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郁離子序的文言文及翻譯

本文已影響 2.39W人 

導語:《郁離子》,鬱,有文采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鬱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郁離子》序的文言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郁離子序的文言文及翻譯

  《郁離子》序

徐一夔

原文

《郁離子》者,誠意伯劉公在元季時所著之書也。公學足以探三才之奧,識足以達萬物之情,氣足以奪三軍之帥,以是自許,卓然立於天地之間,不知自視與古之豪傑何如也。年二十,已登進士第,有志於尊主庇民。當是時,其君不以天下繁念慮,官不擇人,例以常格處之,噤不能有爲。已而南北繹騷,公慨然有澄清之志。藩閫方務治兵,闢公參贊,而公銳欲以功業自見,累建大議,皆匡時之長策。而當國者樂因循而悅苟且,抑而不行。公遂棄官去,屏居青田山中,發憤著書。此《郁離子》之所以作也。

鬱離者何?離爲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鬱郁然,爲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離子。其書總爲十卷,分爲十八章,散爲一百九十五條,多或千言,少或百字。其言詳於正己、慎微、修紀、遠利、尚誡、量敵、審勢、用賢、治民,本乎仁義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禍福之幾,審乎古今成敗得失之跡,大慨矯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牢籠萬匯,洞釋羣疑,辨博奇詭,巧於比喻,而不失乎正。驟而讀之,其鋒凜然,若太阿出匣,若不可玩。徐而思之,其言確然,鑿鑿乎如藥石之必治病,斷斷乎如五穀之必療飢而不可無者也。豈若管、商之功利,申、韓之刑名,儀、秦之捭闔,孫、吳之陰謀,其說詭於聖人,務以智數相高,而不自以爲非者哉!

見是書者,皆以公不大用爲憾,詎知天意有在,挈而畀之維新之朝乎?皇上龍興,卒以宏謨偉略,輔翼興運。及定功行賞,疏土分封,遂膺五等之爵,與元勳大臣,丹書鐵券,聯休共美於無窮,不其盛哉?《傳》有之曰:楚雖有材,晉實用之。公之謂也。初公著書,本有望於天下後世,詎意身親用之?雖然,公之事業具於書,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書見於事業,此皇明之所以興也。嗚呼!一人之用舍,有關於天下國家之故,則是書也,豈區區一家言哉?

一夔蚤嘗受教於公,後謁公金陵官寺,出是書以見教,一夔駭所未見,愧未能悉其要領。今公已薨,其子仲璟懼其散軼,以一夔於公有相從之好,俾爲之序。顧一夔何敢序公之書?然得系名於簡編之末,亦爲榮幸,因不讓而序之。公諱基,字伯溫,栝蒼人。若其言行之詳、官勳之次,則具在國史,茲不著。

洪武十九年冬十有一月,門生杭州府儒學教授天台徐一夔謹序。

譯文

《郁離子》,是誠意伯劉基在元末時寫的書。劉公的學問足以探究天、地、人的奧祕,學識足以通曉所有事物的情狀,氣足以改變隊伍的首領,以此評價自己,在天地之間卓然不羣,自認爲與古代的豪傑相比並無差別。二十歲,已經獲得進士第,有志於推崇君主庇護百姓。在那時,國君不多思念考慮天下,任用官員也不認真選擇,事情按慣例處理,(有才能的人)閉着嘴不能有所作爲。不久南方北方相繼發生騷亂,劉公慷慨激憤有安定天下的志向。藩衛國土的.封疆大吏正致力於出兵作戰,授予他參贊的職務,而劉公急欲建立功業來顯露自己,多次提出建議,都是挽救時局的長遠之計。但當時的執政者因循守舊並樂於苟且偷安,建議都被壓制不被實行。劉公就棄官離開,隱居在青田山中,發憤著書。這就是《郁離子》寫作的緣由。

鬱離是什麼?離是火,有文采的樣子,讓用它,文章就文采興盛,國家就會達到太平治世。這本書一共十卷,分爲十八章,散列爲一百九十五條,多的有上千字,少的有上百字。書中詳細談論了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謹慎處理微小的細節、修繕法紀、不求近列、推崇規勸、偵察敵情、審視形勢、任用賢才、治理百姓,以仁義道德的美好風範爲基礎,明瞭吉凶禍福的苗頭,通曉古今事業成敗得失的情況,對矯正元朝的弊病,有深深的感慨,有激憤的言論。文章包容萬物,徹底消解各種疑惑,辯論的文辭富麗,比喻工巧,又不背離正道。快速閱讀這書的時候,書中的鋒芒令人敬畏,就像太阿劍離開劍匣,好像不可把玩。慢慢思量,書中的道理正確,言之鑿鑿如同治病的藥物,確定無疑如同療治飢餓的不可缺少的五穀,哪裏像管仲、商鞅的功利之說,申不害與韓非的刑名之術,張儀、蘇秦的遊說之術,孫武、吳起的用兵謀略,他們的學說都違背聖人(的思想),追求高超的謀術,卻不認爲自己不正確!

看這本書的人,都把劉公(之前)不被重用當作是遺憾的事,怎知天意在此,要將天命給予新朝呢?皇帝興起,(劉公)最終完成偉大的謀略,輔佐皇帝,時運昌隆。等到論功行賞,裂地分封,最終接受五等爵位,與開國的元勳大臣,享受丹書鐵券的榮光,永享美好,這難道不榮耀嗎?《傳》上說:自己國家的人才不被任用,就可能被敵國讓用。這就應該說的是劉公吧。劉公寫這本書,本來寄望於後世讓用它,怎料到會親身實踐?雖然如此,劉公的功業都體現在這本書上,這是元朝失敗的原因;劉公的書(裏面的思想)被運用於事業中,這是我朝興盛的原因。哎!一個(有才能的)人是被任用還是棄臵不用,關係到天下與國家興衰,那麼這本書,難道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嗎?

我早年曾經在劉公處接受教導,後來在金陵官寺拜見過他,他拿出這本書來教導我,我吃驚於前所未見,遺憾於不能完全掌握這本書的要領。現在劉公已經死去,他的兒子仲璟擔心這本書散失,因爲我與劉公有跟從學習的關係,讓我爲這本書作序。但我哪敢爲劉公的書寫序啊?只是能夠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這本書上,也是很榮幸的事,所以就不推辭爲之寫了這篇序言。劉公諱基,字伯溫,是栝蒼人。像他詳細的言行,官職功勳的等第,都詳細記錄在國史裏,這裏就不詳細記錄了。

洪武十九年冬十一月,弟子杭州府儒學教授天台徐一夔謹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