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推薦】文言文作文四篇

本文已影響 1.35W人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大家對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爲文言文的理解而發愁?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文言文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文言文作文四篇

文言文作文 篇1

吾班有學子名曰錢辰者,體態擁胖,高大壯碩,肥臀圓腰,人皆喚以“力士”之名耳。夫辰者性憨厚無心計,雖力大而樂交弱者,喜玩笑,善滑稽,人俱樂與其往來嬉鬧。辰功課不佳,不善學術,常爲師所重責,而明日即忘之,復嬉笑如初。然辰寬厚實誠,嘗助班級以其力也。

舊班中缺水,水桶若空空,師令餘等搬水歸而充之。班中無一人應,人人環顧而視,良久,無一挺身者。師怒,喝叱曰“爾等碌碌無人爲用乎?斯等微事而面面相覷耶?”人皆鴉雀無聲,伏於桌而環視愈急。班中有吳昊者,平日力能扛桌,未有其比。而穩坐如磐石,合目而無起身之意。錢辰昂然環視,笑而起身,大呼“吾願往!”,遂亢亢然括步而去。如風而歸,負水桶於肩上,面色微紅,其狀如昔烏獲、孟賁故容。辰弛桶安於機中,遂悠然笑而大步歸位。班中膽虛者弗敢正視之,俱垂首。而錢辰忽滑倒,如熊覆地,狼狽不堪。衆皆笑之,辰顏色不改,乃肅然而坐。衆笑良久方止。

辰之趣事類此多矣,吾等課餘之時憶之,不覺笑而失聲。今記其事蹟,不覺愈感可笑也。

文言文作文 篇2

伊人獨醉,相思瘦;落花悠悠,誰把癡情守?

深宮秋月,不知人間,幾何輪迴轉?夜半風聲,露溼階,空將詩語,榭紛沓。一片寂靜,瘦是影悲轉涼。幾番凝吟,幾輕彈? 幾多繁華,久傾城?幾多情愁,染指寒?夜涼,心落愁,無處鶯歌,憑欄對。獨坐小樓,西風涼。一處茫然,不知誰簾卷?踏瀾衾閒,晚風月,一地輕紗,誰輕舞? 落紅花開,點滴愁,半籮香玉,碎了誰的心?寒香衣別,多少青燕,早已是,悄然岸邊,離散。一指凝香斷,各自天涯,倫紅袈裟,細作他人門前花。蒂落一聲風骨,換的紅顏水。落幕芳馨,情似遠 冷顰畫月,誰將心染的碧玉透?

蹙暮綺雨,幾知音?思念留影煙花碎,一曲斷魂,誰雨蝶?雨露,空寂,秋風寒。唔夢思源,殘紅深,一片瀟湘,簪花冷。畫暮一輪秋月涼,誰將白露吟成霜?玉樓畫春,階幾何? 秋風梓涵,問一卷,風雲愁。臨寒嬌筱,誰將花語,顰眉榭?冰清若曦,一紙捻紅,水中花。梳妝凝紅,問誰肯一紙袖紅,緹縈?殘紅吟月,衣香冷。庭院深深深,有幾許?點滴清萼,都是愁。古來瘦詞,寂寞添衣,心還寒。空霖塵雪,西風又涼,誰把輕愁捻?

夜色傾城,開不完的相思花,滴不盡的'相思淚。夢迴斷橋邊,伊人獨醉,相思瘦。落花悠悠,誰把癡情守?已是碎夢守無邊恨,最是紅顏痛今生。花滿樓,情滿裳,看不透,煙花綻放,明月冷。望月凌波, 寸腸斷,繁華一季轉身空。望斷紅塵,琉璃空,誰把紅妝秀?秋水茯苓,月華如指尖沙漏,心事殘綣,夢如殘紅落。雨蝶飛花,愁滿樓。記當年雲臺,你我紅塵碧影共沾花。一身青衣染得粉黛美。一簾花轎映紅燭。而如今早已是,人去樓空。只剩紫薇花兒凝香,伴的孤山獨綾影。哪去尋你萬千塵?等我硃砂淚,點的胭脂碎。花開花落有落看,一年又一年,紅顏寒香,冰凝花,淚落盡……

文言文作文 篇3

星期五上午,陳老師爲我們上了一節文言文課。直到現在,這節課還令我回味無窮。

第一節課的鈴聲剛落,陳老師就指着黑板上的幾句文言文,用柔和的語氣問我們:“同學們,你們看看這些句子與我們平時說的話有什麼不同?”“句子短。”一個同學說,另一個同學也不甘示弱,站起來說:“表達的方法不同。”又有一個同學說:“比我們平時說的話更深奧。”這時,陳老師臉上流露出滿意的表情,“你們都說得對。這樣的句子叫‘文言句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學弈》。請同學們先聽老師讀一遍。”“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教室裏響起了陳老師如涓涓細流般悅耳的朗讀聲。

大概是陳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激起了大家的興趣吧!這堂課同學們顯得格外活躍。大家你一言,我一句,都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一會兒大家是古人,一會兒大家又成了現代人,老師讓我們結對上臺:一個用古文講故事,一個用現在的語言“翻譯”,這一一對應的方法讓大家對陌生的'文言文一下子產生了“親近感”。老師見同學們的興致這麼高,點了三對上臺進行了“古今對照”學“文言”,同學們還意猶未盡。接着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又當場學,當場背。由於這篇文言文較短,再加上今天同學們濃厚的學習興趣,走上講臺的四位同學,有三位背得很流利。他們的表現贏得了同學們熱情的掌聲。如果是以前,那就是另外一種景象了!

“每個人的背書方法都不同,誰能給大家講講自己的背書祕訣。”陳老師興奮不已地問。同學們很大方,都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祕訣說了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不知不覺中,下課鈴聲已經響起,但大家都覺得時間太短,很多同學還在爲沒有發言而遺憾。

文言文作文 篇4

陽春景晚,先父駕鶴歸去,吾輩始知古人所謂“九迴腸”雲者也。 匠人何德何能,敢勞動四方聖賢之駕?先父獨一農夫,豈能蒙六藝傳人之澤?雖九叩首,其吾父子所能報耶!

先妣罹難,吾呱呱而未滿月,先父懷抱孤兒奔走鄉里,乞乳百家,自此鰥居。童年,父視兒爲心,兒無以報;少年,父視兒爲肝,兒亦無以報;青年,父視兒爲驕傲,每誇於人前,兒猶無以報;而立,吾以超生去職,遠離故井,浪跡沿海,兒更無以報;不惑,吾隻身來修水,就職琴海,始取吾父於鄂南,闔家團圓,雖不曾一日而廢離,奈何吾父年已古稀,與吾所報之日無幾矣……父八十之年猶奔走於街道,編籃換錢,分文儲之,以遺二孫。孰知一日遽然長逝,枕下尚存數千金。嗚呼,吾自此莫能盡孝於膝下,豈不痛哉!天下有不孝之子,吾爲首也。

先父嘗謂餘曰:“爾吮百家奶,食千家糧,故千百父母,當謹記大恩!……”吾不悔之年作《百家奶》一詩成名,父欣喜若狂;明年,又作《唱給江南》以頌母愛無疆,父泣涕沾襟;又二年,作《太陽樹下的歌唱》,誓以終身許三尺講臺,父容光煥發……而今,吾已知天命,齒動鬢蒼而視茫茫,瞻顧遺蹟,養育之恩有如涌泉,涓涓而灌注吾心田,而吾竟無以報,何其哀也!

世雲“厚養薄葬”,至理之言!吾能薄葬吾父,而未能厚養之,忤也。視之厚養而厚葬者,是爲不孝;視之薄養而厚葬者,是爲不道;視之力莫能厚養而亦能厚葬其父母者,是爲不仁也!吾力能厚養而未厚養,力能厚葬亦未厚葬,古語“自取其辱”,實我之謂也!

嗚呼,服喪之期,作此文以示一女一男謹記祖德。吾自此日三拜於靈前,唯此而已,唯此而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