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素材

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歷史典故

本文已影響 2W人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爲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家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讓牆詩”就出自六尺巷一段歷史典故。史料記載:張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書於後寄歸。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爲名焉。

讓他三尺又何妨的歷史典故

  歷史典故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爲一段歷史佳話,源於張家與鄰里之間的土地糾紛。

清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爲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佔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這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封加急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張英看了信後,認爲應該謙讓鄰里,他在給家裏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中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張英,字敦復,號樂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員,六尺巷典故主角。

鄰居吳氏,歷史未載明其身份,一般多認爲是經商或讀書的平民。

  文化價值

“六尺巷”作爲一個文化的新載體,其典故所包含的謙和禮讓精神實際上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它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精神上。六尺巷文化意蘊生髮的根源,雖然侷限在張英與吳家的個人道德層面上,但它凸顯的是官方怎麼對民衆的態度,和利益之爭的立場,以及解決矛盾的方式,是一個時代處理官民關係的範本。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