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感悟的散文

本文已影響 2.41W人 

二〇一二年就這樣過去了。在年末的一段日子裏,似乎活得並不是太自信,總覺得有太多的事情還沒有做,有太多的書還沒有讀,瑪雅預言瀰漫在陰冷的空氣中,想想那幾天的日子,都讓人感到陰鬱。這些天一直晴,很是爽朗的樣子,元旦一過,新的開端又周而復始,靜室枯坐,須整理一下心思,人生的路並不是太長,但要做的事情似乎還多,總須一步步走過去。

感悟的散文

《潘天壽論藝》成了去年裏購買的最後一本書,這書二〇一〇年一月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是該社近現代名家論藝經典文庫中的一本,先前買過一冊《白蕉論藝》。要放假了,辦公室坐不住,本來想去漢唐書城一趟,中途接了一個電話,就先到了美院,在它門口北側的書店晃悠了一會兒,買了這本書。其實有一冊《陸儼少論藝》也不錯,翻了翻,嫌它太髒,又剩下了最後一本,沒有別的選擇,只好放棄了。後來想,一定要培養自己一種散漫的情懷,凡事要能放得下,要對身外之物淡一些,再淡一些,不要總是心裏涌起一些好奇或者是想要佔有的慾望,沒有意思。

這兩天集中翻看了這本書。畫家長期從事美術專業教學工作,因而收錄的文字,大多都有講稿的性質。談中國傳統繪畫的風格、花鳥畫簡史、題款、古畫的收藏和保管等等,人物方面談及顧愷之、揚州八怪、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等,教學方面主張中國畫系人物、山水、花鳥三科應該分科,應加強基礎訓練和創作,畫論及詩詞選讀應進入教材等。有一篇《答石魯同志問》的文字,頗堪玩味,大致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長安的畫家們作了一個展覽,請他對展品提出意見,他看後形成了這篇文章,主要從突破傳統、用筆、題款以及畫外修養等方面很具體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看起來引經據典,很是瑣碎,但看得出來,一如他的其他的文字,都是言之有物的,不像現在的一些評論文字,搞花架子,說來說去,雲裏霧裏,讓人摸不着頭腦,只覺得語言似乎高深莫測,貌似很專業也很現代,其實用處並不大。

書後有《聽天閣畫談隨筆》,內容分雜論、用筆、用墨、用色、佈置、指畫、補遺數章,片羽短章,亦頗爲好看,如說,“作畫時,須收得住心,沉得住氣。收得住心,則靜。沉得住氣,則練。靜則靜到如老僧之補衲,練則練到如春蠶之吐絲,自然能得骨趣神韻於筆墨之外矣。”他的指畫亦是別具風骨,故專列指畫一章,書後還收有一文《指頭畫談·指頭畫的優缺點》。據潘氏雲,指畫爲清初高其佩所創,但若上溯其源,則爲唐代張璪,說張氏作畫以運用禿筆雙管見長,有不滿意的地方,就以手指摸絹素,進行塗改,因而可以說是開了指畫的先河。張璪工於松石,創造了破墨法,“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那句話就是他說的,千餘年來,可謂影響深遠了。

去年買的書不能算是太多,要和前些年一年的購買量相比,總數恐怕僅僅在一半左右,但實在不能再多買了。很多的書,都在另外的地方放着,平時和自己根本見不上面,過一段時間,根據需要和愛好,就調換一部分拿過來讀,其實讀着的大部分書籍,都是當年的新書,過去購買的很多的書,是很少翻過的,也許到了現在,興趣並不是太大了,因而曾國藩教育自己的後人說,一本書沒有讀完,不要拿起第二本書,雖是有些絕對,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