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七年級下冊語文《社戲》課後題

本文已影響 3.69W人 

  《社戲》課後題及答案

七年級下冊語文《社戲》課後題

1.你怎樣看待文中“偷豆”這一 情節安排?

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偷”反映了小夥伴們的誠懇待客的熱情;“偷”顯示了小夥伴們純潔無私的心;“偷”反映了小夥伴們周到細緻,天真純樸的天性。

2.從小說《社戲》中,你能看出作者對故鄉有怎樣的情感嗎?

魯迅對故鄉,有一種割捨不斷的複雜情感。魯迅對既往的少年時代念念不忘,對現實的都市生活耿耿於懷。他留戀兒時看社戲的欣喜和詩意,字裏行間流露了對家鄉的讚美和摯愛之情,更滲透着一個都市人綿綿不盡的鄉愁。

  《社戲》課後題及答案

  ⑴作者爲什麼說平橋村“在我是樂土”?

民風淳樸的鄉村,對一個在封建家庭中生長、受各種規矩束縛的孩子來說,確實是快樂自由的天堂。作者作爲客人,“在這裏”“得到優待”,釣到蝦“照例是歸我吃”,小夥伴們對“我”無微不至地體貼照顧,“看社戲”一節這種友愛和照顧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裏“我”可以免念那些陳腐無用的經書,而且也沒有那麼多規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對於自幼就壓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這樣的自由是一種多麼寶貴的享受;而且在農村可以親近大自然,“掘蚯蚓”“釣蝦”“放牛”,相對於城鎮宅院中“我”那種受束縛的生活而言,無疑是新鮮有趣極具魅力的了。

  ⑵六一公公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樸鄉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對於孩子們偷他的豆,只是責備“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聽說摘豆是爲了請客,馬上說“這是應該的”,他並不是吝嗇的人;後來他又親自送豆,表現了他熱情好客的性格。“我”誇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來”,體現了他的老實厚道的農民本色。至於他誇“我”“讀過書”“將來一定要中狀元”之類的話,只不過像今日誇某個孩子聰明,將來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學一樣。也有觀點認爲六一公公雖是個好人,但是有農民的侷限。他誇“我”的話,表明他意識深處受封建禮教的影響,這在當時也是難免的。

  ⑶通讀課文後說說作者回憶的是怎樣一羣童年夥伴。?

作者回憶的是一羣質樸可愛的農村孩子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友愛熱情。“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切爲“我”買豆漿舀水;回家的跑上阿發以“我們的大故里多”爲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這些都是他們無私品質的突出表現。?

  (4)小說開頭說“我”在平橋村受到“優待”,後又寫“我”受到朋友們的“嘲笑”,這矛盾嗎?爲什麼?

不矛盾。“優待”是好客,純樸的表現,這裏的“嘲笑”也同樣是純樸、天真、親熱的表現,說明他們親密無間,毫無顧忌。

  (5)在看社戲的過程中,雙喜爲什麼要向“我”解釋鐵頭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雙喜是因爲鐵頭老生不翻筋斗,怕“我”不高興,所以向我解釋。表現了雙喜的聰明、善良、善解人意。

  (6)從文中看,社戲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可小說最後卻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這是爲什麼?

那種樸實真摯的感情,他們勞動的本領,辦事的能力,農村特有的風光、自由的空氣和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這一切都是“我”童年時代在城鎮未曾見過,在以後的人生路途中很少再見到的。

  《社戲》課後題

一、讀課文,按時間順序,理清從望見戲臺到離開戲臺的情節脈絡。

1、望見戲臺,泊船。

2、看戲,老生卻不翻筋頭。

3、桂生爲“我”買豆漿舀水。

4、老旦出場,唱得大家昏昏欲睡。

5、離開戲臺,回望。

二、夜行船、月下歸航是課文寫得最精彩的段落,仔細揣摩後回答問題。

1、作者寫夏夜行船,敘述“我”的所見、所聞、所感等。試把表現這些感覺的語句分別摘出來,說說作者是怎樣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

⑴ 所見:_________________

⑵ 所聞:_________________

⑶ 所感: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 所見: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裏。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漸望見依稀的趙莊,……還有幾點火,

⑵ 所聞: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

⑶ 所感:但我卻還以爲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着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裏。

寫起伏的連山如奔獸,以動寫靜,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聽到歌聲,料想發自戲臺,心裏更是迫切。而宛轉、悠揚的笛聲,使我沉靜,反襯出此前着急的心情。

2、寫月下歸航時,主要寫了什麼趣事?這時“我”的心情和去看戲時有什麼不同?

答:月下歸航寫了衆小夥伴去“偷”羅漢豆的趣事。去時“我”的心情很急迫,總“以爲船慢”,而此時“我”和小夥伴們偷豆吃豆,心情無比歡暢、輕快。

三、摩加粗的詞語,回答問題。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輕鬆”和“舒展”與前文有什麼關係?)

答:“輕鬆”和“舒展”與前文因看不成戲而沮喪形成鮮明對比。

2、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連用這幾個動詞對錶現文章的內容有什麼好處?)

答:這些動詞顯出小夥伴們動作多麼乾淨利落。

3、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踊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山爲什麼說“踊躍”?)

答:以動詞“踊躍”寫山,把靜物寫活了。

4、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着了。(“回望”表現了“我”怎樣的心情?“罩”表現了怎樣的情形?)

答:“回望”兩字,表現“我”依依的心情。“罩”表現戲臺如夢如幻的情景,與來時呼應。

5、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來,將大姆指一翹,得意地說道……(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爲什麼還要“感激”?)

答:因爲城裏讀過書的“我”誇獎了他的豆子。表現了六一公公淳樸厚道的性格。

四、一段二三百字的文章,介紹你家鄉的地方戲或你參加過的某項文化活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