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誰有小學語文教師素質大賽知識素養試題及答案

本文已影響 2.77W人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具備暢行無阻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爲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會讀書。現代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積累和較強的發展潛力。所謂廣博的知識,是教師要有當代科學和人文的基本知識以及工具性學科的紮實基礎和熟練運用的技能、技巧,對1—2門學科的專門性知識與技能。除對本學科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要準確、熟練之外,還要旁通相關學科的必要知識與內在聯繫,以便在組織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瞭解學科發展的歷史和趨勢,瞭解其發展緣由和社會意義及其蘊含的科學精神,一邊教學中能夠深刻揭示其人文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探索和創造的慾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品質。
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否達到一定的深度、廣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本身是否見多識廣,知識豐富。而理解掌握教材,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教學過程是,學生會提出許多問題,解答這些問題並非易事。如果教師見識廣,對諸如這些問題就能應對自如,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做出解答,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如果教師閱歷少,見解膚淺,甚至以“以後再告訴你”來敷衍學生,無疑會給學生潑冷水,既降低了自身形象,又挫傷了學生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準,要廣通博覽,在腦子中建立一個“活書庫”,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
要滿足上述的需要,教師就必須要會讀書。教壇上盛行一個比喻:“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而會讀書,是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要以書爲主,讀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接受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傳統給我們炎黃子孫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積澱着智慧結晶,映射着理性光輝。而那些流傳了幾千年的言論著作、詩詞曲賦,更如燦爛的星辰,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如《與莊子對話》,我們可感悟到莊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追求、精神境界和良心品質等。
其二、要會研究。一個不搞科研的教師,不可能成爲一名名教師,教師應以研究者的姿態出現在素質教育的舞臺上,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早在本世紀七十年代,英國著名的課程教學者斯騰毫斯就倡導了“教師即研究者”運動,把教師研究的重要性推到了醒目的位置。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語文教學的實踐者是教師,因此,研究語文教學如何改進,語文教師責無旁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一條也規定:“國家支持、鼓勵和組織教育科學研究,推廣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促進教育質量提高。”
  語文教育科研能力是探索語文教育規律,用以指導語文教育實踐的革新創造能力。它是語文教師的學業知識、教育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集中體現。教學是科研的起點,科研是教學的深化。語文教師應邊教學邊研究,把教育事業變成科學事業,就有可能成爲學者型教師。語文教師的教研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現問題的能力
  許多語文教師教了幾十年書,卻連一篇研究性的文章也沒寫出來。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發現問題,覺得自己那一套很好,沒有什麼不妥。再一個原因是懶,懶於動手,懶於思考。這對於一個教師來講是致命的缺點,照這樣下去,其教學只能原地踏步,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還會退步。爲此,作爲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勤于思考、善於發現問題,勤於動手去解決問題。發現了問題之後,要去調查研究、進行分析,確立研究課題。
  (二)選題定向、收集資料的能力
  在發現問題、確立研究課題時,要注意怎樣切入問題,才便於研究。一個角度不行,再換個角度。這裏要指出的是,語文教師進行的研究應緊密聯繫教學實際,是爲了解決實際問題纔來研究的,而不是空洞的理論式研究,語文教師的研究不同於專門研究人員的研究,其研究課題宜由小入大、由淺入深,而不要貪大嚼不爛。確立了課題之後,便是收集資料。收集資料時要廣泛閱讀,詳細佔有原始資料,用小卡片記錄下重要部分或其出處,以便寫作時參考。
  (三)撰寫論文的能力
  在正式動筆前要列出提綱,提綱雖是總括式,但應越細越好。撰寫論著也是語文教師科研能力的主要標誌。語文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有創見的科學研究,沿着這條路子走下去,全由當初的寫小文章到後來的寫大論著,這樣就由一個教書匠發展成爲教育家,而這也應是每位中學語文教師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其三、要會上課。課堂是顯示教師人生價值的舞臺,是會讀書、會研究的目標,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實踐性的重要體現。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直接影響課堂的的活力。無活力並不是因爲學生沒有問題,無問題是因爲沒有活力。而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促進者、學生的幫助者、與學生的關係是合作關係。
“有學問能教書,教書不見得有學問;沒有學問而偏能教書,好比無本錢的生意,那就是藝術了。”(《寫在人生邊上·談教訓》)如今,國人很少有不知道錢鍾書大名的。但是,上面所引的這些話,卻還沒有被我們教育界人士鄭重拈出並予闡釋。 其實,這些話包含着錢鍾書自身教書生涯的深切體會。這體會表現在長篇小說《圍城》中,就是方鴻漸在三閭大學教書,別班"學生笑聲不絕,自己的班上偏這樣無精打采。他想自己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也不算壞學生,何以教書這樣不出色。難道教書跟做詩一樣,需要“別才”不成?這實際上就涉及到教學藝術的問題,會不會上課的問題。
“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理念。《語文課程標準》亦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首先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地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天地,教學不是爲了控制學生,而是爲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首先應當準確定位,從講臺走向學生,與生爲善,以退求進,以學論教,以學定教。將課堂教學的視線集中到學生身上,把課堂還給學生,從“神壇”中走出來,走到孩子們中間去,因爲講臺不是你的“家”。與他們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融合到他們中間去,創出一個融洽、和詣的課堂。
巴甫洛夫說:“不論鳥的翅膀如何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氣,它就不能起飛。”此次課改不是理論上的改革,而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如何上好一堂課纔是課程改革的實質,教師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活化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提的問題應具有開放性,讓學生有充分討論與發展的空間和時間。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予以反饋,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可藉助實物、多媒體等增強學生的體驗。
上課的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豐富多樣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讓學生在點滴積累中,學業如農園禾苗不見其長卻日見其長,成爲一個有學識的人。“熟讀深思子自明”是一種自主學習,“青山正補牆頭綠”是一種合作學習,“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一種探究學習,讓學生們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成爲一個有作爲的人……
最後、要會寫作。幾年前,曾有人撰文提出“語文教師可否會寫文章”的質問,問題雖偏激了些,但不少語文教師懶得動筆卻是不爭的事實,不少教師自走上工作崗位後就不再寫過文章。一位語文教師曾這樣感慨:不要說寫散文之類的文學作品,就單說寫總結吧,也發現自己的詞彙那麼貧乏,文章那麼單調。終於明白,由於長時間的不用、不積累,自己在詞彙上已處於“退化”、“透支”狀態了。
不會寫作的語文教師,是不稱職的語文教師。寫作是一種生命的運動,也是一種自我豐富與發展的過程,是對人的思維和語言的綜合訓練,語文教師要保持業務優勢,要特別注意提高寫作水平。舊時代對學生語文能力的一般要求是“出口成章,下筆能文”,如果今天連教師都做不到這一點,我們的語文教育將很難有發展。
教師“下水”作文,作爲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已爲廣大中學語文教師所重視,但僅僅偶然溼溼身子,未必能很好地把握學生。“下水”作文往往是在充分準備之後進行的,有時間收集素材,立體思維。垂範作文,深闢的題目要立足於精,力求淺顯易懂。例如,有一位教師寫寓言《“執竿進城”的啓示》,學生只感到寓言故事可笑,卻說不出多少道理(啓示)。這位教師分析了衆多的啓示角度,考慮到寫出新意,“下水作文”勸賜教和領教”這一角度分析事物的內因和外因。指導時他把自己的思考告訴大家,後來不少學生選取了“眼前與將來”的角度,寫就的文章既有道理的闡發,又有對事例的分析,提高了分析深層問題的能力。又如這位教師寫《〈愛因斯坦製作小板凳〉的啓迪》,他把角度定在“不以成敗論英雄”上,避免了談毅力,恆心,自尊和膽量等老生常談的話題。指導時他還注意介紹其它角度和寫法,以便學生根據材料和自身的特長有所選擇。
仰望蒼穹,星光閃爍,迷人眼眸,衆星之中,我們只能攝取其中幾顆,新課程,給了我們機遇與挑戰,然而成就事業,需要持之以恆,需要精誠合作,更需要不斷髮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老師們,讓我們投身到新課程改革之中,用我們今天的耕耘,爲不久的明天紡織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傾聽幼竹拔節聲”的豐收圖。

誰有小學語文教師素質大賽知識素養試題及答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