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黑板報

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黑板報設計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導語:下面分享一些關於預防艾滋病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黑板報設計

預防艾滋黑板報1

預防艾滋黑板報2

預防艾滋黑板報3

  【預防艾滋黑板報資料】

  謠言一:感染艾滋病之後會很快死掉?

真相:這是假的!

我們知道,艾滋病病毒是一種恐怖的病毒,不幸感染上,患者真的會很快被病毒吞噬,必死無疑嗎?

論證

非也!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不會立即死亡,一般來說,潛伏期越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命也越長。

第一階段:一個健康人從感染上艾滋病毒到死亡,一般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稱爲感染初期,又稱“窗口期”。感染後,少部分感染者會出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如發熱、咽喉炎、皮疹、淋巴結腫大等,隨後這些症狀會消失。世界織界定”窗口期”爲3-6周。

第二個階段:接着,感染者進入第二個階段,此期被稱爲“無症狀期”,爲整個病程最長的一個時期,此時的病人被稱爲“HIV攜帶者”,表面上大多數感染者是健康的,與正常人沒有區別,但是其體內的免疫系統正在與病毒進行着無聲的鬥爭。

最後階段:當每微升血液中的CD4+細胞數少於200時,或者CD4+細胞在淋巴細胞中所佔比例少於14%時,細胞免疫機能已經難以維持,就標誌着病人即將進入HIV感染的最後階段,即“艾滋發病期”,這時,感染者被叫作“艾滋病患者”,他們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時很難對人生命產生威脅的普通傳染病如肺炎等,一旦進入艾滋病的肌體就會無法控制,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研究艾滋病的權威期刊《AIDS》2002年曾報道,艾滋病發病期的潛伏過程的中位數約爲9.4年,自正式進入“艾滋病發病期”起算,存活時間的中位數亦僅有9.2個月。

  謠言二:蚊子叮咬能傳播艾滋病?

真相:這是假的!

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性、血液、母嬰,因此人們常會對一個問題感到惶惑:蚊子是吸血的昆蟲,那蚊子叮咬也會傳播艾滋病吧。真的嗎?

論證

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性、血液、母嬰,因此人們常會對一個問題感到惶惑:蚊子是吸血的昆蟲,那蚊子叮咬能否傳播艾滋病呢?

昆蟲傳播病原體的方式分爲機械性傳播和生物性傳播兩大類。前者比如蚊子叮咬病人後,再叮咬健康人,將病原體傳播給新的易感者;而後者是指病原體進入蚊子體內,經過發育或繁殖,才能感染人。

艾滋病病毒在蚊子體內既不發育也不繁殖,甚至不能生存。而且,蚊子一旦吸飽血後,要待完全消化後纔會再叮人吸血。在這段時間內,艾滋病病毒早就被蚊子消化掉了,所以不可能通過生物性的方式進行傳播。

就機械性傳播而言,也是不會傳播艾滋病的。因爲蚊子吸血時實際有兩個管道在起作用:先由唾液管吐出唾液做潤滑或抵抗血液凝固以便吸血,然後由另一條管——食管吸入血液,吸入後的血液不會再從食管吐出來。因此不必擔心蚊子下一次吸血時會把之前吸入的血液(即使含有艾滋病病毒)注射進“新獵物”體內。

此外,也不用擔心殘留在蚊子口器中的血會傳染給人,因爲必須有一定數量的艾滋病毒進入人體才能感染。有報道表示,蚊子嘴上的殘血量僅有0.00004毫升,如按此計算,要叮咬2800次,殘血量中才能帶有足夠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量。如將一隻帶有艾滋病病毒血液的蚊子拍死在健康人皮膚上,所得到的微量病毒亦不能引發艾滋病。

綜上所述,蚊子叮咬不能傳播艾滋病。

謠言三:HIV攜帶者=艾滋病患者?

真相:這是假的!

在許多艾滋病防治宣傳中,常出現“HIV攜帶者”、“艾滋病患者”等概念,不少人認爲二者是同一概念,真的嗎?

論證

感染了HIV的人我們稱之爲HIV攜帶者。攜帶者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表現:反覆出現的低熱、淋巴結腫大、皮膚損害。攜帶者在經過潛伏期,進入發病期了以後,就稱之爲AIDS病人,在沒有發病之前,都叫艾滋病毒攜帶者。HIV攜帶者不等於艾滋病患者,如果攜帶者不接受治療,早晚會變爲艾滋病患者,但是如果接受正確的抗HIV治療,可能終生就只是HIV攜帶者。

即使發展成爲艾滋病患者,也應當進行積極的治療。如果不積極進行治療的話,人體很容易感染一些併發症,比如普通的感感冒對於常人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艾滋病患者由於免疫系統遭受侵襲,不能抵禦感冒病毒,所以很容易發展成爲肺炎等等疾病,這也是感染了HIV病毒的可怕之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