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手抄報

教師節手抄報2015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教師節的相關辦報資料教育體制改革的轉型期2002年——現在

教師節手抄報2015

標誌:教育是民生之基,政府辦教育在新的高度上再次成爲改革的核心

2002年,黨的十六大順利召開,標誌着改革開放進入了全面深化與完善的階段。十六大確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作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在這個戰略部署中.關注民生問題,構建和諧社會,構建新時期社會主義公共服務體系成爲核心的戰略決策之一。作爲國家最重要的公共事業之一,教育體制改革面臨着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政府舉辦教育的責任在一個新的高度上再次成爲改革的核心。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將教育公平問題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實上,2002年前後,國家教育政策的重點就已經轉到了教育公平上。在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均衡發展作爲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獲得了從上至下的一致關注。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提出:“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教師節的手抄報

由於歷史原因,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大課題是縮小城鄉之間教育發展的差距。爲改變農村教育投入長期不足的狀況,2003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要求落實“以縣爲主”的新體制,並提出“縣級政府要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額納入預算”。2005年,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作出了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決定,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隨着新機制的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被逐步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一步步實現了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有學上、都能上得起學的目標。

關注弱勢羣體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作爲城市中的弱勢羣體,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日益得到重視。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在這個過程中,教育部提出要將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納入公共教育體系;對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公辦學校足額撥付公用經費;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力度.中央財政將根據各省份義務教育階段實際接收的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人數,給予公用經費和辦學條件兩方面的獎勵。

同時,在區域內部,如何在滿足數量需求後.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足以及學校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成爲教育公平的另一個熱點。已經獲得了入學機會的人民羣衆,其追求正轉向對教育質量均衡的追求上。在這方面,這幾年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與措施,比如教育部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逐步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保證轄區內薄弱學校逐年減少。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重點學校。加大城鄉教育對口支援力度,等等。但總體看來,解決質量與均衡發展問題將是一個複雜而又漫長的過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