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古詩文《田園樂》賞析(精選5篇)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還苦於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古詩文《田園樂》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文《田園樂》賞析(精選5篇)

古詩文《田園樂》賞析 篇1

田園樂① 王 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註釋:①原詩共七首,與北宋王安石《題西太一宮》同爲六言絕句中最優秀的篇章。

賞析: 王維之詩,詩中有畫。詩人在這首詩中爲我們描繪了一幅一個雨後的早晨田園生活的寧靜閒適而又美好的生活圖景,表現了詩人的隱逸情懷。你看,一個春天的早晨,桃花帶雨,綠柳含煙,花落鶯啼,山客猶眠,景象是多幺的寧靜美好,生活是多幺地閒適愜意!特別是詩歌所寫之“鶯啼”而山客“猶眠”的情景,除了具有以動顯靜動靜結合的藝術效果之外,從人物的酣眠的表現我們不難體味到山中生活的無限情趣!

黃升《玉林詩話》雲:“六言絕句,如王摩詰‘桃紅復含宿’及王荊公‘楊柳鳴蜩綠暗’二詩最爲警絕,後難繼者。”評說甚當。

閱讀這首寫景抒情詩,然後回答問題。

1.這首詩在寫景方面有哪些特點? (詩中有畫,繪形繪色;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對仗工緻,陰韻鏗鏘。)

2.詩中的“山客”有怎樣的心境? (閒適恬靜)

譯文: 紅色的桃花還含着隔夜的雨滴,綠綠的柳樹籠着淡淡的春煙。

家童還沒有打掃地上的落花,鶯鳥啼叫,山客還在酣眠。

古詩文《田園樂》賞析 篇2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里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何人。

譯文

飽見高堂深院裏的官府人家,經常出入北里南鄰上層社會。

追名逐祿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發隱居者是什麼人?

註釋

厭見:飽見。一作“出入”。

官府:一作“蹀躞”。鳴珂(kē):裝飾精美的馬,這裏暗指追名逐祿者。

崆峒(kōngtóng):指仙山。

賞析

《田園樂七首》有具體鮮明的設色和細節描畫,使讀者先見畫,後會意。寫桃花、柳絲、鶯啼,捕捉住春天富於特徵的景物,這裏,桃、柳、鶯都是確指,比孟詩一般地提到花、鳥更具體,更容易喚起直觀印象。通過“宿雨”、“朝煙”來寫“夜來風雨”,也顯然有同樣藝術效果。在鉤勒景物基礎上,進而有着色,“紅”、“綠”兩個顏色字的運用,使景物鮮明怡目。讀者眼前會展現一派柳暗花明的圖畫。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古詩文《田園樂》賞析 篇3

田園樂七首·其五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古詩簡介

《田園樂》是一組由七首六言絕句組成的組詩,題目一作《輞川六言》,是詩人退居輞川別業時所作。在王維筆下,這首詩簡直像一幅蕭疏清淡的水墨畫。

翻譯/譯文

譯文

遠處的山邊橫臥着一個寂靜的小村莊,綠樹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翹起,其間正升起一縷嫋嫋的炊煙,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爲鄰。

註釋

①五柳先生:陶淵明辭官歸裏,過着“躬耕自資”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門前栽種有五棵柳樹,固被人稱爲五柳先生。

賞析/鑑賞

它描繪的是遠景。“山下”,不是指近處山下,而是指遠處山下,因爲山下有“遠村”作伴。可見,“遠村”暗示出遠山。且此山與“天邊”作鄰,就更可見其遠了。從渲染的氛圍來看,毫無城市喧囂繁華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莊。詩人雖沒有正面表現人物的活動,但從“孤煙”一詞的點化中,卻襯托出人。由此可見人煙非常稀少。尤其是“獨樹”與“孤煙”相對,“高原”與“遠村”相連,就更感蒼涼孤寂了。在這裏,詩人所繪的乃是北方的遠山,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在畫面上,色彩淡薄。至多,可以領悟到那遠處的孤煙尚帶一縷淡灰,那天邊高原似有一層淡黃。在此清靜的天地中,有顏回、陶潛那樣的雅興,多麼恬適安閒、自由自在。倘若沒有淡到極至的修養,則不能臻此妙境。如果說前兩句是重在描繪沖淡的景物的話,那麼後兩句是重在抒發沖淡的情感。而沖淡的景情,又是彼此交融、相互滲透的。

沖淡含有閒、靜、淡、遠等特點。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就是如此。“山下孤煙遠村”就出現了遠字,全詩閒、靜、淡、遠,爲沖淡之絕唱。其他如:“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分別展現了閒、落、靜、空、寂、無、落等沖淡的景象。這些,都顯示出王維詩的沖淡的意境。

“山下孤煙遠村”,洗去人間的紛爭,沒有外界的干擾,只有大自然的寧靜。詩人盡情地消受着、欣賞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與大自然融爲一體。詩人筆下的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無不跳動着詩人的脈搏,迴旋着詩人的聲音,震盪着詩人的靈魂。因此,大自然被人格化了。王維筆下的大自然,反映了王維沖淡的心情。詩人將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中。這種消融,意味着沖淡。詩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於物中。詩人所追求的,正是這種忘我、無我、有我的空靈境界。這種賦予大自然以詩人的人格的現象,這種變粗樸的自然爲人化的自然的做法,就是王維熱愛人生的表現。可見,王維的沖淡,不是象某些人所說的沒有人間煙火味。只是這種人間煙火味,而是時斷時續,若有若無,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色彩上,它不用濃墨,不務華豔,而追求蕭疏清淡。在運筆上,既非精雕細刻,又非粗線勾勒,而是點點染染,意到筆隨。在情趣上,不作驚人語,不崇尚誇飾,不豪情滿懷,也不執着於現實,不留意生活的紛爭,不關心人事的糾葛,不激動,不悲痛,而是潔身自好,孤身靜處,獨善其身,寄情山水,吟詠風月,始終保持着內心的和平與淡泊。“山下孤煙遠村”這首詩,就是詩人沖淡心情的寫照。

古詩文《田園樂》賞析 篇4

田園樂七首·其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譯文

紅色的桃花還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綠的柳絲更帶着淡淡的春煙。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沒有打掃,黃鶯啼叫閒逸的山客猶自酣眠。

註釋

1、宿雨:昨夜下的雨。

2、朝煙:指清晨的霧氣。

3、家童:童僕。

4、山客:隱居山莊的人,這裏指詩人自己。

5、猶眠:還在睡眠。

賞析/鑑賞

詩中寫到春“眠”、“鶯啼”、“花落”、“宿雨”,與孟浩然的五絕《春曉》相似。兩首詩寫的生活內容有那麼多相類之處,而意境卻很不相同。彼此相較,最易見出王維此詩的兩個顯著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繪形繪色,詩中有畫。這並不等於說孟詩就無畫,只不過孟詩重在寫意,雖然也提到花鳥風雨,但並不細緻描繪,它的境是讓讀者從詩意間接悟到的。王維此詩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構圖,而且有具體鮮明的設色和細節描畫。寫桃花、柳絲、鶯啼,捕捉住春天富於特徵的景物,這裏,桃、柳、鶯都是確指,比孟詩一般地提到花、鳥更具體,更容易喚起直觀印象。通過“宿雨”、“朝煙”來寫“夜來風雨”,也有同樣的藝術效果。在勾勒景物基礎上,進而有着色,“紅”、“綠”兩個顏色字的運用,使景物鮮明怡目。讀者眼前會展現一派柳暗花明的圖畫。“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加上“楊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後還有進一層渲染:深紅淺紅的花瓣上略帶隔夜的雨滴,色澤更柔和可愛,雨後空氣澄鮮,彌散着冉冉花香;碧綠的柳絲籠在一片若有若無的水煙中,更嫋娜迷人。經過層層渲染、細緻描繪,詩境自成一幅工筆重彩的圖畫;相比之下,孟詩則似不着色的寫意畫。一個妙在有色,一個妙在無色。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先見人,後入境。王詩正好相反,在入境後才見到人。因爲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該打掃,然而“家童未掃”。未掃非不掃,乃是因爲清晨人尚未起的緣故。無人過問滿地落花的情景,別有一番清幽的意趣。這正是王維所偏愛的境界。“未掃”二字有意無意得之,毫不着力,渾然無跡。末了寫到“鶯啼”,鶯啼卻不驚夢,山客猶自酣睡,這正是一幅“春眠不覺曉”的入神圖畫。但與孟詩又有微妙的差異,孟詩從“春眠不覺曉”寫起,其實人已醒了,所以有“處處聞啼鳥”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懸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鬧”的“鬧”字概括。此詩最後才寫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穩,於身外之境一無所知。花落鶯啼雖有動靜有聲響,只襯托得“山客”的居處與心境越見寧靜,所以其意境主在“靜”字上。王維之“樂”也就在這裏。崇尚靜寂的思想固有消極的一面,然而,王維詩難能可貴在它的靜境與寂滅到底有不同。他能通過動靜相成,寫出靜中的'生趣,給人的感覺仍是清新明朗的美。唐詩有意境渾成的特點,但具體表現時仍有兩類,一種偏於意,如孟詩《春曉》就是;另一種偏於境,如此詩就是。而由境生情,詩中有畫。是此詩最顯著優點。

第二個特點是對仗工緻,音韻鏗鏘。孟詩《春曉》是古體五言絕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於孟詩散行,意脈一貫,有行雲流水之妙。此詩則另有一工,因屬近體六言絕句,格律極精嚴。從駢偶上看,不但“桃紅”與“柳綠”、“宿雨”與“朝煙”等實詞對仗工穩,連虛字的對仗也很經心。如“復”與“更”相對,在句中都有遞進詩意的作用;“未”與“猶”對,在句中都有轉折詩意的作用。“含”與“帶”兩個動詞在詞義上都有主動色彩,使客觀景物染上主觀色彩,十分生動。且對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卻又呼應聯絡,渾成一體。“桃紅”、“柳綠”,“宿雨”、“朝煙”,彼此相關,而“花落”句承“桃”而來,“鶯啼”句承“柳”而來,“家童未掃”與“山客猶眠”也都是呼應着的。這裏表現出的是人工剪裁經營的藝術匠心,畫家構圖之完美。對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詩句念來鏗鏘上口。中國古代詩歌以五、七言爲主體,六言絕句在歷代並不發達,佳作尤少,王維的幾首可以算是鳳毛麟角了。

《田園樂》是由七首六言絕句構成的組詩,寫作者退居輞川別墅與大自然親近的樂趣,所以一題作“輞川六言”,此詩是其中一首。此詩是王維後期的作品。王維後期的詩,主要寫隱居終南山、輞川的閒情逸致的生活。《舊唐書·王維傳》記載:“維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貶官濟州時已經有了隱居思想的萌芽。再加上張九齡罷相、李林甫上臺的政局變化,他漸漸覺得仕途生活壓抑、黑暗,理想也隨之破滅。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既不同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無能爲力,儘管在李林甫當政時,王維並沒有受到迫害,實際上還升了官,但他內心的矛盾和苦悶卻越來越深了。王維是個正直而又軟弱、再加上長期接受佛教影響的封建知識分子,他的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舊時的園林歸隱這一途了。於是,後期的王維就開始了亦官亦隱的生活,甚至對於他個人生活有很大影響的安史之亂,在他的詩歌裏面也幾乎沒有什麼積極的反映。他後期對現實基本是抱着一種“無可無不可”的漠不關心的態度。最初隱居終南山,後來在藍田輞川得到宋之問的別墅,生活更爲悠閒,“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並吃齋唸佛,“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爲事”。這首詩就是作於王維隱居輞川藍田時期。

古詩文《田園樂》賞析 篇5

作品原文

田園樂七首·其四

王維

萋萋芳草春綠,落落長鬆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作品註釋

1、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綠:一作”碧“。

2、落落:鬆高大的樣子。

3、童稚:兒童;小孩。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作品譯文

無論是春天秋季草木都很茂盛,夏季裏高大的松樹也帶來陰涼。

傍晚牛羊自在地迴歸村頭巷中,村裏的兒童不認識官家的服裝。

作品鑑賞

《楚辭·招隱士》有言:“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正是以芳草召喚隱士歸山。《舊唐書·隱逸傳》記高宗問隱士潘師正:“‘山中有何所須?’對曰:‘所須松樹、清泉,山中不乏。’”“萋萋芳草”、“落落長鬆”正是隱士所慕,春天有芳草,夏天有長鬆,這是多麼愜意。上面寫自然環境,下面寫人事環境了。“牛羊自歸村巷”,這就是“日之兮兮,羊牛下來”。妙在“自歸”,而不是“牧童驅犢返”(王績《野望》),牛羊的馴狎格外顯出村巷的和平、寧靜,後來陸游在一首田園詩中寫道“桑竹成陰不見門,牛羊分路各歸村”,其意境可能從此詩中借鑑。牛羊襯托下面的童稚。“衣冠”,做官人穿戴的衣帽,這裏代指“官人”。寫小孩不認識做官的人,表現出這裏的靜僻、人民的純樸,真象桃花源中人那樣: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又象上古那首古歌所歌詠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足見這裏人們的生活是十分自由自在的。這裏的“衣冠”還可能是自指。詩人隱居於此,但身份還是官人,而孩子們並不知他是官人,或者根本不在乎他是否官人。這樸野的鄉間不需要繁文縟禮,不需要人事應酬,這在外間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

詩歌表現輞川風光和自己生活其間的安閒自在,採用的是以少概多的描寫筆法,一句一景,就象一幅幅圖畫一樣,這些畫面連接在一起,構成了含蘊豐富的“輞川閒居圖”。六言絕句由於句、字都是偶數,自然趨於駢偶,又由於兩字一頓構成語義單位,不便靈活組合,因此,音節就不免單調,容量也不免窘促。俞見龍說:“蓋詩以詠性情,圓融則易遣興,直方則難措辭,是以(六言詩)古今俱鮮。”(《唐詩畫譜·六言畫譜》跋)詠性情、敘事理,確實並非六言所長,而寫景造境則有可能由實見虛、化板爲活,寫出好的作品來。“詩中有畫”最是符合六言絕句體性,王維這幾首詩受到後人很高讚譽並被繪入《唐詩畫譜》,主要原因蓋在於此吧。

組詩的第六首道:“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歸,鶯啼山客猶眠。”苕溪漁隱(胡仔)讀此感嘆說:“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輞川春日之勝,此老傲睨閒適於其間也!”(《叢話後集》)這首寫的雖然不單純是春日,色彩也沒有那麼明麗,但令人讀來也覺着有相似的感受。

作者簡介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爲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爲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着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爲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