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修傘郎的日誌

本文已影響 2.33W人 

我小時生活在農村,那時候經常有走街串巷討生活的挑貨郎、磨剪刀的、彈棉花的、討飯的從門前過。這些人居無定所,天黑了就隨便到一戶人家借宿一晚,在那個年代是很平常不過的事情。那些年,我家就曾住過幾個討生活的,其中印象最深的還是那個溫州的修傘郎。

修傘郎的日誌

還是我讀小學時的事,那年五月的一天,天下着雨,父母親都在家,天快黑的時候,一個二十多歲小夥子來到我家,他背上揹着一個大包袱,肩上挎着一個帆布包,裏面鼓鼓囊囊的,手裏拿着一些傘鼓子,一看就知道是一個修傘郎。

他操着外地口音,向母親說明了想在我家吃晚飯及借宿的`來意。

母親是個善良的人,雖然我們家不富裕,但她覺得這些討生活的人常年在外,風餐露宿,很不容易,於是答應他留下來。

修傘郎把手中的傘鼓子放在地上,卸下背上的包袱和肩上的帆布包,然後問父親家裏有沒有壞了的傘需要修理。

父親找出了幾把壞傘。

修傘郎要了一張小凳子,坐下來,打開帆布包,裏面全是修傘的工具和配件。修傘郎技術很嫺熟,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幾把傘。

吃過晚飯,天色還早,父母親便與他聊起天來。我那時候從未出過鎮,也未接觸過鎮外的人,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從他與父母親的聊天中,我知道他是溫州人,十幾歲就出來做生意,常年在外,走南闖北。也知道了溫州人特別會做生意,世界各地都有溫州人的身影。他還給我們講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我從他的口中第一次瞭解了外面的世界。

第二天,他吃過早飯,臨行前,要給父母親飯錢,父母親沒要,說修傘的工錢就算是飯錢了吧。

這時,修傘郎打開包袱,裏面包的是一牀棉絮。他拿出棉絮對母親說:“夏天到了,棉絮用不上了,帶着也不方便,先暫時寄存在您家,秋天的時候我再回來取”。母親聽他這麼說,就對他說:“那我先幫你曬好了收着,記得一定要回來取啊。”

修傘郎走後,母親把被子曬了又曬,放進箱子裏,並塞上衛生球,生怕修傘郎來取棉絮時發了黴或長了蟲。

秋天到了,天氣轉涼,母親常唸叨修傘郎該來取棉絮了。

但是,一年、二年、三年……,修傘郎都沒有來。母親唸叨了好幾年:修傘郎爲什麼不來取棉絮呢?他是不是在路上遇到了什麼難事?他是不是找不到地方了?他沒有棉絮冬天怎麼過?當時怎麼沒問他家的地址,他不來也好給他寄回去呀!

修傘郎沒來取棉絮在我心中一直是個謎。後來,我長大了,慢慢明白了修傘郎的心意,其實他是因父母親不收飯錢,送棉絮表達感激之意吧?

想起修傘郎,讓我非常懷念那個年代的人際關係,人與人是那麼純粹,相互之間沒有戒備,只有信任;也讓我爲修傘郎四海爲家的灑脫生出些許羨慕來。

我一直有一個周遊世界的夢想,如果有朝一日在周遊世界的路上,我會隨便去向陌生人借宿嗎?會有人收留我這個陌生人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