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通用7篇)

本文已影響 2.13W人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爲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下面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通用7篇)

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 篇1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爲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於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象乎?”因謂之方山子。

餘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爲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餘所以至此者。餘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餘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餘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年,餘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遊西山。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因與餘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勳閥,當得官。使從事於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餘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歟?

譯文

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遊俠朱家、郭解的品行,鄉里的遊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到了晚年隱居在光州、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與社會各界來往。放棄坐車騎馬,毀壞書生衣帽,徒步在山裏來往,沒有人認識他。人們見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說:“這不就是古代樂師戴的方山冠遺留下來的樣子嗎?”因此就稱他爲“方山子”。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說:“哎,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麼會在這裏呢?”方山子也很驚訝,問我到這裏來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訴了他,他低頭不回答,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裏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僕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

我對此感到十分驚異。回想起方山子年輕的時候,是酗酒任性,喜歡使劍,揮金如土的遊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見到方山子帶着兩名騎馬的隨從,身藏兩箭,在西山遊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緊繮繩,獨自躍馬向前,一箭射中飛鵲。他就在馬上與我談論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敗之事,自認爲是一代豪傑。至今又過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氣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間顯現,這怎麼會是一位隱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於世代功勳之家,理應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場,到現在已得聲名顯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陽,園林宅舍雄偉富麗,可與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還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絲帛收入,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樂了。然而他都拋開不去享用,偏偏要來到窮僻的山裏,這難道不是因爲他獨有會心之處纔會如此的嗎?我聽說光州、黃州一帶有很多奇人異士,常常假裝瘋顛、衣衫破舊,但是無法見到他們;方山子或許能遇見他們吧。

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 篇2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爲兵,不獲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與人,而逃至華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餅,攜以入山,自念:“吾禁軍也。今至此,擒亦死,無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復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餅既盡,取草根木實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脹、懣,無所不至,既數月,安之如食五穀,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飢。然遇猛獸者數矣,亦輒不死。德之言曰:“凡猛獸類能識人氣,未至百步,輒伏而號,其聲震山谷。德以不顧死,未嘗爲動,須臾,奮躍如將搏焉,不至十數步,則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試之前後如一。”

後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爲候者所執,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孫謂之曰:“吾視汝非惡人也,類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爲自告者置之秦州張安道適知秦州德稱病得除兵籍爲民至今往來諸山中亦無他異能。

夫孟德可謂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顧,故有所慕,有所畏。慕與畏交於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見於面顏,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見侮,強者見笑,未有特立於世者也。今孟德其中無所顧,其浩然之氣,發越於外,不自見而物見之矣。推此道也,雖列於天地可也,曾何猛獸之足道哉!

作品譯文

孟德曾經是禁軍神勇營的逃兵。他小的時候很喜歡山林,就入了軍營,“好山林”的願望沒有實現。在宋仁宗嘉祐年間,他守衛秦中,陝西關中這個地方有很多名山。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兒子送人了,他逃奔到華山腳下,用身上的衣服交換到了十個餅和一把刀,就這樣進山了。他心裏想:“我是屬於禁軍的,現在跑到了這裏,萬一被拿着還是要被處死的,要不就被活活餓死,萬一遇到虎狼毒蛇還是要死。對這三種死,我沒有什麼顧慮。”只管向山上走吧,他把餅吃完了以後,就靠野草和野果充飢。一天生病十次又好了,嘔吐、下痢、腹脹、胸悶,沒有不遇上的。這樣過了幾個月,他吃這些東西就像吃五穀一樣安全,因此進山兩年沒有被餓死,遇上很多次猛獸也倖免於難。孟德說:“只要是猛獸,都能認出人的氣息。離人還有百步,就伏在地上號叫,聲音響徹山谷。我不害怕死所以纔沒死。過一會,它就跳過來想跟我搏鬥,離我只差十幾步,又不向前蹲坐在那裏,猶豫不定,終於馴服地走了。我所遇到的猛獸都是這樣的。”

後來孟德到達商州,他卻不知道,被哨兵抓住,他認爲肯定必死無疑了。商州知府宋孝孫對他說:“我不認爲你是壞人,而像是有道的人。”孟德就把事情的經過全部對他說了,宋孝孫就把他看作是自首,並將其安置在秦州。張安道恰巧在秦州做知府,孟德謊稱有病,得以成爲百姓。至今仍在各山中往來,沒看出有什麼特別的本事。

孟德真可謂一個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對有的事會仰慕,對有的事會畏懼;仰慕畏懼在內心糾纏,雖沒有在行動中有所表現,但臉上還會露出情緒的,旁人一看就知道了。所以弱者遭到侮辱,強者遭受譏笑,沒有一個人能做到超凡脫俗、獨立於世。如今孟德沒有掛念,盛大剛直之氣外露於表,他自己沒有覺察,但衆人卻看見了。把這個道理推而廣之,即使遇上天地並列也是可以的,猛獸又有什麼呢?

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 篇3

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瞋甚,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王右軍聞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況藍田邪?”

翻譯

王藍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雞蛋,他用筷子扎雞蛋,沒有得逞,便十分生氣,把雞蛋扔到地上。雞蛋在地上旋轉不停,他就從席上下來用鞋踩,又沒有踩到。憤怒至極,又從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聽到後大笑着說:“即使安期(王藍田父親王承)有這個脾氣,也不是很好,何況是王藍田呢!”

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 篇4

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爲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翻譯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裏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爲他的住宅旁邊種着五棵柳樹,就以此爲號。他安安靜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歡讀書,只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探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就會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生性喜愛喝酒,家裏貧窮常常不能得到滿足。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境況,有時擺了酒席來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裏空空蕩蕩,遮擋不住風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飲水的水瓢裏經常是空的,可是他還是安然自得。常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讚語說: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爲貧賤而憂慮悲傷,不爲富貴而匆忙追求。”這話大概說的就是五柳先生這一類的人吧?一邊喝酒一邊作詩,爲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樂。不知道他是無懷氏時代的人呢?還是葛天氏時代的人呢?

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 篇5

《王溫舒傳》

王溫舒者,陽陵人也。

少時椎埋①爲奸。已而試補縣亭長,數廢。

爲吏,以治獄至廷史。事張湯,遷爲御史。

督盜賊,殺傷甚多,稍遷至廣平都尉。擇郡中豪敢任吏十餘人,以爲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

快其意所欲得,此人雖有百罪,弗法,即有避,因其事夷之,亦滅宗。以其故齊趙之郊盜賊不敢近廣平,廣平聲爲道不拾遺。

上聞,遷爲河內太守。 素居廣平時,皆知河內豪奸之家,及往,九月而至。

令郡縣私馬五十匹,爲驛自河內至長安,部吏如居廣平時方路,捕郡中豪猾,郡中豪猾相連坐千餘家。上書請,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盡沒入償臧②。

奏行不過二三日,得可事。論報,至流血十餘里。

河內皆怪其奏,以爲神速。盡十二月,郡中毋聲,毋敢夜行,野無犬吠之盜。

其頗不得,失之旁郡國,黎③來,會春,溫舒頓足嘆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其好殺伐行威不愛人如此。天子聞之,以爲能,遷爲中尉。

溫舒爲人少文,居延惛惛④不辯,至於中尉則心開。督盜賊,素習關中俗,知豪惡吏,豪惡吏盡復爲用,爲方略。

溫舒爲人諂,善事有勢者,即無勢者,視之如奴。有勢家,雖有奸如山,弗犯;無勢者,貴戚必侵辱。

舞文巧詆下戶之猾,以焄⑤大豪。其治中尉如此。

奸猾窮治,大抵盡靡爛獄中,行論無出者。其爪牙吏虎而冠。

於是中尉部中中猾以下皆伏,有勢者爲遊聲譽,稱治。治數歲,其吏多以權富。

溫舒擊東越還,議有不中意者,坐小法抵罪免。是時天子方欲作通天台而未有人,溫舒請覆中尉脫卒,得數萬人作。

上說,拜爲少府。徙爲右內史,治如其故,奸邪少禁。

坐法失官。復爲右輔,行中尉事,如故操。

歲餘,會宛軍⑥發,詔徵豪吏,溫舒匿其吏華成。及人有變告溫舒受員騎錢,他奸利事,罪至族,自殺。

(節選自《史記·酷吏列傳》) 注:①椎埋:盜墓。②償臧:償還過去所得的贓物。

臧,通“贓”。 ③黎:追捕。

④惛惛:昏聵糊塗的樣子。⑤焄:同“薰”,以火煙薰炙。

此指脅迫。⑥宛軍:指討伐大宛的軍隊。

翻譯

王溫舒是陽陵人。年輕時做盜墓等壞事。

不久,當了縣裏的亭長,屢次被免職。後來當了小官,因善於處理案件升爲廷史。

服事張湯,升爲御史。他督捕盜賊,殺傷的人很多,逐漸升爲廣平都尉。

他選擇郡中豪放勇敢的十餘人當屬官,讓他們做得力幫手,掌握他們每個人的隱祕的重大罪行,從而放手讓他們去督捕盜賊。如果誰捕獲盜賊使王溫舒很滿意,此人雖然有百種罪惡也不加懲治;若是有所迴避,就依據他過去所犯的罪行殺死他,甚至滅其家族。

因爲這個原因,齊地和趙地鄉間的盜賊不敢接近廣平郡,廣平郡有了道不拾遺的好名聲。皇上聽說後,升任王溫舒爲河內太守。

王溫舒以前居住在廣平時,完全熟悉河內的豪強的人家,待他前往廣平,九月份就上任了。他下令郡府準備私馬五十匹,從河內到長安設置了驛站,部署手下的官吏就象在廣平時所用的辦法一樣,逮捕郡中豪強之人,郡中豪強相連坐犯罪的有一千餘家。

上書請示皇上,罪大者滅族,罪小者處死,家中財產完全沒收,償還從前所得到的贓物。奏書送走不過兩三日,就得到皇上的可以執行的答覆。

案子判決上報,竟至於流血十餘里。河內人都奇怪王溫舒的奏書,以爲神速。

十二月結束了,郡裏沒有人敢說話,也無人敢夜晚行走,郊野沒有因盜賊引起狗叫的現象。那少數沒抓到的罪犯,逃到附近的郡國去了,待到把他們追捕抓回來,正趕上春天了,王溫舒跺腳嘆道:“唉!如果冬季再延長一個月,我的事情就辦完了。”

他喜歡殺伐、施展威武及不愛民就是這個樣子。天子聽了,以爲他有才能,升爲中尉。

他爲人缺少斯文,在朝廷辦事,思想糊塗,不辨是非,到他當中尉以後,則心情開朗。他督捕盜賊,原來熟悉關中習俗,瞭解當地豪強和兇惡的官吏,所以豪強和兇惡官吏都願意爲他出力,爲他出謀劃策。

王溫舒爲人諂媚,善於巴結有權勢的人,若是沒有權勢的人,他對待他們就象對待奴僕一樣。有權勢的人家,雖然奸邪之事堆積如山,他也不去觸犯。

無權勢的,就是高貴的皇親,他也一定要欺侮。他玩弄法令條文巧言詆譭奸猾的平民,而威迫大的豪強。

他當中尉時就這樣處理政事。對於奸猾之民,必定窮究其罪,大多都被打得皮開肉綻,爛死獄中,判決有罪的,沒有一個人走出獄中。

他的得力部下都象戴着帽子的猛虎一樣。於是在中尉管轄範圍的中等以下的奸猾之人,都隱伏不敢出來,有權勢的都替他宣揚名聲,稱讚他的治績。

他治理了幾年,他的屬官多因此而富有。 王溫舒攻打東越回來後,議事不合天子的旨意,犯了小法被判罪免官。

這時,天子正想修建通天台,還沒人主持這事,王溫舒請求考覈中尉部下逃避兵役的人,查出幾萬人可去參加勞動。皇上很高興,任命他爲少府,又改任右內吏,處理政事同從前一樣,奸邪之事稍被禁止。

後來犯法丟掉官職,不久又被任命爲右輔,代理中尉的職務,處理政事同原來的做法一樣。 一年多以後,正趕上征討大宛的軍隊出發,朝廷下令徵召豪強官吏,王溫舒把他的屬官華成隱藏起來。

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 篇6

王藍田性急

原文

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瞋甚,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王右軍聞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況藍田邪?”

翻譯

王藍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雞蛋,他用筷子扎雞蛋,沒有得逞,便十分生氣,把雞蛋扔到地上。雞蛋在地上旋轉不停,他就從席上下來用鞋踩,又沒有踩到。憤怒至極,又從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聽到後大笑着說:“即使安期(王藍田父親王承)有這個脾氣,也不是很好,何況是王藍田呢!”

人物傳記文言文有翻譯 篇7

張衡傳

原文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

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

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爲太史令。

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順帝初,再轉,復爲太史令。

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

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時政事漸損,權移於下,衡因上疏陳事。

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

宦官懼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爲其患,遂共讒之。

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爲吉凶倚仗,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爲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爲不軌。

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爲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譯文 張衡,字平子,是南陽郡西鄂縣人。

翻譯

張衡年輕時就擅長寫文章,曾到“三輔”一帶遊學,接着進了洛陽,在太學學習,於是通曉五經,貫通六藝,雖然才華高於世人,卻沒有驕傲自大的情緒。(他)總是不慌不忙,淡泊寧靜,不喜歡與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

永元年間,被推舉爲孝廉,卻不應薦,屢次被公府徵召,都沒有就任。此時社會長期太平無事,從王公貴族到一般官吏,沒有不過度奢侈的。

張衡於是摹仿班固的《兩都賦》寫了《二京賦》,用它來(向朝廷)諷喻規勸。(這篇賦,他)精心構思潤色,用了十年才完成。

大將軍鄧騭認爲他是奇才,屢次徵召他,他也不去應召。 張衡善於器械製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氣象和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漢安帝常聽說他擅長術數方面的學問,命公車特地徵召他,任命他爲郎中。兩次遷升爲太史令。

於是,張衡就精心研究、考覈陰陽之學(包括天文、氣象、曆法諸種學問),精闢地研究出測天文儀器的正確道理,製作渾天儀,著成《靈憲》《算罔論》等書籍,論述極其詳盡。 (漢)順帝初年,(張衡)又兩次轉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職。

張衡不趨附當時的那些達官顯貴,他所擔任的官職,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從太史令上離任後,過了五年,又回到這裏。

順帝陽嘉元年,張衡又製造了候風地動儀。這個地動儀是用純銅鑄造的,直徑有8尺,上下兩部分相合蓋住,中央凸起,樣子像個大酒尊。

外面用篆體文字和山、龜、鳥、獸的圖案裝飾。內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銅柱,銅柱的周圍伸出八條滑道,還裝置着樞紐,用來撥動機件。

外面有八條龍。龍口各含一枚銅丸,龍頭下面各有一個蛤蟆,張着嘴巴,準備接住龍口吐出的銅丸。

儀器的樞紐和機件製造得很精巧,都隱藏在酒尊形的儀器中,覆蓋嚴密得沒有一點縫隙。如果發生地震,儀器外面的龍就震動起來,機關發動,龍口吐出銅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

銅丸震擊的聲音清脆響亮,守候機器的人因此得知發生地震的消息。地震發生時只有一條龍的機關發動,另外七個龍頭絲毫不動。

按照震動的龍頭所指的方向去尋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實際發生的地震來檢驗儀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靈驗如神。

從古籍的記載中,還看不到曾有這樣的儀器。有一次,一條龍的機關發動了,可是洛陽並沒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學者都奇怪它這次沒有應驗。

幾天後,驛站上傳送文書的人來了,證明果然在隴西地區發生地震,大家這才都歎服地動儀的絕妙。從此以後,朝廷就責成史官根據地動儀記載每次地震發生的方位。

當時政治昏暗,中央權力向下轉移,張衡於是給皇帝上書陳述這些事。後來被升爲侍中,皇帝讓他進皇宮,在皇帝左右,對國家的政事提意見。

皇帝曾經向張衡問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誰。宦官害怕張衡說出他們,都給他使眼色,張衡於是沒對皇帝說實話。

但那些宦黨終究害怕張衡成爲禍患,於是一起詆譭他。張衡常常思謀自身安全的事,認爲福禍相因,幽深微妙,難以看清,於是寫了《思玄賦》表達和寄託自己的情思。

(漢順帝)永和初年,張衡調離京城,擔任河間王的相。當時河間王驕橫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戶,豪門大戶他們一起胡作非爲。

張衡上任之後治理嚴厲,整飭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黨的姓名,一下子同時逮捕,拘押起來,於是上下敬。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