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語文那一定會很好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87W人 

《那一定會很好》是一篇生動的童話故事。下面是三年級上冊語文那一定會很好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三年級上冊語文那一定會很好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語文那一定會很好教學反思1

《那一定會很好》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因爲是自讀課文,這篇課文我用了一個課時就完成了,重點在讓學生去感受課文,品讀課文。在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己充分閱讀文本,在閱讀中得到情感體驗。但教學中也存在着些許不足,有待不斷完善:

1、學生能夠通過讀文理解文中的內函,但總結的能力不行,本節課雖然課文都是由學生具體讀,但是老師也直接參與指導方法,一步步引着走,屬於半放半扶。隨着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後的略讀課我會嘗試更大程度地放手由各學習小組的組長和學生一起學習。

2、自讀中給學生的要求還應更明確,幫助學生養成會讀書的好習慣。

3、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質疑,充分激發學習的興趣與思維的空間,讓其成爲略讀課文學習的主角。沈大安老師在《略讀課文我們到底該怎麼教》一文中明確指出:“略讀課文教學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粗略’、‘應用’、‘自主’。”專家對略讀課文教學的定位,爲我們的探索指明瞭方向。相對於精讀教學而言,略讀教學的目標應該更簡明,方法更簡單,過程更粗放,自主學習更充分。我想,略讀課文的教學的追求是在精與略之間行走,重其所重,略起所略。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改變精讀教學環環緊扣的線性推進,採用大刀闊斧的板塊式推進,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爲基本目的,粗略地、非精細地讀,但在粗略的同時也要有所側重,有所發展。

  三年級上冊語文那一定會很好教學反思2

今天我執教了《那一定會很好》這篇童話故事,文章內容有趣,含義深刻,在教學時我以學生特點及單元目標爲依據,做到以生爲本,落實目標,提升素養。鑑於此,我的課堂呈現出了以下特點:

一、抓住主線,凸顯主題

《那一定會很好》一文中,“那一定會很好”這句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這也就成了文章中的主線,教學時我抓住這一主線展開,引導學生默讀找出含有“那一定會很好”的四句話,並弄明白了這四句話分別是種子、大樹、手推車、椅子的想法,那他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自然而然將學生引入課文之中,感受他們爲人民服務的快樂與舒服。

二、引導質疑,促進提升

常言說:學貴在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在學習時引導學生質疑非常重要。在本節課學習之前,引導學生預習課文,讓學生先將課題讀兩遍,說出初次讀課題的想法,此時孩子們的想法是好奇的,也是發自內心的:什麼一定會很好?“那”指的是什麼?等問題油然而生。學生們會帶着好奇走進課文。當讀了幾遍課文後,又引導學生質疑,此時就不單單停留在對課題的質疑,而是深入到對課文的理解之中,步步深入,瞭解學情,真正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教,孩子們在質疑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提問。

三、讀演結合,激發興趣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沒有做過多的講解,而是放手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以小組爲單位選擇本組最感興趣的一次變化歷程讀一讀,演一演,體會主人公的心理。孩子們興趣高漲,小組長分工安排,組員們默契配合,聲情並茂地朗讀與栩栩如生地表演將學生帶入情景之中,在讀與演中展開想象,親身體驗,感受種子的堅持不懈,大樹、椅子、木地板的無私奉獻,在評價之中又一次將文本的理解深化。

四、展開想象,獲得啓示

童話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學時我也緊抓這一點,在學生讀文中引發學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啓示。如課文引導學生想象種子在泥土中的難受及生長時的努力,體會願望的實現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想象手推車裝着東西跑來跑去的快樂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卻還給人們提供方便,感受它們在奉獻中獲得快樂的心情。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讀童話中受到啓示,這也就達到了童話教學的目標。

在看到優點的同時我也感到了課堂中的不足:

1、學生在評價種子的表演時很精彩,不但從動作中體現心理,還從神態上進行了評價,如果此時再讓另外一個學生演種子,其餘學生朗讀,相信種子那種爲了實現願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會在孩子們的心裏紮根、發芽,學生對讀演結合的學習方法也會掌握的更熟練。

2、因爲本節課容量太多,因此對含有“那一定會很好”四句話的朗讀上欠缺,致使孩子們不能真切地體會到大樹、手推車、椅子的心情。

3、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組長分工明確,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這是一大進步,可在彙報之後,一節課結束時,不能對小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評價和小結,使孩子們小組學習仍處於盲目狀態,如果在課末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小組長對各組學習進行一個小結,對各位組員的表現進行點評,教師適當引導,相信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會得益於法,今後會運用此法,使小組學習落在實處,並走向成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