子吧。呀!像一朵雲彩--不僅長的精緻,吃起來也毫不遜色。不信你自己嚐嚐。

餃子的吃法非常多且隨意,想怎樣吃就怎樣吃。可以蒸着吃,湯少、面硬;也可以煎着吃,面脆、油多;還可以煮着吃,湯多、面軟。吃時可蘸蒜,蘸醋,也可白嘴吃。反正不管何種吃法,保準你吃了還想吃!

春節前幾天直到十五,我每天都吃餃子,絕不膩。有時還變着法吃,比如大年三十晚媽媽都要在餃子裏放上一枚銅錢或紅線,誰吃了就表示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財運滾滾來,我們小孩子覺得非常稀奇,都想吃到帶錢的餃子,所以大年三十下午從不玩耍,都坐在媽媽旁邊眼也不眨的盯着面前的餃子,可每個都長得相同,實在分辨不出,所以希望經常泡湯,現在積極性大挫,決不再眼巴巴看着他們包餃子了,一切隨緣吧!

媽媽告訴我:“咱家的餃子別人學不來。”到現在我才明白,其實是我家的餃子有家的味道。

家鄉美食作文5

家鄉有一道小吃,它俘虜了所有的人,它有着臨海人的情結。麥油脂又叫食餅筒,顧名思義,就是許許多食材包起來,捲成筒狀,跟春餅差不多,但比春餅更豐富更大氣。

做麥油脂的第一步是攤麥油脂皮。首先,將小麥粉倒入盆裏,適量加水,攪成糊膠狀,臨海人把這步叫做攪粉。加水時,不能加太少,不然麪皮太厚,也不能加太多,不然麪皮就沒有那股韌勁。只靠那些有經驗的`主婦嚴格把關,才達到那種柔韌性,媽媽一手拿紙在鏊盤上抹油,一手沿着鍋邊順時針方向抹平,不到一分鐘,一張皮就做好了,每翻轉一次,就做成一張,像搭積木一樣疊上去,麥油脂皮就攤好了。

麥油脂的餡料豐富多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有海帶、胡蘿蔔、粉絲、豆麪大人們在洗菜、切菜、炒菜,像在辦喜事似的,我們小孩就在裏面穿梭,有時還把炒好的菜抓來一點吃,玩得不亦樂乎。

接下來,就開始包了。我們先把麪皮攤平,桌上有許多菜,不過要先把炒麪放在最下面,因爲炒麪是乾的,不會把麪皮弄破,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加上各種食格,在有些地區還會加上一些海鮮,這樣會使味道更美味,放好食材要包起來須需從裏往外的包,再兩頭一按,一翻身,就包好了。媽媽的形狀像一個直挺挺的哨兵;爸爸的像一個挺着大肚子的人搖搖晃晃的;我的像一個淘氣包。

看到了包好的麥油脂,我再也按捺不住了,雙手捧着,咬了一大口,那是多麼柔軟可口,又是那麼別有滋味。芋頭是那麼香濃,萵苣又是那麼爽口,芹菜更是十分清新。再配上小酒、泡飯粥,我不禁叫到“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這樣的美味,一定會讓你打飽嗝不休。

麥油脂,你真是舌尖上的美味啊!

家鄉美食作文6

我的家鄉在江蘇省啓東市,這裏有很多美食,比如說:香煎脆年糕、油炸小黃魚、微辣酸菜魚、火烤牛肉串、紅燒羊肉等,但我最愛吃的卻是家鄉的餛飩。

家鄉的餛飩製做過程很繁瑣,但吃起來卻很香,我打算親自做一碗,便請求媽媽來幫忙。

我從菜場買了餛飩皮,它是正方形的,像一張紙那麼薄、手掌那麼大,白白的,看上去呈現半透明的.狀態,摸上去很柔軟。餛飩好不好吃,餡是最重要的,媽媽把五花肉剁成泥,她說,手工做的肉泥更細膩更香,剁好後,放入花生油、生抽、鹽、五香粉、雞精等調料,最後加上一點芹菜末,一起攪拌均勻,肉餡就做完了。

接下來就開始包餛飩了,媽媽先把餛飩皮攤開,在中間加上一個硬幣大小的肉餡,然後把餛飩皮對摺,再一卷,兩邊扣在一起,一個餛飩就包好了。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開始包起來,第一個餡放多了,包的像大象的腦袋一樣鼓鼓的,肉餡全露在外面了。媽媽說:“你少放一點餡,這樣更容易包。”我按照媽媽的話去做,果然比第一次好多了,但樣子還是有點醜,餛飩的邊角沒有對齊。經過多次改進後,我包的餛飩終於和媽媽包的差不多了,我心裏美滋滋的。

餛飩很快包完了,媽媽把它們放到鍋裏,很快就煮熟了。熱氣騰騰的餛飩出鍋了,只見它們像一隻只小白兔圍在一起,再撒上一些香菜,加上生抽和蔥花油調製成的湯汁,看起來讓人很有食慾。我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餛飩皮很有嚼勁,肉餡很鮮美,吃完餛飩我又把湯汁都喝完了。啊!味道真是太鮮美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美食,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直流口水、想來嘗一嘗呢?

家鄉美食作文7

紹興人特重竹筍,這種東西長大了像竹子一樣,幼小的時候你找不到,有時連本地人都會空手而歸。挖竹筍得有很好的視力和體力,還要不怕辛苦。但只要找到一個,就能連帶找到好些,都在附近待着呢。竹筍呈黃色,身子彎彎的有點像飛刀。在紹興,這道菜幾乎每餐桌子上必不可少,通常加點梅乾菜熬湯,只需放一點鹽,那湯吸收了筍和梅乾菜的味道,原汁原味,喝上一口,清香可口。夾塊竹筍一口咬下去,嘎嘣——大自然的味道就出來了。

豬也是紹興山裏的重要活物。每到夏季,家家都要抓小豬苗,養到過年殺了吃。那邊的豬都放在山上散養,肉很勁道,很香,肉質最厚的地方還可以割下來熬豬油。紅燒豬肉是外婆的'拿手好菜,五花肉切得肥瘦均勻,裝在盤裏紅通通的,咬一口肥而不膩,很Q彈。有時候,她也會給我們做脆皮豬排,外脆裏嫩,真香。

年糕,紹興山裏人都純手工製作。原料用的是自己家種的稻米,冬天放一隻火盆,圍上石頭,年糕就放在上面烤。沒多久,米就膨脹了,老遠飄出一股香味。年糕剛蒸出來時,顏色潔白如玉,咬一口脆生生的聲音都清晰可聞,一扯還能拉出絲來。有時把年糕切成片炒螃蟹,螃蟹的鮮味被年糕吸收了,好吃得很。不過這東西吃多了不消化,牙齒不好的人也不太能吃,太粘牙。

莧菜通常長在香榧苗裏,等老了可以拔回去。葉子摘下來拌在豬食裏餵豬,根切成一節一節的放進罐子裏,用酒和鹽醃製,一個月後啓封,散發出一股臭味,味道像臭豆腐一樣,吃起來卻是人間至味。可以直接蒸着吃,也可以放一盒嫩豆腐拌着吃,滴上幾滴芝麻油,綠油油的莧菜和白嫩嫩的豆腐泛着油光,看着就很有食慾,配飯吃,能吃幾碗。

家鄉美食作文8

“啊!好香啊!”放學時,一股莫名的香味使我本能地把頭向右一轉。一個小而亮眼的牌子上有幾個工工整整的大字:天生港草鞋底。我便尋着香味走進了店中,在廚房的窗口前,我踮起了腳尖。

只見一位老師傅在案板上灑上面粉,再拿出一大團老酵麪糰,丟上了案板,一直用力地放在手中反覆揣揉,直到不粘手爲止。隨後老師傅將麪糰搓成長條,摘成大小合適的劑子,整齊地排列在案板上,猶如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孩子們正排隊領着食物。

接着,師父進入了下一個步驟——包酥。他捏起一些餡,搓成一個小圓球的形狀,抓起一個劑子抻開,像包包子一樣把餡放在抻開後的劑子中間,握在手中不停地旋轉揉捏,直到變爲一個與青團一般大小的圓球爲止。之後,師父拿起了擀捶,把它們擀成了一個個橢圓形的餅,抓起刷子在餅上刷上了一層糖水,並在餅上粘了一層芝麻,彷彿給餅穿上了一件飾有滿天繁星的服裝。最後,送圓餅們去做個“汗蒸。

過了不久,美味的“草鞋底”出爐了。我從老闆的手中接過了一個熱乎乎的“草鞋底”,放在手中仔細端詳:那淡黃色的外皮上呈現出了一絲棕色,最特別的就是它那一身“鎧甲”了,這些芝麻密密地鋪在草鞋底上,幾乎沒有一絲空隙。這時,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芝麻在我的口腔中猶如一個個炸彈,一嚼一股香味在我口中迅速瀰漫。再往下咬,麪粉的'微甜與芝麻的香味在我嘴中交織纏繞,隨後餡的鹹味也衝擊我的味蕾。這些味道在我的口中交織在一起,翩翩起舞。這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吃了就讓人回味無窮。隨後我三下五除二,就把這“草鞋底”吃得一乾二淨。

老師傅看我吃得如此沉醉,便給我講起了草鞋底的厲吏:“草鞋底”,原名油酥餅,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以前,商人們在南通做生意,就經常買這種餅。因其形狀像草鞋的鞋底,所以,被大家稱爲“草鞋底”。從此這個名字就傳開了。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已經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如果想吃,那麼就來南通品嚐吧!

家鄉美食作文9

我的家鄉在湖北省監利縣容城鎮,是一個離長江較近的地方。這裏有許多水產品和農作物,所以,我的家鄉常被稱爲“魚米之鄉”。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美食,我最愛吃的是江蝦、菱角、鍋塊。

我們這裏的江蝦可不像海蝦一樣大,它只有一到兩釐米長,頭上長着兩根很長的鬍子,這些蝦子還沒炒時是白色的,有些地方還是透明的,像水晶做的一樣。但是你把它下鍋一炒,它們立刻捲了起來,還慢慢地變成了粉紅色,隔着老遠就可聞到它的香味,饞得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在水產品中,不但有動物,還有植物,那是菱角。菱角外面有一層黑不啦嘰的.殼,樣子就像老牛頭上的一對角,角尖上長着刺,如果你拿的時候不小心,還會被刺傷。雖然它外面長得不好看,但只要你把它剖開,裏面就會落出白生生的肉來。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當菜炒着吃。蒸的時候,最好用沙木蒸籠,蒸一個多小時後,開蓋就是香味。我們那裏,一到夏天,大街上都是賣菱角的,“賣菱角啦,沙木蒸籠蒸的菱角”的叫賣聲,離很遠都聽得見。有時候家裏圖方便,會直接去了殼,放上辣椒用猛火炒,綠色的辣椒襯托着雪白的菱角肉,又好看又好吃。

我的家鄉還有一種美食,那就是鍋塊。鍋塊只有冬天纔有得吃。冬天裏,在街頭巷尾,你總能找到鍋塊攤。只要有人來,老闆就會拿出一小塊麪糰,裏包了肉或菜,再攤成餅狀,在餅上拍上芝麻,然後把它貼在用油桶改成的火爐的內壁上,火燒得很旺,不一會兒,鍋塊就膨脹起來,表面變成了金黃色,冒出一陣陣濃濃的香氣,烤好了,你還可以在外面刷上辣醬或是甜醬,在大冬天裏能吃上鍋塊,可是一種享受。

對我們家鄉的美食,你感興趣嗎?如果你的家鄉沒有這些食物,那就到我家鄉來做客吧!我請你吃遍我們家鄉的美食。

家鄉美食作文10

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美食,北京有世界聞名的北京烤鴨、天津有譽滿全國的狗不理包子、湖南長沙有細膩而不膩的臭豆腐,而我的家鄉的美食卻是樸實無華的雞肉丸子。

我家前面就有一家雞肉丸子店,每天晚飯的時候對面都會飄過來一陣陣香味,雖然媽媽已經做好了飯,聞到這陣香味我還是忍不住咽口水,這時我就會哀求媽媽讓我下樓去吃一碗雞肉丸子。

下了樓,濃郁的香味就更誘人了,彷彿一隻無形的.手牽引着我走進店裏,我三步並作兩步跑進那家店。“叔叔,我要一碗雞肉丸子。”“好嘞,稍等一下,馬上就好。”呀,人可真多啊我使勁地擠進去,生怕位子被別人佔了。不一會兒,一碗熱騰騰的雞肉丸子端上來了。在這端上來的同時,一股熱氣衝到了我的面前,在這熱氣中,我看到乳白色的濃湯中漂着幾個拳頭大小雞肉丸子,金黃色的雞肉丸子上頂着幾片綠綠的香菜,好像是它們戴上的綠色帽子。香菜四周環繞着一些淡黃色的豆腐皮。我用筷子夾起一個圓溜溜的丸子,可那丸子卻撲通一聲掉進碗裏,好似一個頑皮的小男孩跳入水中。我又用勺子把它撈起來,輕輕地咬了一口,頓時這種妙不可言的味道衝過我的齒縫,滑入口腔,整個舌頭上的味蕾都在舞蹈。我又咬了一口,這種滑滑的、筋筋的、酥酥的感覺交織在一起,誰也無能爲力用文字表達出來了。我也不細細品嚐了,三口兩口就把一碗丸子吞進了肚子,舔着嘴脣望着這個空空的碗,還是意猶未盡。

我們當地人都稱雞肉丸子爲“水上漂”,吃一碗“水上漂”,是在外的家鄉人回憶家鄉味道的的第一碗飯,這就是我家鄉的美食。雖然比不上北京烤鴨的華麗;不能和狗不理包子一爭上下;不能和長沙臭豆腐媲美,但是卻我們家鄉最美的味道。

家鄉美食作文11

說到鹹,在我的家鄉寧波,我估摸着大概沒有什麼東西能和鹹蟹相比了吧?這可是當之無愧的鹹物代表哦!作爲我外婆的拿手好菜,它就一個味兒——地地道道的寧波味兒!

從市場上買來新鮮無比的大活蟹,一陣簡單的.處理之後,外婆就搖身一變,成了“醫生”。只見她拿來一個大盆,給蟹掛起了鹽水!這鹽水的濃度也有講究,必須能夠“載舟”——得讓蟹浮起來才成。接着把蟹浸入調好的鹽水裏,再在蟹上面壓上一塊大石頭,蓋上蓋子,接下去便可以坐享美食了。經過整整二十四個小時浸泡後,新鮮螃蟹就變成了美味的鹹蟹。那滋味兒,真是鮮透了。

“鹹”有了,那麼“趣”在哪兒呢?話說外婆這個“老司機”竟也有“翻車”栽跟頭的時候。有一次她把蟹醃好後,本打算第二天中午吃,不想被人拉去打麻將了,這下可好,等到晚上再吃時,這鹹蟹都快變成“蟹鹽水”了!

看着我把鹹蟹在鹹物界的地位誇得如此舉足輕重,蔬菜們不服氣了。這蔬菜也是我們寧波鹹物的開拓者,而其中的鹹菜自然就成了它們中的隊長!醃製鹹菜是爺爺的強項。一口大缸,菜一層、鹽一層地這麼疊起了羅漢,爺爺還得時不時站到缸裏用腳使勁地在菜上踩來踩去。動作雖然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可是個技術活,技術好的人甚至還能在缸裏跳起舞來,顯然,我爺爺就是這種人。他在缸裏怡然自得地跳起了“老年迪斯科”,然而他也“翻車”了,整個人摔倒在了缸裏,害得我差點兒要“司馬光砸缸”了!

鹹蟹鹹菜可都算得上是我們寧波人的“鹹趣兒”了吧?它們更是我們寧波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朋友們來寧波,可一定要嚐嚐這些“鹹趣兒”哦。

家鄉美食作文12

在好萊塢最近主辦的第xx屆中美電影節上,河南拍攝的電影《道口燒雞鋪》榮獲“反法西斯勝利xx週年主題電影金天使獎”。看到這個電影名字,你或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原小吃——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是河南滑縣道口鎮的特產,可謂歷史悠久;“義興張”作爲道口燒雞的品牌,更是名揚天下。

據《浚縣誌》與《滑縣誌》記載,道口燒雞創始於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曆史。據史料介紹,剛剛開始的百餘年,道口燒雞並無特色,生意也很清淡。到了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張炳從好友清宮御廚劉義處得到祕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即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白芷;“老湯”據稱是煮了一遍又一遍的祕製滷雞湯。張炳也把他的燒雞店定名爲“義興張”,寓意“友義興張”。後來製作技藝經歷代相傳,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從此,道口燒雞與金華火腿、北京烤鴨一樣享譽全國。

這麼好吃的燒雞,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燒雞師傅告訴我,無論是選雞與宰殺,還是烹煮與用湯等方面,均很有講究。先是要嚴格選雞。選兩年以內的嫩雞,保證肉質嫩。挑來的雞,要留一段候宰時間,讓雞消除緊張狀態,恢復正常的生理機能,便於充分放血,不影響雞的`顏色。宰殺後,清水洗淨。接下來是造型、打糖、油炸。雞體剖開後,用一段高粱稈把雞撐開,將雙腿交叉插入腔內,兩翅也交叉插入腔內,形成兩頭尖尖的半圓形,別緻美觀。把飴糖或蜂蜜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熱融解後,均勻塗擦於雞的表面,晾乾水分,放入油中炸。等雞表面呈柿紅色時,立即撈出,輔以配料進行烹煮。這是最關鍵的工序,將炸好的雞放在鍋裏,兌上老湯,配好佐料,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這樣做出的燒雞用手輕輕一抖,骨和肉自動分離,其風味獨特,其色、香、味、爛亦被世人稱爲“四絕”。

如果您到了河南,一定要去我的家鄉——滑縣,品嚐這舌尖上的美食啊!

家鄉美食作文13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吃是人類每天必備的事情,大家每天吃的都是十里飄香的美食嗎?

說起美食,全世界的美食可真的是琳琅滿目。比如意大利的比薩,還有日本的壽司,真是讓人流口水。我們中國的美食也毫不遜色,那讓人垂涎三尺的北京烤鴨,那色味俱全的新疆烤串都是我國的特色美食。但是這些美食都不如我的.家鄉---佳木斯的鍋包肉。它色澤金黃,口味酸甜是爲了適應外賓口味,把鹹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餚。

每次我去飯店都會點這道美味的菜餚,在配上一碗大米飯,那味道實在是妙不可言。記得有一次,我和小弟還有姑姑和媽媽一起去飯店,我們點了四道菜。第一道菜上來的是涼菜,我和弟弟坐在椅子上穩如泰山沒有開動,第二道菜上來的是魚香肉絲,雖然裏面散發出來的香味非常誘人,但是我們仍然沒有吃,這時媽媽和姑姑已經吃起來了,雖然她們吃的很香,但是我們絲毫沒有被饞到,因爲我們在等香噴噴的鍋包肉。最後鍋包肉終於上來了,我和小弟拿起筷子往自己的盤子夾了兩塊,沒過多長時間盤子裏的鍋包肉只剩下一塊。我們互相看了看,又看了看盤子裏的鍋包肉,瞬間拿起了筷子,由於我筷子使得好,明明可以進小弟碗裏的鍋包肉,卻被我得意洋洋的夾進了自己的碗裏。不料,小弟居然哭了起來那可憐勁兒,實在讓人心疼。可是我顧不上安慰弟弟,剛要品嚐一下自己的“戰利品”就被媽媽叫住了,媽媽對我說:“快點把鍋包肉給小弟。”我有一百個不願意,可是我也沒辦法呀,只好把鍋包肉給了弟弟,小弟猶如一場暴風雨瞬間變成了萬里晴空。

鍋包肉是我家鄉的美食,即使是有再多的山珍海味也比不過我心中的鍋包肉。

家鄉美食作文14

麻步的特產“黃牛肉”,是“平陽十大名小吃”之一,是我們麻步人舌尖上的美食。麻步郵電街,有一家志團牛排檔,這家牛排檔已經有20年的歷史了,比我還大了十歲呢!凌晨四點,店裏便隱隱飄出牛肉的烹香。店員將新鮮的牛肉,牛腸、牛骨等輔以桂皮八角進行熬煮,讓味道煥發得淋漓盡致。這裏最出名的是酸辣可口的'牛肉羹,所謂牛肉羹,其實是牛雜碎,分兩種,一種是我們平時看到的,一種是方塊狀的牛肉。吃的時候兩種都要點,混着吃纔是精髓之味。牛肉鬆軟而富有彈性,放進嘴裏滿嘴都是肉香,再加上酸辣的口味,讓人回味無窮。肉出鍋後,店門口早就排起了長隊,本就不寬的街巷被擠得更顯窄小。爲了儘量滿足顧客的需求,老闆會將店員分成兩批,一批在外面賣,一批在裏面做黃牛肉,做好一批就把送到外面賣。可見這家店的生意是多麼火爆!

就在這家店的附近,還有一家賣了二三十年的包粿店。包粿是把年糕打成年糕泥,放進木桶裏,等到要吃時,便從桶中捏出一截,弄成圓餅,在裏面包入油條或者菜泡餡,將年糕薄薄地包住內餡,揉捏成圓形。潤白的圓圓的包粿,咬一口,軟糯又酥脆,年糕的淡香混着內餡的鹹香,讓人不禁拍手叫絕。每天早晨,這個巷口的人絡繹不絕,要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手裏拿着一個包粿再配上一碗牛肉羹,是人們的常態。

順着路再過去是月嫦家排骨泡,照舊是二十年的老店。排骨放到麪粉裏滾幾圈,再放進鍋中炸,再用長筷把排骨翻面,炸排骨的香味馬上就從鍋裏飄了出來。鎮上的美食還有許多,清明粿、麻餈、削骨肉、醬油肉……我想我一天一夜都講不完,如果你嘴饞了,可以來我們麻步逛一逛、嘗一嘗!

家鄉美食作文15

“腳踏一爐火,手捧一撻粿,除了皇帝就是我。”——題記

唱着績溪民謠,吃着人間美味,是最快樂的。我的家鄉——安徽績溪,這個美麗的地方,有一種流傳千古的美食,那就是“撻粿”。

撻粿,是績溪的特色小吃。每一條大街小巷,都有它的蹤跡。我的奶奶,就會做撻粿。她最擅長做的是韭菜粿。奶奶先挑最新鮮的韭菜,冼淨後切成小段;然後,打幾個雞蛋,攪拌均勻後放入鍋中,煎至金黃,出鍋切碎;再把精心挑選好的筍子、豆乾都切成小方塊;最後,尊貴的“肉先生”可不一樣。它不僅要切成方塊,還要剁成肉末,加些鹽和好。看到這裏,我已經垂涎三尺了,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脆中帶軟的撻粿了。連餡料都這麼豐富多彩,做好後,一定無比美味。

接下來,奶奶將早已準備好的麪糰揪下一小塊,擀成薄皮,再把餡一層一層地放上去。先放一層肉末,接着堆一層雞蛋,再把豆乾粒和筍粒灑上去,然後是韭菜們蜂擁而上,最後澆上一些菜油。奶奶又嫺熟地先把麪皮的一個角拉起來,再一點一點地把一週都包起來,拓成一個包子形。最後用擀麪杖將其壓扁,就可以放入鍋裏煎了。在煎粿的時候,也需要放一些油到鍋裏,不停地翻粿,讓粿的'美味與油的鮮美融合到一起,堪稱絕配!

剛出鍋的撻粿,散發出濃濃的清香。撲鼻而來的寒風中摻雜着撻粿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又扁又圓的撻粿靜靜地放在盤子裏,而我們卻可以感受到,那陣陣熱煙帶着香味飄浮在空氣中,讓我情不自禁地咬下一口。那微糊的麪皮、飽滿溫熱的韭菜餡,讓人“愛不釋口”。

這一個個美味的撻粿令我喜愛,令我難忘,但更令我難忘的是勤勞的奶奶對我們的愛,撻粿裏飽含着滿滿的親情!我愛家鄉績溪!我愛小吃撻粿!我更愛我勤勞的奶奶!

家鄉美食作文16

說到美食,世界各地都有。中國,更是數不勝數,像:北京的烤鴨、天津的包子、陝西的泡饃、四川的火鍋……,個個堪稱人間美食,個個都被世人讚賞。可最令我流口水的,還是我家鄉的特產——燈影牛肉。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燈影牛肉。“牛肉”,大家肯定知道,說明這個美食是用牛肉做的。但“燈影”,可就不一般了。因爲,燈影牛肉很薄,厚度還不及一張紙,只要你拿下一片牛肉對準燈光,就會折射出黃色的燈影,所以,“燈影”二字,由此而來。

接下來,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講燈影牛肉名字的由來吧:“相傳,燈影牛肉是由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命名的。當年元稹在通州(今四川達州市一帶)任司馬。一天,他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有一種牛肉片,色澤油潤(鮮)紅燈影牛肉亮(去掉),味道麻辣鮮香,使元稹讚歎不已。更使他驚奇的是,這牛肉片肉質特薄,呈半透明狀,用筷子挾起來,在燈光下,紅色牛肉片上絲絲紋理會在牆壁上反映出清晰的`紅色影像來,極爲有趣,元稹當即喚之爲‘燈影牛肉’”。於是達州市的這種牛肉片就以“燈影牛肉”之名盛傳開來,成爲四川的一道名菜。

燈影牛肉外形獨特,味道自然誘人。燈影牛肉入口即化,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窮。不少品嚐過這道美食的人,都對它讚不絕口。

而且經過近幾年來的革新,燈影牛肉徹底“脫胎換骨”,味道越來越棒,僅以(令)無數遊客盡“折腰”。而且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

家鄉美食作文17

自《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播出後,收到了許多觀衆的好評和讚揚,全國各地的美食讓人大飽口福,而我的家鄉天台也有一種美食,更是讓人讚不絕口。

糊拉汰是一種麪食小吃,是浙江天台傳統的漢族名點之一。它既能作爲一道家常便飯經常出現在天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能變成一道無與倫比的珍饈時常出沒在各個大酒店的餐桌上。這樣一種倍受天台人青睞的美食,有誰不喜歡呢?

糊拉汰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實則要做得好,就必須擁有高超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比如:鍋裏油量的多少,火候的大小,薄餅的厚度都要恰到好處。否則,糊拉汰就會黏在鍋裏起不來,即使取出來了,也會大大地影響糊拉汰的口感。

首先,用小麥粉調成不失去粘性的麪糊,然後在鍋裏放少許油,把麪糊放在平底煎鍋裏用手拉成一個圓形的薄餅,而有經驗的人能使薄餅的厚度每張都薄如紙,圓如鏡,看上去鬆軟適度。接着在薄餅上根據個人喜好放上料理,如土豆絲、豆腐、雞蛋等等,最後再撒些蔥、蒜,就大功告成了。

剛出爐的糊拉汰還散發着一股熱氣,香味撲鼻而來,悄悄地在屋子裏綻開來,底下的薄餅是淡黃色的`,雞蛋已經和薄餅融爲一體了,再看看上面,土豆絲是金黃的,每塊乳白的豆腐之間都有一定的距離,導致不會黏在一起,再撒點翠綠的蔥做些點綴,看上去色彩鮮豔,令人垂涎欲滴,想迫不及待地上去品嚐。

咬一口糊拉汰,慢慢地在口中咀嚼,土豆絲乾脆可口,鹹甜適中;薄餅和雞蛋香甜軟糯,口感飽滿;而豆腐則質嫩爽口,入口即溶,真是美味極了!大快朵頤後,還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不管我身在何方,每次吃着糊拉汰,就彷彿置身在家鄉,這讓我對《舌尖上的中國》又有了全新的理解。回味着舌尖上的家鄉味兒,我感到無比的幸福!

家鄉美食作文18

我的家鄉是四川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它雖然毫不起眼,但是卻有着自己獨特的韻味。

我最喜歡吃酸辣粉和麻辣燙了,將光滑、雪白的粉條倒進沸騰的開水中煮一會兒,待粉條煮熟了以後,就被倒進乾淨的瓷碗中,在上面撒上蔥呀、蒜泥呀、胡椒粉等作料,再將鮮紅的湯汁倒進半碗進去,就這樣,一碗美葉的酸辣粉就做好了。麻辣燙的做法更簡單,將粉紅的火腿呀什麼的串在乾淨的竹籤上,放進鍋裏鍋邊用夾子把竹籤夾着,防止它整個兒都進了鍋裏,鍋內鮮紅的湯汁翻滾着,湯麪上密密麻麻地漂浮着花椒、辣椒,以及一些我叫不出名的作料,過了一會兒,麻辣燙煮熟了,將它從鍋裏撈出來就可以吃了。

小孩子特別愛吃麻辣燙,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學,他們都要買上一串在路上吃。大人們比起麻辣燙來,似乎更愛吃酸辣粉一些。難道不是嗎?不論是下雨還是別的什麼壞天氣,小店裏的人總是滿滿的。而且坐在桌旁埋頭吃酸辣粉的總是大人們,在熱氣騰騰的鍋旁等候的除了幾位給孩子買麻辣燙的大人和幾名中學生外,大多數是活潑的孩子。

我和媽媽也很愛吃酸辣粉和麻辣燙。如果一個星期沒有吃到一碗香噴噴的酸辣粉和幾串美味的麻辣燙,我心裏就不踏實,怪難受的。每個星期日我都會拖着媽媽一起去吃酸辣粉。也許是國爲大家心靈相通吧!小店裏總是擠滿了人:有工人,有學生,還有教師……

遇到人滿的`時候,我總是把嘴一噘,站在一旁,責怪媽媽誤了時間。這時,和藹可親的老闆娘總會過來打圓場:“小姑娘,別生氣了,是我的錯,是因爲我這店太小了!”那幽默風趣的話逗得我導火線涕爲笑。

人少下來的時候,我和媽媽就坐在位子上,津津有味地吃着。酸辣粉的味道好極了,酸酸辣辣的,讓人忍不住吃了還想吃。吃完粉後,我總會多要幾串麻辣燙在回家的路上細細品嚐,可最後的一串我絕對會風捲殘雲般地把它吃得乾乾淨淨。

啊!家鄉的美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