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觀《鄉村裏的中國》有感作文三篇

本文已影響 1.34W人 

觀後感鄉村篇一:觀《鄉村裏的中國》有感

觀《鄉村裏的中國》有感作文三篇

觀《鄉村裏的中國》有感 《鄉村裏的中國》是中央新影集團2013年出品、科影節目中心組織製作、着名攝影家焦波導演的一部現實題材紀錄電影,片長99分鐘。該片將鏡頭鎖定中國北方極其普通的一座山村——山東淄博沂源縣杓峪村,從龍年立春到蛇年春節,真實記錄了一個村莊的生活軌跡和其中以杜深忠一家爲主要人物的村民的生活細節,展現了當今中國農村真實的生活場景和農民的喜怒哀樂,以及在變革的時代中國農民面臨的生活與夢想、理想與現實的交織碰撞,並從這裏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影片鏡頭樸實無華、情感真摯、立場客觀,是一部真誠的現實主義作品。 攝製組一行6人從龍年春節開始,歷時373天,駐紮在杓峪村進行拍攝。他們租住在村裏的一戶農家院落,自己種菜養雞,燒火做飯,同村民一道出入作息,成爲這個有着186戶人家的村莊的第187戶,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信任,與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昨天,應博友 焦波老師邀請,觀看了由他導演的一部影片——《鄉村裏的中國》。這是一部還未公開上映的電影,在北京就是好啊,近水樓臺先得月。 這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展現中國農村現狀的記錄片。看着一幕幕不加修飾的場景,聽着一口地道的鄉音,俺也彷彿走進了農家小院。這裏的喜怒哀樂,沒有表演的痕跡,演員就是村民、鄰里鄉親、村主任,不要化妝,沒有臺詞,全是真實的表現。杜深忠與妻子的多段對話非常精彩,他手裏擺弄着二胡,心裏卻想着琵琶。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民,竟然有這樣的追求,說這是他多年的心願。妻子不理解:“那琵琶是能當飯吃還是能當衣裳穿呢?”“你不懂,人需要吃飯,人的精神也得餵飽!”“俺不知道精神,俺就知道不吃飯就沒精神!”這就是生活中的語言、表現。後來,他還是揹着妻子花680元買回了琵琶,並且虛報價格,說是480元。妻子不免心疼:“500塊錢能買多少東西啊?家裏油鹽醬醋那一樣不用錢呢?兒子上學還得交學費呢!”抱怨歸抱怨,杜深忠依然我行我素。最後,他終於抱着琵琶出現在村裏的聯歡會上,並且別人都謝幕下臺了,他還坐着那裏不動,直到別人催他快走。還有村民之間發生糾紛,面紅耳赤,劍拔弩張,甚至動了手,驚動了派出所,其實就是現場抓拍。整個影片都是實實在在的人和事,沒有加工的原生態作品,這不能不說是個創新。這樣的作品,老百姓喜歡,愛看。尤其是農村出來的人,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 我喜歡真實,淳樸。真實才能體現美。影片中的悲喜感染着每一個觀衆,大家隨着他們悲傷,隨着他們高興。看着那家徒四壁的屋子,煙燻的變成黑色的牆壁,還有外出打工丟了性命的中年男人的喪事,讓人覺得心酸。農村人真的很不易啊!他們是社會的最底層,是被改革浪潮拍上沙灘的小石子。杜深忠語出驚人:“我是農民,但我從來就不愛土地,是無奈!”這話還是第一次聽說。是啊,誰不想住高樓、坐小車呢?誰願意面朝黃土背朝天,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給勞作不完的黃土地呢?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從春忙到秋,就拿果樹來說,從開春的剪枝,到開花後的人工授粉,再到出了果實的紙袋保護,都得爬上高高的樹枝操作,他們已是5、60歲的人了。年輕人不是上學就是打工去了,可是好不容易到秋天採摘下來紅紅的蘋果,卻爲推銷不出去發愁。在地裏搭個棚子,日夜守候,家裏人給送飯,直到買家上門,再三砍價,不得不很不情願的低價出售。辛苦一年的收入頂不上出去打工兩個月的工資。()再說玉米地,辛苦大半年的玉米棒子讓獾子吃了不少,杜深忠的妻子非常心疼,他對也在旁邊掰玉米的丈夫說,“你看多可惜呀,下點藥把獾子藥死吧!”丈夫說“那可不行,獾子是國家保護動物。”“國家保護動物?咋不保護人嘞?······”真讓人忍俊不禁。看着這一幕幕場景,俺彷彿回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雖然勞作形式不同,但生活水平相當。悲傷和笑聲過後,發人深思。 話說回來,敢於把這樣的現狀、這樣的語言搬上銀屏的有幾人呢?非焦波莫屬!他是那片土地的兒子,他心中裝着那裏的父老鄉親,也願意爲自己追求的事業奮鬥不止。他的善良、執着、敬業、奉獻精神讓俺欽佩,俺願做他的粉絲,他的支持者。同時還要謝謝他,感謝他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精神大餐。這場電影,比美國大片和故事片留下的印象要深刻的多。每場電影完畢,觀衆都沉浸其中,不願離去。焦波老師趕到現場,與觀衆交流,探討。他謙遜的

傾聽觀衆的意見,和大家暢談他的創作體會,直到下一場放映的時間到了,大家還邊往外走邊一直圍着說個不停。俺也不能錯過這個機會,除了問題,還必須留個合影。這是俺與名人的唯一一次合影。 期待這部記錄現狀的佳作早日公開發行上映,讓國內甚至國際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農村。

觀後感鄉村篇二:《鄉村碩鼠》警示教育片觀後感

爲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2月24日xxx辦事處組織全體工作人員觀看了《鄉村碩鼠》警示教育片。該片通過對一些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利用手中“小微”權力違法違紀案件的調查,使涉及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問題,從反腐敗“盲區”變成爲焦點。他們無視黨紀國法,肆意吞噬各種惠農政策資金,任意踐踏羣衆利益,成爲黨和人民羣衆痛恨的“碩鼠”。警示教育片給我觸動頗深。

警示教育片發人深省,案件中的犯罪分子行爲可恥,結局可憐,下場可悲。他們的犯罪過程,深挖根源主要是: 一是不注重學習,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發生偏離,導致理想信念動搖,喪失黨性原則,宗旨觀念淡薄。按他們自己的說法就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沒有改造好,法律意識淡薄,平時很少學習,即便學了也是應付公事,根本沒有裝進腦子裏去。久而久之,便犯了迷糊,腦子不清醒了,以至於在違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是權力觀念嚴重錯誤,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當作自己的東西,把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資本,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佔據頭腦。他們爲所欲爲,根本不要監督,甚至把組織的監督看成是對自己的不信任,拒絕監督, 三是哪裏有權利,那裏就有腐敗。他們雖然沒有手握執法大權,但是,他們利用手中人民賦予的一些小權,本來都是

應該用來爲人民服務、替人民說話的,而是用這些人民賦予的權力卻禍害於人民。他們的黨性教育已經放鬆,宗旨觀念已經弱化,人生觀、價值觀都不同程度地發生了扭曲。他們把手中的權力當成了人生的王牌、獲利的籌碼,無端地傷害着羣衆,敗壞着黨的良好風氣,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一步步背離民心,走到了羣衆的對立面,不僅損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而且毀了自己的前程。 因此,我們要從這些案件中吸取教訓,做到舉一反三,警鐘長鳴,牢記黨的宗旨,做好本職工作,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我將以此警示自己,做到常思貪慾之禍,常除非分之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牢記服務意識,恪守道德底線,堅決做到廉潔自律,時刻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和道德防線。

觀後感鄉村篇三:最美鄉村醫生觀後感

有一種奉獻和堅守叫鄉醫,備受人們的關注,也帶給人們很多感動。在人生旅途中,有人追求氣壯如虹的事業,有人用青春博取靚麗的功名,而他們只願在歲月的幕後,追求一種樸實無華的寧靜,他們就是一個個普通卻又不普通,平凡卻又不平凡的鄉村醫生。他們長年紮根農村,弘揚鄉村醫生“執着堅守、甘於奉獻”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勾勒出“白衣天使”的大愛形象,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生動內涵。

80後鄉村醫生鍾晶,一句“百姓的需要,就是對我的要求。”多麼樸實的話語,讓人回味無窮;內蒙古醫生王布和行醫近30年,始終堅持“有錢沒錢咱都看病”的行醫原則,最後欠債50多萬元,更是令人敬佩。而現實中,有多少人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爲重,希望得到提拔,希望調到更好的單位。難道片中的“鄉村醫生”就沒想過嗎?不。他們有的是堅韌不拔毅力和執着的職業操守。

懸崖峭壁、急流險灘,從爬山涉水護送病嬰的路上,我敬佩你作爲保護生命的最美天使。無數次的行醫馬背上總有你艱難行走的身影、溜索兩間總有你不怕恐懼的身姿……雖然在你看來不過是一種習慣,但是你卻爲生命傳遞,贏得了的寶貴時間,從而讓更多牽掛的心得到撫慰。因此,你讓我心靈震撼,並讓我記住了你的名字--新疆漢子:居馬泰。高寒禁區、絕壁小道,從日夜兼程接生產婦的路上,我敬佩你作爲呵護生命的最美天使。無數次高寒缺氧行醫路上總留下你

急匆前行的背影、陋室蠟光下總映襯你那嫺熟麻利的身手……雖然在你看來不過是一種平常,但是你卻爲新生命的平安降臨爭取了寶貴時間,從而讓更多急切的心得到撫慰。因此,你讓我感動至深,並讓我記住了你的`名字--西藏小夥:洛松江村。苔蘚石階、酷暑難耐,從常年累月看望老人的路上,我敬佩你作爲守護生命的最美天使。無數次割捨下親情的行醫路上,總有你毅然走向所牽掛的孤老病人前的身影、面對每一次的走與留抉擇前你總是一次次地選擇後者……雖然在你看來不過是一種善舉,但是你卻守住了守護生命的承諾,從而讓更多焦慮的心得到撫慰。因此,你讓我油然起敬,並讓我記住了你名字--貴州女孩:鍾晶,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美麗的人,雖然沒有記住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就是一種精神,讓我必須重新梳理:爲什麼活着 他們就是一面旗幟,讓我必須重新審視:活着爲了誰

也許你們有多麼高超的醫術,更沒有有多麼現代的設備,因爲有了你們遠山的村落、鄉寨,從此不再寂寞,遠村的老人、孩子,從此不再躊躇,因爲他們知道你們就是他們的受呼神。

最美鄉村醫生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感動,更是心靈的震撼,靈魂的洗滌。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同凡響的故事,他們都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爲了大山裏的居民,爲了草原上的牧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這一切,都是因爲他們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們甘願清貧、甘受病痛折磨而無怨無悔。這種信念,這種理想,讓我感到無地自容。 和這些最美鄉村醫生相比,我的條件要好得多,和這些最美鄉村醫生相比,我的職業幸福感要少得多,和這些最美鄉村醫生相比,我的收入要高得多,和這些最美鄉村醫生相比,我的付出要少得多,和這些最美鄉村醫生相比,我的信念要差得多,和這些最美鄉村醫生相比,我平時所做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病人們的天真純樸,醫生工作環境的艱苦、衛生室條件的簡陋,醫生對牧民們的關愛等等,都讓我感動。感動之餘,我不禁在想,作爲既是老師又是醫生的我又做了些什麼呢?也許在我的日記本上,還寫着“淡泊名利”的字眼,但是,回想着自己平日裏太多的時候,我可能會忽視最美麗的奉獻,而去追求一些物質上的享受,忘卻了最純潔的善良,而去追求一些虛妄的榮耀。熱淚盈眶之後,我不能再無動於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許不會有鍾晶的堅持,也許不會有居馬泰的無私奉獻,也許不會有張振江的無怨無悔,也許不會有於謝愛娥夫婦執著。但是我會從點點滴滴做起,會從普普通通小事做起。就在這一刻,我知道了自己肩上扛的是一付怎樣的重擔。醫道漫漫,醫道艱難,我將不遺餘力地爲着我教育們的衛生事業而工作,在我平凡的崗位上,用我平凡的工作爲祖國能有一個堅挺的脊樑而不懈的努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