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代詩詞

《月夜》劉方平的唐詩鑑賞

本文已影響 2.91W人 

  月夜

《月夜》劉方平的唐詩鑑賞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劉方平詩鑑賞

《月夜》又題《夜月》,寫的是詩人劉方平在一個初春之夜的感受,堪稱一幅美好恬靜的春夜圖。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這開篇二句,是從視覺角度描寫初春的月夜之美,而兩句的着眼點又各自不同。首句爲近景,是從空間的下方落筆,寫出早春夜深時分皓月普照的景色。夜深人靜,皓月西斜,將如水的清輝灑向大地,照到了地上人家的半邊庭院。一個“半”字,用得精確傳神,使畫面明暗相間,錯落有致。次句則寫的是遠景,是從宇宙空間的上端摹景的。在這迷人的夜晚,天空月朗星稀,只有北斗、南鬥等晶瑩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與明月交輝,令人感到宇廟廣袤,視野開闊。這一句是寫景,同時也透露出月斜星橫,夜闌更深時詩人難寐的信息,爲下文作了鋪墊。

三、四句“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是用倒敘手法從心靈和聽覺感受的側面描寫春夜的靜謐風光。夜深更闌,詩人卻毫無睡意,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只知道—— 驚蟄後的蟲聲突然在庭院的牆根下鳴起,奏響這一年的第一首春曲,將春的信息帶到人間,使詩人驀地因季節物候的變遷而驚心。在這春夜裏,對春意有特殊敏感的小蟲,成了報春的`使者,從而使人感到“蟲聲”的可親,可愛,悅耳,動聽,而無聲無形的“春氣”也在“蟲聲”鳴唱中變得可觸,可感,牽人情愫!“偏知”二字說明詩人平素對自然界物候變化不注意,只有今夜才感覺頗深的典型感受。

“新透”二字顯示了蟲聲的巨大魅力,狀出了“春氣”不可阻御的偉力,將融融春意、盎然生機,一下子融“透”到讀者心中。

這首詩,景中仍然深寓着詩人深沉的情思。特別是後兩句,詩人見月色難寐,聞蟲聲更是輾轉反側,正所謂“春色惱人眠不得”,“偏知”二字也向我們提供了一些的信息—— 不知,還罷;一知,就深深撥動了詩人的心絃。至於這“情”的內涵,可能是詩人懷人傷春的戀情,也可能是感世傷時的積鬱;可能是思念故鄉的鄉愁,也可能是感嘆時光飛逝。這些都無確指,寫得極其含蘊,而其惆悵的情緒,卻溢於言表。

這首詩在造境方面,清麗淡雅,靜中有動,以動顯靜,意韻流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