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在那煙雨飄飛的日子裏散文

本文已影響 2.8W人 

唉!這麼長的題目,我想大家看後都有點猶豫要不要看了吧。是呀,對於到底寫不寫這篇東西,我也覺得很猶豫,不知爲什麼,每當我想起這個題目時,總是心裏酸酸的。但今天,我終於打算寫了。儘管心理依舊發酸,儘管猶豫依舊不斷的拳擊着不夠堅定的決心,我還是動筆了。

在那煙雨飄飛的日子裏散文

煙雨飄飛的日子裏,現在回想,還真是有點菸雨朦朧的。那年,我還小,但不記得有多小了。不過奶奶還在,記得她總是微笑着,腰身也不駝。就有一次,上學前班的我因起牀晚了,就逼着她用這背、這腰身揹着我上學的,那時就覺得這背好暖、好闊、好舒服。

也正是這時,在冬天,就常常飄着一種細細的、如麻、如絲、如霧、如煙的雨,迷迷濛濛的籠罩着整個村子。躲在屋檐下往外看去,天披上了紗,山也披上了紗,從樹上滴滴濺落的水珠,打在石板路上,小花的葉子上,嗒嗒的響,似古樂在悠悠的奏着,更似與奶奶的悄悄話或者是奶奶那嚶嚶嗡嗡的催眠曲。於是草叢中的鴨子安靜了下來,在幸福的梳理着光滑的一毛一,在幸福的相互啄着對方的嘴。而此時,我往往會打破這樣的安寧,隨手拋出一把穀子。哇!貪嘴的鴨子們可興奮了,向我猛一衝了過來。那笨拙的跑勢,飛奔的扭狀,總使我嘻嘻哈哈的大笑起來,這笑聲震落了門前青竹上的水珠,嘀嘀嗒嗒的和着我的笑、鴨子的叫,也和來了奶奶在屋裏着急的聲音:“三啊,快進來烤火!外面冷,冷!”冷?我可不覺得,但還是會聽話的回到屋裏,回到烤火爐前。

爐子是農村人家用來燒飯的普通的'那種。吃完早餐後,奶奶總是大一塊大木頭放到火熱的爐炭上。大木頭也就漸漸的冒起青白的煙,像屋外的雨一樣的煙,燒了起來,熱一熱的,薰得整個屋子暖暖的。我們這些小孩子(我家四個伯父家四個)都圍坐在火爐前,學者奶奶的樣子,端正的坐着,叉一開五指伸向火爐,不斷的一揉一着、磨着、旋着、直烤到兩隻小手發紅、發一熱,舒服極了。奶奶看了,呵呵的笑着給我們“講牛郎織女”的古,講“村人三作而收”的古,講“天地先生”的古,講“牛耕田,狗踏印”的古,一個接一個,鮮新的,講過的都讓我們滿意的用一雙小手支着下巴聽得出神、聽得發癡、聽得入迷、聽得直到收工的爺爺把涼涼的冷冷的大手伸到我們其中的一個的項脖裏,驚得他一聲大叫時,才猛的回過神來。於是都擁了上去,扯着他的鬍子,拉着他的衣服。爺爺樂得哈哈大笑,這笑聲傳出屋外,傳到地裏的爸爸媽媽那裏,傳到頑皮的鴨子那裏。一會兒功夫,爸爸媽媽回來了,小鴨子們也嘎嘎的回來了。午間到了,爐裏的大木頭也燒得僅剩下火紅火紅的炭了。

下午,雨還在默默的飛着、漫着。但請別懼冷,因爲奶奶由生起了暖暖的爐子。我們也就趕快鑽出被窩,像一羣爭食的鴨子圍到了奶奶的身邊。下午奶奶是不會講古的,因爲她要讓我們這些善忘的孩子在第二天聽的時候依然覺得鮮新。“不講古了,那就養你們的嘴巴吧。”奶奶笑呵呵的說着,就將幾個地瓜埋到了火炭裏。頓時,屋裏就瀰漫着烤地瓜的香味,淳淳的,甜甜的誘得我們的喉嗓直動,口水直流。“熟了!”不知道是誰大叫了一聲。幾條木棍就同時伸向火爐,搜着、颳着,恨不得趕緊找到地瓜吞了它。“小心火炭!小心火炭!”奶奶這時的叫喊也只能成爲我們吃地瓜時狼狽樣的耳邊風了。“一羣饞貓!”奶奶絮叨着又架起鍋。而我們也知道好吃的又來了。屋裏又是一陣陣黑豆的香氣,看來奶奶煮的黑豆薑湯熟了。啊,每人乘上一碗,吃得我們暖乎乎的。豆大的汗沁出了額頭;吃得我們熱一烘一烘的,鼻涕則在煙火裏閃着光。

一天天的烤火,一碗碗的黑豆薑湯,在一年年的陪伴中,我們漸漸的長大了,而奶奶卻逐漸的添加了臉上的皺紋,鬢邊的白髮,老了。

在五年級的時候,病重的奶奶再也不能給我們講古,再也不能給我們生爐烤火,再也不能給我們烤地瓜、煮黑豆薑湯了,再也不能。

後來,後來的事情我不想說來。也不能說了。淚已經矇住了我的眼,酸酸的。

有種煙雨朦朧的感覺!我涕不成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