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一試題

2017年高一語文下學期期中複習題

本文已影響 1.99W人 

  一、現代文閱讀(9分)

2017年高一語文下學期期中複習題

“茶”在我國出現很早,而“茶”這個字出現卻較遲。在茶字出現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說文》:“荼,苦荼也。”茶在我國出現很早,《茶經》:“茶之爲飲,發之神農氏。”《本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漢代王褒《僮約》中有“武陽買茶”的記載。說明“茶”這個字,在漢代就有了。

茶是我國特產,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榮譽,它和我國瓷器一樣,簡直可以代表中國。我國茶不但品種多而且質量高。在林林總總的茶葉中,不少是名氣很大的,如中國十大名茶:1、杭州龍井。龍井屬炒青綠茶,向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而享譽中外。2、蘇州碧螺春。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採摘下的 細嫩芽頭炒制而成,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故名碧螺春。3、黃山毛峯。產於安徽黃山,主要分佈在桃花峯周圍。這裏山高林密,日照短雲霧多,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4、廬山雲霧。廬山雲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5、六安瓜片。產於皖西大別山茶區,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6、恩施玉露。恩施玉露是我國保留下來的爲數不多的一種蒸青綠茶,對採製的要求很嚴格,芽葉須細嫩、勻齊,成茶條索緊細,色澤鮮綠,勻齊挺直,狀如松針。7、白毫銀針。這是一種白茶,產於福建北部。滿坡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因而得名。湯色黃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8、武夷巖茶。產於武夷山。其主要品種有大紅袍、烏龍等,品質獨特,茶湯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窮。9、安溪鐵觀音。製作工藝複雜,好的鐵觀音,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後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窮。10、普洱茶。普洱屬於黑茶,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的品質優良不僅表現它的香氣、滋味等飲用價值上,還在於它有可貴的藥理作用,因此,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常將普洱茶當作養生妙品。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的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西漢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爲“荼陵”,即湖南的茶陵。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隨着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爲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中唐時,陸羽《茶經》的問世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誌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經》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十六湯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 、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茶經》是個里程碑,《茶經》誕生後茶大行其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晚明時期,文士們對品飲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講究至精至美之境。明代文人學士認爲,品茶不必斤斤於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諦,即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仙境,一種天、地、人融通一體的境界。這可以說是明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展與超越。

由於茶能益思,所以詩人飲茶成習,對此體會更深。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很有味道:“……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

中國的茶文化,可謂博大精深,飲譽全球。有文人學士的參與,更顯底蘊豐厚、音韻悠長。

(選自《咬文嚼字漢字趣編之十六》)

1、下列有關“茶”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在茶字出現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說文》中“荼,苦荼也”和《本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就是證明。

B.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從而使茶具有了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

C.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早在三皇五帝時期,中國的茶業已經在巴蜀地區興起。

D.“茶”這個字出現較遲,漢代王褒《僮約》中有“武陽買茶”的記載,說明“茶”這個字在漢代纔出現。

2、下列有關“中國十大名茶”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十大名茶”中,有綠茶、白茶、黑茶等品類,杭州龍井、廬山雲霧、恩施玉露屬於綠茶。

B.“中國十大名茶”中,有的因產地得名,有的因形得名,因形得名的有蘇州碧螺春、六安瓜片、白毫銀針。

C.好的安溪鐵觀音,製作工藝複雜,沖泡後,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飲,先聞蘭花香,後嘗純濃味,回味無窮。

D.普洱茶被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當作養生妙品,正是因爲普洱茶特殊的藥 理作用。

3、根據原 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項是( )

A.文人飲茶的興起帶來了詠茶的詩詞歌賦的出現,茶走入了文化圈,起着精神和社會作用。

B.唐代禪教興起,寺廟因茶的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而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這導致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C.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這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

D.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暗合了明代文人學士追求的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一種清新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仙境的境界。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王汝訓,字古師。隆慶五年進士。除元城知縣,累遷光祿少卿。吏科都給事中海寧陳與郊者,大學士王錫爵門生,又附申時行,恣甚。汝訓抗疏數其罪,言:“與郊今日薦巡撫,明日薦監司。每疏一出,受 賄狼籍。部曹吳正志一發其奸,身投荒徼。吏部尚書楊巍亦嘗語侍郎趙煥,謂爲小人。乞速罷譴且科道以言爲職乃默默者顯諤諤者絀直犯乘輿屢荷優容稍涉當途旋遭擯斥言官不難於批鱗而難於借劍此何爲也?天下惟公足以服人。今言者不論是非,被言者不論邪正,模棱兩可,曲事調停,而曰務存大體。是懲議論之紛紜,而反致政體之決裂也。乞特敕吏部,自後遷轉科道,毋惡異喜同,毋好諛醜正。”是時,巍以政府故,方厚與郊。聞汝訓言引己且刺之,大恚,言:“臣未嘗詆與郊。汝訓以寺臣攻言路,正決裂政體之大者。”乃調汝訓南京。未幾,其子殺人論死,與郊悒悒卒。

汝訓入爲太常少卿。孟秋,饗廟,帝不親行。汝訓極諫。帝慍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尋進太僕卿,調光祿。汝訓先爲少卿,寺中歲費二十萬,至是濫增四萬有奇。汝訓據《會典》,請盡裁內府冗食,不許。

二十二年,改左僉都御史。汝訓性清介,方嚴疾惡。巡按御史南昌彭應參亦雅以強直名,相與力鋤豪右。烏程故尚書董份、祭酒範應期里居不法,汝訓將繩之。適應參行部至,應期怨家千人遮道陳牒。應參持之急,檄烏程知縣張應望按之。應期自縊死,其妻吳氏詣闕訴冤。帝命逮應參、應望詔獄,革汝訓職。

汝訓家居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召改工部,署部事。初,礦稅興,以助大工爲名。後悉輸內帑,不以供營繕。而四方採木之需多至千萬,費益不訾。汝訓屢請發帑佐工,皆不報。在部歲餘,力清夙弊。中官請乞,輒執奏不予,節冗費數萬。卒,贈工部尚書,諡恭介。

(節選自《明史列傳一百二十三》,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加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且科道以言爲職/乃默默者顯/諤諤者絀/直犯乘輿/屢荷優容/稍涉當途/旋遭擯斥/言官不難批鱗/而難於借劍/此何爲也

B.且科道以言/爲職乃默默者顯/諤諤者絀/直犯乘輿屢荷優容/稍涉當途旋遭擯斥/言官不難於批鱗而難於借劍/此何爲也

C.且科道以佔爲職/乃默默者顯/諤諤者絀/直犯乘輿/屢荷優容/稍涉當途/旋遭擯/斥言官不難於批鱗而難於借劍/此何爲也

D.且科道以言爲職/乃默默者顯/諤諤者絀/直犯乘輿/屢荷優容/稍涉當途旋遭擯斥言官/不難於批鱗/而難於借劍/此何爲也

5、下列對文中加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遷,在古代可指變動官職,通常指晉升或調動;某些時候也指貶謫、放逐,如“遷客騷人”“遷謫”。

B.孟秋,爲農曆七月,立秋、處暑二節氣所在的時段;仲秋爲農曆八月,白露、秋分二節氣所在的時段;季秋爲農曆九月,寒露、霜降二節氣所在的時段。

C.豪右,指豪門大族。中國古代,右表示尊貴,左表示貧賤,如“位在廉頗之右”表示藺相如位列廉頓之上;“閭左”多指貧苦人居住的地方。

D.諡號是人們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以及有功績的平民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汝訓正直果敢。他直言列舉陳與郊的罪行,提出科道應當堅持,然而當權者是陳與郊好友的緣故,王汝訓被調往南京。

B.王汝訓爲公節儉。他做少卿時,請求朝廷將內府的冗食全部減去;在工部理事時,堅決不予宦官經費,從而節省費用數萬。

C.王汝訓嫉惡如仇。董份、範應期行爲不軌,王汝訓準備將他們繩之以法;因操之過急,導致範應期自殺身亡,王汝訓被革去職務

D.王汝訓勇於擔當。修建大殿需要很多經費,在工部爲官的他多次請求發放錢財補助,並大力整治過去的陋習。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每疏一出,受 賄 狼籍。部曹吳正志一發其奸,身投荒徼。(5分)

(2)孟秋,饗廟,帝不親行。汝訓極諫。帝慍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龍潭夜坐

王守仁①

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

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

草露不辭芒屨溼,松風偏與葛衣輕。

臨流欲寫猗蘭②意,江北江南無限情。

【注】①此詩作於王守仁由貶所龍場驛起任南京太僕寺少卿的次年遊滁州之時。②猗蘭:即《猗蘭操》,琴曲名。傳爲孔子所作,說孔子自衛返魯,見到隱谷之中,香蘭獨茂,與衆草爲伍,因而感傷自己生不逢時。

8、詩中描摹了龍潭夜怎樣的景象?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詩中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道出鬱積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韓愈《師說》中表述師生關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荀子在《勸學》中“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觀點是一致的。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杜鵑(子規)表達悲切之意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問題。

孩兒面

樑曉聲

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書法家,墨跡很是值錢,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極有分量的書法家。

正聊着,忽聞敲門聲,聲稱要找“汪銘老先生”,歸還一樣東西。友人妻開了門,讓進一位20多歲的青年。看其衣着氣質,山裏人無疑。

友人問青年從何處來?

答曰從大興安嶺林區來。

問歸還什麼?

青年猶豫不語。

於是友人將青年引入另一房間,指牆上其父遺像說:“我是你要找的人的兒子。而且他只我這麼一個兒子。”

青年沉吟半晌,默默從肩上取下布袋,放於桌上。又默默從袋中取出布包,一層、兩層、三層,展開三層包裹,現出一塊硯來,光潤瑩潔,精湛渾樸。好一塊古色古香的文房之寶!

友人不禁“呀”了一聲,急問:“此硯是怎麼落在你手中的?”

青年說:“爲了歸還,十幾年間我專程到北京四五次,尋找它的主人尋找得好苦!今總算尋找到了,我也從此了卻一樁心事……不過我現在好渴……”友人立即吩咐其妻:“快沏茶來!”趕緊讓於沙發,待爲嘉賓。

青年飲了幾口,講出下面一段事:22年前,大興安嶺某農場的一個伐木隊裏,來了一個人,一個神色沉鬱、50多歲的勞改分子。

當天,伐木隊長向自己手下的30多名伐木工人打招呼:“我看此人,衣物很少,書卻挺多,不卑不亢,滿臉正氣,這年月,蒙受不白之冤的好人不少。咱們誰也不許爲難他。”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證明伐木隊長的判斷不錯。一頭熊,闖入伐木人家屬住的房子。炕上正睡着一個未滿週歲的.孩子。那孩子不是別人,正是歸還古硯的青年。熊,就臥在孩子身旁,將嘴巴伏在兩隻前掌上打盹……幾個小夥子,攥着利斧,要闖入屋裏;有人從窗口偷偷伸進去槍……他們被那接受改造的人一一攔住了。他說:“熊在這種時候,一般不傷人。最穩妥的辦法,是有人進屋裏去,將孩子抱出來……”他以他所主張的方式救出了那個孩子……他在伐木工們的心目中成了傳奇人物。伐木隊長公然和他交上了朋友,毫無避諱地和他稱兄道弟,還經常請他到家裏去喝酒……

一天,他伐木時,碰上了“吊死鬼”——一棵已經伐斷的樹,被另一棵樹半空“扯”住。他碰上了兩棵斷樹被同一棵樹半空“扯”住的險情。

他打準了第三棵的倒勢,開動了電鋸。

森林裏突然颳起一股風。那風起得好疾,好猛。他剛聽一聲大喊:“閃開!”——擡頭看時,兩棵斷樹被颳得脫了依持,凌空向他壓頂砸下來。他還沒來得及做出迅速的反應,就被人推出一丈多遠,跌倒在雪窩裏……參天大樹轟然倒下,壓着的是伐木隊長……

半月後,他離開了大森林。誰也不曉得他將被弄到哪裏去,等待他的是兇是吉。他沒有忘記向伐木隊長的妻子告別。

他對她說:“你們母子以後的生活肯定會很艱難。我處於這般田地,無法報答對你丈夫的救命之恩。也無力賙濟你們母子。只有這塊古硯,是傳家之寶,姑且收下吧。有機會變賣掉。可維持三年五載的衣食。”

他雙手捧硯,摯誠相贈。

她感激涕零,卻堅拒不受。

最後,他嘆息一聲,說:“就算我將它寄託於你們吧。若是哪一天,我的處境略有轉變,就讓孩子帶這塊硯去找我。我會把他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友人及其妻聽至這裏,不禁四目涕視,我看得出,他們內心裏都活動着些微妙的想法。

友人囁嚅地說:“可是,可是我父親……我剛纔告訴過你的,他已經去世了……”青年說:“我母親也去世了。母親去世前 ,再三叮囑我——將來一定要尋找到這塊硯的主人。當年講好是寄託於我們的,我們就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物歸原主。我千里迢迢又來到北京,只是爲了歸還這塊硯。除此沒有別的目的。”

友人夫婦,頓時肅然。

青年又說:“允許我再看一眼老先生麼?”

友人愧曰:“當然當然。”

於是青年第二次至遺像前,三鞠躬後,拱手作別。

友人問:“你可知此硯現在值多少錢?”

青年回答:“3年 前曾有人出兩萬元高價求買。雖家境貧寒,但畢竟是信託之物,不欲換錢。”

友人感慨地說:“這是一塊安徽歙縣出品的古硯。曾是宮廷之物,歸於我家祖上,已傳七八代之久。撫之如柔膚,叩之似金聲。素享“孩兒面”之美譽。蘇東坡曾贊“孩兒面”——‘澀不留筆,滑不拒墨’。可不是區區兩萬元就能買賣之物啊!”

遂向其妻暗使眼色,其妻領悟,轉身取一信相贈,言內有五千元,聊謝歸還誠意……青年堅拒不受。

友人說:“請稍候。我爲你寫一條幅,可願收下?”

青年微笑,說這是很高興收下的。

於是友人鋪展紙幅,便用那“孩兒面”細細研墨。研罷,懸筆在手,似一時不知該寫什麼,側目求援視我……我沉吟有頃,想出四句話:世人皆圖幣,君子古心來,孩兒面依舊,樸拙放異彩!

友人隨聲落筆,果然龍飛蛇舞,墨跡不凡!

我望着那青年,心中暗思——好一段古硯情!好一塊“孩兒面”!好一位品性古樸未染的青年!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青年來京歸還古硯,將古硯包裹得裏三層外三層,藏布袋裏,足見青年的小心謹慎和對古硯的無比珍視,因爲他清楚這是一塊非常值錢的古硯。

B.小說中“我”不僅是故事的講述者,也是故事的參與者。“我”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又適時地對“青年”流露出欽佩之情。

C.汪銘老先生當年冒險從熊口下抱出孩子,固然見出它見識不凡,但也說明他大膽冒失,所以纔有了後來伐樹的危險,差點喪失了性命。

D.小說注重對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寫,當聽到父親要將青年當成親生兒子一樣時,友人與妻對視,囁嚅而言,害怕青年此來會成爲自己的負擔。

E.小說結尾友人展紙揮毫,題字相贈,不僅產生突轉的戲劇性效果,餘韻悠長,而且更好地突現出人情美,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2)小說以“孩兒面”爲題,有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3)小說在刻畫林區青年這一形象時,主要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徵?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4)小說主要寫青年來京歸還古硯,但幾乎一半篇幅是在寫青年講述一段往事。作者爲什麼這樣處理?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8分)

  四、語言知識基礎(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由地痞流氓組成的強拆隊曾橫行無忌,無法無天,昨天終於被公安機關依法批捕,廣大市民無不________________。

②《羋月傳》中孫儷對不同階段羋月內心世界的把握精準到位,表演舉重若輕,觀衆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向性格直率的馮“小剛炮”面對個別別有用心的記者故意挑事的提問再次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對該記者痛加斥責,揭露其唯恐天下不亂的惡毒用心。

A.拍案叫絕、拍手稱快、拍案而起

B.拍案而起、拍案叫絕、拍手稱快

C.拍手稱快、拍案叫絕、拍案而起

D.拍手稱快、拍案而起、拍案叫絕

1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如果污染排放企業採取使用低硫優質煤、提高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率、減輕生產負荷等措施,就能把二氧化硫、煙(粉)塵、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控制在 現行排放標準限值的80%以下。

B.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閱兵儀式上,中國三軍儀仗隊陣容規模不僅創下歷史之最,而且女兵軍樂隊也首次亮相。

C.發生在印度孟買的火車脫軌事故,是由於機車設備陳舊、人員超載、事故預警機制缺失等因素造成的,相信相關人員會受到應有的懲處。

D.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通過本科教學工程、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等,正在努力回答“錢學森之問”的答案。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如何彌合社會信任鏈條,是擺在微博面前的現實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於是,在這個時期,社會化的手段就成爲治理微博亂象的 “次優選擇”。

①從現實情況看,市場化的手段在重塑微博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

②人們寄希望於制度建設的得力

③可供選擇的力量無外乎三種——政府、市場和社會

④於是人們便將目光聚焦在政府和社會上,而政府理所當然成爲了首選

⑤然而,制度建設始終跑不過互聯網傳播平臺的飛速發展

⑥呼籲加強法制和信息認證機制建設,完善微博的管理辦法

A.④②⑥①③⑤ B.④②⑤⑥①③ C.③①④②⑥⑤ D.③①②④⑤⑥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民間剪紙來源於生活,剪紙的創作者把 ① 以剪紙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是他們內心情感的一種表達,因此,這種藝術表達 ② ,而不是表現形似。同時,受剪紙工藝的限制不宜採取完全寫實的手法,只能採用突出表現對象輪廓特徵的手法,運用變形、誇張,以突出表現對象的特徵。因此 ③ 成爲剪紙中最常用的表達語言之一。

16.來到陌生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覺,不同的行爲,請根據要求續寫句子。(6分)

要求:①語意合理連貫,符合語境。

②運用與例句相同的修辭手法。

③句式相同,字數大致相等。

來到陌生的賈府,林黛玉像一隻失羣的孤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生怕被人恥笑;來到陌生的魯鎮,祥林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到陌生的海域,桑地亞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個年輕人要去遠方,途中,遇到一條惡狗擋道。年輕人並不與它對峙,而是繞道而行。

一路人見了,對年輕人說,一條狗都讓你怕了,又怎麼去遠方呢?年輕人說,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與狗糾纏。路人說,在通往遠方的途中,會遇到許許多多像“惡狗擋道”一樣的障礙,你不去一一戰勝它們,那怎能到達遠方呢?

年輕人回答說,正因爲通往遠方的途中有許許多多障礙,所以纔要有選擇地去避開它,如果一遇障礙,就非要去掃平它,反而誤了行程。有時,避開障礙,繞道而行,不失爲一條更有效的捷徑。

路人搖搖頭,笑了笑,轉身而去。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