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3.01W人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5篇)

端午節的作文1

端午節踏着節日的歡聲笑語,來臨啦!往年的端午節我們都是在家包些糉子意思意思,今年的端午節大有趣味!我和小朋友們一起過了個與“糉”不同的端午節——“糉尋味。念安康”。

在活動中,我們瞭解端午的來由,體驗從未體驗過的傳統習俗。比如點硃砂,佩戴五色繩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做香囊的環節。這是我第一次做香囊,幸好有媽媽的慷慨相助,不然真是束手無策!在媽媽的巧手下,一會功夫,一個精緻小巧的香囊就佩戴在我的身上了。回頭看看其他小記者,他們大概從沒用過針線,小小針頭拿在手裏像有千斤重。他們的爸爸媽媽也不太會用針線,一會兒扎到自己的手,一會兒把線繞在一起,但是他們沒有放棄,還是堅持着做出了各種形狀、稀奇古怪的'香囊。做完香囊,老師告訴我們,端午節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是從古時流傳下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我最最期待的就是包糉子啦!等了好久終於到包糉子環節了,嘻嘻,我在這方面可是高手!不等老師講完包糉子的方法,我迅速拿出兩片糉葉將它們背對背放好,再將它們折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往裏面先放了一大勺糯米,再塞進去兩三顆紅棗,再加一大勺糯米,接着把上面的糉葉蓋下來,兩邊壓好,最後用繩子將它牢牢的捆起來,一個糉子就這樣包好了!我得意地環顧四周的人們,有的家長正在手把手地教孩子怎樣包糉子;有的家長臨時抱佛腳,請教起了度娘,現學現包;還有的孩子乾脆把糉葉拿過來讓媽媽教她包,周圍一片熱鬧,各出手段,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

最後,我們和菲菲老師一起唱一曲《離騷》別愁,憶一世報國春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從這首歌中學習到不畏艱難險阻,勇於探索的精神!

這次活動有聲有色,讓我印象深刻,原來傳統的節日也可以過得與“糉”不同。

端午節的作文2

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是我國把端午節首次例爲國家法定假日,以此來發揚傳承此節日,端午節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通過通過包糉子,插艾葉來驅毒消災,現在商家也準備打一場“糉子戰”。

端午,一開始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的屈原投江的事。那時因爲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義卻遭排擠、流放,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擔,所以在江邊,憤然抱起大石頭跳江了,江邊的漁夫們看見了,立刻劃着船去打撈,爲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屍體,將包着竹葉的米團拋入江中,所以演變到今天有划龍舟,吃糉子的習俗。

吃糉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綁成一個近三角的形狀,餡有許多,如蜜棗、綠豆、紅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麼,都可以包,可以說“一包天下”。糉子好吃不好包,當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糉子時,你又沒有想到怎樣包糉子嗎,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糯米泡上幾個小時,用二張青綠的葉子疊加在一起折成一個錐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裏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脹開,然後把上面的口用青葉合攏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有細繩綁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可現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節也沒有時間去包,還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這個節日,推出了許多品牌、品種的糉子,如現煮現買的糉,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凍糉,真是應有盡有,它們比味道、比品種、比價格,誰都想乘這個傳統節日賺一把。好了不說了,吃糉子去了。

端午節的作文3

又是一年端午,想起了去年學的課文“端午的鴨蛋”我決定,給語文老師送一個鴨蛋,表達祝福。在家中翻箱倒櫃,好不容易挑出了一個鴨蛋,準備送給老師,可被不知情的父親給打破了。等到第二天我發現時,鴨蛋早已變成了空殼。看着空殼,我心裏一團糟,泫然淚下。媽媽看我這樣,邊安慰我,邊從桌下拿出了兩份鴨蛋。原來父親怕我生氣,起早去爲我買鴨蛋,怕我不滿意,還買了兩份……聽到這我心中酸酸的,父親對我的愛,總是默默的體現在細微之處,鴨蛋中的父愛。

棕香情

中午,吃着香噴噴的糉子,心中高興得不得了。糉子是姑姑包的,每一個都很精緻,一顆顆蜜棗裹在糉子中,包藏了無盡的甜蜜。姑姑看我愛吃,臉上綻出了朵朵菊花。她告訴媽媽這糉子是她早上三點起來包的,怕放大棗酸,我不愛吃,特意買回了蜜棗。怕糉子煮壞,每一個都認真的包好纏緊……看着這糉子,一個個如同菱角,精製挺實。我明白,這其中還包含了姑姑愛我的心。糉香中的親情。

信息情

晚上去姥姥家上網,無意間發現郵箱中來了新郵件,打開一看,令我激動不已,是創網發來的郵件,祝我端午節快樂。猛地想起,我還是創網的一員呢。申請帳號一年多了,也沒去過幾回,可創網沒忘記我,雖然我一篇文章也沒發。不大一會,手機中傳來了三兒給我發來的短信,看着看着就覺得有些對不起她,自從鶩姐和我成爲同桌後,我便和三兒越來越疏遠。不過,這小丫頭也算有情有義,沒忘記我們之間深厚的友情,端午了還知道來祝賀我。三兒說過,我們永遠是最好的朋友,我答應你,承君此諾,必守一生!創網沒忘記我,三兒也沒忘記我,隨着信息傳來的是他們對我的'祝福,信息之中的回憶。又是一個端午,胸前荷包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望着西墜的太陽,我心中充滿了欣喜與陽光。今年的端午,情意濃。

端午節的作文4

“糉子”想必大家都吃過吧!可是,你們有沒有自己親手包過糉子呢!我就包過一次,才知道糉子是多麼難包呀!

十幾天前的早晨,天氣還不錯,我漫步在樓下院子裏賞花。無意間,瞧見外婆坐在井邊的椅子上,專心致志地不知道在幹些什麼,走進去一看,才知外婆在包糉子住給我們吃。一個個糉子包得有模有樣的,我真是羨慕極!連忙跑到外婆面前,說:“外婆,我想學包糉子,您能教我嗎?”外婆不停地點頭:“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我現在就教你!”

說着,那邊拿來一片包糉子的葉子交到我手裏,手把手地教我:“先把這片葉放到那片葉子疊在一起,弄成一個類似什麼圓錐形的樣子。”外婆便做一個給我看:“然後在上面倒上適當的米,最後包回起來就可以,你自己包包看!”

我學着她的樣子包起來,眼看就要包好,可包到最後時手不小心沒拿住,米撒一地。我鼓勵自己:“沒關係,在包一遍!”沒想到因爲沒有包牢,米又撒一地。接二連三的`失敗,我失望,氣憤地說:“糉子太難包,我再也不包!”這時,爸爸走出來,看到我煩躁的樣子,語重心長地說:“婷婷,你是不是很想包糉子?如果是的話,你就要有耐心,堅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廢,就會成功,你就再包幾遍看看吧!”我聽爸爸的話靜下心來坐在椅子上,認真仔細,一心一意包一遍又一遍,總算是包好,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包好幾個糉子,一個比一個包得好,還懂得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有耐心,堅持不懈,你總會成功的,甚至有豐收的成果。

端午節的作文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衆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南方各地都要舉行賽龍舟大賽。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高手那就是媽媽。早上,我跟媽媽學習包糉子。媽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糉葉的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媽媽在空心圓錐形裏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用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糉子包得緊緊的、胖胖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糉葉刺穿了,就是糉子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糉葉捏緊一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些樣子了。最後一道工具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媽媽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媽媽把糉子包完後,就把它們放在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這些糉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直流口水。我和爸爸這兩隻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着鍋問媽媽:“媽媽,什麼時候能吃呀?”媽媽笑着說;“你們這兩隻饞貓!”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6

盼望着,盼望着,五月來了,端午節的腳步也近了。大街小巷飄着艾草、香囊的味道,家家戶戶洋溢着過節的快樂。

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風俗習慣。由於我的媽媽太忙,來不及包糉子,只好去超市買。我們一來到超市,看到這裏人山人海,特別是糉子區,都排上隊了,買糉子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排到了糉子跟前,我一看好多糉子呀!有鹹的,有甜的,還有水果味的……媽媽把每一種口味都挑了兩個,就回家了。

端午節的早上,媽媽準備的早餐很豐盛,有油條、菜角、茶雞蛋、稀飯、糉子……我一眼就看到了甜糉子,我洗完手,急忙將手伸向了糉子。我小心翼翼地剝開糉葉,頓時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可真好吃啊!當我吃了一半時,裏面露出了一個大大的蜜棗,還沒等我細品,這個糉子就已經被我吃完了。

當我又拿了一個糉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時,爸爸問我:“你知道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嗎?”

“我當然知道,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被奸臣陷害,不受楚王重用,還被革職流放,屈原非常擔心楚國會被秦國打敗,憂國憂民,卻無可奈何,於是投入汨羅江,以死報國。”

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掛香囊,系五彩繩。香囊裏含有硃砂,雄黃,香藥等材料,能避邪驅瘟,對孩子有很大好處。手腕上系的五彩線,需要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裏剪掉,扔在水裏,這樣你一年的煩惱都會被雨水沖走。

端午的風俗習慣可真豐富呀!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值得我們自豪。

端午節的作文7

糉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據說是爲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往年的糉子總是母親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着母親,硬是要學包糉子。母親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

初四下午,我就和母親學包糉子。母親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母親的樣子,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母親見了,就在一旁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母親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接着,母親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母親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糉葉包緊些。你看……”母親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看見母親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糉子了。把綁好的糉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通過這次包糉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糉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這樣才能夠把本領學好。

端午節的作文8

端午節帶孩子一起回父母那,糉子水果肯定少不了買的,又在路邊看到了掛了滿滿小車的紅紅的香包、彩繩等端午節的一些小掛飾,孩子歡呼着去挑選自己中意的小物件。

買了一大推的糉子水果,感覺還缺點什麼?對了,少了菜角糖糕和油條! 童年的端午節是在老家過的,那時吃糉子的.不多,倒是每家每戶都少不了菜角糖糕和油條,走親戚也拿的是這幾樣,這可能和當時的生活環境有關。那時,家鄉過端午都是自己動手做食物,很少在外面買的。家鄉盛產小麥玉米,但大米就少之又少了,所以端午就以菜角油條這些麪食唱主角了。幾乎家家都動手製作,大人忙着和麪支油鍋,我們小孩則眼饞地耐心地等着香噴噴的端午美食……

現在,人人都注意膳食結構,油炸的東西人們都敬而遠之了,我也很反對孩子吃這些油炸食物。 今天端午!於是我走到賣菜角油條的攤前,呵呵,竟然還要排隊等候,這在平時可是沒有的現象,兒時的端午記憶太誘人了,我耐心地排着隊,一樣買了些,孩子在一邊不解的問:“你不是不讓經常吃這些東西,咋還買這麼多?”“今天端午,這些東西也和糉子一樣少不了的。”我大聲地告訴孩子。

是啊,端午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它和其他一些“國內”的節日似乎都曾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這幾年,我們都又風風火火的過起了我們自己的節日,幾天的假期更爲我們創造了過節的條件和氣氛,看來,傳統的節日啥時候也不會過氣呀!

我故意問孩子,你給我講講端午節的由來,孩子得意地告訴我,我們前幾天的課文剛剛學過《端午節的由來》,孩子也央求道:你給我說說你小時候的“端午節”唄。正好,我給孩子講自己童年的“端午”,再和孩子一起學學端午的知識……

端午節的作文9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很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 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糉子、賽龍舟。據說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

今年的端午節,我回到了老家。這一天人們總會採些艾葉插在大門上。艾草本來就是一種藥草。插在門上能驅蟲避邪,身體健康。端午節人們還要包糉子、炸油糕、喝雄黃酒。

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所用的材料:糉子主要用的是糯米。先把糯米用涼水泡上幾個小時,同時再準備好自己要加在裏面的材料。比如:花生、紅棗、紅豆、綠豆、肉等。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糉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材料,包出棱角。然後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糉葉包着的糉子做成三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形。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三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待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軟軟的糉肉,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糉子中鑲嵌的花生活像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放在碗裏,咬一口,美味無比,真是棒極了!

故鄉的端午節,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糉飄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頭別有一番滋味。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的作文10

“歡歡,快起牀!說好了今天端午節包糉子的嘛!怎麼睡懶覺?”媽媽用她的“雷公嗓“以高分貝的形勢向我吼道。我睜開朦朧的雙眼,突然想起昨天的約定,一骨碌爬起來,和媽媽學包糉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糉葉,還有糯米和浸泡在水中的五花肉,我們兩位“大廚”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的四大步驟:(1)選料,選擇合適的糉葉;(2)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糉葉裏,包好;(3)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糉子裏;(4)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只要按這步驟做了就可以做成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了。我聽了,心想:沒想到小小的糉子裏竟蘊含了這麼大的學問。

媽媽“開工”了,只見她神情從容,十分細心。只見媽媽的兩隻巧手熟練地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隻只胖乎乎的肉糉子呈現在我的眼簾,我想:嗨,熟能生巧這個成語說得好,如果媽媽當年不是反覆練習,就不能包出這麼可愛的糉子了。我以後也應勤於練習呀!

先不多說了,還是看看我的.情況吧!我這兒的“風景”可遠不如媽媽,雖說桌子上亂得一塌糊塗,可糉子沒包出一個還害得我滿頭大汗,沒辦法,只好向媽媽請求支援。媽媽先是鼓舞了我的“士氣“,再手把手地教我,不一會,我就把這“頑固不化”的糉子搞定了!“嗯,孺子可教也!”“ yes ”我自豪的說。

糉子包好後,可以煮糉子了。媽媽往鍋裏放了很多水,再把糉子放到水裏煮,好大一會兒,糉子好了,我真是口水流了三千尺呀,不顧那麼燙的糉子,張大嘴就咬,那感覺,爽!

今天,我不但嚐到了美味的糉子,還學到了包糉子這門“手藝”,真是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11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和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和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後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後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少不了吃糉子,賽龍舟。

說起吃糉子,自然的`有包纔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糉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糉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裏錯了,不要放這麼多肉。”“喂喂喂!你怎麼把花生給吃了”“啊!那些是菜葉,不是包糉子的。”調皮的我正廚房裏搗亂呢!好了,迴歸主題,正式包糉子。“先把糉葉捲成一個圓錐筒,然後放入糯米和花生、肉餡和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後,綁好定形,一個糉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着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麼也不像一個糉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糉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划着槳。只有一艘龍舟緩緩的遊動着,大家都認爲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後來,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爲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的作文12

吃糉子了!吃糉子了!端午節到了,又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糉子了!

這天我早早就起了牀,換了新衣服,刷了牙,洗了臉,叫姐姐幫我梳了個馬尾。然後媽媽就帶着我和姐姐去奶奶家過端午節。

走到奶奶家,就看見奶奶家大門上插着兩把新鮮碧綠的艾草。媽媽告訴我艾草可以驅蚊辟邪,還可以煮水洗臉洗澡,袪痱止癢呢!

奶奶在家正在包糉子,看見我們高興極了,連忙喊我和姐姐一起包糉子,這可把我和姐姐樂壞了!我們馬上洗了手拿起碧綠的蘆葦葉,可是不知道怎麼包。我們先看奶奶的動作——只見她把糉葉捲成一個小圓錐,然後往裏面放一把糯米,接着放一顆蜜棗,再放一把米,最後把糉葉一裹,用繩把糉子纏緊繫牢,一個四角的糉子就包好了,就像變魔術一樣。姐姐一看一學,不一會兒就包了一個。我不甘落後,心想:簡單!可我包了半天,糉葉和糯米就是不聽我的指揮——不是葉子破了,就是米露出來了,怎麼也包不好,氣得我直跺腳!奶奶看見了就伸手幫助我,在奶奶的幫助下,我成功地包了第一個糉子!看着這個沒有棱角的“醜”糉子,我還是喜歡的不得了,左看看,右瞧瞧,捨不得放下。這是我包的第一個糉子!接着,我自己嘗試着包第二個糉子,我先把糉葉弄好,再把糯米放進清新碧綠的糉葉裏,然後再放一顆香甜的'棗子,接着再放上一些糯米,再把糉葉慢慢折起來,最後用線把糉子捆起來,就這樣,第二個糉子完成了!“我會包糉子啦!”我太開心了!

當我們把糉子全包完了,奶奶就把糉子放進鍋裏煮。不一會兒,我就聞到了糉子的清香味兒。奶奶說,聞到香味再過一會兒就可以吃了。終於,糉子出鍋了。我已經饞壞了,趕緊叫奶奶幫我拿了一個,然後小心地慢慢解開繩子,打開糉葉,細細地品嚐起來。哇!太好吃啦,甜甜的紅棗,軟軟的糯米,還有糉葉的清香,簡直美味極了!

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端午節,也是我吃的最香甜的糉子!

端午節的作文13

時光,總是不留情面的帶走些什麼,與此同時,她又帶來些什麼。看!又是一年端午節即將來臨!儘管如此,但這個端午始終比不上那年我在家鄉過的端午節!

前些日,幾場雨滋潤着大地,紛飛起舞的雲彩還是那樣的捉不住影兒!心情更是煩躁不安,因爲我不喜歡雨一直連綿不斷的下。清晨,被陽光驚醒後覺得輕鬆了了許多。往年五月的天是悶熱得讓人焦躁不安的。睜開朦朧的睡眼,並不十分願意馬上起牀。醒後懶懶地在牀上閉着眼睛躺個二十來分鐘,想些與現實不怎麼接近的事物幾乎成了我多年的習慣。彷彿這成了我生活地一種樂趣。不覺中神思已回到我久別了的家鄉地端午節!

又是一年的端午,好多年都沒有在老家裏過個自己懷念的端午節了!溫州的端午節在我看來和平時的日子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並不是這裏的節日沒有家鄉的熱鬧,而是自己沒有了在家裏過端午節的那種特別的情愫罷了!這些年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在心裏泛起無數小時候端午節的畫面。我不知道自己以後還能否在家鄉過個像小時候一樣的端午節,所以只要到這個時候我便會不自覺地想到那些年珍貴的回憶!也許在我,睹物思情的日子會時常有之,但沒有哪個時候有今天這般來得真真切切!

前些日子,家鄉的外公打電話來,問我端午能不能回去。媽媽想了想老家離溫州還是有些遠的就算了吧。外公聽到這個聲音好像有點哽咽,我連忙安慰他我暑假會回去的。外公告訴我,外婆很想我。聽到這話,該輪到我的聲音哽咽了。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外婆是被我忽略次數最多的人,但到現在我才知道她是很喜歡我的,至少她很想我。

好了,那些心酸的.回憶,不談也罷。到底是好多年沒有回老家了,記憶中的那些節日地氣息或許到現在已經是模糊不堪的了。然而,儘管如此我還是願意在腦海裏努力的去勾起一些端午節的場景來,或多或少能給我一些在溫州過端午節的安慰!那些記憶每次浮起時內心總是悸動地,要知道,在哪我都不可能忘了家鄉的節日,它留給我的情我無法用簡單的文字表達出來的!

端午節的作文14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準備包糉子,盆裏的蘆葦葉寬大翠綠,還帶着綠茶般的清香。媽媽把糉葉捲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還放上幾顆蜜棗,再把糉葉沿邊捲起來,用一根柔軟的帶子包紮,一個糉子就包成了,只見它呈金字塔形,三個角尖得像根針,“塔身”飽滿結實。媽媽又把糉葉撕成細長條,然後把它交錯編織成涼蓆一樣的紋理,最後合攏成一個呈四方形狀的糉子。在媽媽包糉子的時候,姥姥也在一旁忙個不停,只見她拿着幾根綠色的植物用紅毛線包好,插在屋門上,那植物深綠色的'莖上重重疊疊簇擁着菊花葉一樣的葉子,還有一種沁人心脾的香味,姥姥告訴我這叫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可以辟邪。我好奇地問:“媽媽,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插艾葉呢?”媽媽一邊把糉子放入大鍋裏煮一邊告訴我,每年五月五日是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吃糉子,飲雄黃酒,戴香草包,用艾葉薰房子,很多地方還進行龍舟競賽,這些活動都是爲了紀念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因被楚懷王流放以後國家淪陷而憂憤交加,在農曆五月五日投了汩羅江以身報國。江邊人民劃舟打撈詩人遺體,又用米和草葉包成糉子投入江中,一方面祭祀他,一方面喂水裏的魚和蛟龍。希望不去傷害屈原的遺體。後人把五月五定爲端午。這天划龍舟、吃糉子的習俗從屈原逝世後沿襲下來,年年紀念,代代相傳,兩千年來,綿綿不息。

這時,鍋裏早已沸聲四響,清香四溢。打開鍋,糉葉已變成棕黃色,打開糉葉,雪白的糯米像一顆顆珍珠,深紅色的棗子映襯着使人更想大快朵頤,咬一口,細膩、黏稠、香甜,我吃着糉子心中想:屈原,你放心吧,我們的祖國現在已經繁榮昌盛,人民早豐衣足食,我們也要更加努力,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永遠不受別人欺辱!

端午節的作文15

離端午節越來越近了。街上有陣陣糉子。

我和媽媽準備了糯米,糉子,線,開始做糉子。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只看到媽媽把一片蘆葦葉捲成漏斗狀,然後往裏面加入紅豆糯米,再把蘆葦葉包成三角形,最後用線紮好。看着媽媽做的餃子,我莫名其妙地問媽媽:“爲什麼端午節要吃餃子?”母親耐心地告訴我:“端午節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多年的歷史。當時的著名詩人屈原,主張養才賦民,豐富了強兵,主張合力抗秦。他遭到貴族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逐出首都,流放到袁和湖南流域。後來,秦軍攻破京都,楚國滅亡。屈原看到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又不忍拋棄祖國。農曆五月五日,他寫完鉅著《懷沙》後,縱身投入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真可惜!”聽完媽媽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嘆了口氣。

母親繼續說:據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欲絕,紛紛涌向汨羅江祭奠屈原。漁民們划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一個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扔到河裏,說如果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咬醫生的身體了。人們紛紛效仿。一個老大夫拿了一罈雄黃酒倒進河裏,說要打暈龍水獸,免得傷了屈大夫。後來,由於擔心飯糰會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大米,並用彩色絲綢包裹大米以製成糉子的想法。”我媽停下手裏的活,擡頭問我:“你看過賽龍舟嗎?"“我們去年在新津看到的',”我不解地問。"其實賽龍舟也和端午節有關。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會有賽龍舟、吃餃子、喝雄黃酒等習俗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哦,是這樣的。我不敢相信一個節日裏有這麼多故事。“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經常度過的節日裏有這麼多文化。

吃着美味的糉子,我深深地感受到“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我發誓要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正直的中國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