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64W人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語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四年級語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臺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爲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文章告訴我們,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臺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設計思路】

緊扣課題展開教學,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情景交融,讓學生在不斷讀書的過程中,得到情感體驗,與文中人物產生強烈共鳴,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輔助、課題卡片。

課程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引入文本

1、老師出示板書《跨越海峽的  橋》: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情景?

2、橋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毛主席曾在一首詞中寫到“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而我們這篇課文的題目卻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生命橋是什麼意思?圍繞海峽兩岸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讓我們一齊讀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求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力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

3、交流初讀所得: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初讀課文,你對“生命橋”一詞是怎樣理解的?

4、這座生命橋聯接着大陸和臺灣,讓我們跟隨作者手中的筆,一同走進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品讀課文,深入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完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並說說爲什麼要這樣讀。

2、當我們從甜美的夢鄉中醒來,打開窗子,燦爛的陽光灑在身上呼吸着帶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氣,你會油然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⑴ 老師範讀,請同學們閉着眼睛想像一下:在這樣的一個早晨,城市的各個角落會有哪些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呢?

⑵ 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

3、換位思考:

同學們所描繪的這些畫面,使我們感到生活是多麼美好,然而這一天,對於小錢來說意味着什麼呢?

⑴ 第2自然段,學生用準確詞語表達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

⑵ 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讀一讀。

4、指導朗讀,課件出示: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入。

⑴ 感情朗讀:

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這個充滿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充滿生機,而小錢,卻只能躺在病牀,命運對他是如此的殘酷,讓十八歲的他得了白血病。十八歲,多麼美好的年齡,文中把十八歲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歲太年輕了,今後的路還很長很長,然而可惡的白血病卻要使這朵含苞的花“即將凋零”。感情朗讀這段話。

⑵ 創境引讀:

假如小錢沒有得白血病,此時此刻,他會做些什麼呢?

老師引讀:十八歲,多麼美好的年齡!

當同齡人吃過晚飯後,攜着父母的手在綠蔭道上漫步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在球場上奔跑追逐,爲每進一個球歡呼跳躍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的腳步走過祖國各地,盡情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時,然而小錢……

⑶ 合適的骨髓對小錢來說那麼寶貴,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徑,然而找到合適的骨髓,容易嗎?

課件出示:

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係,大約在十萬人裏纔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

指導朗讀這段話。

⑷ 朗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認爲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5、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錢有沒有一線希望獲得重生呢?

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話。有的同學可能會發出感嘆,小錢真幸運呀;有的同學可能會提出疑問:小錢怎麼會在臺灣找到合適的骨髓呢?在這裏我們必須提到一個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

出示課件:李博士照片及簡介。

正是因爲有了像李博士這樣熱心公益的人,還有許多自願捐獻骨髓的熱心人,纔會使像小錢這樣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向他們表示敬意!

四、小結激趣,鋪墊下文

同學們,這場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是否能夠成功?小錢最終能否獲得新生?海峽彼岸又發生了哪些驚心動動魄的故事?下一節課,我們將把鏡頭切換到寶島臺灣,一同去關注事情的發展,相信你對“生命橋”這個詞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年級語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記人敘事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如六要素概括法,講人物之間發生的事的方法),進而瞭解本課主要內容。

2、通過獨立學習或在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全體學生能夠把課文讀正確、多數同學讀流利。

3、學習在聽讀或朗讀中抓住關鍵詞體會文中包含的感情,並試着通過讀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

1、帶領學生了解白血病、骨髓移植等知識。

2、讓學生通過預習基本解決字的讀音問題,畫出容易讀錯的詞、不知讀音的'詞和不理解的字詞。

一、導入。

1、直接導入,師生共寫課題。

2、指導左右結構字的寫法。

(1)、觀察“跨、海、峽、的、橋”都屬於什麼結構的字,再觀察每一個字的左右兩部分,發現有什麼特點。

(2)、學生書寫,注意提醒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

(3)、展示學生寫的字,學生提出建議。

3、提出問題,解決部分問題。

預設問題:海峽什麼意思?生命橋是什麼意思?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什麼意思?(對於“海峽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如果學生解決不了,教師可以出示課件,直觀瞭解。對於後兩個問題,先暫時擱下,放到理解課文後再解決。)

二、讀書闖關第一關。

1、介紹第一關闖關規則:下面我們要讀課文了,對於讀課文,我爲大家設置了讀書的六個關卡,請你試一試你能闖過幾關。首先我們聽一聽我們讀書第一關的闖關規則。活動規則是這樣的:請你再次瀏覽課文,把易讀錯的詞或確定不了讀音的詞寫到黑板上豎線的左側,把不理解的詞寫到黑板上豎線的右側。如果哪個小組的每個成員能把所有的字音都讀正確並能解釋一兩個詞語,那麼這個小組就算闖關成功,下面大家可以先往黑板上寫詞語。前面同學寫過的,你就不要再寫了。

2、學生到臺上寫詞語。

3、讀詞解詞。

注意鼓勵。

三、讀書闖關第二關。

1、介紹規則。現在進行讀書闖關第二關。規則是這樣的,以小組爲單位,每人可以讀一到兩個自然段,要求合作把課文正確、流利地讀完。組長和副組長不允許讀錯1處或有1處不太流利。其它組員可以出現1處。誰能按這個要求把課文讀下來,誰就算闖關成功。現在請組長分配每人讀的內容,並練習讀。時間爲兩分鐘。

2、組長分配任務,練習讀。

3、在組內正式開始闖關讀。

4、鼓勵闖關成功的同學。

四、讀書闖關第三關。

1、回憶以前學習的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2、用以前教師教給自己的方法快速默讀課文,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3、挑生講,老師注意傾聽,發現學生說的不到位的給以引導或糾正。

4、教給學生其它的方法。

五、讀書闖關第四關。

1、介紹規則:聽老師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在練習本上記下你心中的感覺並能把這種感覺基本上讀出來,就算過關。現在請大家合上書,聽老師讀第一自然段。

2、老師範讀。

2、學生彙報感覺並讀出這種感覺。

六、讀書闖關第五關。

下面我們進入我們讀課文闖關的最後一關:請你自由朗誦第2自然段,如能在最有感受的句子旁批下自己的感受,並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就算闖關成功。

七、談收穫和疑惑。

再次讀課文,看板書,談自己有哪些收穫和疑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