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童年印象散文

本文已影響 2.75W人 

越長大越會想起小時候的事情。作爲農村長大的孩子,農村大片大片的田地以及有關土地的事情,兒時的玩伴們以及有趣的遊戲等等,都與我逝去的童年有關。而今我也步入身爲人母的年紀,世事變化,風塵難慰,越感時光不饒人,童年的一些記憶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腦海裏,讓我感慨萬千。

童年印象散文

糞箕子——我的專屬“座駕”。

糞箕子是用柳條等韌性較強的枝條編成的。聽着它的名字,大多數人會認爲是裝糞的,當然了裝糞是它的用途之一。我們家很少用它裝糞,主要是做農活時裝一些小農具、水杯,做完農活回家也要帶回一些自家產的蔬菜和瓜果。我四五歲的時候,媽媽做農活時要帶着我,我當時腿短,走路慢。她肩膀上揹着糞箕子,就把我抱在懷裏,而我總想坐到糞箕子裏面去。一方面是我那時已經不貪戀母親的懷抱;另一方面是糞箕子前面那一節會硌到我,讓很不舒服。當時坐在糞箕子中,只覺得好玩,殊不知無形中卻損傷了母親的身體。雖然四五歲的我偏瘦一些,但是四十多斤也是有的,加劇了糞箕子柄對母親肩膀的壓迫,一路上母親總要換幾次肩膀。後來母親肩膀總不好,按摩、拔罐都沒什麼用。肩膀疼時,母親總會念叨種地太辛苦了,把身體累垮了,要求我好好學習,離開土地。我聽到這些心裏就會難受,不懂事的我也是元兇之一呀!

母親做農活時,會在糞箕子裏鋪上衣服,讓我坐在裏面,還會鏟一顆長勢茂盛的大草給我當玩具。有時我也會在田裏捉螞蚱、七星瓢蟲,還有一種泛着藍色熒光帶殼的蟲子等。我特別喜歡玉米生長的季節,在玉米田裏玩耍就像在森林裏探險。我小時候玩的東西都是很綠色環保的,它們大多都是自然界的產物。

母親年輕的時候非常辛苦。她嫁給父親的時候,奶奶已經去世多年,爺爺又體弱多病,姥姥還要照顧舅舅家的孩子,爸爸又要出去工作,我出生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媽媽照顧我。當時我又經常生病,媽媽不僅要照顧家裏還要管着農田,還要照顧多病嬌弱的我和弟弟,生活也實屬不易。每當媽媽提起我和弟弟小時候,她都會說“熬日子”,其中的艱辛可見一斑。母親她們那一代農村的婦女,都把青春奉獻給了土地,平時交談的內容和農事有關。直到現在母親也在農田勞作,每當她觸摸到土地,看到農田長出蔬菜,她的內心都是欣喜的。

架子車——農具兼顧玩具

架子車是農村具有紀念意義的運輸工具,也是幾代人的回憶。在農村那個資源稀缺的年代,一羣天性活潑的孩子總能把各種東西發展爲自己的玩具。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玩“蹺蹺板”,幾個孩子分別坐在架子車的兩端,一端用力一蹬地面,車子的這端就高高翹起;另一端不甘示弱,也用同樣的動作脫離地球引力。這邊翹起那邊落,那邊落了這邊翹,我們可以這樣玩一個下午。玩這個遊戲也有一個缺陷,架子車兩端的重量不能相差太多,否則輕的那一端被翹起來就不能落下去了,這“蹺蹺板”遊戲就玩不成了。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有個孩子出來協調,如果還是不行就要藉助外力,比如說幾個人合力搬半袋糧食啥的,在輕的那一端增重。

架子車也只有在農閒的時候才能由孩子們遊戲,農忙時孩子們是玩不得的。架子車也是最主要的運輸工具,燒油的三輪車在農村是很少見的`。架子車負重時,一般需要一個人在前面拉,肩上還一條幫助使力的肩帶,另一個人在後面幫着推。一般都是爸爸在前面拉車,媽媽在後面推車,我就喜歡坐在架子車前面的木板上,這樣就可以把腿放下去,在空中蕩着玩。

現在家裏也沒了架子車,運輸工具也進步了。即使有,父親也不一定能拉得動當年那麼重的東西了。小時候,父親只有在用架子車拉十幾袋小麥的時候纔會弓起腰,駝起背,咬着牙拖着重物向前走。現在不用任何重物相壓,父親的背也是駝着的。

農田的小旋風——童年的噩夢

每當秋收的時候,玉米被收了,玉米秧也被砍掉、運走。農田也失去了裝飾,露出了褐色的土壤和一些逝者的墳堆。北方人去世後都會埋入農田,藏入祖墳。通過墳的行狀也能看出逝者是哪個民族,我們那裏有兩個民族:漢族和回族。圓錐形的墳是漢族逝者長眠的地方,略成長方體則是回族逝者長眠的地方。這些逝者沉睡的墳,是小孩子最恐懼的地方。但是我們吹牛時,總會說什麼時候爬過哪個地方的墳堆,還在哪個墳堆旁捉過天牛(全身是黑色,嘴巴上有兩個小鉗子,頭上有兩隻長長的觸角,背部略扁,有堅硬的黑殼,殼上有白色的斑點,六條腿)。有時候,爸爸幫我在田野捉了一隻天牛,我就用繩子栓子到處炫耀,謊稱是在墳堆旁捉到的,厚着臉皮享受小夥伴投來的敬佩目光。

秋天天高氣一爽,農田裏會颳起陣陣涼風,有時候也會有很小的旋風。玉米收割後,要清除地裏的雜草以便種小麥。這個時候,最容易看到小旋風。透明的,旋轉着流動,也會吹起農田上乾枯的草、不知是誰丟棄的塑料袋等。旋風帶着他們旋轉,旋轉到遠處去,大多都會旋轉到墳堆附近,所以很多人都說這風裏有逝者的鬼魂。我們小孩子是絕對不敢接近這風的,印象中這些小旋風沒有主動接近過我的,而且大都是吹向西方。

這些小旋風和地理位置有關,我在姥爺、姥姥村子裏的農田才能看到,在我們村子沒見到過。至於兩個村子的地理環境有什麼區別,我至今沒找出關鍵的因素。昔日的農田已經建起了工廠,童年的小旋風也不見了,姥爺已經走了,姥姥也老了。她老人家閒不住,平時會託人帶來一些手工活計,幾分錢一個,她認真地做着,一年四季從不停止,冬天手都凍腫了。我們勸她別做了,她不願意。現在我只願姥姥能健健康康的,讓我們在多陪她幾年。

童年已經離我遠去,只留下記憶的殘影,也更讓我珍惜這些回憶。很多事情都忘記了,這些零星的殘影伴着親情時常浮現在腦海裏,溫暖着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